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docx
《种植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植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植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
2020年种植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
表录
图录
一、2019年种植业生产情况
(一)粮食作物
2019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继续稳定和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通过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深入推进粮食作物绿色优质高效行动。
通过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等,实现了粮食作物增产增效。
通过加强灾情和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强化了粮食作物抗风险能力等。
2019年,在打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基础上,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595万吨,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且粮食作物品质逐渐提升,种植结构更加优化,优质优价体系已初步建立。
1.分品种种植情况
从产量变化看,2019年,全国谷物产量61368万吨,比上年增加364万吨,增长0.6%。
其中,稻谷产量下降,其他品种产量均增加。
稻谷产量20961万吨,比上年减少252万吨,下降1.2%;小麦产量13359万吨,比上年增加215万吨,增长1.6%;玉米产量26077万吨,比上年增加360万吨,增长1.4%;豆类产量2132万吨,比上年增加212万吨,增长11.0%;薯类产量2883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增长0.6%。
表12018~2019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及变化情况
单位:
万吨,%
品种
2019年
2018年
2019年比2018年变化情况
粮食
66384
65789
0.9
1.谷物
61368
61004
0.6
其中:
稻谷
20961
21213
-1.2
小麦
13359
13144
1.6
玉米
26077
25717
1.4
2.豆类
2132
1920
11.0
3.薯类
2883
2865
0.6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从播种面积变化看,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117038千公顷下降到2019年的116060千公顷,下降0.8%。
谷物播种面积下降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三大主粮播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下降幅度最大,减少536千公顷,下降幅度达2.2%,小麦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等通过休耕轮作进行了一定调减;玉米播种面积下降850千公顷,下降幅度达2.0%,玉米播种面积下降主要受补贴政策、气候变化及市场不确定性影响,在三省一区,玉米播种面积下降较多,主要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差价以及玉米改大豆轮作补贴的影响;稻谷播种面积下降499千公顷,下降幅度达1.7%,稻谷播种面积的下降主要受调减低质低效早稻种植、双季稻改单季稻等影响。
受大豆振兴计划等一系列补贴措施的激励,豆类播种面积出现大幅回调,增加889千公顷,2019年较2018年增长8.7%。
表22018~2019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变化情况
单位:
千公顷,%
品种
2019年
2018年
2019年比2018年变化情况
粮食
116060
117038
-0.8
1.谷物
97847
99671
-1.8
其中:
稻谷
29690
30189
-1.7
小麦
23730
24266
-2.2
玉米
41280
42130
-2.0
2.豆类
11075
10186
8.7
3.薯类
7142
7180
-0.5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产方面,受良好气候、抗灾救灾得力、育种技术、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等因素影响,2019年粮食作物的单产普遍提高,总体增产99公斤/公顷,增产幅度达1.8%。
其中,谷物增产最高,增产152公斤/公顷,增产幅度达2.5%。
谷物增产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增产导致,小麦增产213公斤/公顷,增幅达3.9%,玉米增产212公斤/公顷,增幅达3.5%,稻谷增产32公斤/公顷,增幅较小,为0.5%。
豆类和薯类单产均有一定幅度增长,豆类增产40公斤/公顷,薯类增产46公斤/公顷,增长幅度分别为2.1%和1.2%。
表32018~2019年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及变化情况
单位:
公斤/公顷,%
品种
2019年
2018年
2019年比2018年变化情况
粮食
5720
5621
1.8
1.谷物
6272
6120
2.5
其中:
稻谷
7059
7027
0.5
小麦
5630
5417
3.9
玉米
6316
6104
3.5
2.豆类
1925
1885
2.1
3.薯类
4037
3991
1.2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2.分季节种植情况
从分季节种植情况来看,各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休耕轮作及调减低质低效产能初见成效,2019年夏粮播种面积为26354千公顷,较2018年调减348.9千公顷,下降1.3%。
虽然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2019年单产达5373公斤/公顷,较2018年增产174.7公斤/公顷,增长3.4%,夏粮单产的提高与良好气候条件、种植技术、优质品种等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有利的气候条件。
