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0660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docx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林场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1立地质量评价

依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的有关标准、方法和原则,结合林地经营条件,利用林地地力和地利指数,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定林地质量等级,将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等级。

1.1评定方法

选取林地土壤厚选取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林地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和交通区位6项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林地质量进行综合评级。

按下式计算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

其中:

EEQ为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0-9);Vi为各项指标评分值(0-9),详见“相关因子数量化等级值”;Wi为因子的权重(0-1),见“相关因子权重系数”。

根据综合评分值,划分为Ⅰ级(分值≤2)、Ⅱ级(2-4)、Ⅲ级(4-6)、Ⅳ级(6-8)和Ⅴ级(>8)5个等级。

相关因子量化等级值如下表:

等级值

因子

1

3

5

7

9

土层厚度(cm)

≥80

51-79

31-50

16-30

≤15

土壤类型

黄壤、黄红壤

黄棕壤、红壤、潮土

紫色土、水稻土、草甸土

石灰土、沼泽土

山地草甸土、

风沙土

坡度

急、险

坡向

阴坡

半阴坡

半阳坡

阳坡

坡位

平地、全坡

谷、下

交通区位

1

2

3

4

5

说明:

交通区位是指采用同心园等分级方法,根据小班与森林经营单位、主要采运道路等的运输距离,将县域内的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一般规定交通区位1等级为运输距离≤1km,2等级为1-3km,3等级为3-5km,4等级为5-10km,5等级>10km。

相关因子权重系数:

根据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和交通区位等6项因子的林地宜林程度差异,确定各自权重分别为:

土层厚度0.3、土壤类型0.2、坡度0.2、坡向0.1、坡位0.1、交通区位0.1。

1.2林地质量分等结果

根据以上评定标准和方法,对某某林场林地小班进行质量评分值计算确定质量等级。

某某林场林地面积**亩,其中Ⅰ级林地面积**亩,占林地面积的1.31%,绝大部分分布在某某分场,林地所在区域交通条件较好,地处山区,土壤深厚且肥沃,适宜造林,树种多且能实现高产稳产。

Ⅱ级林地面积**亩,占71.67%,某某林场各分场均大量分布,东部的某某分场面积较大,林地所在区域交通条件好,土层较深厚。

Ⅲ级林地面积**亩,占26.75%,绝大部分分布于某某分场,主要林地所在区域交通条件一般,土层厚度中等,肥力等级中等。

Ⅳ级林地面积**亩,仅占0.27%,全部分布于某某分场,主要林地所在区域交通条件一般,土层厚度较薄,肥力等级较低。

2森林功能区划

2.1功能区总体布局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某某省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某某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相关文件,结合《全国林业发展区划某某省三级区划报告》和《某某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成果资料,综合考虑各分场、经营区的森林资源分布、自然条件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所发挥的作用,将某某县某某林场具体细分为:

西部一般用材林区、西部生态公益林区、东部一般用材林区、东部生态公益林区。

2.2森林功能区划分结果

(1)西部一般用材林区:

面积**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某某分场中北部,以培育杉木等一般用材林为主。

(2)西部生态公益林区:

面积**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某某分场南部,属国家重点公益林或省级公益林。

(3)东部一般用材林区:

面积**亩,主要分布在东部某某分场大部分,以培育杉木等一般用材林为主。

(4)东部生态公益林区:

面积**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某某分场东北部,属国家重点公益林或省级公益林。

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区划

3.1管理类型区划分级

根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某某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等文件,主要分为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等3种类型。

重点保护:

纳入的国家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生态位置重要的地方公益林或其它林地。

保护经营:

除划入重点保护、集约经营以外的林地,包括地方公益林、用材林中的天然林以及生态区位重要的用材林林地等。

集约经营:

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树种造林、国家储备林基地、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及低产林改造的林地。

某某林场林业用地面积**亩,按经营类型分重点保护**亩,保护经营**亩,集约经营**亩。

3.2主要建设措施

3.2.1重点保护类型区

1、坚持保护优先,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限制独立选址的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征收林地,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性项目使用林地。

2、禁止乱砍滥伐、陡坡地开垦等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

3、局部封禁。

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封山育林,严禁商业性采伐,改善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问题。

4、科学经营。

根据林地质量等级,选择科学的经营措施,通过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密林疏伐、稀林补植、针叶林补阔等措施,调整树种及林龄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木抵御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3.2.2保护经营类型区

1、对地方公益林和以马尾松、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林实施一般保护性经营,维护区域内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稳定性。

