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8905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x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榕城“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榕城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既有众多的文物、名胜、古迹,也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文化工作者,搜集、发掘、整理出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积极向上级申报,2007年4月11日,在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的“关于揭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榕城区共有16项。

其中,“行彩桥”、已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页有介绍)。

潮剧、木雕并入揭阳潮剧、揭阳木雕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嵌瓷并入揭阳嵌瓷列入第二批省级非遗,现将其余十五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简单介绍(转自40期《榕江》,有改动)。

州歌

千百年来,榕城深受传统文化滋养,人们自幼就很爱唱歌谣,无论是母亲抱着幼儿催眠或者儿童之间玩耍,都常唱传统歌谣。

如催眠曲的《唪呀唪》:

“唪呀唪,唪金公,金公奴,做老爹,阿文阿武来担靴;担唔浮,饲猪大过牛;黄牛生马仔,鸭母生真珠……”潮州歌谣不仅妈妈唱、孩子唱,各种人都唱。

潮州歌谣中以生活歌最多,尤其是以家庭和亲戚关系为内容的歌谣最多,如姑嫂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姐妹关系等,唱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姑嫂情、兄弟情、姐妹、夫妻情、亲戚情等。

榕城的妇女过去不抛头露面出野外干活,多在家庭劳动,因此,很少有婚前的情歌,但表达婚后夫妻感情的歌也是很多的。

以夫妻感情为题材的有“过番歌”,如:

“收拾衫包过暹罗,来去暹罗牵猪哥,赚有钱银寄返厝,返来唐山娶老婆。

”生活中的情歌也很普遍,如:

“一只鸡仔跨呀跨,跨来砻脚啄米箩,阿兄三十未有‘亩’(妻),阿妹细细做太婆。

一只鸡仔拼呀拼,拼来砻脚啄米仁,阿兄三十未有‘亩’,阿妹细细做夫人。

”又如:

“剌仔花,白披披,细妹提饭到田边;保贺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支。

剌仔花,白又香,细妹提饭到田中,保贺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双。

”在革命战争年代,从辛亥革命、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有好多革命歌谣在民间流传。

潮州歌谣中还有“斗畲歌”。

如“畲歌畲嘻嘻,我有畲歌一畚箕;一千七百哩来斗,一百七十勿磨靠边。

畲歌畲嘻嘻,我有畲歌一米筛;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八十勿磨靠来。

”榕城的潮州歌谣,不仅有独特魅力,而且历久弥新,2000年,揭阳市委宣传部还组织榕城等地的艺人,创作“两思”教育新歌谣,编纂成册,发行后深受群众欢迎。

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既是潮汕民间说唱文学中最流行的一种,也是揭阳榕城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过去,无论是乡间劳动妇女,抑或是城里的家庭妇女,甚至是工厂里初通文墨的女工们,只要一有闲暇,她们便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唱潮州歌册。

如泣如诉的唱腔,曲折生动的故事,吟诵着人生的追求与感悟,诉说着时代更迭千古兴亡,成为妇女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百科全书。

潮州歌册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弹词是我国南方说唱文学的主要品种之一。

潮汕的说唱文学始于唐代。

随着佛教在潮州的盛行,变佛经本文为通俗文学的变文也开始流行起来。

初期的变文主要是将佛经改编为通俗韵文。

后来,民间艺人大量采用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编写成新变文,佛教的色彩越来淡。

这些变文逐步成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歌词。

说唱变文,配一弹拨乐器,自弹自唱,这就成了最初的弹词。

潮州弹词,通俗简朴,文字多为七言句子,平仄不拘,且用潮州方言押韵,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十四孝》、《娘娘落山》就是流传下来的弹词作品。