因单产增长较多,2019年夏粮总产量达14160万吨,较2018年增长2.0%。
受气候不佳、双季稻改单季稻等因素影响,2019年早稻面积在2018年下滑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2019年早稻播种面积为4450千公顷,较2018年下降341.3千公顷,下降幅度较大达7.1%。
受不良天气影响,2019年早稻单位面积产量为5902公斤/公顷,较2018年下降1.1%,受播种面积和单产双重下降的影响,2019年早稻产量为2627万吨,较2018年减产8.1%。
每年秋粮占粮食总产量七成以上,秋粮的产量对全年粮食产量影响较大,2019年秋粮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3.5%。
从播种面积变化看,2019年秋粮播种面积为85259千公顷,较2018年下降285千公顷,下降幅度为0.3%,从下降幅度看,三大季度粮食作物,秋粮播种面积下降幅度最小。
受良好天气、品种调优等因素影响,2019年秋粮单产为5817公斤/公顷,较2018年增加83.2公斤/公顷,增长1.5%。
虽2019年秋粮播种面积有小幅度下降,但基于单产增长较多,2019年秋粮总产量为49597万吨,较2018年增长1.1%。
表42019年主要粮食作物分季节生产及较2018年变化情况
品种
播种面积(千公顷)
较2018年变化(%)
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
较2018年变化(%)
总产量(万吨)
较2018年变化(%)
夏粮
26354
-1.3
5373
3.4
14160
2.0
早稻
4450
-7.1
5902
-1.1
2627
-8.1
秋粮
85259
-0.3
5817
1.5
49597
1.1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3.分地区种植情况
从分地区种植情况来看,2019年粮食主产区的总产量达52370万吨,比2018年增产600万吨,增幅达1.2%,粮食主产区产量占比从2018年的78.7%增长到2019年的78.9%,可见,粮食主产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2019年,粮食主产区中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有五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0.9%)、吉林(0.8%)、辽宁(0.1%)、内蒙古(0.6%)和四川(0.2%)。
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增加的有九个省份,分别是辽宁(10.9%)、河南(0.7%)、山东(0.7%)、安徽(1.2%)、吉林(6.7%)、河北(1.0%)、江苏(1.3%)、内蒙古(2.8%)和四川(0.1%)。
2019年产销平衡区的总产量为11195万吨,比2018年减产39万吨,产销平衡区产量占比从2018年的17.1%下降到2019年的16.9%。
可见,2019年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有所下降。
从播种面积和产量看,被划分到粮食产销平衡区的11个省份粮食播种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下降最多的是宁夏,达8.0%;其次是甘肃,达2.4%;再次是广西,达2.0%。
从产量看,只有云南(0.5%)、新疆(1.5%)、陕西(0.4%)、甘肃(1.0%)、青海(2.9%)、西藏(1.0%)六个省份出现一定程度增产。
2019年粮食主销区(7个省份)的总产量为2820万吨,比2018年增产33万吨,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量占比从2018年的4.2%增长到2019年的4.3%。
可见,2019年粮食主销区的粮食生产能力略有增加。
从播种面积和产量看,广东(0.5%)和浙江(0.1%)的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其他省份均下降。
从产量看,2019年粮食主销区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广东(3.9%)和天津(6.2%)两个省份产量增长较多,其他省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北京和上海,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4.7%和7.7%。
表52018~2019年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情况
单位:
万吨,%
类别
2018年
2019年
产量
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
产量
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
粮食主产区
51770
78.7
52370
78.9
粮食产销平衡区
11234
17.1
11195
16.9
粮食主销区
2787
4.2
2820
4.3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表62019年31个省份粮食生产情况及变化
省份
播种面积
总产量
面积(千公顷)
同比增长(%)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黑龙江
14338
0.9
7503
-0.1
河南
10735
-1.6
6695
0.7
山东
8313
-1.1
5357
0.7
安徽
7287
-0.4
4054
1.2
吉林
5645
0.8
3878
6.7
河北
6469
-1.1
3739
1.0
江苏
5381
-1.7
3706
1.3
内蒙古
6828
0.6
3653
2.8
四川
6279
0.2
3498
0.1
湖南
4616
-2.8
2975
-1.6
湖北
4609
-4.9
2725
-4.1
辽宁
3489
0.1
2430
10.9
江西
3665
-1.5
2157
-1.6
云南
4166
-0.2
1870
0.5
新疆
2204
-0.7
1527
1.5
山西
3126
-0.4
1362
-1.3
广西
2747
-2.0
1332
-3.0
广东
2161
0.5
1241
3.9
陕西
2999
-0.2
1231
0.4
甘肃
2581
-2.4
1163
1.0
重庆
1999
-0.9
1075
-0.4
贵州
2709
-1.1
1051
-0.9
浙江
977
0.1
592
-1.2
福建
822
-1.4
494
-1.0
宁夏
677
-8.0
373
-5.1
天津
339
-3.1
223
6.2
海南
273
-4.6
145
-1.4
青海
280
-0.4
106
2.9
西藏
184
-0.5
105
1.0
上海
117
-10.0
96
-7.7
北京
47
-15.5
29
-14.7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二)经济作物