对林相较差或树种结构单一的森林,加大林相改造力度,可通过择伐后补植珍稀阔叶树树种提高森林质量。

2、合理安排中幼林抚育间伐,规范抚育间伐和择伐行为;对皆伐更新造林林地,严格控制皆伐面积,采取小面积皆伐。

3、坚持适地适树,推广使用林木良种,积极发展以杉木为主的一般用材林,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3.2.3集约经营类型区

1、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模式,优化树种、林龄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积极培育以某某红心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立以某某红心杉、楠木为主的大径材及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

2、重点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杉木国家储备林、楠木基地、茶叶等经济林等。

4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4.1原则

生态优先、分类经营、科学管理原则;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原则;最佳效益原则和规模经营原则。

4.2主要依据

(1)在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的集约经营思想指导下,根据立地类型或立地质量等级确定相应的森林经营类型及其不同培育阶段的生长指标,优化设计各森林经营类型,建立合理的森林经营体系。

(2)按林种、树种,分不同的培育目标或不同用途、不同起源、不同立地条件及不同经营集约度进行组织。

(3)规模经营。

同一个森林经营类型的面积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规模太小的或不规划发展的森林经营类型,并入相近的森林经营类型。

4.3森林经营类型划分

根据以上主要划分依据,结合林场实际,确定8种类型,详见表4-1。

表4-1森林经营类型表

类型号

类型名称

林种

划分依据

适用对象

1

保护经营型

公益林

生态区位相对重要且纳入补偿范围的公益林地

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生态区域位置重要的地方公益林或其它林地

2

杉木用材林集约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Ⅰ、Ⅱ

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且具有发展为中径材条件的杉木林

3

湿地松用材林集约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Ⅱ、Ⅲ

湿地松用材林

4

经济林集约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Ⅱ、Ⅲ

油桐等林化原料林及柑桔等其它果木经济林

5

阔叶用材林一般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Ⅱ、Ⅲ

阔叶林

6

杉木用材林一般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Ⅱ、Ⅲ

一般杉木林

7

马尾松用材林一般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Ⅱ、Ⅲ

一般马尾松林

8

竹林集约经营型

商品林

立地Ⅱ、Ⅲ

竹林

4.4森林经营类型划分结果

林场林地按划分的8种经营类型,依据森林经营类型划分适宜对象,落实到小班,经统计,各类型面积具体情况如表4-2。

表4-2森林经营类型面积统计表单位:

类型号

类型名称

面积

1

保护经营型

**

2

杉木用材林集约经营型

**

3

湿地松用材林集约经营型

**

4

经济林集约经营型

**

5

阔叶用材林一般经营型

**

6

杉木用材林一般经营型

**

7

马尾松用材林一般经营型

**

8

竹林集约经营型

**

5森林经营措施类型设计

5.1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

据林场小班林种、树种、起源、年龄、林木生长状况和培育目标等因素,以小班调查为基础,结合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结果,确定经理期内各小班的森林经营措施类型。

经营措施类型分为11种,详见表4-3。

表4-3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表

类型号

措施类型

适用经营类型或对象

1

封山育林型

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生态区域位置重要的地方公益林或其它林地

2

主伐利用型

经营期安排主伐的用材林

3

抚育间伐型

郁闭度0.8以上的中龄林

4

幼林抚育型

未成林造林地、人工幼龄林

5

封育改造

未安排经营措施的用材林

6

低产低效林改造型

符合低产林改标准、

中龄林以上的用材林

7

经济林抚育垦复型

柑桔等果木经济林

8

采脂利用型

符合采脂条件的湿地松中龄林

9

竹林抚育垦复型

非公益林的竹林

10

经济林一般经营型

油桐等林化原料林

11

临时占用型

临时征占用的林地

5.2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结果

按照上述划分的11种经营措施类型,依据其对应的森林经营类型分别落实到小班。

经统计,各经营措施类型面积具体情况如表4-4。

表4-4森林经营措施类型面积统计表单位:

措施类型号

措施类型名称

面积

1

封山育林型

**

2

主伐利用型

**

3

抚育间伐型

**

4

幼林抚育型

**

5

封育改造

**

6

低产低效林改造型

**

7

经济林抚育垦复型

**

8

采脂利用型

**

9

竹林抚育垦复型

**

10

经济林一般经营型

**

11

临时占用型

**

5.3森林经营措施类型技术措施

根据林场的经营现状和森林经营措施划分的类型,提出本经理期内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1)封山育林型的技术措施

