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6291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物流跨界供应链金融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1、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融资4

11、业务内涵是信用辐射,大信用差,收益更佳5

111、业务内涵:

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辐射5

112、信用差决定收益空间7

12、物流企业和电商渗透供应链的成功秘诀:

信息节点是最优切入点7

121、物流企业有着渗透供应链金融的先天优势8

122、电商聚集大量交易信息,成为后起之秀9

13、银行自建交易平台或者与电商合作,在于把握信息节点10

14、基于强变现能力的动产更具有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潜力11

2、找寻属于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沃土12

21、汽车物流:

垄断寡头和弱下游的承接者13

211、强核心企业和分散的下游,信用差带来发展空间13

212、物流企业依托汽车生产商,是行业信息节点所在15

213、依靠大规模交易市场,保障了动产变现能力15

22、家电物流:

典型“纺锤形”产业的信息节点所在17

221、高集中度核心制造企业和弱上下游,铸就最优信用差17

222、自建物流公司,构建信息节点20

223、多市场销售,提高动产变现能力21

3、国外案例UPS:

从物流中来,到金融中去23

31、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23

32、盈利模式:

以传统物流为基,供应链金融为翼24

33、小业务,大盈利25

34、主辅并重,抗周期26

4、主要公司分析28

41、瑞茂通30

42、怡亚通31

43、普路通32

44、象屿股份33

 

1、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融资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融资。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基于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授信的金融服务。

它为整条产业链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将单个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整个供应链企业的可控风险。

与传统的融资授信方式相比较,除了授信主体的不同,供应链金融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动产融资。

关于动产融资,大致可以将供应链金融分为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其他融资三个类别:

存货融资:

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采购的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等存货进行授信,按照一定的价值比例给予授信额度,并且一般约定在上下游企业出现还款困难时候,由核心企业按合约规定将存货购回。

应收账款融资:

金融机构依据上下游企业拥有的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授信,主要基于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有较多业务往来,对后者的经营情况较为了解,有较高的信用保障。

其他融资: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融资形式外,还有基于货权的融资、垫资服务等。

这些模式对动产的要求不一定高,但是对企业销售、采购等信息流的掌握要求较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从本质上来看依然要解决传统融资方式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

运用供应链中的“三流”信息,供应链金融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的能力大大提升。

这是供应链金融相比较于传统融资模式融资范围更广、融资方式更加灵活的根本原因。

11、业务内涵是信用辐射,大信用差,收益更佳

区别于传统金融基于单个企业信用的授信方式,供应链金融是基于整个供应链信用的授信方式。

所以,从信用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1+N”的授信模式是核心企业向周围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辐射。

我们认为,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和弱上下游的供应链有较大的信用差,更容易开展供应链金融,且收益更佳。

111、业务内涵:

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辐射

供应链金融解决的是围绕在核心企业周围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这些企业缺少传统融资所需的高质量的固定资产,信用水平相对较低,通过传统渠道融资较为困难。

同时由于在供应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最容易受到核心企业的资金占用,往往在供应链中对资金的需求是最急切的。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方式借助核心企业的高信用,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一定的担保,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并获得融资。

概括的来说,是核心企业高信用向上下游企业的一种信用辐射。

图表4: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信用高点

以中国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为例。

截止2014年,其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已近1万亿,相比于2009年的74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68%;累计拓展500个供应链项目,服务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达8000余家。

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首先选取行业中的核心企业为试点,主要有华为、富士康、比亚迪、东风汽车等。

这些企业与银行由较多的业务往来,具有较高的信用资质;而其中下游存在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供销商,其信用情况不佳。

例如,浙江网新数码是联想集团的一级分销商,拥有150多家中小型下游经销商。

中国银行从2012年至2014年为其上下游企业做了8000笔贷款,共计4亿元,贷款平均金额为5万元。

图表5:

几家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和代表产品

112、信用差决定收益空间

核心企业和中下游企业信用状况的不同,决定了在传统融资方式中融资成本的差异。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高质量固定资产难以获得低于10%的低成本银行融资,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等高成本融资渠道获取所需资金。