2019年,各地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粮、经、饲、草的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年棉花总播种面积为334万公顷,较2018年下降1.5万公顷,降幅达0.5%。
2019年的棉花总产量为589万吨,比2018年下降21万吨,降幅达3.5%。
受新疆地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影响,新疆棉区区位优势明显,其播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提高。
2019年新疆棉区播种面积达25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总播种面积的76.1%,比2018年增加4.9万公顷,增长幅度达1.9%。
新疆棉区棉花产量为500.2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4.9%,较2018年增加1.2%。
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其他棉区棉花播种面积比2018年减少6.4万公顷,下降7.5%。
其中,长江流域棉区种植面积比2018年减少3.2万公顷,下降8.7%。
黄河流域棉区种植面积比2018年减少2.8万公顷,下降6.2%。
受灾害性气候的影响,2019年全国棉花单产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棉花单产为1763.7公斤/公顷,比上年减少55.6公斤/公顷,下降3.1%。
新疆棉区单产下降4.0%。
长江流域棉区单产下降4.6%;黄河流域棉区单产下降3.0%。
除2018年油料产量下降1%以外,2006~2019年,中国油料产量实现12年增长。
2019年,油料播种面积为1293万公顷,比2018年增长0.5%,油料产量为3495万吨,比2018年增产61万吨,增长1.8%。
2019年油料单产为180公斤/亩,比2018年增长1.3%。
受糖料作物种植成本收益变化影响,自2012年以来中国糖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
2019年中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达162万公顷,比2018年下降0.4%。
在连续三年减产后,2017~2019年连续三年增产,2019年产量达12204万吨,比2018年增长2.2%。
在播种面积下降的基础上,糖料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其单产一直在增加,2019年糖料单产为5031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28公斤/亩,增长2.6%。
表72019年经济作物生产及变化情况
项目
播种面积
产量
面积(万公顷)
同比增长(%)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油料
1293
0.5
3495
1.8
棉花
334
-0.5
589
-3.5
糖料
162
-0.4
12204
2.2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2019年种植业贸易情况
(一)粮食作物贸易情况
从粮食进口情况看,2019年中国谷物进口数量达1791.8万吨,比2018年下降12.6%。
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大米、大麦和高粱的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
2019年大米进口量为254.6万吨,比2018年下降17.3%;大麦进口量为592.9万吨,比2018年下降13.0%;高粱进口量为83.2万吨,进口量下降最多,比2018年下降77.2%;2019年,小麦和玉米的进口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玉米进口量为479.3万吨,进口量增加最多,比2018年增长36.0%;小麦进口量为348.8万吨,比2018年增长12.5%。
作为玉米替代品的玉米酒糟(DDGs)在玉米进口量增长的情况下,其2019年进口量出现下降,降幅为4.9%。
2019年,木薯的进口量为283.8万吨,较2018年下降40.9%。
即使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大豆进口量在2018年的基础上还是有了小幅增长,进口量达8851.1万吨,较2018年增长0.6%。
表82019年主要粮食进出口情况
单位:
万吨,%
品种
进口
出口
数量
同比增长
数量
同比增长
谷物
1791.8
-12.6
323.6
26.8
小麦
348.8
12.5
31.3
9.7
玉米
479.3
36.0
2.6
110.0
大米
254.6
-17.3
274.8
31.4
大麦
592.9
-13.0
0.03
-95.5
高粱
83.2
-77.2
4.1
-15.3
玉米酒糟(DDGs)
14.1
-4.9
—
—
木薯
283.8
-40.9
—
—
大豆
8851.1
0.6
—
—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公布《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从粮食进口国看,2019年稻米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巴基斯坦(占进口总量的23.7%)、泰国(占22.3%)、缅甸(占21.4%)、越南(占18.8%)、柬埔寨(占8.8%)、老挝(占2.8%);小麦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加拿大(占47.7%)、法国(占13.8%)、哈萨克斯坦(占12.1%);玉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乌克兰(占86.4%)、美国(占6.6%);大豆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巴西(占65.1%)、美国(占19.2%)、阿根廷(占9.9%)。
从粮食出口情况看,2019年出口谷物323.6万吨,增幅较大,较2018年增长26.8%。
主要出口增长来自玉米、大米和小麦。
玉米出口2.6万吨,比2018年增长1.1倍,大米出口274.8万吨,比2018年增长31.4%,小麦出口31.3万吨,比2018年增长9.7%。
大麦和高粱出口下降较多,分别下降95.5%和15.3%。
从出口国主要构成看,大米的出口国主要是埃及(占出口总量的16.2%),科特迪瓦(占11.2%)、土耳其(占8.3%)、朝鲜(占5.9%)、韩国(占5.4%)。
小麦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朝鲜(占出口总量的71.4%)。
(二)经济作物贸易情况