至明清时期,一些文人根据读者口味大量地编写了这类本子。

书商见销路甚佳,也大量刻印刊行。

这些刻本,一般都标有“全歌”字样,如《刘明珠全歌》、《狄青平西全歌》等,群众将这些刻本称为“歌册”。

由于歌册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因此具有弹词的一些特点。

除内容相同外,在形式上还保留弹词回目、开端及回末有插图诗以兴叹所叙述的故事这一特点。

但后期的歌册逐渐形成自己特点,如四句转韵、押平声韵等。

潮州歌册的题材,一些来源于当地民间轶闻趣事。

除此之外,弹词的内容也常常为歌册创作所改编利用。

总的来说,潮州歌册的题材,大体可分为3类:

一是根据地方民间故事和传说编写的,如《苏六娘》、《英台仔》、《张古董》、《吴忠恕》、《过番歌》等;二是家喻户晓的地方乡贤故事,如《刘龙图》、《方大人》、《翁万达》等;三是根据历史演义、小说、弹词改编,如《隋唐演义》、《下南唐》、《仁贵征东》、《十八寡妇征西》、《包公出世》、《东汉刘秀》《正德君游江南》等。

潮州歌册的主题思想,以宣扬爱国主义、歌颂清官、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为其主流。

由于它是旧弹词演变而来,所以,在歌册的全歌或每个章节开头,常有一段宣扬因果报应的诗或歌文。

在过去,唱歌册的人清一色是妇女:

一种是职业的,一种是业余的。

职业诵唱的多半是寡妇、孤苦无依的老妪,也有个别是戏班退下的妇伶。

他们手提一只花篮,装着几部歌册,沿门乞唱,听者点什么唱什么,分部、分段或按夜、论日收钱或米,借以糊口。

业余的,就是推举识字较多、口齿清楚且乐意诵唱的妇女。

整个听唱过程比较轻松随便。

诵唱人碰上不认识的字,可以囫囵带过。

听众也可临时对歌册中的人事各抒已见,评议争论,听不清楚的情节或不明白的道理还可以发问。

潮州歌册使她们如痴如醉,揭阳榕城,唱歌册的民俗历史悠久,产生过相当好的社会效应。

潮剧

潮剧在明、清时期称潮州戏、潮音戏、潮腔、潮调,它源于宋元南戏。

明代初期,南戏传入潮州,以中原正音演唱,叫正音戏或正字戏。

后来,正字戏与潮州的演唱艺术相融合,并以潮州方言演唱,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剧种,这就是潮音戏,潮剧的称谓,最初在清末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定称为潮剧。

潮剧的脚色行当,古时为生、旦、丑、外、贴、末、净等7角,经发展变化,当代分为10种丑、7种旦、5种生、3种净。

其中以丑、旦表演较富特色。

潮剧的唱腔是曲牌联缀体和板式变化体两种体制的融合。

保留着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曲尾帮唱的形式。

潮剧的乐调分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和反线调,也有犯调如“四斗凑”、轻三重六调等。

潮剧的伴奏音乐吸收民间大锣鼓乐、笛套锣鼓乐、庙堂音乐、民歌小调等。

管弦乐有唢呐、笛、二弦等不同的领奏组合。

锣鼓也有大锣、小锣,苏锣等不同组合。

榕城区是原揭阳县城,潮剧的演出远在明朝就很繁荣。

传统剧目有《白兔记》、《芦林会》、《井边会》、《苏六娘》、《荔镜记》、《金花女》、《龙井渡头》、《柴房会》《琵琶记》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潮剧改革,停演一些内容不健康的旧戏,编演新戏;废除童伶制度,改班主制为民主管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剧团,任编、导和文化教育工作。

1953年10月成立了“揭阳县潮剧一团”,1957年成立“榕江潮剧团”,1966年2月成立了“揭阳县潮剧二团”。

潮剧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荔镜记》、《扫窗会》、《辩本》、《闹钗》、《告亲夫》等一批经整理的传统剧目再度上演。

还创作新编了诸如《号角响了》、《钢铁兵》、《待婚》、《青竹岗》、《李队长筹粮》、《砌鸡窝》、《喜满栏》、《春暖柳绿》、《中秋泪》、《恩怨宋家妇》、《丁日昌》等剧目,获得奖励和好评。

