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再认识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4099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再认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育再认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德育再认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德育再认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再认识1.docx

《德育再认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再认识1.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再认识1.docx

德育再认识1

德育再认识

 一、德育内容的再认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似乎连阶级界限都不十分清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O4年就提出: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一道德。

”他还说: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是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列宁说:

“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对于至关重要的德育,其内容是什么?

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定。

有人概括为:

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我们认为:

德育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认为德育的内容不能这样简单地拼合,应该有层次、有系统。

再认识德育的内容应该是:

所有的思想品格教育都是德育。

这种理解,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罗列,涵盖了德育内容的全部。

这样,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也都可以理解为德育,为学科德育、教书育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事实上,“名符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这样说德育的内容,可能会误解成:

所有的教育都是德育的,实际上,我们对德育内容所做的规定,确实涵盖了许多学科教育,但是,德育绝对不是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部。

智、美、体、劳有足够区别德育的特征和内容,只是它们之中都含有德育的成分罢了。

如此看来,德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

但是,德育的内容是有层次有系统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二、德育层次的再认识德育是应该有层次的,德育更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德育大致应该分为基础层次的德育、中等层次的德育和高等层次的德育。

德育应该贯穿教育者的一生。

所谓基础层次的德育,是指对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少年所进行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指正确思想树立的教育和正确行为、正确是非标准的教育,属于德育的第一个层次。

我们知道,教育遵循着“就近的原则”,儿童、少年时期的德育,不应当是太高深的,我们可以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然而,他们对共产主义所知又有多少?

这或多或少地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往往事倍功半。

很遗憾,这样浅显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敢于承认。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如下若干教学原则:

“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是从头开始的,开头虽则显得无关重要,但是具有巨大的潜伏力量。

”“自然从容易的进到比较困难的。

”“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

”“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着手。

”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儿童、少年进行必要的德育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该是十分重要的。

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是非不明,恣意而行,却能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儿童。

所谓中等层次的德育,一般的教育对象是指少年。

主要的德育内容是公德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和性格,正如欧文所说: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这一层次的德育,是建立在基础层次之上的。

当受教育者有了是非观,能进行正确行为之后,即可视为初步建立了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公德的教育,说得明了些,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做人”的教育。

我们认为,即便是在这一层次里,也不必把德育的内容和德育的目标定得太高,应该是大致确定为:

做人──做好人这一目标之内。

其实,就德育而言,这一层次极为重要,它甚至决定受教育者一生的行为规范。

就内容而论,这一层次的德育内容也相当复杂。

大体包括:

1、行为准则,例如:

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培养习惯,注重公德;尊重他人,同情弱者;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等。

2、思想准则,例如:

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有理想和较为远大的抱负等等。

3、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

爱他人、谦虚、善疑好问、尊师重友、吃苦耐劳、坚持正义和真理等等。

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立身之本,任何抛弃民族文化的教育,都不会成功。

道理很简单,唯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谓高等层次的德育,是针对青年以及成年人进行的,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教育。

毛泽东同志指出:

“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在这一教育层次中,一定要彻底贯彻德育的目标:

完成共产主义教育,这一点是人们共知的,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德育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受教育者在德育的前两个层次上。

由于诸多原因,还远没有完成德育的任务。

所以,在此层次德育中,进行“补课”是十分必要的。

德育的层次问题,是循序渐进的问题,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这当中,不能排除早慧的人,儿童时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多个层次的德育一次就能完成的特殊例子。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德育按层次进行,应该是合理的。

三、德育构成系统的再认识在我们看来,德育内容是较为宽泛的,但是,德育是一个系统,不是简单的拼合。

当我们从德育构成系统的整体上着眼,才会发现德育的构成并不简单。

德育的构成系统:

一个是专门性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可视为德育系统的母系统;第二个是学科德育系统,可看成是德育系统母系统之下的子系统。

第三个是养成教育系统,指的是学科教育之外的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也可以看成是德育系统之下的另一个子系统。

这里面,母系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主导,对子系统有指导作用;子系统是母系统的补足成分。

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差不多包含了德育的各个方面,是德育的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此之外,主要是智育范围内的学科教育中,也有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

这是因为:

第一,学科知识内容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二,学科施教活动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三,学科学习过程中也含有德育因素;第四,任何学科教师,都有教书并且育人的职责。

不仅如此,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出育,都能肩负起一些德育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可见,体育不仅是德育的基础,而且体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世界观、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奋勇争先精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于在美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家蔡元培说: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由此可知,美育在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地位十分重要。

唤起人们美的情操,这无疑是德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的构成系统告诉我们:

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是德育工作者,而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也是德育工作者!

那么,是不是专业课老师都来进行德育呢?

当然不是,专业课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智育,是要在智育中渗透德育,主次还是要分清楚的。

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来关心德育时,德育工作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教育方法的再认识实施德育的方法很多,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然而,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对比而言,德育的难度更大。

智者已经发现,德育的滞后,遗害无穷。

那么,避免失误,探求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尽管德育的方法很多,我们以为重要的是下面几点:

就政治思想品德课程而言,首先是身教问题,教师只有先正己,然后方可正人。

倘若教师的思想都不“纯正”,何以能服人呢?

所以,严于律已是德育的前提。

其次,德育必须以情动人,只有那种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才会产生共鸣。

这需要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的言语、可亲的笑容、爱护的暖流、和谐的气氛必不可少;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严格要求不可或缺。

以情动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做到这一点以后,你所进行的德育才会事半功倍。

否则,便是费力而难达功效了。

就学科德育而言,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种倾向是专业课教师只管专业教学,把好端端的德育素材和时机白白浪费了;另一种倾向是专业课教师为德育而德育,好好的一堂专业课充满了政治说教,讲圆周率讲起了祖冲之,进而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五千年的文明史、光辉灿烂的文化,……终不知是数学还是历史,亦或是政治思想史课了,不仅学生生厌,而且破坏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这种倾向比上一种危害更大。

正确的做法就该是“渗透”。

有关专家指出:

“学科德育是渗透性教育的体”,“学科德育依附于学科教学”。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思想教育,应该而且只能依附在学科教学的主体上,它是以学科教学为依托而向学生渗透,潜移默化地渗透,点点滴滴地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受熏陶、受感染、得启示、获顿悟。

”具体学科都有各自特点,不可强求一律,也不能勉强为之。

其实,即使只讲专业知识,只要教师注意到了德育的渗透,也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

教师充沛的精力、博学与智慧,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向上的活力,这本身就是德育;教师的使命感,教师的道德情操都会给学生以重大影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也是德育;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意境美的创造,在智育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心灵对心灵的塑造,谁又能说这不是德育呢?

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还有联系法、举例法、讨论法、暗示法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即便没有固定的名称也无妨,只要我们心中重视德育,实践中注意探索德育的方法,总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

”德育也是如此。

德育,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不封闭系统,总是向前发展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在发展。

因此,对德育的认识也永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