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5384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一)通过一般演算和简算的对比,让学生悟出简算的方法.

(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二)难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课前准备

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板书课题: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用投影仪打出)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340×2=

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

(被乘数末尾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

说一说200×3,340×2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这样计算?

怎样计算简便?

(200×3,200是2个100,2个100乘以3是6个100,是600)(340×2,340是3个100,4个10,3个100乘以2是6个100,是600,4个10乘以2是8个10是80,600加上80是680)

师问:

还可以怎样想?

(200×3,先用2乘以3得6,再在后面添2个0得600)(340×2,先用34乘以2得68,再在后面添1个0得680)

以上两种算法,用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用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3.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2000×4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                   25×3=

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350×3.

(1)用竖式计算.(一人板书)

提问:

350是多少个10?

(35个10)

3个35个10是多少?

(105个10,也就是1050)

(2)观察复习中的和例题这两个竖式,你能想出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有)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

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简便算法:

(3)把和这两种算法竖式相比较.指出:

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4)让学生试算2500×3,要求用简便方法.一人到黑板上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如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商量.

2500×3=7500

(集体订正)提问:

2500×3为什么得7500?

(因为2500是1个2000和1个500组成,3个2000是6000,3个500是1500,6000加上1500得7500)从竖式上看,乘得的75后面为什么添上2个0?

(因为被乘数末尾有2个0,所以得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2个0)

(5)师生共同概括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反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其他人做在书上.做完之后,集体订正.

设疑:

460×5=2300,为什么被乘数有1个0,而积有2个0呢?

(因为积十位上的0是乘数与被乘数第一次相乘的积的0,算上被乘数末尾的0,所以460×5=2300积的末尾有2个0)

同桌二人互相说一说为什么1500×4=6000,积的末尾有3个0?

2.不用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投影打出)

已知

18×4=72

已知

12×8=96

 

180×4=______

 

120×8=______

 

1800×4=______

 

1200×8=______

已知

105×3=315

已知

14×5=70

 

1050×3=______

 

140×5=______

 

10500×3=______

 

1400×5=______

3.列式并计算:

18,180,1800的4倍各是多少?

4.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如有错,请改过来.(用投影打出)

5.独立完成.

1,3,5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750×4.

2,4,6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2700×3.

做完之后,同桌二人互相批改.

6.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7.综合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同学奖红五星,有问题的同学给予指导帮助)

1900×3

4060×5

2700×4

5206×7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简便?

(引导学生说一说课上总结出的简便算法)

在用简便算法计算的过程中,要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得出结果以后再添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复习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口算,初步总结出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为教学例1做了准备.

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按一般方法计算,再引导学生学习简便的算法.算完后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说明两种算法竖式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从而找出了简便的算法.

复习反馈部分,设计了笔算、直接写得数、列式计算、改错、综合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中的四道题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类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

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

  1.师: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板书:

一位数乘法)

  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算式,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怎样计算都可以,不限制方法.

  a.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

有可能得92,有可能得72,还有可能得612……等等,让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b.师:

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

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讨论得92或612的同学答案对不对,然后让得7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可能)生1:

我是这样想的,3乘4得12,3乘20得60,60加上12得72.所以.

  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2:

,,所以(教师板书)因为表示3个24连加.所以我把3个24连加就可以算出的积.

  (可能)生3:

我是想:

   教师板书:

  (可能)生4:

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千位上的4得12,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教师板书:

  c.这时4种方法都摆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哪种方法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4种方法好具有普遍性.而前3种方法有局限性,这时大家把共同的学习目标转向笔算竖式.

  d.操作演示:

  师:

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

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边说边出示小棒图。

  师:

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

为什么是7捆?

  生:

因为原来有6捆小棒,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1捆,6捆加进上来的1捆,共7捆.

  师:

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这里的“1”(教师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上进来的1.

  师:

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粉笔写)

  3.尝试练习.

  教师出示,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

  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

  4.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

(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1)教师出示例4,

  

(2)全班动手试做:

  (3)提问: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怎样写?

  重点提问:

90乘4得多少?

该怎样写?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

  

  (4)反馈练习:

            

  (5)观察对比:

  师问:

例4与例3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

  反馈共同归纳:

  相同点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都从个位乘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不同点:

例3被乘数是两位,例4被乘数是3位;例3在计算时是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例4是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6)师生共同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先由学生说,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总结出: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改错练习: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法

例3 24×3

  教案点评:

  针对进位的重点难点“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让学生先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尝试。

积累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动态展示,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基本原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在前面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笔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二)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难点.

课前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用卡片依次出现下列口算题:

3×8+5

6×9+8

9×4+5

7×3+6

5×7+6

7×8+8

2.全班动笔计算,找一同学板演.

集体订正,让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3.谈话导入:

以上这道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笔算同学们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例题

指定一名学生口述题意:

(有4盒全脂奶粉,每盒454克,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2.指名学生列式:

454×4=全班动笔计算,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同桌商量着完成.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

刚才同学们做424×4时,既快又正确,做例题454×4,怎么有的同学觉得有点困难呢?

这两道题在计算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是:

424×4是一次进位,454×4需要二次进位)

3.教师做小结:

“连续进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的知识点.在一位数乘法中,不论数字多大,数位多高,计算的法则都是一样的,计算中一定要仔细认真,不管几次进位,每一次的进位结果都要按例题格式写出.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巩固法则:

在进行订正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

在做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中,一定要按照计算法则,严格地按计算顺序,连续进位的方法、积的书写位置等进行计算和书写.