供应链金融的效果就是使上下游企业也能获得和核心企业相近的低成本融资。

所以,信用差决定了融资成本差,融资成本差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的收益空间。

信用差越大的供应链更容易开展供应链金融,比如核心企业实力强劲而上下游企业分散、规模小的供应链。

在中国银行与华为合作的案例中,前者为华为近百家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服务,融资金额达到百亿元。

如果供应商单独融资,融资成本在基准上浮20%-30%。

借助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和信用支持,融资价格会下降10%-20%。

图表6:

华为供应商融资成本情况

12、物流企业和电商渗透供应链的成功秘诀:

信息节点是最优切入点

供应链信息节点是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最优切入点。

一般认为,供应链的信息流会随着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企业之间交易而流动。

这些信息包括具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或者整个行业的供需格局、创新技术等信息。

在这信息流之中,

往往有一些企业或者部门由于汇聚了大量的信息流而成为信息节点。

前文分析的行业核心企业,由于深耕行业多年,和在其周围的中小企业有多年业务往来,掌握大量的上下游企业信息,自然是供应链中的信息节点所在。

由于在信息方面的巨大优势,供应链中的信息节点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最优切入点。

这也是物流企业和电商渗透供应链金融的秘诀所在。

图表7:

供应链信息流和信息节点

121、物流企业有着渗透供应链金融的先天优势

物流企业主要承担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产品运输任务,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很多物流企业进一步深入供应链,进行供应链物流管理。

由于汇聚了大量的物流信息和对运输产品较强掌控能力,物流企业在进行供应链金融动产运输和监管时具有先天优势。

另外,长期与托运企业的业务往来,也使其掌握一定的企业经营产销信息,为主动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条件。

国内最先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圳发展银行在2005年首先与国内三大物流企业——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总对总”(即深圳发展银行总行对物流公司总部)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供应链金融的序幕。

对照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14年国内物流企业排名,这几家物流企业都是国内综合实力靠前的综合性大型物流企业。

由于汇聚有大量的物流和信息流信息,它们是供应链中大信息节点所在,为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便利。

图表8:

2014年国内物流企业排名(按物流业务收入)

122、电商聚集大量交易信息,成为后起之秀

除了物流企业以外,电商平台的扁平化结构、海量信息也使其具备了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先天优势,成为不可小觑的后起之秀。

随着一阵“互联网+”的旋风刮来,许多行业纷纷触网,构建行业的电商平台。

虽然许多行业的电商格局还不明朗,但是一旦某几家电商脱颖而出,占据大量的交易份额,由此带来的交易数据信息将是非常庞大。

以阿里小贷为例,根据其平台的大量交易数据,挖掘交易会员的信用信息并实行贷款。

截止至2014年上半年,阿里小贷累计发放贷款突破2000亿,服务的小微企业达80万家。

图表9:

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金融

图表10:

阿里金融

13、银行自建交易平台或者与电商合作,在于把握信息节点

银行为了把握信息节点,自建交易平台或者与电商合作。

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除了选择与电商合作,往往还会自行搭建电商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仓储等经营行为在上面跑。

同时,引入物流企业、第三方信息企业等,为交易会员提供配套服务,构建供应链金融服务闭环。

通过这种方式,银行一方面通过交易数据了解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信息,另一方面联合物流企业对动产进行监管,把握动产动向。

平安银行于2014年7月9日推出“橙e”平台,基本定位是“搭建线上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该行与海尔、东方电子支付、维天运通、金蝶软件等十二家企业集团合作,以便随时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

图表11:

银行部分自建交易平台和合作电商

图表12:

平安银行“橙e”网

14、基于强变现能力的动产更具有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潜力

供应链金融依托于动产开展金融服务,所以动产的品质显得极为重要。

基于强变现能力的动产更具有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潜力。

这些动产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标准化、易掌控,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从金融机构的风控要求来看,动产质量(主要是变现能力)是在发生违约情况下的最后保障。

如果存在核心企业的回购协议,动产的变现能力自然是更强的。

考察了目前开展供应链金融的银行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汽车、家电、电子、钢铁、零售、煤炭等。

