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4202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docx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PLC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锅炉的作用及供热控制系统现状

1.1.1锅炉的作用

⑴锅炉及锅炉房是供热系统中热源产生的主要设备。

⑵锅炉是化工、石化、冶金、轻纺、造纸等工矿企业主要动力机供热设备。

⑶锅炉是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1.1.2供热系统现状

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

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大型泵类的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和蒸发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不断创新,作为全场动力和热源的锅炉,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发展。

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就显得愈加重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水平越来越高,用户对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较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理由计算机与组态软件技术队锅炉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优越主要在于:

首先,通过对锅炉燃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燃烧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可以提高燃料效率。

由于工业鼓了耗煤量大,燃煤热效率每提高百分之一都会生产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锅炉控制过程的自动化处理以及监控软件良好的人际界面使运行参数在CRT上的集中监测,操作人员在监控计算机上能根据控制效果及时修改运行参数,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的疲劳和失误,提高生产过程的实时性、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应有的普及、可靠性的提高及交个的小降,工业锅炉的危机控制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锅炉作为重要的动力设备,其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供给合格的蒸汽,使锅炉蒸发量适应符合的要求。

为此,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锅炉设备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控制对象,这些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蒸汽负荷发生变化,必将引起汽包水位、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等的变化;燃料量的变化不仅影响蒸汽压力,同时还会影响汽包水位、蒸汽温度、炉膛负压;给水量的变化不仪影响汽包水位,而且对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等亦有影响;所以锅炉设备是多输入,多输出且相互关联的控制对象。

1.2燃煤锅炉自动控制的发展历史

燃煤锅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业设备,有几十个测量参数、控制参数和扰动参数,它们之问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明显的或不明显的复杂因果关系,而且测控参数也经常变化,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这一切都给锅炉的控制增加了

难度。

1.纯手动阶段

在六十年代以前,由于自动化技术与电子技术发展不成熟,人们的自动化观念还比较淡薄,这段时期的锅炉一般采用纯手动的控制方式,即操作工人通过经验决定送风、给水、引风、给煤的多少,通过手动操作器等方式来达到控制锅炉的目的。

这样就要求司炉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事故率高,更谈不上保证锅炉的高效率运行。

2.自动化单元组合仪表控制阶段

随着自动化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外己经丌发并广泛应用了全自动工业锅炉控制技术。

60年代自订期,我国工业锅炉的控制技术丌始发展,60年代后期我国引进了国外的全自动燃油工业锅炉的控制技术,70年代后期己经研制了一些工业锅炉的自动化仪表,正式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工业锅炉控制领域,因而热效率有所提高,事故率也有所下降。

但是,由于采用单元组合仪表靠硬件来实现控制功能,可靠性低,精度不高,而且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控制算法,不能实现一些较先进的算法和控制技术,控制效果仍然不理想。

3.采用微机测控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价格低廉的微型计算机、单板机、单片机、工业专用控制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在我固的广泛应用,为锅炉控制领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可靠性、全自动的微机工业测控系统同益得到重视。

80年代后期至今,国内己经陆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锅炉微机测控系统,明显地改善了锅炉的运行状况,但还不够完善,并对环境和抗干扰要求较高。

4.分散控制阶段

分散控制系统(DCS)也称集成控制系统,其本质是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从下到上依此分为直接控制层、操作监控层、生产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

DCS是以多台DDC计算机为基础,集分散型控制系统。

目前分散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系统设计,工控机机PLC的组合,不但系统体积小、可靠性高,而且造价较低,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1.3锅炉运行的基本理论

1.燃料化学能妆花为热能—燃烧学

燃料产物:

高温烟气

2.高温烟气向水放热—传热学

辐射放热:

水冷壁等;对流放热:

对流管束等

3.水吸热:

气液两相流(水循环)

炉内放热:

煤粉+空气混合燃烧(气固两相流)

油雾+空气混合燃烧(气液两相流)

烟气丢受热面的流动冲刷

第二章锅炉供热控制系统的总体介绍

2.1锅炉供热控制系统的组成

目前我国的供热系统主要以燃煤锅炉为主体。

而锅炉按照供热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热水炉和蒸汽炉两种。

下面是供热控制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现有两台20T/H的热水炉、一台10T/H的热水炉、一台6T/H的蒸汽炉以及5个换热站组成。

