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依儿童.docx
《失依儿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依儿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失依儿童
“失依儿童”,令人揪心的孩子
肖荣 姜洪
编者按 谁不想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抚爱、健康成长?
但有一群不幸的“失依儿童”,他们过早地失去父母关爱,无人抚养,处境困难。
他们依法享有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等各项权利,如何来实现?
由谁来保障?
如何防止他们遭受不法侵害或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本报今起推出关注“失依儿童”特别报道,走进他们的真实生活,探寻对这些孩子的保护之道。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尚未成年,便因为父母丧失抚养能力或服刑等各种原因而生活无依;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身子单薄,却不得不背负生活的重担……因为事实上无人抚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失依儿童”。
“失依儿童”面临的困境令人揪心。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不久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曾透露,全国目前大约有50万“失依儿童”。
据记者调查,许多“失依儿童”除由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外,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问题,急需人们伸出援手。
生活失助:
制度缺失导致“失依儿童”救助边缘化
今年4月30日,吉林通化的小海莹来到辽宁省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成为儿童村的最新一员。
海莹的爸爸4年前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进入辽宁省桦子监狱服刑,妈妈随后出国打工。
为照顾妹妹,当时正读高中的姐姐只得辍学去打工。
4年过去了,妈妈始终杳无音信,姐姐也无力再抚养妹妹。
爸爸得知10岁的小女儿即将无人照看,情绪很不稳定。
桦子监狱干警了解此事后,与溢鸿儿童村取得联系,给海莹找了个“新家”。
溢鸿儿童村村长王刚义告诉记者,目前儿童村共有21个像海莹一样的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都是因为无依无靠而被送过来。
在全国,现在共有8个类似的儿童村,专门收养、救助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
但是,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得到救助的仅占5%左右。
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我国“失依儿童”生活失助问题非常突出。
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下发,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孤儿保障制度。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确定了当地最低孤儿养育标准,基本为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散居在机构外、与祖父母等亲属一起生活的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
但是,按照该《意见》,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失依儿童”的父母一方健在或者有法定监护人,这些孩子因种种原因无人抚养,却享受不到孤儿“待遇”,只能依靠远远低于孤儿补助金的低保金生活。
如何确保“失依儿童”不因制度缺失而生活失助,是到了有关部门发力的时候了。
安全失保:
“失依儿童”常遭不法侵害
强迫流浪儿童乞讨、拐卖孤儿、遗弃婴儿、强奸孤女……失去了父母的监护和管束,衣食住行都得自己想办法,“失依儿童”极易被不法分子以小恩小惠利用,甚至是暴力侵害。
据媒体报道,广东东莞7岁的小根因为不听话、学习不好,三天两头被养父(未办理收养手续)毒打,身上长期是青一块、紫一块。
他明明疼得难以忍受,看见养父后说出的却是“不疼”两个字。
“失依儿童”的存在,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难题。
关爱“失依儿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境,除了让他们吃饱穿好、学习知识,还应当依法保护他们的人身、财产权利,积极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失依儿童”提供法律援助。
同时,要严厉打击侵害“失依儿童”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心理失衡:
“失依儿童”难以养成健全社会人格
生活失助威胁的是儿童最基本的权利,而心理失衡威胁的是儿童健全社会人格的养成。
无论父母在或不在,对于事实无人抚养的“失依儿童”而言,亲情的缺失、家庭的变故、学业的中断、生活的艰辛,都会给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理留下巨大的阴影。
能否消除阴影,对“失依儿童”而言,将是影响一生的因素。
“爸爸妈妈都没了,我不想活了……”婷婷10岁那年,父亲被人杀死,她在作文中发出这样的哀叹。
在审查起诉这起案件时,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侦监科科长赵叶红见到了又瘦又小的婷婷,得知她的母亲几年前病逝,父亲遇害让幼小的婷婷心理负担特别重,案发后总是不停地哭泣。
未央区检察院专门请来心理咨询师,给婷婷做了足足3个小时的思想工作。
后来,该院又与教育局、民政、妇联、街道办等单位联合,对婷婷进行综合救助,彻底解开了婷婷的“心结”。
“对于像婷婷这样的‘失依儿童’,物质救助不可少,心理疏导更重要。
”令赵叶红欣慰的是,现在婷婷每月都能领到近1000元的孤儿补助金。
而且,4年过去,婷婷已经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中学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用心浇灌方能茁壮成长。
“失依儿童”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弥补情感缺失、纠正心理失衡,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据记者了解,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共有200多名“失依儿童”,目前淮阴区检察院已经向全院发出倡议书,呼吁检察官各尽所能,针对“失依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定期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和感情交流。
道德失范:
“失依”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未成年人陈某因贩卖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缓刑考验期间,他又涉嫌非法拘禁并将一人打成轻伤被抓获归案。
日前,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调查发现,陈某父母离异,父亲因贩毒、抢劫等罪多次入狱,导致陈某无人管教。
长年服刑的父亲对陈某造成负面影响,陈某重蹈父亲贩毒的旧路,而且养成逞强好胜的性格,经常用“父亲坐牢出来要替我收拾你们”等语言威胁他人。
陈某一案并不鲜见。
“失依儿童”辍学率高,同时失去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管教,加上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正确的判断力,步入社会后一旦道德失范,极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据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仅父母一方或双方服刑的未成年犯就占全体的9%之多。
今年3月8日晚上,17岁的小许饥肠辘辘,他翻窗爬入一户人家偷了一件上衣、一双球鞋后,在失主家厨房做好饭,打开取暖器和电视,好好地“享受”了30个小时。
3月10日下午失主回家,小许被抓获。
江西省鄱阳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程见广审查发现,小许因盗窃刚刚刑满释放不久,其家境贫寒,父母都是重度残疾,无力管教孩子,平时对孩子也不管不问,“小许因为贪恋失主家的温暖而久久不愿离去”。
检察机关以盗窃罪将此案诉至法院。
在法庭上,小许噙着泪说:
“我错了。
我以后跟着叔叔出去打工,一定好好做事,挣钱养活我爸妈!
”5月29日,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许拘役三个月。
