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5592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过秦论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导学新概念】

这是一篇政论性的文章。

其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教学需要,该课文的学习目标可确定为: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语的意思。

5.理解“制、亡、利、国”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由于本文是教读课文,所以课时的安排可拟为三课时来完成。

【资料显示屏】

有关背景知识:

本文的历史背景宜从两个方面着眼分析:

一是战国末期与秦朝的社会历史概况,以明确贾谊说的“秦过”的深刻含义;一是西汉初期,亦即贾谊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概况,以明确作者撰此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进行改革。

魏国有李悝的变法,楚国有吴起的变法,韩国有申不害的变法,而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使秦国富强起来。

于是开始了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

其中大规模的战争常常出动甲士数十万,如齐、魏的马陵之战,秦、赵的长平之战,而秦、楚两国各有“奋击百万”,秦击楚,动员兵力达六十多万人。

这样“旷日持久数岁”的连年争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孟子·离娄》说: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公元前227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收缴民间兵器,铸成12个铜人;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秦始皇的暴政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人民无法生活,不得不起来反抗,以求生路。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五百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极大破坏。

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蔽,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机会,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Ⅰ 战国时期,七雄并举,秦国地处西域却异军突起,称霸天下,其实力可见一斑,经李斯辅佐,改革兴政,国力则更是强盛,可为何仅短短15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在《过秦论》中的见解。

导语设计Ⅱ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革,而打破战国割据状态,首先一统天下的秦国却没能长治久安,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

孰是孰非,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

导语设计Ⅲ 请学生先欣赏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少年倜傥廓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让学生猜一猜该诗所咏对象。

学生明确是“咏贾谊”后,教师自然引出本文。

教学安排的设计:

全文总体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解背景、熟读课文、理解大意”的任务。

背景知识的介绍,可由教师引导,结合学生掌握的一些历史知识,在师生的回顾与交流中完成。

熟读课文,可采用范读或自由朗读,或指名串读的方法来完成。

为了使学生准确认读,教师也可精选一些学生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词,进行辨音训练。

如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

A.膏腴(yú) 逡巡(qūnxūn) 藩(fān)篱

 隳(duò)名城 B.锋镝(dí) 瓮牖(yǒu) 氓(ménɡ)隶 一夫作难(nàn) C.度长絜(qiè)大 万乘(chénɡ) 迁徙(xǐ) 谪戍(shù) D.雍(yōnɡ)州 从(zònɡ)散约败 嬴(yínɡ)粮 猗(qí)顿。

经过反复的强化,学生就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全文了,同时也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理解课文,是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及自己已有的一些文言知识,口译课文,筛选不懂的地方,为质疑作好准备,也使听课有了针对性。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类整理,从而使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强化和系统化。

如:

结合课后练习一,总结要求理解的词语,结合课后练习三,总结一词多义现象。

还可适当做一些补充练习。

如:

一、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威振四海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外连衡而斗诸侯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集响应⑧嬴粮而景从⑨序八州而朝同列(10)锄耰棘矜 A.①③⑤⑧ B.①②⑤⑧ C.①③④⑨ D.⑥⑦⑧(10) 二、选出跟“收天下之兵”的“兵”的含义不同的项: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C.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土也 D.车错毂兮短兵接 三、选择正确义项 A.依靠、凭借 B.趁着、就着 C.沿袭 D.通过、经由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③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④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⑤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句,进行翻译。

如: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等等。

学生经过知识的归类总结,不仅使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也会相应提高。

第三课时分析理解,指导背诵。

按照先叙史实后作分析的写法,本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主要论证方法是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以及对比论证。

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题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辅助记忆。

如阅读第三段可设计如下内容:

本段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内容上看,作者是分两步来写的:

第一步先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二步写了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研读课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秦始皇的主要功业的,其中:

政治上是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文化上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是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是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阅读第四段可设计为:

该段对陈涉在几方面作了叙途,其出身地位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其个人素质是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起义的军队组成是疲弊之卒,数百之众;其武器装备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其起义的影响是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其起义的结果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的详细铺叙为第五段昭示主题作了铺垫。