坚持保护优先,严禁商业性采伐,禁止乱砍滥伐、陡坡地开垦等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

局部封禁,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封山育林,通过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密林疏伐、稀林补植、针叶林补阔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2)主伐利用型的技术措施

对达到成过熟状况的用材林小班,按批准的作业设计开展采伐作业。

采取低影响的采伐作业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产生。

按速生丰产林或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标准要求及时更新造林。

(3)抚育间伐型的技术措施

①用材林采用生长伐,间伐强度不超过25%,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

②坚持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原则,坚持抚育和间伐相结合。

(4)幼林抚育型的技术措施

①前3年每年抚育2次,第4年每年除草、培蔸1次。

成活率低于85%,补植阔叶树。

②封山育林。

(5)封育改造型的技术措施

①封山育林;

②认真做好封山育林区的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③封育结合,进行积极的人工促进,林内空隙地及时补植并及时抚育间伐。

(6)低产低效林改造型的技术措施

低产低效林主要是郁闭度低于0.3,亩均蓄积小于3立方米的中龄林。

对商品林而言为低产林,对公益林而言为低效林。

低产林改造主要采用皆伐方式,进行更新造林;低效林主要通过补植阔叶树的方式对林相进行改造。

(7)经济林抚育垦复型的技术措施

①产前期林分要加强水肥管理;

②初产期、盛产期林分要加强水肥、花果的管理,采取保花保果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

③衰产期林分要分析原因,及时开展复壮或更换经济树种,经济树种选择要注意适地适树且适宜市场发展的需要。

(8)采脂利用型的技术措施

对胸径在14cm以上的湿地松,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采脂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9)竹林抚育垦复型的技术措施

主要是培育毛竹笋竹两用林,通过劈山清理、号竹、垦复施肥等技术措施,经营期内达到竹林密度合理,坡度小,肥力高。

(10)经济林一般经营型的技术措施

主要是培育油桐等林化原料林,通过夏铲、冬挖和施肥等技术措施,在经营期内达到促进挂果成效。

冬挖主要是大块翻土,夏铲的目的是铲除杂草、疏松土壤。

在冬季或早春,要结合冬挖施基肥,施肥方法是沿树冠开环状沟施放。

(11)临时占用型的技术措施

加强对临时占用林地的监管,落实临时占用林地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责任。

临时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应当在一年内恢复临时占用林地的林业生产条件。

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临时占用林地单位为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法定义务人,必须对临时占用林地承担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义务。

临时占用林地单位要把落实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贯穿施工全过程,在使用后,应当及时清除临时建设的设施、表面硬化层,将原剥离的表土进行表土覆盖,一年内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并经有关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后,交还给原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

6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

某某县某某林场坚持生态优先、科技兴林、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据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需要,深化林业改革。

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建立可持续经营要求的森林资源培育体系、经营管理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和资源保护体系以及保障措施体系,大力培育、保护和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1实施分类经营

森林经营过程中,由于受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森林类型和森林经营主体,森林经营所发挥主导功能各有侧重。

这些不同类型的森林和经营主体,在森林经营中必须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才能使森林经营实现可持续性目标,在各种经营目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即实现森林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目标主体明确,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管理,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现实或潜在森林资源所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实或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按不同的经营目标进行分类和空间定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寻求各种经营目标之间的最佳平衡。

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和具体途径。

根据某某县某某林场森林资源档案中林种区划成果等资料数据,将某某林场具体划分为公益林经营区和商品林经营区。

商品林经营总面积**亩;公益林经营总面积**亩,其中国家公益林**亩,省级公益林**亩,地方公益林**亩。

按照森林功能区划建设成果,实施分类经营管理。

生态公益林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形成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商品林建设应根据区域森林资源特点,科学规划,分区施策,分类经营。

6.2生态系统管理

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植根于森林生态学理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可持续经营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学理论为准则来指导,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强调在景观水平上长期保持森林的健康和生产力,坚持森林环境保护功能和生产功能相结合的多重价值观,强调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系统的功能水平,维护系统的持续性。

一切森林经营活动必须以维持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复杂性和提高林地生产力为前提。

因此,从微观技术层面来看,生态系统管理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6.3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多目标集合体,包括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目标体系。

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目标系统、过程系统与环境系统三方面的统一体,必须通过有效的宏观管理途径来规划与控制,建立健全森林经营的支撑保障体系,以实现多过程、多目标之间的协调,最终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宏观途径是森林经营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森林可持续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森林经营体制机制、林业产权制度等多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