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72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docx

A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析

作者:

刘茜

来源:

《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1期

摘要:

实验动物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繁荣,是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条

件,其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生物医学研究、基因工程及教学等方面,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然而,由于实验动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验动物容易造成生物灾害,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及人类生存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旨在讨论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从其主要的生物安全隐患出发,提出构建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体系,提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推动动物实验高效、稳健发展,促进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管理

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生物医学研究、基因工程、产品试验及教学等。

作为实验材料,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稍有不甚就可能感染实验者或泄漏到环境中形成疫情,传播疾病,造成严重生物危害,因此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同时,一些认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减少或尽可能杜绝自身感染、环境污染以及实验室感染等事件发生。

本文从动物实验中的主要生物安全隐患出发,讨论构建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A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长效的实验室安全体系机制。

一、动物实验室中主要的生物安全隐患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验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1]。

动物实验室因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易造成实验室人员感染,并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同时,动物实验室的意外事故等也容易带来多种风险。

(一)实验动物的不安全性

实验动物的不安全性表现在动物气溶胶、人兽患病两个方面。

1.动物性气溶胶

动物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控制的独特工作环境系统。

动物实验期间,动物呼吸、排泄、尸体剖检,血液或组织样品采集、离心等实验操作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具有生物危害性的动物性气溶胶,成为生物安全隐患。

实验人员可通过黏膜接触、吸入、食入、意外创伤、接触感染动物、处理传染物等多种途径感染病原微生物。

2.人兽共患病

实验动物本身可能患有人兽共患病,WHO已列出150~200种直接或间接由动物传播给人的传染病,可造成严重的人身感染。

实验动物质量不达标,不仅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引发极大的生物安全问题。

(二)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合理

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在日常饲养和实验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

实验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样品、器官、尸体等控制或操作不当会变成病原污染的扩大器,造成更大范围传播,引发生物安全事件。

三、构建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一)规范ABSL-2实验室的申请和审批管理

1.制定ABSL-2实验室申请表

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及《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3],严把实验活动的审批是保障实验活动安全的第一道关卡。

动物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动物实验申请表》,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所有实验活动符合ABSL-2实验室的防护水平。

2.严格规定ABSL-2实验室审批流程

申请人首先要取得由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委员会出具的《动物实验福利伦理审查报

告》,然后将《生物安全动物实验申请表》提交于动物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动物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在限定工作日内对《生物安全动物实验申请表》进行审查。

实验申请通过审查后,实验动物中心还须对实验申请人的实验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二)ABSL-2实验室硬件设施设备的稳定与维护

稳定、安全的系统是确保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前提。

相关管理人员须定期检查硬件设备,保证空调机组、水循环系统、配电柜等正常运转,无异常现象。

定期检查或清洗空气过滤器、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确保这类具有隔离、通风、灭菌等功能的设备安全运行。

同时,为确保报警系统、应急装备、个人防护装备等备用装置符合生物安全要求,要定期检查其使用状态、维修日期等,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三)物品和实验动物进出ABSL-2实验室管理

严格把控物品及实验动物进出实验室的流程,避免污染,降低风险。

试验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和处理。

所有废弃物均须在生物安全柜内经喷雾消毒再密封打包移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交由特定的部门作医疗垃圾处理。

其中动物尸体、器官、组织等需要由特定部门作无害化处理。

(四)设立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在发生生物危害时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和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实验室应依据自身使用实验动物情况,对于实验动物中突发的生物病原体所致人畜共患疾病,实验动物突发、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较强致病性的传染病,不明原因引起的实验动物大批发病或死亡等情况,均应建立实验动物疫情处置的应急预案,做好实验动物传染病和疫情预防工作。

在加强管理并将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应为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配备急救箱,建立各种暴露和风险后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另外,应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要求,在发生实验动物疫情时,做好前期处置工作,上报相关部门,并及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4]。

四、结语

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且实验动物源性的感染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

实现实验申请和审批规范化管理,保证对ABSL-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稳定与维护,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实验素养和专业水平,有效管理实验物品,强化安全操作流程,建立应急预案等措施有利于形成有效的A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实验室内感染,保障实验人员、他人的身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公共卫生安全,保证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汤宏斌,孔利佳.实验动物学[M].湖北: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S].2006年1月11日人卫科教发[2006]15号.

[3]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S].2005年农业部令第53号.

[4] 杨芳.浅谈实验中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

398.作者简介:

刘茜,出生年月:

1986,性别:

女,民族:

汉,籍贯(精确到市):

湖北省丹江口市,当前职称:

助理实验师,学历: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实验动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