从经济作物进口情况看,除食用油籽进口数量下降外,其他品种进口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2019年食用油籽进口量为9330.8万吨,较2018年下降1.3%,其中油菜籽进口下降最多,进口量为273.7万吨,下降42.5%。
2019年,棉花进口数量达193.7万吨,比2018年增长19%。
食糖进口数量达339万吨,比2018年增长21.3%。
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为1152.7万吨,比2018年增长42.5%,食用植物油各品种进口量普遍增加,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葵花油和红花油,两种油进口量增长74.8%,其次是豆油,增长50.3%,再次是棕榈油,增长41.8%,最后是菜油,增长24.6%。
表92019年主要经济作物进口情况
单位:
万吨,%
品种
数量
同比增长
棉花
193.7
19.0
食糖
339.0
21.3
食用油籽
9330.8
-1.3
其中:
油菜籽
273.7
-42.5
食用植物油
1152.7
42.5
其中:
棕榈油
755.2
41.8
菜油
161.5
24.6
葵花油和红花油
122.9
74.8
豆油
82.6
50.3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公布《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从经济作物进口国看,棉花进口国主要是巴西(占进口总量的26.4%)、澳大利亚(占20.5%)、美国(占18.7%)、印度(占12.5%)。
油菜籽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占86.1%)和俄罗斯(占6.9%)。
棕榈油进口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占69.6%)和马来西亚(占30.2%)。
食糖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占41%)、泰国(占21.8%)和古巴(占12.6%)。
三、2019年种植业市场变化情况
(一)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1.稻米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从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层面看,与2018年相比变化不大。
2019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201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水平不变。
图12018~2019年1~12月稻米国内外价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从2019年国内外稻米价格变化看,2019年国内稻米平均价格为2.02元/斤,国际稻米平均到岸价格为1.74元/斤,国内价格比国际价格高16.2%。
从价格变化看,2019年国内稻米平均价格比2018年低0.04元/斤,下跌1.9%。
从变化趋势看,受稻米库存充裕、市场总体供给宽松等因素影响,2019年1~8月稻米价格一直走低,从1月的2.04元/斤下降到8月的1.96元/斤,9月和10月稻米价格出现大幅反弹,尤其是10月在部分省份启动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价格上扬达到全年最高点2.14元/斤,之后又持续下跌至12月的1.95元/斤。
2.小麦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层面看,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较2018年发生变化。
2019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2019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1.12元/斤),比2018年下调3元。
从2019年国内外小麦价格变化看,2019年国内小麦平均价格为1.38元/斤,国际小麦平均到岸价格为1.12元/斤,国内价格比国际价格高23.1%。
从价格变化看,受最低收购价下调、丰产丰收等因素影响,2019年国内小麦平均价格比2018年低0.06元/斤,下跌4.3%。
从变化趋势看,丰收前受供给量减少的影响,2019年1~6月小麦价格较为坚挺,一直维持在1.41元/斤及以上,最高点在5月达1.46元/斤,最低点是6月为1.41元/斤。
之后随着小麦丰产丰收,小麦价格持续走低,从7月的1.35元/斤,下跌至10月的1.31元/斤后,2019年10月公布了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给市场起了一定提振作用,在11月和12月小麦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两个月价格均为1.34元/斤。
图22018~2019年1~12月小麦国内外价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3.玉米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从玉米政策层面看,2019年继续在三省一区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2019年内蒙古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为100元/亩。
黑龙江在2018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玉米补贴不超过70元。
2019年,吉林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为86元/亩,较2018年下调8元/亩。
2019年,辽宁省玉米生产者补贴金额为70元/亩左右。
各地实际发放补贴金额会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自玉米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生产者补贴以来,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见成效。
2019年,国内玉米平均价格为0.98元/斤,国际玉米平均到岸价格为1.13元/斤,国内价格比国际价格低11.9%。
受中美贸易摩擦和虫害影响,2019年国内玉米平均价格较高,比2018年高0.02元/斤,上涨2.4%。
从价格变化看,全年玉米国内价格处于起伏波动状态。
最高价出现在5月、8月和11月,达1元/斤。
最低价出现在3月和4月,达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