“小许今后的路还很长……”程见广不无担心地说,对于涉罪的“失依儿童”,社会更应该多些理解、宽容和关爱,要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办理案件,要依法封存“污点”,更要加强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就业指导,防止他们重蹈覆辙。
这些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这些流落社会的“小草”,他们不是孤儿,但是却比孤儿更孤苦。
他们有父母,但是却从小得不到父母的照顾。
他们有亲人,但是却给不了他们内心深处深深渴望着的父爱与母爱。
缺乏家庭教育,养成不良性格,形成心理障碍
“小草们”自小得不到父母在身边照顾他们,呵护他们,所以他们内心深处往往难以得到平衡,这样也难以养成健全的人格。
有专家说:
“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这些失依儿童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以及逆反、易冲动等心理障碍。
”2012年7月份,在《山西日报》中有一篇文章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
在山西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新进了一个叫小风的学员。
小风曾经是一名“失依儿童”,刚进来时只有18岁,弱不禁风,对每个人带着敌意,和谁都不说话。
在小凤很小的时候,父亲染上毒瘾,母亲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
小凤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到处飘零。
在小凤的眼里,那个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房子根本不能称其为“家”,那个她叫“爸爸”的男人也从没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他有了钱就拿去买毒品,对小风不闻不问。
如果不是亲戚们给口饭吃,小凤或许就长不大,但亲戚们的关心也仅此而已。
小凤开始封闭自己,把心锁住,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恨意,并且幼稚地报复父亲——偷偷吸食父亲拿回来的毒品。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民省说,对小凤这样的“失依儿童”,物质上的帮助固然重要,心理上的疏导更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品尝失去父母关爱的苦果,背负因父母做错事带来的负罪感,内心非常脆弱。
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这些孩子往往会形成孤僻、偏执的性格,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遭受社会歧视,内心世界难以平衡
亲情的缺失、家庭的变故、学业的中断、生活的艰辛,都会给这些“小草们”尚未成型的心理留下巨大的阴影。
阻碍“失依儿童”形成健康心理的原因还多,社会因素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社会上,对于这些父母在服刑的“失依儿童”,周围很多人都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在村里,遭受邻居们的白眼;在学校,饱受同学的欺辱。
由于是罪犯的孩子,他们本应该充满阳光的童年却变得暗淡无光。
2011年11月,《东方今报》报道了一个叫小豪的河南“失依儿童”。
他有爸爸,但是在监狱里;有妈妈,却早已与爸爸离了婚。
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小豪只能与年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一次,有个小朋友说他是犯人的崽子,小豪回家哭了一个晚上。
为了保护妹妹不受别人欺负,他跟别的孩子还打了不少架。
父母有罪,孩子无辜。
只要社会上给与他们更多的爱护与关心,这些被遗落在角落里的“小草”,也能够茁壮健康的成长。
内心自卑,不承认被帮助事实
《今日民航》2010年08期有篇文章——《那些没有父母的文章》。
文章中说在1996年5月26日,中国首家罪犯子女儿童村——“太阳村”在山西省三原县东周村隆重开村。
但是随后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就是几乎所有在那里生活过的“失依儿童”都迫切渴望从身上摘掉“太阳村”这个标签。
因为他们想摆脱“罪犯的子女”这个身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太阳村”到目前为止前后接纳了2000多名孩子;如今,离开“太阳村”独立生活的有1500多名。
而这1500个孩子,大部分再也没有再回过“太阳村”,甚至永远和这里失去了联系。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不会伤害到“失依儿童”幼小的心灵,这使得所有人深思。
孩子们的心理都很脆弱,这些“失依儿童”过早的接触了成人的世界,甚至接触了原本一生中都该远离的残酷现象与黑暗现实。
他们这些长在角落里无人知晓的小草,正在呼唤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阳光与温暖。
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足够的爱,他们就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最终也会变成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
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较差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工作不稳定无法照顾孩子,等等。
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尽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过去几年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未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
直到2004年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照顾而出现严重问题的事件曝光后,才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通过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对2004年以来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近40篇,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综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新问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目前只限于国内,国外还没有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
1.横向的比较研究
在已有的调查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涉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儿童的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其结论有一定的差异。
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
范方等对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16PF得分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乐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事故型、紧张型、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肖正德通过对271名被试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31%,他们的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敌对、焦虑和恐惧。
总体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性别差异,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周宗奎等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女生比男生更突出。
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在人际关系(F=4.239,P<0.05)和自信心(F=15.988,P<0.001)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单亲外出打工孩子的自信显著高于(P<0.05)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