整个供热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一次网部分和二次网两个部分组成。

一次网主要是冷水经锅炉加热并传送到换热站以自订的一次侧部分;而二次网则是在换热站中经过热交换,热水给用户供热,并返回换热站的部分。

2.2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介绍

传统的给水调节系统和燃烧系统都是采用定速泵和风机,以改变调节阀门开度来改变给水流量和风量。

这种调节方式的缺点是给水泵消耗功率大,调节阀门承受的压力大,容易造成调节阀门的迅速磨损。

为了节约能源,目前在大型锅炉中广泛采用变频调节,变频调整是一种高效的交流调整方法,它利用变频器实现了异步电动机的无级变速,锅炉控制采用变频调整是节能的有效途径.锅炉的应用面很广,应用量也很大。

在化工、炼油、发电、造纸、制糖、化纤、纺织、印染等工业部门,锅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

锅炉风机一般按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设计选型,而一常工作却在额定负荷的70%左右,因此,风机驱动电机的裕量较大,节电潜力很大。

锅炉风机的风量调节常用风门控制,即增加管路阻力,而驱动电机全速运转,其效率低、能耗大,大量电能被白白浪费掉,采用变频调整调节风量,不需要风门,管路阻力减少,系统所需风量减少,电机转速可以降低,由于电机的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因此耗电量大幅度下降,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2.3燃煤锅炉的自动调节过程

2.3.1燃煤锅炉的组成

锅炉安热疗种类分,大致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

所有这些锅炉,虽然燃料及其供给方式不同,但其结构大同小异,蒸汽发生系统和蒸汽处理系统是基本相同的。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汽包:

由上下锅筒和沸水管组成。

水在管内受管外烟气加热,因而在管簇内发生自然循环流动,并逐渐汽化,产生的饱和蒸汽聚集在锅筒罩面。

为了得到干度比较大的饱和蒸汽,在上锅筒中还装有汽水分离设备,下锅筒做为连接沸水管之用,同时储存水和水垢。

2.炉膛:

是使燃料充分燃烧并放出热能的设备。

煤由煤斗落在转动的链条炉蓖上,进入炉内燃烧。

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炉排下面的风箱送入,燃尽的残渣被炉蓖带到除灰口,落入灰斗中。

得到加热的高温烟气依次经过各个受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水后,经由烟囱排至大气。

3.省煤器:

燃煤锅炉炉膛排除的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利用其热量可以加热进入汽包的冷水,一般省煤器由蛇形管组成。

4.空气预热器:

继续利用离丌省煤器后的烟气余热,加热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的换热器。

热空气可以强化炉内燃烧过程,提高锅炉燃烧的经济性,提高锅炉热效率。

5.引风设备:

包括引风机、烟囱、烟道几部分,将锅炉中的烟气连续排出,保持炉膛的负压燃烧正常。

6.鼓风设备:

由鼓风送风机、风道、风箱组成,供应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7.给水设备:

由给水泵和给水管组成。

给水泵用来克服给水管路和省煤器的流动阻力和锅炉的压力,把水送入汽包中。

8.水处理设备:

用来清除水中杂质和降低给水硬度,防止锅炉受热面上结水垢或腐蚀锅炉,从而提高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9.燃料供给设备:

由运煤设备、原煤仓和储煤斗等设备组成,保证锅炉所需燃料的供应。

10.除灰除尘设备:

分别为收集锅炉灰渣并运往存狄场地及除去烟气中灰粒的设备,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3.2燃煤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最基本的组成是汽锅和炉子两大部分。

燃料在炉子罩进行燃烧,将其化

学能转化为热能,高温的燃烧产物一烟气通过汽锅受热面将热能传递给汽锅内温

度较低的水,水被加热进而沸腾汽化,生成蒸汽。

以某高校锅炉房的锅炉为例,

其工作概括起来应包括三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1.燃料的燃烧过程:

燃料煤加到煤斗中,借助于自重下落在炉排面上,炉排靠电动机通过变速齿轮减速后由链条来带动,将燃料煤带入炉内。

新煤入炉,经预热阶段后开始着火,挥发物燃烧,同时焦炭也逐渐燃烧。

燃料一面燃烧,一面向后移动。

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是由送风机送入炉体的风仓,向上通过炉排到达燃烧燃料层。

风量和燃料量要成比例,进行充分燃烧,形成高温烟气。

燃料燃烧剩下的灰渣,在炉排末端翻过除渣板后排入灰斗。

燃烧过程进行得完善与否,是锅炉正常工作的根本条件。

要使燃料量、空气量和负荷蒸汽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根据所需要的负荷蒸汽量来控制燃料量和送风量,同时还要通过引风设备控制炉膛负压。

该过程的特点是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问都比较大,而且随着媒质、煤种及风量的改变,这两个参数将有很大的变化。

2.烟气向水(汽)等的传热过程:

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使得炉内温度很高,

高温烟气与布置在炉膛四周墙面上的水管进行强烈的辐射传热。

烟气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水后,由于引风机和烟囱的引力作用而向炉膛上方流动。

沿途降低温度的烟气最后进入尾部烟道,经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进行热交换,以较低的温度排出锅炉。

3.水的汽化过程:

对于蒸汽炉来说,经过处理的水由泵加压,先流经省煤器而得到预热,然后进入汽锅。

锅炉工作时,汽锅中的工作介质是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汽水混合物,它们位于烟气温度较低的对流管束中。

由于受热较少,汽水混合物的容重较大;而处于烟气温度较高区的水冷壁和对流管束受热多,其相应工质的容重小:

这样,容重大的工质向下流入下锅筒,而容重较小的工质则向上流入上锅筒,形成水的自然循环。

由于上锅筒内的汽水分离设备和锅筒本身空间J内的重力分离作用,使汽水混合物得以分离。

2.4燃煤锅炉的自动调节任务

燃煤锅炉的任务是根据负荷要求,生产具有一定参数(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和热水。

为了满足负荷设备的要求,保证锅炉本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它主要要实现下列自动调节任务:

1.出水温度控制:

出水温度控制同路即锅炉的炉排控制回路,它通过调节炉排转速即调节给煤量的多少来调节锅炉的出水温度。

锅炉出水温度是热水锅炉的最重要的参数,采用微机控制可有效克服人工控制的缺陷.微机内预存有各种室外温度下的标准供水温度及标准供水、回水温度差曲线,微机首先根据当的室外温度及一段时问的室外温度变化情况推算出室外温度的变化趋势,再由标准供水曲线上查得当前订锅炉的出水温度标准值,作为出水温度控制回路的给定值。

微机根据锅炉当前出水温度与给定值的偏差大小,通过内部的控制算法调节炉排转速大小,使锅炉出水温度逐渐达到标准值。

2.回水压力控制:

回水压力主要是指在一次网循环过程中,被加热的水在换热站中完成热交换,将热量交换给二次网以后的低温水返回锅炉中,在网管中的压力。

回水压力的自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系统管道的安全性,通过控制补水泵和变频阀对回水压力进行控制。

加热引起的热膨胀作用,使管道内压力逐渐身高,到升高一定值时,开启安全阀对系统泄压,避免由于管道压力过高引起的管道破裂或者损坏;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在管道中的泄漏情况,使的管道内压力逐渐降低,使的系统压力不足,影响供暖效果,需要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水,以提高系统的回水压力。

3.汽包水位控制:

锅炉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的目标就是使给水量跟踪锅炉的蒸发量并维持汽包水位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

汽包水位是锅炉运行的主要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控变量,维持汽包水位在一定的范围内足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

4.蒸汽压力控制:

蒸汽压力是衡量蒸汽供求关系是否平衡的重要指标,是蒸汽的重要工艺参数。

压力过高,会加速会属的蠕变;压力太低,不能提供负荷符合要求的蒸汽。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蒸汽压力降低,表明负荷的蒸汽消耗量大于锅炉的蒸发量;蒸汽压力升高,说明负荷的蒸汽消耗量小于锅炉的蒸发量。

因此,控制蒸汽压力,是安全生产的需要,是维持负荷正常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证燃烧经济性的需型。

