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9690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docx

《基础统计》教参及习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教材教法

本章是介绍基础统计总括情况的,教学重点是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统计的职能及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教学难度主要表现为比较抽象。

教学中,要尽可能列举学生身边的一些统计现象予以说明,使学生对统计科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总括了解,并能够产生兴趣,为以后章节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二、单选题

1.c2.a3.a4.d5.d6.b7.b8.b9.b10.a11.c12.d13.d14.d15.a16.c17.c18.c19.b20.a21.c

三、多选题

1.abce2.abcde3.bce4.abcd5.bcde6.cde7.acd8.abcd9.abce10.bce11.bce12.abe13.ab14.abc15.abe16.abcdef

四、简答题

1.区别:

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第二,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

第一,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

第二,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当研究目的改变,原来的总体如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指标就变为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2.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用文字表示。

如性别、籍贯、民族等等。

质量指标属于统计指标的一种,是说明总体质量特征的,是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的,如产品合格率、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等等。

3.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数值表现为绝对数。

如全国人口数、企业总产值、商品销售总额等等。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数值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如资金利税率、流通费用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

三、重要知识点教学补充

1.第一节统计概述教学中,在介绍统计的含义时,根据需要,可补充说明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科学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统计学亦然。

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据历史记载,我国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夏朝就有人口、土地的登记活动,将中国分为九州,人口约1355万人,土地约2438万顷。

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统计实践的萌芽。

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1690年《政治算术》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统计学的产生,现已经历了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时期。

(1)古典统计学时期

这个时期是指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的统计学萌芽时期。

分为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

①记述学派

记述学派又称国势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盛行于17至18世纪,这个学派把统计理解为国家重要事实的文字记述,对统计所规定的研究领域是明确的,但却缺少统计学最重要的数量分析,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

其代表人物有赫尔曼• 康令(1601—1681)和特弗里德• 阿亨瓦尔(1719—1772)。

阿亨瓦尔把记述和比较国情的国家学定名为“统计学”,第一个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称。

②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70年代的英国。

其代表人物有威廉• 配第(1623—1687)和约翰• 格朗特(1620—1674)。

威廉• 配第的代表作是《政治算术》一书(写于1671—1676年,1690年出版),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经济学,“算术”是指统计方法。

所以,它是经济学和统计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该书独特之处在于用算术方法和大量的统计资料对英、法、荷三国的实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威廉• 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统计学的发明人”。

约翰• 格朗特利用政府公布的人口变动的资料,写了一本统计著作《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提出了通过大量观察男女婴儿出生比例是较为稳定的,创造性地编制了初具规模的“生命表”,对各种年龄的死亡率与人口寿命作了比较。

政治算术学派虽然以数字表示事实,但还未从政治经济学中分离出来,这一学派所探讨的规律,都是用数字表示的社会经济规律,属于实质性的社会科学。

(2)近代统计学时期

这个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在这个时期统计学又形成了许多学派,其中主要是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①数理统计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其先驱者是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 凯特勒(1796—1894),其代表作是《社会物理学》他充分运用19世纪的最新自然科学成果,首次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初步完成了统计学与概率论的结合,使统计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可以说,阿道夫• 凯特勒是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和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基人。

②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有克尼斯(1821一1897)、乔治• 蓬• 梅尔(1841—1925)和厄• 恩格尔(1821—1896)等。

社会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是用特殊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的一门科学。

他们所用的主要方法是大量观察法。

(3)现代统计学时期

这个时期是指自20世纪初到现在的统计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统计学由于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被广泛应用而获得迅速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首先,它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建立了推断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其代表人物有哥赛特(1876—1936)、费希尔(1890—1962)。

后来,美国统计学家瓦尔德(1902—1952)又将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加以归纳,创造了“决策理论”。

科可伦(1909—1980)等在1957年提出了试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拓宽了统计学的范畴。

2.第一节统计概述教学中,在介绍统计含义中的统计学时,根据需要,可补充说明统计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1)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正确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社会经济统计学就是借助于这个方法论科学,来研究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因而,哲学是统计学的方法论基础。

(2)与经济学的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不是盲目地去分析研究,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的理论之上来进行研究的,所以,经济学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指导或专业理论基础。

(3)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而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来研究社会经济数量方面,统计可以依靠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

