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7236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试题

章末综合提升

可持续发展措施类题目答题模板

可持续发展措施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区域环境问题是什么,然后针对问题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其答题思路为:

2.以循环经济关联图为载体,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其答题思路为:

(高考安徽卷)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提示:

可用示意图表达)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

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候变暖类

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植被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环保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

工业发展类

节能减排

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

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

清洁生产

发展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

农业发展类

农业结构

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业

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农村能源

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枸杞为沙生灌木,喜冷凉气候,根系发达,耐寒抗旱能力强。

图中A地枸杞果

实大,肉厚,较甜,是“药食两用”佳品。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特征。

(2)说明A地枸杞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

(3)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枸杞种植?

请说明理由。

解析:

(1)根据经纬度和等高线数值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为盆地,四周为高原、山地;地势四周高,中部低;盆地内部分布有沙漠、戈壁。

(2)结合枸杞的生长习性和该地气候特点分析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

(3)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分析大力发展枸杞种植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然后作出判断。

答案:

(1)图示区域中部为盆地,四周为高原、山地;地势四周高,中部低;盆地内部分布有沙漠、戈壁。

(2)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气温低,枸杞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

(3)应该大力发展。

枸杞属于沙生灌木,具有较强的耐寒抗旱能力;推广种植枸杞,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或不应该大力发展。

当地沙漠、戈壁广布,环境恶劣;劳动力不足,交通不便等。

(时间:

40分钟 分值: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南昌期中)2015年5月26日13时左右,受当地部分农民群众收割作物后焚烧秸秆形成雾霾的影响,在沪渝高速公路湖北荆州段,相继发生15起交通事故,致使高速公路交通一度中断,并造成2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伤。

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农民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  )

A.小麦B.谷子

C.甘蔗D.水稻

2.下列有关秸秆焚烧影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B.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C.可能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D.利用有机质还田,提高耕地质量

3.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有(  )

①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

②科技转化力度不够

③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

④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第1题,甘蔗为热带作物,谷子耐旱,湖北不是它们的主要分布区,故B、C错误。

湖北可进行双季稻的生产,早稻大约在7月中下旬收割,晚稻则在10月中下旬收割,故D错误。

湖北在冬半年可种植冬小麦,5月下旬小麦进入成熟收获期,故此时农民焚烧的是小麦秸秆。

第2题,秸秆中的有机质和氮养分在焚烧过程中丧失殆尽,而且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第3题,我国对于秸秆的处理和科技转化水平还不高。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农民对柴草的需求下降;加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无能力将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只得就地焚烧秸秆。

答案:

1.A 2.D 3.D

(2017·揭阳一模)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A.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5.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6.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错误的是(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解析:

第4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第5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径流、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剧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第6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答案:

4.D 5.B 6.B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甲物质可能为(  )

A.碎石B.草甸

C.荒漠D.冰川积雪

8.依图判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  )

A.水热条件B.地形地势

C.土壤肥力D.灌溉水量

9.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来说,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途径宜为(  )

A.拓展林草面积

B.建设人工绿洲

C.加大冰川融水

D.减少荒漠化土地

解析:

第7题,结合图中已知四种物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可推导出生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甲物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小且变化不大,可判定甲物质可能为草甸,故选B。

第8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冬季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各种植被的生长加快,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在7月达到最大,故可以判定是水热条件的影响,选A。

第9题,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生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建设人工绿洲,可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故选B。

答案:

7.B 8.A 9.B

近年来,甘肃省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循环经济示范区覆盖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甲图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示范区的确立遵循了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

B.河西新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的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特点

C.张掖地区发展过程中易产生水土流失问题

D.天水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旅游资源丰富

11.乙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解析:

第10题,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的分布是根据甘肃省不同区域的优势确定的;河西新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的能源是风能、太阳能;从地理位置上看,天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张掖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农业的不合理发展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11题,乙图所示模式对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增加了就业机会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

10.C 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7·怀化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

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

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10分)

(2)简述酒泉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6分)

(3)图中B湖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

试分析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8分)

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判读出干燥度的分布规律;成因主要从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2)题,主要从“压砂技术”能够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和增加温差等方面分析。

第(3)题,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从补给量变化以及蒸发量变化

方面进行分析;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合理用水、恢复植被以及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规律:

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在西部山地由南向北增加。

成因: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多形成地形雨,在西部山地降水由南向北减少。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增大瓜田日温差。

(3)A河水量减少,断流期延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全球变暖,蒸发增强。

措施:

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13.(2017·唐山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在我国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的某黄土分布区,海拔在1400~2900米,年降水量400~500毫米。

该区域经过多年梯田建设,已将92%的坡地改造为梯田,将水、土、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是我国北方梯田建设的典范。

如图为该区域梯田景观。

(1)说明该区域修筑梯田的功能作用。

(8分)

(2)简要说明影响梯田宽度的主要因素。

(6分)

(3)简述加速梯田土壤熟化与提高肥力的措施。

(8分)

解析:

(1)题,读材料,坡地改为梯田,将水、土、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由此可得出修筑梯田既可以治理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又利于蓄水、保土、保肥;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达到增加耕地,提高农业产量的目的。

(2)题,梯田宽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的坡度,其次和土壤的厚度有关。

第(3)题,土壤的熟化就是土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即生土变熟土的过程。

熟化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协调,微生物活动旺盛,供给作物水分养分的能力强。

其主要措施有:

翻耕、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绿肥作物(实施轮作)等。

答案:

(1)增加耕地,提高农产;既可以治理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又利于蓄水、保土、保肥;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2)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等。

(3)宜保留表土,配合翻耕、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绿肥作物(实施轮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