锅炉蒸汽压力的变化是由于热平衡失调引起的.而影响热平衡的因素主要是燃烧热和蒸汽热,燃烧热的波动引起的热平衡失调称为“内扰”,而蒸汽热波动引起的热平衡失调为“外扰”,为了克服内外扰对蒸汽压力的影响,在各个基本的单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中,输入到锅炉的燃烧热必须跟随蒸汽热的变化而变化.以尽量保持热量平衡同时根据蒸汽压力与给定值的偏差适当增减燃料量以增加或减少蒸汽压力。

5.炉膛压力控制:

燃烧过程中,应使引风量和送风量相适应。

锅炉正常运行中,炉膛压力应保持在微负压状态下。

负压过大,漏风严重,总的风量增加,烟气热量损失增大,不利于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

6.炉排转速控制:

锅炉燃烧过程,用户需要的蒸汽量和蒸汽压力都不是不变的,用汽量有一个高峰和低谷消耗时期,为了能满足用户不同时段的用汽需求,给煤量的多少也要随之改变,即要控制炉排转速,调整燃烧给煤量。

7.维持经济燃烧:

要使锅炉燃烧过程工作在最佳工况,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经济性,关键问题是空气和燃料维持适当比例。

要使得燃烧过程中不出现燃料燃烧不充分而导致一氧化碳和冒黑烟的现象,这就需要快速而精确地对燃烧进行自动调节,使空气和燃料呈现最佳的配比。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3.1PLC软件介绍

PLC软件既有制造厂家提供的系统程序,又有用户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

系统程序为用户程序的丌发提供运行平台,同时,还为PLC程序的可靠运行及信号与信息转换进行必要的处理。

用户程序由用户按具体的控制系统要求进行设计。

3.1.1模块式PIC的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一、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二、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三、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四、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五、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六、通信模块

3.1.2PLC的特点

1.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PLC的编程语言,其电路符号和表达方式与继电器电路原理图相似,提醒图语言形象直观,易学易懂。

2.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

一台小型PLC内有成百卜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

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通过通信联网,PLC可以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3.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PLC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使用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PLC使用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PLC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最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

5.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下:

PLC使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问继电器、时问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少。

完成了系统的安装和接线后,在现场调试过程中,一般通过修改程序就呵以解决发现的问题,系统的调试时问比继电器系统少得多。

6.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

PLC的故障率很低,并且有完善的故障诊断功能。

PLC或外部的输入装置和执行机构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PLC上的发光二极管或编程软件提供的信息,方便地查明故障的原因,用更换模块的方法可以迅速的排除故障。

7.体积小,功耗低: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使用PLC后,可以减少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小型PLC的体积仅相当于几个继电器的大小,因此可以将开关柜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1/10。

3.2控制系统所用功能块

为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STEP7将用户程序分类归并为不同的块,根据程序要求,选用OB、FB、FC等逻辑块,而DB或DI则用来存储程序所需的数据。

在某高校锅炉控制程序中使用了下列几种类型的块:

1.组织块(OB):

OB决定本系统程序的结构;

2.系统功能块(SFB)和系统功能(SFC):

SFB和SFC集成在S7CPU中可以用来访问一些重要的系统功能。

3.功能块(FB):

FB是带“存储区域”的块,可以自己编程这个存储区域;

4.功能(FC):

FC中是经常使用的功能的程序;背景数据块(背景DB):

当一个FB/SFB被调用时,背景DB与该块相关联,它们可以在编译过程中自动生成;

5.数据块(DB):

DB是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除了指定一个功能块的数据,还可以定义可以被任何块使用的共享数据。

(1).组织块及其优先级:

组织块是操作系统和程序的接El。

它有操作系统调用并控制循环和中断驱动的程序的执行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如何启动。

它们还处理对错误的响应,通过编程组织块可指定CPU的反应。

组织块决定各个程序部分执行的顺序。

一个OB的执行可以被另一个OB的调用而中断。

那个OB可以中断另一个OB由它的优先级决定,高优先级的OB可以中断低优先级的OB,其中用于主程序循环的OB1优先级最高,背景OB优先级最低。

如果被操作系统调用的OB多于一个,最高优先级的OB最先执行,其他OB根据优先级依次进行。

(2).功能(FC):

FC是“无存储区”的逻辑块。

FC的临时变量存储在局域数据堆栈中,当FC执行结束后,这些数据丢失了。

要将这些数据永久存储,FC也可以使用共享数据块。

由于FC没有自己的存储区,所以必须为它指定实际参数,不能为一个FC的局域数据分配初始值。

(3).功能块(FB):