设计B

指导学生背诵的设计。

设计A中已提到可采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背诵,也可以采用分清层次要点指导诵读的方法,进行理解性的背诵。

第三段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有三层意思:

首述秦始皇统一天下;次述他扩大版图;最后揭露他的暴虐无道。

第一层(前七句)“振长策”以下五句,都是统一天下之意,也属于铺排,读时应有声势。

第二层(中间九句)扩大版图按先南后北的顺序写,要读得层次鲜明,“南取”“北筑”四字须重读。

这一层是承上文“威振四海”而来,也要读得层次分明。

第三层(“于是”以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统治。

本段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可以概括为“愚民”“弱民”和“防民”三点,要读得层次分明,有“声罪”语气。

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三层,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言其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要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诸语。

第四段可紧承上段,因上段已将秦王朝“仁义不施”写尽,所以本段写这种做法的后果——陈涉起义,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要以痛快淋漓的语调读完全段。

①“始皇”二句,中有机锋,虽承上而言,却暗示了民心不服,人人自危,要读得从容、沉着。

②“然”是急转直下语气,可读出延长音。

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要读出对比情调。

“天下云集”二句是高潮所在,要读出声势。

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第五段是就前四段所述史实展开议论,最后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分两层:

前一层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是为全文结构设伏的;后一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下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

弄清这个思路,有助于记诵。

本段句句都是记秦之过,气势最盛,须读得铿锵有力,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且夫”是推进一层,领出议论的口气,要读得缓慢些。

以下连用七个“也”煞句,都表示肯定的语气:

第1、2个“也”,肯定秦是强大的,仍有地理上的优势;第3、4、5、6个“也”,肯定陈涉的力量是弱小的,用排比形式,重音在“非尊”“非”“非抗”“非反”八字上;第7个“也”,肯定陈涉的成就,此句后可作稍长停顿,然后从容读出这一层的结句(即“试使……而语矣”),为下文蓄势。

②“然秦”至结句为第二层,但前三句作低回之势,“矣”后作一顿;从“然后”开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到顶峰,但“者”要轻读,读后一顿,逼出“何也”一问;然后以深责语气读最后一句,其中“仁义不施”是重点,可一字一顿,“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隐含“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体会,从而朗朗于心,背诵也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C

联系与延伸的设计。

要求学生阅读两段文言文,然后思考文后的问题。

(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的史论散文《六国论》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弊在赂秦)

2.史论的特点是借古论今,借论述和分析古代历史事实而讽喻现实。

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时的贾谊要选取“秦灭亡的原因”这个角度,而北宋的苏洵则选取“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一角度来写。

明确:

因为两人都是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而选取史论角度的。

西汉初年,国家虽大一统,但经过连年战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人口减少,土地荒芜,这与秦统一天下后情形相仿,故贾谊要借古喻今,主张实施仁政,使民得以休养生息,不要像秦王朝那样犯众怒。

北宋年间,大宋王朝不断遭受辽和西夏的侵扰,统治者不得不纳币输绢以求一时苟安。

这种情形与先秦时六国赂秦以求苟安的做法相似,所以苏洵借古讽今,要宋王朝以古为鉴,抗击外侮以维护国家统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

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

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殽(xiào)函  膏腴(yú)  合从(zò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ò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 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ú)  笞(chī) 因利乘(chéng)  万乘 (shèng)之势 将(jiàng)数百之众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

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

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

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

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洛阳人。

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

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为梁怀王太傅。

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

《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

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

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

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

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

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

“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

秦用商君,东地至河。

”“东至河”。

即秦得河西之地。

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

按:

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

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

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

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

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

“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这是第一次合从。

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

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

这是第二次合从。

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

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

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

(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

)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

(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

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

“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

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

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

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

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

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这说明了什么?

(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这说明了什么?

(“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

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

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

(一):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

(二):

“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

读过引文

(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

(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

)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

(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

(“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

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

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③棘——课本注,“棘”通“戟”。

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

按:

“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

“鉏耰”又作:

“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

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

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

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

按:

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

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

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

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

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

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

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