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7106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docx

博弈论期末论文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摘要

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效发挥真正作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本文通过建立独立董事与内部人的博弈模型,分析影响独立董事发挥监督职能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何可以减少内部人的的违规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以及如何完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进而加强公司的治理。

关键词:

独立董事内部人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全信息博弈

 

目录

1前言1

1.1背景介绍1

1.2选题意义1

1.3文献综述1

2博弈模型的建立1

2.1模型的主要参数1

2.2建立博弈模型1

3模型求解1

4博弈模型分析1

5总结及建议1

参考文献1

1前言

1.1背景介绍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英美发达国家,是为了制约公司经营层对股东利益的侵害,防止内部人控制,减少内部人对公司剩余权的攫取,内部人控制是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经营者控制公司的现象。

独立董事制度一直被视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机制之一(FamaandJensen,1983)。

独立董事制度在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外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报酬机制、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三个方面。

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认为薪酬能够对独立董事起到激励作用,特别是股票期权方面的激励,但也有学者认为独立董事的薪酬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Lorsc发现独立董事的薪酬与股权在最底部,商业联系、高质量管理和学习机会在顶部,因为相对于第一职业的实际收入,独立董事的薪酬是不多的,所以,薪酬的设计应与任职的动机相匹配,要有能满足其相应目的的其他激励方式。

较早提出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理论的是Fama和Jensen,他们认为执行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使得外部董事不与管理层勾结去滥用剩余控制权,外部董事有动机建立自己作为专家的声誉。

在美国等国家,拥有比较健全的经理人才市场和独立董事市场,声誉机制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且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主要反映在其被聘为其他公司独立董事的可能性上。

独立董事若不能在企业里履行职责,给企业造成损失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在实践中,针对独立董事的法律约束很多,但很多企业都会免除对独立董事的赔偿要求,独立董事很少承担实际的法律责任,法律机制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作用非常有限。

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对上市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特别是在高管人员的聘任、薪酬、内部审计和重大关联交易等方面,以克服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加强公司的治理。

独立董事的特别职权主要包括:

1、重大关联交易(指上市公司拟与关联人达成的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关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后,提交董事会讨论;独立董事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2、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3、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4、提议召开董事会;5、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6、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独立董事应对下面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1、提名、任免董事;2、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3、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4、上市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对上市公司现有或新发生的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借款或其他资金往来,以及公司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5、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但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会议上一般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独立董事一般不会对董事会议案提出公开质疑(叶康涛,祝继高,2011),即独立董事的投票权仅仅是橡皮图章(Mace;Jensen)。

我国独立董事的薪酬以支付固定报酬为主,较少采用股票期权,我国缺乏发达的经理人才市场和健全的独立董事市场,信用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对独立董事作用不是很大,且不用承担多少实际的法律责任。

1.2选题意义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它研究在竞争的环境中如何进行决策。

博弈论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

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独立董事与内部人的博弈模型分析独立董事发挥监督作用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如何可以减少内部人的违规行为,以及如何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保护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加强公司的治理。

1.3文献综述

Holmstrom通过建立代理人声誉模型,直接证明了声誉可以作为先行激励契约的替代物,从而为声誉对企业经营者激励效应问题的研究开了先河。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此项规定可以对独立董事进行约束。

潘莹,梅莉以独立董事的一般谨慎和谨慎两种策略进行分析,认为证监会加重对董事会越权的惩罚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抑制其越权行为,最多只能降低其在短期内越权的概率。

何问陶,黄莹通过独立董事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分析,认为独立董事有监督和不监督两种策略,高层管理者有诚实和不诚实两者策略,认为独立董事的行为受到自身的声誉和监督成本的限制,还与外部监管制度的效率有关。

李亮通过独立董事的博弈分析,认为在董事会中加大独立董事的比例,是强化董事会监督职能的主要手段。

2博弈模型的建立

考虑到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维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本博弈模型主要参与人为独立董事与内部人,相应的策略空间分别为(负责,不负责)和(违规,不违规),独立董事的信息是私人信息,独立董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负责(p)和不负责(1-p),独董负责时可能发现董事会违规(m),也可能不发现董事会违规(1-m),不负责时可能发现董事会违规(k,k

内部人有两种策略,违规(q)和不违规(1-q),并且董事会是否违规也是是私人信息。

2.1模型的主要参数

•s—表示独立董事正常的报酬(假设是不变的)

•a—表示独立董事负责任时进行监督付出的成本

•b—表示独立董事负责时发现内部人违规得到的声誉价值

•c—表示独立董事不负责任(失职),通过其他方式(举报、案发、审计和政府监管)等才发现内部人违规并使公司遭受到损失时受到的惩罚

•w—表示内部人的正常报酬(假设是不变的)

•e—表示内部人违规未被发现得到的收益

•d—表示内部人违规被发现时受到的处罚

2.2建立博弈模型

独立董事

负责(p)

不负责(1-p)

发现(m)

未发现(1-m)

发现(k)

未发现(1-k)

内部人

违规(q)

w-d,s-a+b

w+e,s-a

w-d,s-c

w+e,s

不违规(1-q)

w,s-a

w,s-a

w,s

w,s

假设博弈模型中的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独立董事负责任发现内部人违规的概率大于独立董事不负责任发现内部人违规的概率(m>k),独立董事与内部人的博弈是非合作的,双方不存在共谋的可能性,博弈双方均不完全了解对方的策略和效用情况,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3模型求解

(1)当q=1,1-q=0,即内部人选择违规时的期望收益为:

π内(1,p)=p[m(w-d)+(1-m)(w+e)]+(1-p)[k(w-d)+(1-k)(w+e)]

当q=0,1-q=1,即内部人选择不违规时的期望收益为:

π内(0,p)=p[mw+(1-m)w]+(1-p)[kw+(1-k)w]

由π内(1,p)=π内(0,p),有p(k-m)(d+e)=kd+ke-e

p*=

=

(2)当p=1,1-p=0,即独立董事选择负责时的期望收益为:

π独(q,1)=q[m(s-a+b)+(1-m)(s-a)]+(1-q)[m(s-a)+(1-m)(s-a)]

当P=0,1-p=1,即独立董事选择不负责时的期望收益为:

π独(q,0)=q[k(s-c)+(1-k)s]+(1-q)[ks+(1-k)s]

由π独(q,1)=π独(q,0),有q(mb+kc)=a

q*=

4博弈模型分析

在既定的条件下,为了使各自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内部人以q*的概率选择违规,独立董事选择以p*的概率进行负责;

内部人的策略选择为(q,1-q),如果内部人违规的概率q>q*,则独立董事的最优策略为负责任,如果概率q

独立董事的策略选择为(p,1-p),如果独立董事以p>p*概率负责任,则内部人的最优策略为不违规,如果独立董事以p

考虑混合策略下的纳什均衡:

内部人:

q*=

(内部人违规的概率)

•内部人是否选择进行违规与内部人的正常报酬无关;

•=

,独立董事负责时发现内部人违规得到的声誉价值越高,内部人违规的可能性就更小,因为这样的话,独立董事的积极性提高,从而负责任进行监督的概率增大;

•=

,独立董事不负责任(失职),通过其他方式才发现内部人违规时受到的惩罚越高,内部人违规的可能性越小,因为这样的话,独立董事会尽职工作,负责任进行监督;

•=

,独立董事负责任时进行监督付出的成本越高,独立董事越不可能进行监督,则内部人违规的可能性越大;

•=

,独董负责时可能发现内部人违规的概率(m)越大(能力很强),内部人违规的概率越小,因为独董的声誉越高、能力越强、越负责任的话,内部人越不敢违规;

•=

,独董不负责时可能发现内部人违规的概率(k,搭便车,通过发案、证监会监管、外部审计等发现)越大,也对内部人形成一种约束,使得内部人违规的可能性减小。

独立董事:

P*=

(独立董事负责任的概率)

•P*=

•独立董事是否负责任进行监督的概率与独立董事的正常报酬(s)无关,说明当前的薪酬体制对独立董事没有激励约束作用;

•=

,内部人违规被发现时受到的处罚越多,独立董事负责任进行监督的概率越低,从而使不监督的概率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监督成本,节约资源;

•=

,内部人违规未被发现得到的收益越高,独立董事负责任进行监督的概率越大,因为内部人受到利益的驱使可能会选择违规;

5总结及建议

可见,独立董事的能力强弱、独立董事进行监督的成本、独立董事的声誉价值和给公司带来损失时受到的处罚等都会影响到内部人进行违规的概率和独立董事负责任进行监督的概率,且内部人违规的收益和违规被发现时受到的惩罚也也是影响独立董事进行监督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根据博弈模型分析出来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措施以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公司的治理。

完善独立董事的报酬机制,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独立董事负责任监督与否与独立董事的正常报酬没有关系,即当前的薪酬体系对独立董事没有任何激励作用,因此,有必要完善独立董事的报酬机制。

一般独立董事的报酬以现金支付为主,一方面现金报酬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并不能对独立董事制度起到约束作用,除了给付给独立董事固定的现金报酬之外,可以实行其他的激励机制,比如实行股票期权等方式,可以让独立董事更加负责任进行监督,但也存在不妥的地方,让独立董事的报酬与企业业绩挂钩,这样可能让独立董事失去独立性。

关于这方面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也是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独立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使独立董事的报酬与独立董事的努力程度挂钩,当独立董事努力工作时,可以支付较高的报酬,当独立董事不负责任时,就支付较低的报酬,使独立董事更加注重长期的收益,以达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

完善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形成类似“经理人才市场”的良好“独立董事市场机制”,促使独立董事尽职尽责进行监督。

独立董事越关心自己在独立董事市场的声誉,他对内部人的监督就越积极。

国外的声誉机制相对比较发达,而我国的声誉机制很不发达,国外社会上有专门的中间机构对经理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其组织方式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可以进行借鉴,通过公开透明的评价系统和信息机制,使得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

要使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就需要促进不同委托人之间信息的传递,要建立合理的、完善的和统一的独立董事绩效评价体系,上市公司应该选择具有一定能力的、拥有良好声誉的独立董事。

完善独立董事的惩罚机制,加大对独立董事的惩罚力度。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独立董事在失职给企业带来损失时给予一定的惩罚,可以一方面促使独立董事履行职责,也可以减少董事会违规的概率。

但我国法律对独立董事的惩罚的相关规定比较模糊,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也很少有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处罚的情况出现。

所以,需要从法律制度上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范围,建立独立董事的责任保险制度,防止处罚过大导致无人敢于敢当独立董事的情况出现。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外部机制。

法律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都是由国家制定的,上市公司是不能控制的影响的,是社会借助法律的形式和力量对独立董事形成的一种约束,此种机制可以对独立董事产生一定的激励约束作用。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减少独立董事进行监督的成本,虽然法律规定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调查的费用等由公司承担,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还是很普遍,所以独董进行监督时的成本较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收集信息,导致独立董事负责任监督的概率变小。

因此要加大企业内部信息披露的力度,确保独立董事可以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

除了完善报酬机制、声誉机制、法律机制,还应当完善独立董事的风险规避机制、任免机制和评价机制,这些都应当包括到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去,只有这些机制的共同完善才能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加有意义。

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防止内部人通过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和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加大对内部人违规的惩罚力度,完善内部人的薪酬绩效体系,减小内部人违规的概率。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