2.加大难度、强化练习:

笔算: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全班学生动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提问:

这一组题与上面一组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一组题比较难)难在哪里呢?

(这组题计算时乘得的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教师边指边说:

同学们说得对,例如:

,当用7乘被乘数十位上的4得28后,再加上个位数进上来的3得31,再向百位进3.这里的计算过程本来就比较复杂,而28加3又是进位加法,所以难度较大,很容易出错,计算时一定要特别细心,算完后一定要仔细检查.

3.改错练习.(投影片打出)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先判断对错,再回答错在哪里?

(讨论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第①题百位上的2与乘数6相乘后没有加上十位上进上来的2,这道题应得1494.第②题错在被乘数十位上的4与乘数7相乘时得28,加上进位5应得33,写3向百位进3,这题却进的是2,所以错了,这题应该得2436)

4.课堂作业:

(1)笔算

36×5

184×6

1756×4

79×8

168×7

1168×8

(2)文字叙述题:

①45的7倍是多少?

②9个387得多少?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新课之前,带领学生复习了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通过学生叙述计算过程,复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学习新课这个环节,采取了放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答,在计算中找出新的知识点,通过与复习题的对比,总结出了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最后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

  2.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3.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如果没有,可用学具代替)、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实物图片,七巧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8根小棒(6长、2短)

  1.小组活动:

你能用这8根小棒摆一些图形吗?

看哪一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多.

  2.交流:

请各小组到投影上边摆边说有几种.

  3.设疑:

图形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

每个角是什么角?

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都一样吗?

这两种图形可不可以变成别的形状?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主动探索,研究问题.

  1.认识长方形.

  

(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从学具中拿出长方报纸片来,动手观察一下它的角和边,会发现什么?

(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2)小组汇报:

请小组各出一名代表发言,分别说一说通过研究发现了角和边有什么特点,并且说一说怎样想的或者是怎样做的.找几个组说一说.(如果有用折纸这一办法的,请他说明怎样做的,演示一下,并给予表扬)

  (3)辩论:

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小组讨论)

  (4)教师总结:

刚才有的同学利用身边的学具量一量,有的同学用折纸这个方法发现长方形相对着的两条边相等,也就是说长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

  (5)学生之间交流长方形的特点.每个人都用纸折折看,再验证一下.

  2.认识正方形.

  

(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己动手研究了长方形的一些知识,那么正方形的角和边又有什么特点呢?

试试看,相信你能行.”

  

(2)汇报交流:

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小组互相说)

  (3)教师总结.“我们用了同样的方法,验证了正方形的边和角的一些特点,也就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继续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

  3.小组讨论:

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师问:

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2)教师总结:

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点.发现它们都有四个角,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它们都有四条边,但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3)引导学生揭示四边形的概念.

  由四边形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4)初步练习: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出示: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能找出什么图形,你想知道有关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

  

(2)投影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知道:

它们有4个角,4条边.

  教师明确:

这些图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

这些四边形相对的边之间的宽度总是保持一定的(用直尺演示出对边间的距离不变),我们就说它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借助方格来看一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它的边和角的特点.)

  (3)小组研讨,汇报总结.

  平行四边形 角:

4个

                   边:

四条相对的边相等

  (4)利用学具摆2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5)学生拿出制作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框的学具,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如图:

  讨论: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引导学生: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都是相对的边相等.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而捏住长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顶点一拉,它就不是长方形了,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角一个变成直角时,四个角就都变成直角,这时平行四边形就又变成了长方形了.【演示动画“变化的图形”】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求:

利用手中的小三角形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4个小三角形)

  2.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摆一些漂亮的图形,再给它起个名字.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七巧板

  游戏目的

  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培养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

  游戏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如: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游戏过程

  1.学生按下面三个要求拼图:

  ①用任意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②用任意三块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学生自由拼图,可以拼几何图形、建筑物或其他图案,在规定的时间里谁拼得的图形多,谁就是优胜者.

  注意事项

等分长方形的奥秘

  活动内容

  让学生用折纸的办法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

  活动目标

  1.通过折、画、讨论、猜测、验证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掌握用一条直线等分长方形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索未知的方法.

  2.运用分组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和难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并初步掌握实例分析→综合思考→提出猜测→推理验证这种探索问题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探索出能等分长方形的直线的规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活动准备

  1.教具:

长方形纸若干张、教学课件.

  2.学具:

直尺、小刀、水笔、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片约10张.

  活动过程

  1.折一折,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然后用直尺沿着折痕画出直线.试一试,你们能折几种?

  

(1)请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注意互相分工合作.

  

(2)长方形纸片在信封里.

  (3)动手折纸时间为3分钟,比比看,哪组同学画得又快又对又多?

  2.反馈交流:

指名上台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分了几种?

是哪几种?

然后老师把把相应的折法张贴在黑板上.

  3.探索规律.

  师:

这样的直线还有吗?

还有几条呢?

我们先不忙下结论,还是先来研究这些已经知道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

  

(1)将你们小组等分的长方形纸片2张重叠,并把重叠的长方形纸片拿起来,对准强光处照一照,然后3张、4张逐渐重叠,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显示各种等分长方形的直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动态过程.

  (3)引导学生小结:

等分长方形的直线都相交于长方形内的一点.

  游戏前,教师可借助磁性黑板等教具作些示范演拼.在学生自由拼图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勾画一些图案,以启发学生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