花园

揭阳榕城民俗,孩子虚岁十五岁时,要举行“出花园”仪式拜别公婆神,表示告别童年已经成人。

公婆神即花公花母,因把香炉安放在眠床脚旁,也称作“床脚婆”,又因只祀至孩子十五岁,故又称为“十五岁神”。

诞生孩子的家庭多要奉祀公婆神,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公婆生日,要办礼物供奉。

“出花园”仪式,有二层意思:

祀公婆是为子女平安成长的一种祈求;出花园则是孩子成人的一种表示。

父母为求得子女平安,把孩子托给花公花母保护,因此又称孩子为“花仔”,这是“出花园”一词的由来。

在出花园那一天,要办菜五碗(计鸭一只,蟹一碗,猪肝一碗,龙箭鱼一碗,蛋一碗)和香烛银纸食品等,安放在睡床里拜公婆。

那出花园的儿童,要穿一套蓝色的新衣裳和一双新的红皮屐,去拜公婆,拜后家里就办了许多食物,其中必定要特别做一样猪肝炒葱的菜(葱谐音聪,表示吃了才聪明)。

叫他(她)坐在一张坐北朝南的桌子前吃,吃的时候,做母亲的要跑到他(她)的身旁念诀道:

“阿奴是坐北朝南,阿奴已经成人”。

揭阳榕城,孩子“出花园”那天要咬鸡头、穿红屐,这个风俗是怎样来的呢?

说起来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明嘉靖年间(1522~1566)潮州状元林大钦小时候家中很贫苦,父母只好向人家借钱让他入学。

那时的学生都要穿上很贵的红鞋上学,林大钦的父母无钱购置,只好到市场上买了一双木屐,刷上红油给林大钦穿着去上学。

开学的第一天,林大钦穿着红木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

途中看见一个人,一手抱着一只大公鸡,一手拿着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的大红纸,大声喊:

“童叟无欺,若投下一文钱,对得着,这只公鸡奖给他。

”观众们没有一个能对上。

林大钦摸摸衣袋,里面有一文钱,便走上前说:

“待我来对好不好?

”那人说:

“你就对吧!

”“牝羊颔下须。

”那人只好把那只大公鸡奖给林大钦。

林大钦抱着大公鸡赶快跑进学堂,并把公鸡拴在课桌脚上。

放学之后,林大钦抱着那只大公鸡,高高兴兴跑回家去,并将来龙去脉说给父母知道。

父母听后非常高兴,把公鸡杀了,煮熟之后砍下鸡头给林大钦吃,意望他吃了鸡头,每次考试都得头名。

林大钦在学校读书,果真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后来果然中了状元。

自那以后,人们竞相仿效。

揭阳榕城城乡,父母在子女初入学的第一天,都给穿新的红木屐,抱着一只大公鸡到学校。

这个做法,代代相传,成为

“出花园”的习俗。

“破门楼郑”安仔灯

 

(刘继宁摄影)

潮汕方言将泥塑、瓷塑等形式按一定比例缩小的人物造型叫“安仔”。

“安仔灯”是用泥捏成玩偶一样的小人形,穿上布料剪成的衣服,摆在玻璃橱里,组成一幅幅历史、戏剧人物故事的屏灯,如《郭子仪拜寿》、《回寒窑》、《武松打虎》、《桃园结义》等等。

屏里灯饰辉煌,赏心悦目,令观者流连忘返。

榕城荥阳旧家郑族,俗称破门楼郑,每岁正月十一至元宵,有举办“泥人屏灯会”即“摆安仔灯”之风俗。

此风俗起自明代,至今已历经数百年。

相沿的风俗是这样的:

族人于上一年添丁抱孙者,必须在祖厅挂上一棚“安仔灯”,以保儿孙吉祥平安,繁衍昌盛。

为此,主办人家要在事前到潮州浮洋市采购“安仔屏”,(即按历史、戏剧、神话、传说制作成的泥塑人物)和“安仔脚”(即泥捏火烧彩色的唏符、鹧鸪、大猪、牛、马等可供儿童玩赏的物品),为馈赠未产育男孩的族人创造了“安丁”的环境,以祈来年添丁生男孩。