功能块是具有“存储功能”的块,用数据块作为功能块的存储器。

传递给功能块的参数和静念变量存储在背景块中。

临时变量存在本地数据堆栈中。

当功能块执行结束时,存在背景块中的数据不会丢失,但存在本地堆栈中的数据将丢失。

功能块使得对于经常使用的功能、复杂功能的编程变得容易。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每个FB的变量声明表,生命此块的局部变量;另一部分是逻辑指令组成的程序,程序要用到变量声明表中给出的局部数据。

当调用FB时,需要提供执行时用到的数据或变量,将外部数据传递给FB,使得FB具有通用性,可被其他的块调用,以完成多个类似的控制任务。

它至少具有一个背景数据块。

功能FC和FB的区别是没有背景数据块,其不能使用静态变量,当完成操作后数据不能保持。

(4).共享数据块(DB)和背景数据块(DI):

如果某个逻辑块(FC,FB或OB)被调用,则它可以临时占用局域数据IX(L堆栈)。

除了这个局域数据区,逻辑块还可以打开一个DB形式的存储区。

与局域数据区中的数据不同,在DB中的数据当DB关闭时,也就是,当相应的逻辑块结束时,不会被删除。

每个FB,FC或OB可从共享DB中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共享DB。

当该DB退出时,这些数据保持在DB中。

程序所需的大量数据或变量在数据块中,是实现各逻辑块之间交换,传递和共享数据的重要途径。

数据块只有变量声明部分,没有程序。

打开数据块时,用声明形式:

View>DeclarationView;也可用数据显示形式:

View>DataView。

可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可大可小,但CPU对数据块及数据总量有限制。

对数据块必须遵循先定义后使用的原则,否则,将造成系统混乱。

数据结构形式有:

基本数据类型,复式数据类型和用户数据类型。

(5).系统功能块(SFB)和系统功能(SFC):

在S7中不需要每个功能都自己编程,S7CPU提供了一些已经编号的程序块,这些块可在用户程序中进行调用

1).统功能块(SFB):

系统功能块时集成在S7CPU中的功能块。

SFB作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不占用户程序空问。

与FB相同,SFB也是“具有存储能力”的块。

用户必须为SFB生成背景数据块,并将其下载到CPU中作为程序的一部分。

2).系统功能(SFC)-系统功能时集成在S7CPU中的预先编号程序并通过测试的功能。

可在程序中直接调用SFC属于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而不算做用户程序的一部分。

与FC相同,SFC是“不具有存储能力”的块。

3.3锅炉系统程序设计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

稳定控制策略和动态识别控制策略等。

稳定控制策略是指整个系统按照时间进行控制,对于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时间段按照固定温度进供暖,比如居民区,从凌晨4点到上午10点,按照一个温度值T1进行供暖;在10点到下午4点左右,按照温度值T2进行供暖;在下午4点到夜问10点左右,按照温度T3进行供暖;而在此以后到凌晨,则按照T4进行供暖。

根据实际需要,其中T1,T3的值比,r2,T4的值相对较高。

而对于教学楼,办公楼等用户,控制起来相对简单,在夜问只要采用低温供暖即可,白天则可以采用某一个固定值进行供暖。

动态识别控制策略是指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从而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控制。

相比较上面两种控制策略,稳定控制策略控制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室外温度的感知很少,无法对室外温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动念控制策略控制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对室外温度的变化能够做出适时的反应。

对于上面两种控制方法各有利弊,所以本文采用的控制策略即使将稳定控制策略和动念识别控制策略揉和在一起,两种控制策略可以互相切换,既可以在平时控制起来比较方便,也可以对外界天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控制起来比较人性化。

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程序,在启动系统之后,首先进行参数的初始化程序,分别对系统累加器、定时器等功能块进行初始化,之后进行模拟量采集,对要求被控制的参数按照一定的时问间隔进行采集,然后调用相应的标度化程序对采集的参数进行标度化处理,使从外界采集到的实际工程数据转换成PLC内部可以直接使用的数据。

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各个回路调用自己相应的控制算法对系统中的四个控制回路的各个参数进行监测控制。

同时启动报警控制程序,监测系统参数的越限情况。

按此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