岳慧兰等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422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不同性别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差异不明显,但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呈现显著性差异;各年级之间总体焦虑程度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小学阶段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
赵红等采用EPQ个性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60名留守儿童和15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组儿童男女之间在内外向、神经质、行为、智力与在学校情况、合群和自我意识方面有显著差异,男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女童差。
非留守组男女儿童之间仅在行为因子上有差异。
2.与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交往问题研究、焦虑问题研究、学习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应付方式研究、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研究等。
研究结果显示:
小学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的占17.6%,随着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父母间关系和教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刘霞认为老师的陪伴支持是影响小学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80%的留守儿童有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同伴交往等问题,他们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到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4年级留守儿童显著地在各个交往特征上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焦虑水平与父母离开时儿童年龄的大小以及父母与儿童联系的频次有关。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理想,有些孩子有厌学情绪,初中留守儿童整体学习习惯堪忧,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学习习惯不良者较多。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倾向于使用非成熟型应对方式,且表现出差异性。
通过EPQ个性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调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内外向、神经质、行为、智力与在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和极其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在内外向、躯体外貌与属性两项因子上的得分与父母离开时他们的年龄相关。
3.影响因素的研究
叶曼等认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父母因素、监护人因素以及自身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黄俊霞等认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教养人教育方式不当、教育能力低、监管力度不够,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都是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从以上两位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从外部因素(社会、学校、父母、监护人)和内部因素(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把着眼点放在家庭影响因素上,范方等发现,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缺失导致其家庭环境的恶化,家庭环境的恶化是形成其不良人格特点的重要原因。
莫艳清认为,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环境恶化和亲密度较低以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关注过少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可见,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陆春燕通过定性分析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柔若内向、自卑,寂寞无聊,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怨恨父母,亲子关系不良等。
其他的研究者也认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在情绪、性格、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意志等方面。
胡朝阳的调查显示,某小学681名留守学生中,有659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总人数的96.7%;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258人,占总人数的37.89%;有自杀倾向、离家出走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33人,占4.84%。
岳慧兰等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均分比一般情况偏低,在8个内容分量表的测试中,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0.5-10%,其中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等三项有问题的人数比例最多,其次是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学习焦虑、过敏倾向与孤独倾向。
对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性问题、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性格特征,其中性格开朗者占43.2%,33.3%的孩子表现为内向、胆怯、不善于与人交往;4.6%的表现出任性、自我中心、自私等特点;4.6%的表现出孤独、畏惧、封闭的性格弱点。
该研究还表明,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松弛、行为散漫、固执倔强,他们在学校内外行为表现“好”者仅占43.2%;“一般”与“差”者分别占42.2和12.3%。
另外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困难、学业成绩不良问题,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占到23.1%。
5.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性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于其干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提出其干预手段,有学者认为父母要注意与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学校要加强心理和情感教育工作;政府应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
周宗奎认为,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条件;可以动员社会力量,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教育,城市教育体制中应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加强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尽可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还有的学者从家庭的角度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首先,父母要有完整的责任意识,意识到父母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其次,父母要坚持定期、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控孩子的情况;第三,通过安装电话等方式,设法消除与孩子的沟通障碍;第四,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父母对他的关爱;第五,构建一些能够给予孩子帮助的人际关系;第六,尽可能多抽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