3.第二节统计工作内容和职能教学中,根据需要,可补充说明我国的统计组织。

统计工作要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统计管理体制,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

世界各国政府的统计管理体制有分散型和集中型两类。

分散型的统计体制是指由中央一级的统计各主管分别进行,各主管部门为实施管理所需的统计资料,基本上由其所属的统计机构提供。

集中型的统计体制,是指中央一级的统计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国家的统计机构进行,其他各主管部门一般不负责统计工作,国家的统计机构对全国的统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我国的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基本上属于集中型的,贯彻集中统一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是由各级政府部门的综合统计系统,各级业务部门的专业统计系统,以及城乡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所组成。

(1)综合统计系统。

各级政府部门的综合统计系统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地方各级统计机构所组成,是我国国家统计组织的主系统。

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的工作部门,负责组织领导各级和各部门统计机构开展统计工作,并承担全国性基本统计任务。

各级地方统计机构包括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地区、自治州、省辖市统计局,以及县统计局。

各级统计局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受各级地方政府和上级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各级统计机构负责组织在本地区内的统计工作。

国家综合统计系统还根据统计业务开展的需要,以统计局系统为主体,设置各种子系统,主要有:

城乡抽样调查队系统和企业抽样调查队系统,国家统计局设抽样调查总队,省(市、自治区)设省(市、自治区)调查队,中选县设县调查队等等。

专业普查系统,中央成立国家普查领导机构,地方分设省、市、县普查领导机构等等。

形成多种交叉的统计网络。

②专业统计系统。

我国专业统计系统是由中央及地方各级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所组成。

国务院各业务部门设统计局或统计处,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县业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统计机构,各级业务部门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组织执行本部门综合统计任务。

③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

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包括乡镇统计组织或统计专业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组织或统计负责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人民政府根据《统计法》的规定以及统计工作的需要设置乡、镇统计员,建立健全乡、镇统计信息网络。

乡、镇统计员和乡镇统计信息网络在统计业务上受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

乡镇以下的行政政府统计工作,由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他们在统计业务上受乡镇统计员的指导。

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企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乡镇统计员的指导,负责执行本单位的综合统计任务。

第二章统计调查方法

一、教材教法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即搜集资料的阶段。

这一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以后的统计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有很大的影响。

本章教学的重点主要有四个:

一是统计调查的涵义及种类 二是五种调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三是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四是调查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本章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学习时主要是掌握教材的内容,在了解了统计调查地位、作用的基础上,搞清楚几种统计调查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教学难点主要表现在:

①几个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如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涵义及其关系。

教学中可以联系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来进行讲解 如调查时间与调查时限最容易混淆,教学中要通过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才可能深入理解。

②五种统计调查方法之间的关系。

如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往往也不易区分,教学中应从它们的涵义、特点及应用条件方面进行剖析比较,多联系实际以便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如果一时难以搞清或不明白,可以暂时缓一缓,待学完第八章时加以理解。

③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主要是因为调查方案内容多且几个概念易混淆,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使用案例进行教学。

④调查问卷的设计。

主要因为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二、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二)单选题

1.a2.b3.a4.b5.c6.a7.b8.a9.b10.b11.c12.b13.d14.b15.b16.b17.c18.b19.c20.c21.d22.a

(三)多选题

1.ad2.abcde3.abe4.abce5.ace6.ae7.abe8.abd

9.abcde10.bcde11.ade12.be13.ce14.ab15.acd16.abcd

17.abd18.abcd

(四)简答题

1.全面调查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进行登记或观察的调查方式。

也即全面调查的调查范围是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

非全面调查是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登记或观察的调查方式。

也即非全面调查的调查范围只是调查对象中的部分或少数单位。

前者包括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 后者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2.普查属于一次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经常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

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 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项目更多。

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性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以通过普查来解决。

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经常组织,因此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3.抽样调查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抽样调查单位的选择是按随机原则抽取的,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二是抽样调查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其作用表现在:

(1)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4)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决定行动的取舍。

4.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2)调查目的不同 (3)适用条件不同,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

(注:

答题时要补充具体内容)

5.主要表现在:

(1)能正确地反映调查目的,不仅问题具体,而且重点突出 

(2)在被调查者的积极合作与协助下能较好实现调查目的 (3)通过书面或口头交流,便于正确反映和记录被调查的内容,获得比较准确的统计调查资料。

三、重要知识点教学补充

1.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教学中,根据需要,可补充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类。