其中,涉及次数较多的行业中动产变现能力较好,如汽车、家电、钢铁和电子行业,产品丰富多样化,却又能够用各种型号和参数说清楚,最容易比较产品间的性能和性价比。

而且,产品个体鲜明,数量明确,容易掌控和监管。

其次是零售、煤炭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虽然较前者不高,但是由于存在庞大的市场(如零售的电商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变现能力亦比较强。

图表13:

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行业

深圳发展银行是国内较早进行供应链金融的银行,自2005年开始,其充分利用全国的钢材市场、汽车市场,华南的能源市场和华北的粮食市场,开展供应链金融。

由于存在活跃市场,动产价值的评估和变现就较为便捷。

图表14:

深发展主要依托市场

2、找寻属于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沃土

核心企业和信用差、信息节点、动产变现能力3个方面是衡量一个供应链能否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指标。

对于物流企业更适合参与哪些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

产业集中度(核心企业实力)、上下游企业分散程度(信用差)、物流企业实力(信息节点)、物流环节产品的变现能力(动产变现能力)。

物流企业由于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支持(有时承担结算业务),掌握大量物流和信息流,具有渗透供应链金融的先天优势。

21、汽车物流:

垄断寡头和弱下游的承接者

汽车物流企业渗透供应链金融有三大优势:

首先,汽车产业中核心企业实力雄厚而下游汽车经销商分散弱小,拥有较大的信用差。

同时,汽车物流企业向上承接汽车生产商,向下承接分散的经销商,是行业信息节点所在。

最后,汽车活跃的销售市场,为动产的变现提供保障。

211、强核心企业和分散的下游,信用差带来发展空间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强核心企业、弱下游行业。

几大核心汽车生产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2015年,上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一汽集团和北汽集团5家公司合计每月销售量占到国内汽车每月总销量70%以上。

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高点,为汽车供应链提供信用支撑。

同时,汽车产业链下游主要以中小型经销商为主。

通过考察前四大汽车上市生产企业的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占比,可以发现:

汽车上游供应商集中度出现分化,一部分汽车生产企业自建采购企业,集中度较高,例如一汽轿车成立进出口公司,占采购总额的2276%;另一部分没有自建采购公司,上游集中度则较低。

在汽车产业链下游方面,除了东风汽车近60%份额由下属销售子公司占据外,其他汽车企业的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在10%左右。

汽车经销商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大多数实力较弱,且较多采用租赁方式取得经营场所,缺乏固定资产。

所以,这些经销商信用资质不高,难以通过银行取得贷款,核心企业与它们信用水平相差明显。

如前文所分析,较大的信用差使得依托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更加有力可图。

经销商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资质显著降低自己的融资成本,甚至可以获得与后者相近的利息水平。

图表15:

2015年不同品牌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图表16:

汽车核心企业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

图表17:

汽车核心企业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

212、物流企业依托汽车生产商,是行业信息节点所在

主要的汽车物流企业由核心汽车生产商出资成立,实力强,业务量大。

这些物流企业向上承接汽车生产商,向下对接大量中小型汽车经销商,是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物流企业吸纳并储备了大量的行业信息,是汽车供应链的信息节点所在。

由于一方面对动产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物流信息对下游经销商的经营情况有深入了解,现有的实力排名靠前的汽车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具有明显优势。

图表18:

2012年汽车物流企业和其主要股东

213、依靠大规模交易市场,保障了动产变现能力

汽车行业较高的存货周转率和较大的销售市场,保障了动产的变现能力。

分析了几个典型行业的存货周转率后,发现汽车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排在前列,仅次于化工行业和采掘行业。

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意味着较快的销售和变现速度。

另外,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稳步增长,2013年共计销售汽车2200万辆左右。

众多汽车购买者为动产(汽车)的变现提供条件。

另外,随着汽车交易市场的触网,汽车价值的评定也更加公允和便捷。

现有的汽车电商基本囊括了各种汽车车型,大量的汽车媒体集团提供详尽的汽车性能和价值评估数据。

图表19:

2014年不同行业存货周转率

图表20:

国内汽车销售规模

图表21:

易车网提供专业车辆信息

22、家电物流:

典型“纺锤形”产业的信息节点所在

家电是典型的“纺锤形”产业:

核心企业占有大量市场份额,是行业信用高点所在;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度不高,形成信用低点。