人物橱高约半米、宽至2米,以竹木为框架,饰以色纸或金箔,五彩缤纷。

橱分三层:

上列剪纸或木雕之“功名财子寿”屏,中、下二层,则陈列“安仔”,燃以灯烛,金碧辉煌。

“安仔灯”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开始搭棚展出,一连6天。

厅堂内外张灯结彩,灯烛辉煌,吸引海内外游客。

据说,游人越多,郑氏宗族就越兴旺。

过去,点的总是蜡烛、煤油灯、汽灯,现在除点蜡烛外,还亮起五光十色的电灯、彩灯、节日灯,场面宏大、气派堂皇,成为一道绚丽的节日风景线。

南 枝 拳

陈南枝先生像

陈南枝(1847—1925),字鉴山,原籍广东省海丰县,后移居妻家揭阳县南山邓村(现属揭西县)。

陈南枝幼承家传,及长多方寻师习武,后投拜于武林名师福建泉州南少林僧人双禅师第三代传人杉先生门下,深得杉先生赏识,得其真传,技艺不断升华,至壮年时已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境地。

南枝一生中,多次以武术会友,为武林所爱戴推崇。

14岁时,有一次到陆丰观舞狮队的武术表演,看得入神时竟客串上场献技,其熟练套路与敏捷动作博得观众喝采;其勇敢无畏性格赢得舞狮队喜爱,并即留他随队参加表演。

以后,他在海丰、陆丰一带越来越有名气。

当时陆丰衙内有位著名武术教师胡阿十,慕名请陈南枝前往叙会较艺。

陈南技应约而至,并按“王道”规矩与之比武,只经数回合,即以“捆天绳”等招式将胡阿十撩倒在地,胡阿十拱手拜服,从此两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清末民国初,榕城习武成风,拳派繁多,南枝到榕城任武师时,城内外知名的拳师就有柱师傅、大目师傅和油麻师傅等二十多位。

有一年,各派名师约定在榕城北门尼陀庵比武交流技艺,南枝先生泰然赴会,从容上场,将长辨子盘在头顶,环视众人,正气凛然地说:

“诸位相约来比试武功,武林朋友当以德为先,以交流技艺为目的,不可存念伤人,点到为止,输赢都是朋友。

”比试开始,南枝出手快若闪电,势如猛虎,尤善七跃之术,将所有对手一个个倒撩在地;且有多人刚一交手即被撩倒,输得莫名其妙。

经该次比武,各派拳师对南枝先生无不拜服。

南枝从青壮年时便到榕城当武师,但他从不滥收门徒,对心术不正、学不专注之辈从不受帖,或不传精节,或半途辞退。

清光绪五年(1879年),南枝被巡抚丁日昌聘至府中当家庭教师,专门教授丁大公子习武;而丁公子前已经数任武师教习,且自恃为高官子弟,看不起南枝先生,欲先试其功夫。

一天晚上,乘南枝先生在浴室洗澡之时,手执双刀,破门而入,猛向先生劈头砍下,先生迅即跳避,并将浴桶举起挡住双刀,乘势侧身飞出一脚,将公子踢倒在地,然后将其按住,严辞斥责公子全无道德。

虽然丁日昌立即赶到,连赔不是,但不久南枝即辞去丁府武师之职。

南枝先生不畏权贵、义责丁公子及其高超的武技迅即传于社会轰动整个揭阳。

北门尼陀庵比武之后,南枝先生威名大震,上门求师者日众,而他只收黄国荣(俗名“甲拍”)、林庭(俗称“打锡庭”)等七名入室弟子,且未授艺先传德。

在每次拜师仪式上,他都不厌其烦地庄严训诫徒弟:

“习武志在健体、练志、防身;习武之人当以德为本,在内应尊师重道,与同辈和气同心;在外应尊老爱幼,扶弱锄奸,除暴安良”,并对门徒训之以“三慎”“五戒”。

陈南枝先生在榕城授武传艺长达40多年,所传武术几十套路。

其特点是动作简炼而无花架子,招法凶狠,能攻善防,灵活多变,强身实用。

其门徒(包括第二、三代)甚多,较著名者为黄国荣(“甲拍”)、林庭、林能等,均成为揭阳的出色拳师,所以“南枝拳”及跌打伤科医术,不仅在揭阳境内流传,而且远传至潮汕各县与东南亚一带。

榕城民众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有登黄岐山春游踏青的习俗。

清代刘业勤《揭阳县志·风俗·岁时》就已载:

“旧俗,上巳登山饮酒,谓之踏青,多游黄岐山诸岩。

上巳原指三月上旬巳日,魏晋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

上巳临河祭祓禊为商周时期汉人风俗。

祓,古代迷信的习俗,用斋戒沐浴方法消灾求福。

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消祛不祥的祭祀。

历经演变,至明清时期,榕城民众在上巳日,多登黄岐山诸岩,或载酒肴,赏景酌饮,或临风怀想,寓情寄意,颇不失风俗之雅。

明代天启年间,揭阳知县冯元飙的爱妾黄月容遭嫡妇鸩死,葬于黄岐山。

相传黄月容聪明贤慧,秀美伶俐,助冯元飙破了不少疑案、奇案、悬案、冤案,受到百姓称颂。

黄月容遭害,民众又悲又怜,遂于每年的正月十六日登黄岐山祭拜月容。

踏青从此演变为纪念黄月容。

(摄影:

刘继宁)

如今,正月十六登黄岐山成为榕城人不可缺少的活动,是日,男女老少成群结队,登上黄岐山、紫峰山等,踏青野游,尽兴而归。

潮州音

潮州音乐孕育于唐、宋、明,清代臻于成熟繁荣。

潮州音乐丰富多彩:

有的壮怀激烈、有的悠扬儒雅、有的华贵雍容、有的柔婉轻曼,深受民众喜爱。

榕城原为揭阳县城,地灵人杰,人文蔚茂,文化底蕴深厚,潮乐活动尤为活跃,长盛不衰。

1954年,以林运喜为司鼓的潮州大锣鼓,在莫斯科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金奖;1980年,榕城民族大锣鼓队进入中南海,向中央首长演奏《迎春曲》,受到好评。

目前,榕城有艺术骨干几百人,乐手几千人,乐社团队在文化局备案的达52个,其它零星乐队的数量多得难以统计,可谓遍地开花。

1997年,榕城区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潮州音乐)之乡”;2000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潮州音乐)之乡。

剪纸

剪纸在榕城民间历史悠久,广为普及。

在我国,剪纸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随着汉代造纸术的发明而兴起,历以2000多年而长盛不衰。

剪纸是中华民族具有普遍性和多民族性的无形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农耕生存形态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

从传统的节日文化到婚丧嫁娶的民俗生活,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等等,民间剪纸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空间象征和族群历史记忆和功能。

榕城民间剪纸的风格,一是结构严谨,线面结合,互为对比,互为补充,刀法工巧纤细;二是玲珑剔透,优美秀丽;三是想象力丰富,图案清新明秀,构图夸张变形不失真。

其题材多为花鸟虫鱼、戏剧故事、宗教礼仪、神话传说,每逢年节或喜庆之日,剪纸艺人便以一剪之功,剪出窗花、团花、盘花、果花;多为表现欢乐吉祥、人寿年丰、年年有余、六合同春、事事如意等内容。

所剪图案,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不仅为节日增添色彩,也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但是,剪纸在以前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剪纸艺人不被重视,许多优秀作品被湮没。

新中国成立后,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才重放光彩。

1958年前后,成立了工艺厂,榕城一大批剪纸艺人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创作了一批剪纸作品。