6.对未来研究的五个展望
——扩大研究样本总量。
目前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地方性的实证研究,且样本总量小,研究者大都以方便取样为目的,这给研究结果的解释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建议开展大范围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进行跨地区的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维护措施。
——开展纵向研究。
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横向的比较研究,采用纵向的对同一对象的跟踪调查研究较少,且缺乏一定的深度。
建议开展纵向的跟踪调查,用发展的、连续的视角来探索不同时期相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描绘出一条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变化的动态曲线,从而为不同时期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扩展留守儿童研究的范畴。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涉及的方面很多,应该对这些方面都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以拓展研究的范畴,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开发适合测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
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量研究时,采用的量表大多是SCL-90或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这些量表虽然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不一定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因此,应注重开发适合留守儿童的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量表,同时在解释结果时应注意被试所处的文化背景。
——加强可操作性研究。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干预性研究中,目前较多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与一般经验总结的水平上,因此我们应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维护策略的可操作性研究,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观察其影响效果,从而得出有效的、具体的干预方法。
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七小学高嵩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多种价值观念并存等因素,使人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致使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这些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少有欢乐,有的家长更是对孩子缺少关怀、帮助。
据我们调查,这些孩子智力并不差,只是思想包袱十分沉重,影响学习,学习成绩的下降又导致思想上的超负荷。
因此,一部分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又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隐患。
因此,我们探究用心理辅导这个根本方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加强沟通、尊重人格、激励自信,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综合管理,进而形成有利于单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伴随着离婚率上升,单亲儿童数量增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目前单亲母亲约占已婚妇女的10%~15%,在我市的几所小学里,每个班单亲儿童的比例平均在10%~20%(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上升趋势)。
单亲家庭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子女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由生存条件的物质饱暖转向人心灵的健全。
许多人逐步认识到:
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比物质条件更重要,物质条件再好的单亲家庭,也是一种有缺陷的家庭。
一、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由于家庭变故尤其是父母离异对未成年的孩子无疑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困扰,形成与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态,其在认知水平及人格方面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缺陷,其心理往往表现出一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和问题。
1.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作业拖拉,学习成绩下降,自控能力差,影响课堂纪律。
2.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常大起大落,恐惧,焦虑,忧郁,悲伤,情感脆弱,过度敏感,多愁善感,固执,好走极端,有时过分冲动,不考虑后果。
性格上孤独冷漠,早熟,对人戒备心重,防范意识强,甚至有抵触和敌视心态。
人际交往上不合群,不喜欢与人交往,有意疏远别人。
3.经常自卑自责,消极地看待自己,害怕困难,不作任何努力轻而易举地放弃自己的目标。
有的孩子又过于敏感、好胜,什么都要超过别人,忌妒心重。
4.有的孩子道德识辨能力不强,自控力差,盲目模仿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说谎、逃学、搞恶作剧、破坏公物,有些孩子甚至有偷盗、赌博行为。
5.有些孩子吸烟、酗酒,个别的早恋、离家出走等。
对单亲儿童存在较多的这些不健康心态及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影响学习,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质的发展。
二、用心理辅导解决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
对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辅导,依据心理学的原则,通过教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往。
以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影响,排除孩子在认知、情感、性格、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心理障碍,减轻或消除孩子痛苦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避免身心疾病的发生,促使孩子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能力和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从孩子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上帮助他们。
在这方面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已经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单亲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