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出现。
2.理解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土地兼并。
一、废井田,开阡陌
1.背景:
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使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出现:
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3.内容
(1)所有权上,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2)“公田”:
贵族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3)“私田”:
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
4.瓦解
(1)时间:
春秋时期开始崩溃,战国时期被废除。
(2)表现:
“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公田”与“私田”界限打破,一律按土地的好坏收税。
(3)标志: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易混易错]
井田制不同于今天的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这里的“国有”实际上是各级贵族私有。
而今天的土地公有制是一种真正的公有制,这与井田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出现
(1)时间:
战国时期。
(2)标志: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2.形式
(1)君主私有土地:
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2)自耕农私有土地:
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3)地主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发展
(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后果:
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国家采取“均田”“限田”措施,如北魏至唐初实行均田制,保护自耕农经济。
[思维点拨]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1)根本原因: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
(2)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易混易错]
1.均田制分配的不是地主的土地,而是国家手中掌握的无主土地和荒地,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2.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封建国家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发展历程
(1)产生:
早在战国时代,租佃方式就已产生。
到汉代,已比较普遍。
(2)发展: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3)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3.影响:
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图解识记]
租佃关系的演变
主题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变化
材料
图一 图二
[史料解读]
图一“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图二“废井田开阡陌”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说明了井田制的废除。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变化:
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
影响: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
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土地兼并
材料 ①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②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史料解读]
由划线部分①中的“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和②中“志在良田”得出土地观念。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
结合所学分析此观念的影响。
提示 观念:
以土地为根本,热衷于买田置地。
影响:
加剧了土地兼并;资本用于购置田地,不再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中国古代租佃制
材料一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旧的剥削方式,招来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
材料二 苏轼曾说: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
[史料解读]
(1)抓住材料一划线部分“剥削方式”“地租”等关键词理解地主与佃农的关系。
(2)通过材料二划线句子“诚恐客散而田荒”等信息理解佃户与佃主的关系。
[问题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地主土地怎样的经营方式?
提示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租佃经营方式。
(2)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 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奴隶社会
(商周)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服力役、“均田”
地主土地所有制
主要经营方式:
租佃经营
处于次要位置的经营方式:
田庄经济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一、封建社会不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而使土地占有关系很不固定,土地买卖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土地兼并的主要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地主往往将剥削来的钱财用于购买土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这些都使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3.是由封建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封建国家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土地兼并,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及租佃关系
1.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开始出现私田。
2.战国以来:
存在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等)、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总体趋势:
战国以来,总的趋势是国有土地逐渐减少、私有土地逐渐增加。
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
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他们被迫租种,并将收获物的大半奉献给地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反抗,地主同劳动者的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租佃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农耕经济更加成熟。
1.《左传》记载:
“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反映了当时( )
A.齐国首先发生税制改革
B.井田制得到加强
C.商鞅变法依军功行田宅
D.土地私有合法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鲁国的“初税亩”,故排除A、C两项;“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缴纳赋税,这就实际上承认了土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瓦解了井田制,故排除B项。
2.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 D
解析 注意关键词:
汉代。
从图片信息可看出有多个人在农田中集中从事农耕,因此这属于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选D项。
3.据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
A.编户制B.均田制
C.租庸调制D.征役制
答案 B
解析 均田制的实行能给无地的农民以土地,故吸引了大量的流民纷纷“返旧墟”,故选B项。
4.南宋辛弃疾在《最高楼》一词中曾哀叹: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这一哀叹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土地易主频繁,这说明土地买卖相当频繁,从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故选D项。
5.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
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可知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故C项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材料二 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
材料三 徒党不下数千,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
——《王文成公全书》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末年怎样的社会问题?
(2)为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方案?
能解决问题吗?
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或土地高度集中)。
(2)借鉴先代的限田制、均田制等并加以改良,限制土地兼并。
不能解决问题。
原因:
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统治阶级的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制。
(3)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进行反抗斗争,用暴力方式改变旧秩序。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中“土地多归有力之家……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等信息判断即可作答。
第
(2)问,材料中提出沿袭“限田”“均田”等方案,结合史实加以分析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三所述内容概括归纳即可。
[基础达标]
1.与成语“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等相关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 A
解析 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度,它形似井字,条理有序,与材料符合,故选A项。
2.《礼记·王制》记载:
“田里不鬻(yù,卖)。
”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答案 A
解析 “田里不鬻”意为不允许土地买卖,这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它存在于夏商、西周时期,故A项正确。
3.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答案 A
解析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意为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这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A项正确。
4.《汉书·董仲舒传》记载:
“(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
”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B.社会经济凋敝
C.社会两极分化加剧D.社会道德衰败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官吏们凭借权力与民争利,加剧了土地兼并和社会财富的集中,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
这种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B.均田制C.私田制D.公田制
答案 B
解析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故B项正确。
6.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
其根源是( )
A.人口增长刺激人地矛盾
B.政局动荡流民的大量出现
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结果
D.封建土地私有制趋于瓦解
答案 B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产生大量流民与无主荒地,曹魏屯田制、南朝宋占山令、北魏均田制均是将无主土地收归国有,再分给农民耕种,故B项正确。
7.稳定充足的财政收入是一切政权赖以生存和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
我国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
A.农户缴纳的赋税B.手工业者缴纳的赋税
C.地主缴纳的赋税D.商人缴纳的赋税
答案 A
解析 农户缴纳的赋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来源,也是封建统治者重视和支持自耕农的主要原因,故选A。
B、C、D都不是主要的来源。
8.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
“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
”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 )
A.社会秩序安定B.土地兼并严重
C.推行均田制D.井田制度得到恢复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体现的是土地兼并扩大了贫富差距,故选B项。
9.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
“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
”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
A.村社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的关键信息“佃之”“所得各居其半”可以判断,该经营方式是租佃式经营。
10.某地出土的一张明代地契,该地契反映当时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能包括( )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B.争取到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
C.减弱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佃农的地租剥削已经非常轻
答案 D
解析 明代租佃关系发展,佃农的地位提高,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但佃农的地租剥削仍很沉重,D项错误,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
11.《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C.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答案 C
解析 春秋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土地出现,各诸侯国为适应这一状况,纷纷进行赋税制度改革,从而调动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
12.王安石在关于风俗的议论中谈到:
“……兼并之家多。
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
”造成当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均田制的实施
C.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
D.“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的“王安石”可知这是宋代,材料中的现象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原因是宋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D项正确。
1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答案 B
解析 土地的占有者的称谓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表明土地兼并得到认可,故B项正确。
14.明朝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可知材料强调商品经济对租佃关系的影响,故选D项。
15.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 )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富民对佃户的“抚存”“无所不至”,并且“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可以看出佃户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有选择雇主的自由权利,因而说明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年份
全国耕地面积
全国人口
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
洪武十四年
(1381年)
3667715顷
58873305口
26105251石
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8507623顷
60545812口
32789800石
净增数
4839908顷
1672507口
6684549石
材料二 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
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期赋税。
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
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地户,谓之铁脚诡……又以中原田多荒芜,命省臣议,计民授田……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
——《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 国初兵荒之后,民无定居,耕稼尽废,粮饷匮乏。
初命诸将屯兵于龙江等处,后设各卫所,创制屯田,以都司统摄……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明会典》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找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3)应怎样评价朱元璋上述措施的作用?
这些措施能否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弊端?
答案
(1)明太祖统治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耕地面积增加,人口增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2)调查全国土地,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奖励垦荒;军队屯田。
(3)朱元璋的上述措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但是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条件下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