1959年5月,剪纸集《大跃进的农村》共31幅参加广东工艺美术评比被评为一等奖。

当时,北京工艺馆、广东省工艺美术博物馆、省工艺美术服务部、省手工业局、文化局等还订购了一批剪纸作品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一批优秀作品还参加北京工农兵画展、省农民画展,并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广东工艺美术集》和《揭阳剪纸集》;1960年剪纸艺人苏巧莲、陈书本、陈成光合制了一套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共60幅,在世界农业博览会展出,受到国外观众称赞;苏巧莲的儿童作品剪纸还在日本大坂、东京展出,深受欢迎,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嵌瓷工艺,是指将各种釉彩光泽的陶瓷片,经剪取、敲制镶嵌、粘接、堆砌成为人物、花鸟、虫鱼、走兽、博古、山水等半浮雕或立体圆雕效果的工艺,俗称“贴饶”或“扣饶”。

榕城的嵌瓷工艺可谓源远流长,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就已在城乡出现。

几百年来,经历代民间艺人的设计、创新,更使这一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古建筑中,嵌瓷所表现的内容,如《福禄寿喜》、《百鸟朝凤》、《三英战吕布》、《郭子仪拜》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的内容不断注入现代美学和时代气息,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如《金秋时节》、《渔翁》、《双狮戏球》、《百鸟和鸣》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极富装饰性、表现力和美感。

使这一工艺历久弥新,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嵌瓷的特点是:

色彩浓艳、质感坚定,久经风雨、烈日曝晒而永不退色。

不仅庙宇、祠堂的建筑,就是乡村房屋,也有许多用嵌瓷装饰,这一行业,也造就了许多能工巧匠。

木雕

金漆木雕工艺在榕城有其悠久历史。

艺人常以樟木为料,多层镂空,富立体感,夸张装饰,金碧辉煌。

金漆木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通常作为建筑物,家具及神器的装饰或构件。

建筑装饰包括檐角、柱头、横梁、门楣、屏、门等;家具装饰大至床、几、桌椅、茶橱、衣柜、梳妆台;小至灯芯筒、纸媒筒等;神器有大龛、神轿、神亭、宣炉罩、馔盒等,还有案头摆设的小屏风、镜屏、圆雕狮子,蟹篓、花篮等。

金漆木雕大体分为浮雕(是在平地上浮起者)、通雕(又称透雕,即无底子,遍体通透,多层镂空)、圆雕(即立体雕)三种。

金漆木雕表现的题材,大都来自民间神话、传说、戏剧和历史故事,还有各种珍禽瑞兽、草木花卉、人物景观等。

艺人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将浮雕、通雕、线刻或单独、或相间、或综合,灵活运用,表现了不同的形式美。

最具代表性的是穿透、镂空、多层的通雕,它吸收了圆雕、浮雕、阳刻及绘画的某些长处,能把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有条不紊的联系起来,做到叙事明了完整,又使造型单纯概括,经得起玩味观赏。

艺人对人物和环境的处理,虚实结合,构图不受透视法的约束,常加以适当变形,讲究疏密匀称,穿插联结紧凑结实,因而对于建筑物,不仅取得装潢富丽之功,还保持了外壁的手面感,显得更加浑厚、坚牢、层层叠叠,剔透玲珑。

榕城艺人郭映腾,师承前辈名匠林雄武,从艺数十年,技艺炉火纯青,与名艺人林应足等合制的作品《梅花喜鹊》,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之装饰品;《双凤朝牡丹》送我国驻日本大使馆,备受赞美。

伴新娘做四句

伴新娘与“做四句”是榕城由来已久的一种民间婚嫁习俗。

昔时,女子出嫁,都要有一位通晓婚庆中各种礼仪的中年或老年妇女陪伴,称为“伴娘”或“青娘婆”。

伴娘这一角色,必须口齿伶俐,急智多才,会见风使舵,擅做“四句”(即每首四句的方言诗歌)。

伴娘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要指导新娘子在各种礼仪中如何做。

包括新娘上花轿,以至抵达夫家后,跨火烟、拜天地、拜堂、送入洞房,整理被褥,安放枕头,饮合卺酒等程序。

伴娘做“四句”是整个婚庆活动中最有风趣和极具文化意蕴的一项,又是衡量伴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伴娘既要熟悉婚礼中一些约定俗成的“四句”,又要按照闹新房的客人提出的问题,随机应变,机智巧妙编造新的“四句”

