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392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不动摇

  攻坚破难求深化

  确保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去年我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基本经验,冷静分析当前我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年企业改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全面安排和部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群策群力,攻坚破难,确保圆满实现“两年内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奋斗目标。

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XX年,成功的改革实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年,是我县“企业改制攻坚年”,全县国企改革工作始终坚持突出县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群众、企业职工、退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了“四个百分之百”的改制经验,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赢得了来自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加快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了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促使我们痛下决心,义无反顾,全力推进企业改革

  截止XX年底,全县79户县属企业中,国有企业47户、集体企业32户;工业企业50户,商贸流通企业29户;未改制企业9户,改制不彻底的企业30户,其中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国有、集体资本未退出、职工身份未转变的有18户,国有、集体资本已退出但资产未变现、职工未安置的12户;工业企业除可口爽、兴华药业外,其余均未改制或未彻底改制。

这些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123%,8350名在册职工仅3000人上岗,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不足400元。

工业企业除马电公司、天府公司等5户企业还能够勉强维护运转外,丝绸厂、织布厂等19户企业早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钢厂、面粉公司等3户企业仅靠租赁企业资产收入勉强维持。

职工怨气大,不稳定因素较多,一大批企业下岗人员长期上访,严重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

去年初,我们责成相关单位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28个不稳定隐患中有20件来自于我们的企业。

县丝绸厂由于处于半停产状态,厂区管理混乱,打架、赌博甚至是吸毒时有发生,企业职工纠集找政府讨要生活费。

县食品公司由于欠水电费,被停水停电,导致工人滞留执法调解人员等等事件,触目惊心。

职工的怨气,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职工身份长期得不到了断,诱发许多不稳定因素;财政压力巨大,每月支付职工基本生活费高达40万元;企业产业丢失,效益下滑,导致城市产业支撑乏力。

  摆在面前的这些严峻的现实和各地竞相发展的势头,让我们深感压力,促使我们必须改革走求生存、改革求发展之路。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改革,企业长期开工不足,现有的财源、税源将逐步枯竭,本已捉襟见肘的县级财力必然更加举步维艰;如果不改革,就业的机会势必进一步减少,职工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矛盾和隐患必将进一步凸显,不稳定因素必将进一步突出;如果不改革,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必将大大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进程,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目标将遥遥无期。

如果该改的不改,该改彻底的不彻底改,改制不规范的不能规范,唯一的结果只能是造成企业效益越来越滑坡,县域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低下,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缓慢。

在这样严峻现实的警醒和理性思考下,我们果断提出了“两年内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XX年一次性完成工业企业改革”的刚性目标,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全力推进了县属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

  

(二)不断出现的遗留问题,促使我们周密决策,规范操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企业改制

  为了使企业改制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工作,创新了改制方法,加大了改制力度,明确了以改革保稳定、以改革促发展的正确认识,保证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又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和借口阻碍改革步伐。

  一是在改制方式上创新。

围绕“改制攻坚年”目标,我们在三个方面打破常规,创新思路推进了改革。

首先是变“由易到难”为“由难到易”。

分析县情,果断摒弃了以往先从难度小的、容易改的企业入手的常规做法。

选择了职工达

  人,资产负债率高达

  %,矛盾和隐患最为突出、改制难度最大的焦点——县丝绸厂作为改制突破口,打响了改革的第一枪。

抽调60余名机关干部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工作,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积累了宝贵的改制经验,其后的改革便势如破竹,顺利推进,一举完成了烟厂、钢厂、肉联厂、植物油厂、麻纺厂等

  个企业的改革工作。

其次是变“一改了之”为“改一个活一个”。

改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甩掉包袱,而是为了搞活,为了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坚持走招改结合之路,在改制铺开的同时或早在改制之前,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既促进了资产变现,缓解职工安置的资金压力,保证了改制清偿债务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保证招引来的企业能顺利进场,尽快开工启动生产,缓减了职工的就业压力。

去年的改制,不仅没有消灭一个生产点,反而培育了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肉联厂被成都客商黄万灿购买,投资3200万元新建了齐祥食品公司;XX钢厂被福建客商刘亨清以1120万元收购,新建了航星钢铁公司,五年内将达到年产钢25万吨的规模;原植物油厂、马电电化厂、丝绸厂织绸车间等,也分别引进客商新建了绿源食品、金坛电化、赛克斯丝绸等新兴民营企业。

其三是变“小股部队作战”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过去一改制便全面出击,处处开花,结果由于力量分散,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力不从心,导致改制效果不理想。

XX年,我们明确了重点突破的改制方法,变小股部队四处分散打“游击战”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瞄准一个目标,集结全部改制力量,大力突破,确保了在每一个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能集中所有领导、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的全部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和参与改革。

  二是在改制力度上加大。

XX年的改革中,我们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集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合力攻坚,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首先是以深入宣传发动造势。