(1)直接调查

它是指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单位的调查项目直接清点、测定、计量以取得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如为了了解工业企业期末的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深入到生产现场进行观察、计数、测量 为了及时了解农作物产量,调查人员可以亲自参加收打和称量,等等。

直接观察法取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因此,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派员调查

它是指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这一方法又分为个别访问和开调查会两种。

个别访问是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逐一询问来搜集资料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但花费的人力和时间较大,不适于进行全面调查。

开调查会是指邀请了解情况的人参加座谈会,以此来搜集资料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共同商讨、相互启发与核实、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取得比较准确可靠的资料,但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参加会议的人容易受权威人士或第一发言人的影响,以致出现信息偏差。

尽管如此,采访法在典型调查中仍被广泛使用。

(3)凭证调查

它是指由报告单位根据一定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依据统计报表的格式和要求,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当前,我国各企业、机关向上级填报统计报表,就是报告法。

报告法具有统一项目、统一表式、统一要求和统一上报程序的特点。

其资料来源于原始记录,可以同时进行大量的调查。

在报告系统健全,原始记录和核算工作完整的前提下,采用报告法也可以取得比较精确的资料。

(4)问卷调查

它是指为特定目的,以问卷形式提问,发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愿自由回答的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

通常是在初步分析调查对象的基础上,从调查对象总体中随机地或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发出问卷,要求调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不记名(也可以记名)方式反馈信息,经调查综合整理、分析,以形成对调查对象总体的认识,这种方法多用于主观指标的调查,适用于市场的探索性、解释性、描述性等各项研究,在当今市场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如果运用得当,可以真实地反映民意民情。

科学地进行问卷调查,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要简明扼要,填写答案花费时间较少,程序严密,保证做到为调查者保密。

2.第一节统计资料调查方法中,补充了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需要可以继续接着补充问卷设计有关内容。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主要应用于政治选举、商业推销和经济预测等方面,使其逐步成为调查研究中搜集资料的一种主要方式。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也广泛采用调查问卷,研究社会经济领域里的现象和问题,现在已将调查问卷纳入了统计制度的范围,成为统计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心设计的问卷可以从不同的研究对象那里获得具有同样功效的数据。

(1)问卷的结构

通常,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应包括开场白、调查的问题、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编号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①开场白。

表明对被调查者的合作、支持和希望,或予以酬谢的允诺 调查问卷的说明和填写要求。

开场白应言简意赅,强调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态度诚恳,口吻亲切,以打消被调查者的疑虑,并使之引起共鸣,产生兴趣,取得真实资料。

②调查的问题。

这是调查问卷的主体。

调查资料的搜集主要通过这一部分来完成,也是使用问卷目的所在。

这一部分设计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该项调查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

通常在这一部分既要提出问题,又要给出回答方式。

问题从形式上看,有开放式与封闭式之分 从内容上看,又有背景问题、行为问题、态度问题与解释问题之别。

其具体内容视调研目的和任务而定。

③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这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的基本依据。

一般来说,被调查者包括两大类:

个人和单位。

如果被调查者为个人,则其基本情况包括:

姓名(采用不记名调查时,可以省略)、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址、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个人或家庭收入等项目 如果被调查者是企事业等单位,则其基本情况包括:

单位名称、经济类型、行业类别、职工人数、规模、资产等项目。

④编号。

包括所问问题次序的编号和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有关编号。

(2)问卷的类型

①无结构式问卷。

这种问卷的结构较为简单或松散,多用于小样本。

事先不必列出答案的格式,但必须向调查者提出同一问题。

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回答。

在进行调查前,调查者必须备有调查提纲,明确所调查内容的项目。

这种问卷对于大样本研究可以产生补助的功效。

②结构式问卷。

这种问卷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搜集资料的需要,把所有拟调查的问题完全印出,并在问题下面给出答案类型。

每个被调查者,依据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来回答每一个问题。

在结构式问卷中,提问方式有两类:

一是开放型提问,二是封闭型提问。

开放型提问是指对答案类型不做具体明确的规定,而由应答者(即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进行回答。

例如,“您喜欢看《焦点访谈》这一栏目吗”,“您对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评价如何?