家电的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多市场销售,提高了动产的变现能力。

同时,家电生产企业由于渠道和物流的需要,往往自建物流企业,构建了行业信息节点。

这些都为家电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创造优越条件。

221、高集中度核心制造企业和弱上下游,铸就最优信用差

家电行业核心制造企业占有大量市场份额,而上下游分散且实力较弱,是典型的“纺锤形”产业。

家电行业近年随着行业洗牌,小企业退出,大企业在规模、成本、渠道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扩大。

市场份额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中,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以家用空调行业为例,市场主要被格力、美的、海尔三家制造企业占据。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这三家企业的合计销量占到市场总销量的比重稳定在60%-80%之间。

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大信用源所在,也是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着力点。

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高点可以实现向周围中小企业的信用辐射。

图表22:

家用空调总销量Top3品牌市场占有率

图表23:

冰箱总销量Top3品牌市场占有率

图表24:

洗衣机总销量Top3品牌市场占有率

图表25:

彩电总销量Top3分品牌市场占有率

家电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度不高,形成信用低点。

家电核心企业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下游为遍布全国的经销商和销售终端。

对于上游供应商,从考察的几家企业来看,除了海尔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特别高之外,其他几家企业基本在20%以下。

海尔的采购比例较高主要是由于其出于提高零部件质量的需要,采购份额向少数几家企业集中。

从长期来看,这也是其他家电企业上游供应商的发展趋势。

在下游客户方面,所考察的企业下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基本上在30%以下。

家电销售一方面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另一方面销售过程需要现场的体验和安装调试,其销售集中度难以提升。

而且,很多由缺乏固定资产的中小型经销商和卖场构成。

这些经销商和终端销售往往信用等级较低,难以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融资,构成供应链信用低点。

图表26:

前五供应商采购占比

图表27:

前五客户销售占比

222、自建物流公司,构建信息节点

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品牌、技术和成本的竞争,也是渠道的竞争。

由于家电企业下游经销商和终端遍布全国,又对家电的配送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家电制造企业往往自建物流公司和部门以实现仓储配送的高效管理。

例如,TCL下游有4万多个经销商及终端客户,其中50%以上分布在县乡镇市场。

TCL于2004年7月成立速必达物流公司,发展至今已在全国设有43个中转仓库,基本覆盖从省会城市到乡镇的销售网络。

其中,85%的订单次日送达指定地点,10%的订单两天内送达,5%订单3-5天送达。

由于缺乏数据,不能对家电物流的市场格局有直接的考察。

但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国内家电物流公司的排名,看到排在前列大多数属于核心企业自建的物流企业。

这表明家电制造企业不仅自建物流企业,并且其分销业务大部分由后者承担。

这些物流企业不仅构建了家电制造企业的物流网络,也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信息流网络。

由于跟渠道商和终端客户有零距离的接触,能更好地了解后者经营和信用情况,实际上铸成了供应链的大信息节点。

图表28:

家电企业自建物流

图表29:

2014年中国十大家电物流公司排名

223、多市场销售,提高动产变现能力

依靠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多市场销售,极大增强了家电产品的变现能力。

家电产品本身个数明确并且容易掌控,具有较好的充当担保动产的自身属性。

从各行业存货周转率的对比来看,家电行业存货周转率虽然不及汽车,但是相差并不大,依然属于存货周转率较高的行业。

而且,家电对外销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达到3成以上,在海外市场有较大的接受度。

2014年,空调、冰箱、洗衣机和LCD电视机外销量分别占到总销量的40%、30%、33%和60%。

另外,随着家电销售的电商化,线上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终端)规模达到1361亿元,同比增长64%。

图表30:

家电属于存货周转率较高的行业

图表31:

家电内、外销占比

图表32:

苏宁易购

3、国外案例UPS:

从物流中来,到金融中去

相比于国外,国内物流企业大多盘踞于某一个产业之中,少有综合型跨产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随着国内物流水平的发展,物流企业定会逐渐冲破行业的围栏,拓展无限的市场疆域。

因此,把目光放远海外,考察国外的跨产业第三方物流企业UPS,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借助其处于大型核心企业和中小供应商的信息节点优势,为公司提供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用一句话概括,即:

从物流中来,到金融中去。

31、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

UPS是全球著名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Armstrong&Associates根据全球物流企业2014年物流业务收入排名,UPS排到全球第17位。

UPS业务收入分三个板块:

国内包裹、国际包裹、供应链和货运。

2014年,供应链和货运业务收入达到576亿,同比增长48%。

图表33:

2014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公司排名(按物流收入)

图表34:

2007-2014年UPS收入构成

32、盈利模式:

以传统物流为基,供应链金融为翼

UPS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借助其处于大型核心企业和中小供应商的信息节点优势,拥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同时,较好的逆周期特性帮助传统物流业务抵抗收入的周期波动。

射向核心企业的偏心之箭

UPS周旋于大型核心企业和数以万计的中小供应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为后者提供金融增值服务。

早在1999年,UPS就成立UPSCapital,开始提供商业金融产品,例如CDS(collectondelivery)和ABL(asset-basedlending)。

2001年,UPS收购美国第一国际银行(FIB),打通资金端。

UPS依托大量中小供应商由于资金被核心企业占用而产生的高融资需求和核心企业的高信用保障,为前者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例如,UPS会在2周内把货款打给出口商,并揽下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获得手续费,自己再通过UPSCaptical与核心采购企业进行一对一结算。

由于牢牢掌握货权,UPS基本不用担心违约问题。

核心企业也因为不用与供应商逐个结算而省去大量结算成本。

基于强大的物流实力,UPS实际上重筑了在核心企业和其上游中小供应商之间的信息节点,成为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最佳切入点。

其中,对动产信息的掌控是最关键所在。

图表35:

UPS供应链金融模式

33、小业务,大盈利

在UPS供应链和货运业务下面分出三块:

货运物流、货代和其他业务。

其中,其他业务主要为UPSCaptical、TheUPSStore、UPSCustomerSolutions提供的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服务。

分析发现,在UPS的供应链和货运业务下,其他业务的收入基本和供应链和货运这整块业务的利润一致,也就是说,传统物流货运业务的收入基本和成本相抵,而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主要利润。

图表36:

2009-2014年供应链和货运业务收入构成

图表37:

2009-2014年供应链和货运业务利润和利润率

由于缺少3块业务明细收入成本数据,无法精确计算每块业务的利润率。

根据报表中披露的数据整理出每年各业务收入成本的增量数据,从中考察每块业务的边际利润率。

通过分析得到,近几年UPS其他业务收入的边际利润明显多于货运物流业务和货代业务的边际收入:

货运物流业务每增加1美元收入基本上没有利润,货代业务每增加1美元收入增加011美元利润,而其他业务收入每增加1美元收入增加055美元利润。

由于传统物流货运业务较激烈的竞争,利润率被大大压缩,而UPS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有较大的创利空间。

图表38:

2011-2014年供应链和货运业务各业务平均边际利润(万美元)

34、主辅并重,抗周期

通过比较分析UPS供应链金融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和传统物流货运业务收入(供应链和货运业务收入减去其他收入),得到以下结论:

在UPS中传统物流业务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主要由于经济下行情况下,企业采购或者销售产品会随之减少,影响包括UPS在内的物流企业的业务增长。

另外,UPS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

背后的逻辑,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时,企业经营环境不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上涨。

这为UPS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创造更多的收入。

图表39:

2010-2014年传统物流货运业务收入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率对比

图表40:

2010-2014年供应链金融业务收入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率对比

4、主要公司分析

41、瑞茂通

大格局与强执行力兼具,优质资产端价值凸显

公司2015年Q3收入278亿,同增381%,净利润9903万,同降16%。

Q1-3收入628亿,同增193%,净利润22亿,同降117%,扣非净利润19亿,同增441%。

净利润略低于预期,主要受煤价下跌以及非经常性收益下降影响。

下调公司2015/16年EPS051、061元(原066、084元)。

公司旗下易煤网上线仅七个月,网站累计成交量突破3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大关。

看好公司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前景。

1易煤网推进速度持续超预期

和略电商旗下运营的“易煤网”(wwwyimei180com)主要经营以煤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