4月召开了县级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和县属企业职工代表共计600多人参加的改制动员大会,分析形势,明确措施,提出要求,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为改制工作的铺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次是层层落实责任,在领导和部门“下深水”、蹲点抓好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

县上成立了由我负总责的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一个企业改制工作具体的县级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企业责任人,把企业改制工作纳入了县级领导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实行每月挂牌通报,年终县财政拿出10万元对改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改制铺开后,采取了动员机关干部、区乡镇干部对其在企业的亲属、朋友包干负责做工作;请出德高望重、群众信赖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深入企业,面对面对职工讲道理等办法。

对个别别有用心,借改革之机煽动闹事者,组织zd干警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和处理,化解不稳定苗头,确保改制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在改制方案上求细。

周密细致的改制方案是改制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方案的确定上,我们采取了上下结合,左右联动的方法,深入领会中央、省、市各级的改革精神,积极借鉴各兄弟县市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各级领导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分析采纳来自各方面的合理建议。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周密的部署尽量降低改革的风险,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社会大局稳定。

在人员安置上,采取出售资产变现一点、地方财政筹集一点、银行贷款举债一点、分期付款缓解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7000万元破解了资金难题,确保了职工国有身份百分之百转变。

在资产处置方式上,实行整体或分块竞价拍卖,对无法变现的资产,则采取量化资产抵偿职工安置费。

在债务化解上,着力通过法律的手段和协商的办法,进行妥善处理,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失。

  四是在改制效果上求活。

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企业改制的过程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过程,作为壮大支柱产业的过程,作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的过程,确保了改制效果几个“不能减少”:

财税收入不能减少、就业机会不能减少、职工收入不能减少、经济总量不能减少。

  (三)不断凸显的改制效益,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增强了进一步推动发展的决心

  经过全县上下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努力,县属企业完成改制16户,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1751万元,通过成功招商引资重组企业,新建了1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大提速,结构大调整,质量大提升,矛盾大消除,获得了经济、社会、政治全方位的巨大收益。

  1、经济效益凸现。

企业改制的成功突破,使县属企业从困境中好转,工业经济从低谷中回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增加了财政收入。

XX年,投产的改制企业实现入库税金

  万元,已改制的10户工业企业,消化债务4.36亿元。

政府每年减少支付职工基本生活费近50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政府的经济压力。

拉动了县域经济提速增效。

企业改制的顺利推进,引来了大量客商,盘活存量资产新建企业。

去年,我县招商引资到位100万元以上的项目55个,合同引资15.8亿元,到位资金3.05亿元。

新增了7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促进了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

  %。

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158万元,销售收入51754万元,入库税金32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6.9%、16%。

  2、社会效益良好。

改革的成功突破,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是保证了职工收入和就业。

改制后职工人平工资由原来的

  元提高到

  元。

  厂职工

  夫妻二人,改制前月收入总数

  元,改制后,

  重新就业,月工资

  元,

  进入社保,月平均领生活费

  元,同时在外打工每月收入

  元。

改制表面上让一部分人下了岗,实际上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更多的人充分就业、人尽其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改制新建的7户企业共提供XX多个就业岗位。

通过政府推荐、协议约定,原企业的技术骨干、优秀员工都在新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有的还担任了中层管理干部。

二是确保了社会稳定。

7户企业的成功改制,使企业职工心态实现了“由反对改制到认同改制,由不愿改制到主动要求改制”的转变。

曾经因改制闹事的县丝绸厂职工真心实意地感谢县委政府强力推进改制,使安置得到了落实,使外出务工者解除了羁绊,使有就业能力的多数实现了再就业。

截止目前,全县企业职工除

  起政策性上访外,其它信访案件几乎为零。

三是转变了人们的就业意识和思想观念。

改制前广大企业职工有一个未了断的身份、有一份或多或少的政府救济,等着企业垮、看着企业烂、与企业“生死共存亡”。

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改革触及利益调整时,部分职工结集上访,静坐示威,传统旧观念与改革新趋势发生激烈冲突。

通过改革,企业职工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变,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群体不断扩大。

原来抱着企业不愿改的原丝绸厂车间副主任陈志平月收入300多元,改制后受聘海峡丝绸公司,月收入超过1000元,今昔对比,陈志平感憾地说:

“国企不过是名份好听,实际上往往是分配不公,苦乐不均,有关系改革了的懒人甚至比技术骨干过得滋润,改为民营后,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3、政治效益明显。

企业改制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全县各级各部门腾出了大量的精力思考发展大计。

改制前,由于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隐患突出,上至县委政府,下至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年四季担心上访,年头岁尾害怕闹事,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化解矛盾保稳定上,忙于应付,焦头烂额,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思考发展。

改制后,社会大局平稳,发展态势良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精力得以用于思考谋发展,XX年,我县的各项工作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市年终考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