”,“造成某类商品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等。

开放型提问的优点在于:

利于探索性研究,可使用于问卷表上所列问题种类过多时,能给回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的资料往往比较丰富而生动。

但开放型提问也有其缺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无法排除无价值和不确切的信息 二是回答的问题常常非标准化,给统计计算及分析增添了难度 三是回答开放型提问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因而调查对象的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是常常需要占用回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容易引起较高的拒答率。

封闭型提问是指要求被调查者在确定的可供选择的回答类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其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答案进行回答。

例如,“您经常去图书馆借书吗?

”:

经常去——、偶尔去——、不去——,等等。

封闭型提问的优点是:

是标准答案,材料利于统计分析 所问的问题具体且清楚,被调查者容易且愿意回答,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调查所得资料的可信度比较高。

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它对问题的答案作了限定,被调查者的创造性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发现新问题 二是它很容易被一个不知道如何回答或对该问题没有看法的回答者随便乱答,影响调查结果的正确性 三是它也容易使一个找不到合适答案的回答者不回答。

封闭型提问的答案类型。

封闭型提问的答案类型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定类类型。

对于有确定答案的定类问题,实践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把各个回答类型放在问题下面,并留出空格供被调查者划勾选择。

例如:

您今年打算购买电脑吗?

是() 否()。

这是最简单的问卷方式,它适用于对互斥问题的选择。

又如:

请问您在选购空调是,认为哪一种性能最重要?

价格低() 省电() 冷暖两用() 使用方便()。

这是有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选择的多项式问卷方式,它适用于几种互不排斥的问题选择。

二是定序类型。

在问卷调查中,意见和态度问题较多,她们常常是序列型的。

这种答案类型的标示同定类类型一样,也是在空格内划勾或在数目上划圈。

所不同的是定序量度通常带有主观性,它必须由调查者事先确定。

例如:

请问您对服装市场的价格规范情况是否感到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无所谓() 不满意() 很不满意() 不知道()。

定序问题有时可用连续的数字作为替换形式,并只是在两端做出记号。

三是定距类型。

在实践中,对于连续型变量,如产值、收入、年龄等,因其不可能全部包含于封闭型提问中,可以考虑设置若干间距,重点考察有关变量大致处于怎样的水平。

例如,您的年龄为:

18岁以下 18~60岁 60岁以上。

您现在的月收入是多少?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1500元 1500元以上。

由于收入、年龄等往往是较为敏感的问题,运用间距量度,被调查者可能更愿意回答。

综上所述,由于两种提问各有优缺点,为了弥补它们的不足,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问卷都是两种提问结合使用,从而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调查问卷。

(3)问卷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问卷设计是一项耐心而细致的工作,即使是有经验的调查者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也要反复推敲,否则问卷结果就达不到调查的目的。

当然初学者就更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草率行事。

一般来说,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问卷的内容。

问卷的内容是问卷的核心,因此问卷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主题是否突出以及调查是否成功。

在设计问卷内容时,应避免犯如下方面的错误:

内容与主题无关 问题模棱两可 问题含糊不清 对内容回答者不理解 问题带有诱导性或威胁性。

②文字表达。

问卷法是以问卷向被调查者发问,因此文字表达要严格,具体要求是:

用大家熟悉的询问,力求大家都懂 文字要简练 表述要具体,易于操作。

③问题次序。

问题排列次序是否科学,对于能否取得可靠而完整的统计信息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问题次序的排列,可遵循下列规律:

时间顺序,即遵循由近到远的连贯性原则 内容顺序,即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类别顺序,即问题的类别由前及后为一般项目、实际行为项目、意见问题和态度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对问卷长度的控制,问卷最好在半小时内答完为宜。

3.第三节统计调查方法教学中,在介绍统计报表的意义后,根据需要可补充介绍统计报表的种类和统计报表制度。

(1)统计报表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志,统计报表可以进行以下几种分类:

①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按调查范围不同,分为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全面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都填报。

我国现行的绝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统计报表,它是我国统计报表的主要部分。

非全面统计报表只要求调查对象中的部分单位填报。

非全面统计报表又可分为重点的、抽样的和典型的。

如主要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报表。

②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基层报表是由基层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填报的统计报表,它所提供的是统计的基本资料。

综合报表是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基层报表逐级汇总填报的统计报表,它所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全国的基本情况的基本统计指标。

填报基层报表的单位称为基层填报单位,填报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