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课件.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5766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5.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施工课件.ppt(2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施工课件.ppt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目录v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1.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v2.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置v3.混凝土的搅拌v4.混凝土的运输v5.混凝土浇筑目录v二、整体结构的分部工程浇筑施工、二、整体结构的分部工程浇筑施工、质量及安全要点质量及安全要点v1出铁场砼施工v2矿槽工程砼施工v3渣处理、水处理等水处理工程v4基础施工v5混凝土柱的浇筑目录v6.混凝土肋形楼板的浇筑v7.悬挑构件、楼梯、圈梁的浇筑v8.混凝土墙的浇筑v三、混凝土养护三、混凝土养护v1.自然养护v2.养护剂养护v3.混凝土冬季养护方法详见混凝土季节施工第二节目录v四、商品砼施工注意事项四、商品砼施工注意事项v五、混凝土的季节施工五、混凝土的季节施工v1.混凝土夏期施工v2.混凝土雨期施工v3.混凝土冬期施工v六、混凝土质量检验六、混凝土质量检验v1.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目录v2.现浇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v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v4.混凝土强度检测v七、质量通病防治七、质量通病防治v1.墙体“烂根”v2.在门框洞口处发生门框倾斜或变形v3.模板拆除后,墙体表面出现麻面目录v八、安全要点八、安全要点v1.作业前v2.作业时v3.作业后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1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v1.1安全与技术交底v1.1.1检查施工前的各项安全设施,并进行安全交底;v1.1.2对施工班组的计划工作量、劳动力的组合与分工、施工顺序及方法、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操作要点及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v1.2材料准备v1.2.1水泥准备v

(1)根据工程量,估算出水泥的总量。

袋装水泥应搭设水泥料库,散装水泥应架设水泥筒仓。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

(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规定。

v(3)检查水泥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v(4)检查数量: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v1.2.2骨料准备v

(1)砂、石堆放场地应平整、坚硬,并且铺设硬地坪。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

(2)砂进场前,应到实地检查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有害杂质含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后应随时测定砂子的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

v(3)石子进场前,应到采石场查看原材料岩石质量,破碎轧制工艺,检查粒径、级配和含泥量、有害杂质含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后如发现含泥量过大,可采用高压水、人工翻堆冲洗,或另设一台自落式搅拌机作冲洗石子用。

大型堆场可将砖推车的料斗底板改为晒格式,在推料途中定点用高压水冲洗。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1.2.3外加剂、掺合料的准备v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GBJ119-198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v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GB50164-19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

v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GB1596-19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实验确定。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1.2.4拌合水v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GJ63-2006混凝土标准(附条文说明)的规定。

v1.3其他v1.3.1地基的检查与清理v1.3.2模板的检查v1.3.3钢筋的检查v1.3.4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v1.3.5机具的检查机准备v1.3.6设备管线的检查及清理v1.3.7道路及脚手架的检查v1.3.8及时了解天气预报,认真做好防雨、防冻、防暴晒的设备准备,浇注完毕后,应及时加强养护工作。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2.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置图2-1混凝土搅拌站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3.混凝土的搅拌v3.1混凝土搅拌一般要求v3.1.1在混凝土搅拌前,先加水使搅拌机空转数分钟,使搅拌筒的内壁完全湿润,然后将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搅拌筒壁上的砂浆损失,因此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数减半。

v3.1.2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做到一次性完全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严禁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进行操作。

v3.1.3材料称量要求:

v

(1)混凝土配料应采用质量比,并将配合比换算成每盘材料用量,并在搅拌机旁挂牌明示,便于检查。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

(2)砂石应经常测定含水率,雨天施工应增加次数,并随时由试验员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和砂石用量。

v(3)混凝土配料称量应准确,材料质量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vA.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为2%;vB.粗、细骨料为3%;vC.水和外掺剂溶液为2%。

v3.2投料顺序v先在上料斗中装石子(或砂)、再加水泥和砂(或石子),然后一次性投入搅拌机中。

投料时,将水泥加在砂、石子之间,这样可避免水泥飞扬。

最后,加水进行搅拌。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3.3搅拌时间v拌合材料在搅拌机中来连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不少于下表的规定。

若添加外加剂时,应事先将外加剂溶化在水中,待拌合物加水搅拌到规定时间一半后,再加入外加剂溶液继续搅拌至规定时间即可。

v轻质混凝土可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轻骨料混凝土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但搅拌时间应延长60-90s。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表3-1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混凝土塌落度(mm)搅拌机类型搅拌机出料量50030强制式606090自落式9090120注:

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4.混凝土的运输v4.1合理布置混凝土泵v施工时,施工现场要合理的布置混凝土泵所在位置,一般应尽量靠近浇注地点,最好应满足两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能同时就位,以使混凝土浇注时,能不间断的得到混凝土供应,进行连续压送,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泵的有效能力。

v4.2混凝土运输操作要点v4.2.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塌落度。

如有离析或初凝现象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搅拌均匀后方可入模。

v4.2.2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浇筑能力相适应,并以最少的转载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从搅拌机中卸出的混凝土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4.2.2-1的规定: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表4.2.2-1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2525C3012090C309060注:

1.对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性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其延续时间应按试验确定。

2.对轻骨料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延续时间应适当缩短。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4.2.3采用混凝土泵时,混凝土搅拌站的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应大于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能力,以保证混凝土泵能不间断的工作。

铺设输送管道应尽量避免弯曲,转弯应平缓,接头应密实,如管道向下输送时,应放置混凝土因自重流动,使输送管内混凝土中断而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混凝土泵在泵送前要用水、水泥浆充分湿润管道内壁,使输送管道、泵处于润滑状态。

v混凝土泵输送时应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

如不能连续供料可适当放慢速度,以保证连续泵送。

如泵送停歇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清除泵机和管道中的混凝土,再重新泵送。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4.2.3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应平坦,以减少运输时的震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v4.2.4转运混凝土时,应注意使拌合物直接对准装料运输工具的中心部位倒入,以避免混凝土离析。

v4.2.5在风雨或暴热天气运输混凝土时,容器上应加遮盖,以防止雨水进入或水分蒸发,冬期施工时应注意保温。

v5.混凝土浇筑v5.1振捣器操作要点:

v5.1.1插入式振捣器操作要点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

(1)振动器操作要点是:

“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切勿漏点插;上下要抽动,层层要扣搭;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操作要细心,软管莫卷曲;不得碰模板,不得碰钢筋;使用200h后,要加润滑油;振动半小时,停歇5min。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捣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拔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对于干硬性混凝土还须在振动棒拔出洞旁不远处,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振捣以保证把空洞填满。

在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v

(2)振动器的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插点的移动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进行,但两者不得同时混用,以免混淆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轻骨料混凝土时,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0-400mm。

振动器插入深度及插点布置如图所示。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3)振动棒使用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等,不得将振动器电动机挂在钢筋骨架上。

v(4)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浇筑厚度应小于振动棒长度的1.25倍或振动棒上盖接头处。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中50-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v(5)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振动时间过短不易捣实,时间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可酌情缩短,但最短不少于10s,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和不再产生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度。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图5.1.1-1振动器振捣点示意图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图5.1.1-2振动器振捣排列方式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图5.1.1-3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示意图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5.1.2平板振动器操作要点v

(1)使用平板振动器,应将混凝土浇筑划分若干排,依次平拉慢移,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动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相互搭接应在30-50mm,以防止漏振。

v

(2)平板振动器在每一位置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停止下沉,均匀出现浆液为准,一般为25-40s。

v(3)平板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在无筋及单层配筋平板中约为200min;在双层配筋平板中约为120mm。

v(4)振捣倾斜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混凝土振实。

v(5)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可采用两台振动器安装在两条木杠上,通过木杠的振动使其密实。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5.2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v5.2.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其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作为自检和工序交接记录;大型设备基础浇筑,尚应进行各专业综合检查和会签,基土上的污泥、杂物、钢筋上的锈蚀、油污、模板内的垃圾等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洒水充分湿润,缝隙应堵严,基坑内的积水应排除干净,如有地下水,应有排水措施。

v5.2.2为避免发生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如高度超过2m,应设置溜槽或串筒,如图所示。

也可在柱、墙模板上的适当部位留置上料孔,在往狭而深的模板内下料时,其顶部应设置轻便的卸料斗、漏斗或挡板。

v5.2.3混凝土浇筑应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时,每层浇筑厚度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配筋情况、浇筑及振捣方法等而定,一般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表5.2.3-1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振捣混凝土的方法浇筑层厚度(mm)插入式振捣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捣200人工振捣在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筋横疏的结构中250在梁、柱、墙板结构中200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150轻骨料混凝土插入式振捣300表面振捣(振动时需加压)200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v5.2.4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最长时间无试验资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