固定的“四句”,如花轿到男方家门口,,伴娘就大声唱道:

“大轿来到大府门,铺毡结彩满厅堂。

大轿来到大府边。

铺毡结彩满门篱。

”当新郎掀起轿帘时,伴娘就唱:

“轿帘缴起是蔑青,君今要娘来管家。

千田万地娘来管,十六年后是大家”等等。

至于随机应变,临时编造新的“四句”,或吟四句诗,或说四句吉祥韵语。

“乒乓米果

”制作

“乒乓米果

”原名不叫“乒乓米果”,而是几易其名。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兵荒马乱,饥寒交迫,人民只得啃草根,吃野菜度日。

在吃野菜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鼠壳草”的野生植物,不仅无毒好吃,同时还有香味。

后来,日子太平了,有人便用“鼠壳草”混合糯米去碾成粉,然后以粉为米果胚加佐料做成米果

,蒸熟后呈暗褐色,吃起来别有风味。

因为它是黑色的,所以揭阳人便称之为“乌米果

”。

尔后,人们每逢喜庆之事,都要做“乌米果

”,但因“乌”字不大好听,人们遂用米果胚的原料——“鼠壳草”来为它命名,称为“鼠壳米果

”。

后来,人们又改用“槟醅麸”作“鼠壳米果

”的馅子。

“槟醅”,就是把糯粟装在密封的铁罐内,爆炒熟,过筛去壳,碾碎。

做米果

时,每斤槟醅麸加熟白糖一斤、芝麻二两、花生三两,橙糕五钱。

每斤鼠壳粉做30个米果

胚,大小如半粒槟榔那么大。

大了,胚太厚,小了易破裂。

由于揭阳榕城“槟醅米果

”独具一格,又是潮汕地区少见,加上风味独特,故此名声远传海内外。

晚清时,榕城南门有个叫李奇遇的,专门经营这一生意。

在保持槟醅米果

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加印(盖在上面的图案印模)和用豆腐膜垫底,这样既美化了槟醅米果的造型,又便挪带。

他每天只做一担槟醅米果在关爷宫前摆卖。

那些想要品尝又怕买不到的人,都得一早就到关爷宫前等候。

民国三十六年(即公元1947年),榕城小食师傅谢洽到汕头谋生,便做了“槟醅米果

”摆于乌桥头,群众闻知是揭阳槟醅米果,即被抢购一空。

“槟醅米果

”的叫法,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再加上和外地顾客做买卖,更难叫准。

1956年,榕城饮食行业在一次买卖中,有一外地顾客问售货员:

“你再说,这叫什么‘米果

’,‘乒乓米果’吗?

”因为“槟醅米果

”和“乒乓米果”在字音上相近,那位售货员便将就答道:

“对,叫乒乓米果”由于乒乓易叫,易写,结果竟不上几天时间,人们都把“槟醅米果

”叫为“乒乓米果”了。

虽然叫“乒乓”是错得可笑,却成为公认的名称了。

石雕

石雕工艺是榕城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在150多年前,石雕艺人黄执、谢喜等闻便名遐迩。

石雕一般以人物、飞禽走兽、博古、花果等为题材,造型优美、雕工精致、品种多样。

如学宫棂星门、三山门的浮雕花卉、龙头、瑞兽等,线条圆浑古朴,拙中寓巧;榕城辕厝祠的石雕,莲叶婀娜、莲花怒放、叶脉活现,真是巧夺天工。

石雕狮子,诸如坐狮、卧守门狮、母子狮、戏球狮、流涎狮、匾额狮、墓前狮、楼梯狮等,有的高达2米多、有的仅数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