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资产减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7158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资产减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探究资产减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探究资产减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探究资产减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探究资产减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资产减值.docx

《探究资产减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资产减值.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资产减值.docx

探究资产减值

探究资产减值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营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资产价值一成不变的地位早已丧失,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的风险越来越大,资产减值已不仅仅是一项报表项目,他已成为上市公司问题较多和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的改变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小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会计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 研究、具体规范还是实务操作方面都不很完善。

在会计国际趋同的今天,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史无前例的具体明确的做出了有关资产减值问题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重新规范了有关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计量和转回等问题,势必对上市公司产生新的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旧会计准则,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等的比较,研究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若干影响。

 

关键词:

资产减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Abstract

Withthehigh-speeddevelopmentofglobaleconomy,theriskanduncertainty which thecompaniesareinfaceofbecomelargerandlargerintheseriouscompetitiveeconomicenvironment. The valueofassetshasalreadylosttheinvariablestatus,theriskoffixedasset,intangibleasset,goodwillandotherlong-livedassetsischanging impairmentofassets,whichisnotjustoneitemonthebalancesheet,hasbeenoneofthehighestdisputedproblemsforthelistedcompanies.

Assetimpairmentmeansthatbecausetheexternalenvironmentalelementsortheinternalusingmethodsandthescopechange,thevalueofassetdeclinesdownanditleadsthewholeeconomicprofitwhichmayflowinthecompanyinthefuturelessthanthebookvalueofthe accountingwhichbaganinthedevelopedcountries,isstillnowintheprimaryphaseinour researchinthetheory,criterion,andtheimplementationarenotvery,theaccountingtendtothesameinthewhole hasissued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inwhich《Theeighthstandard——Assetimpairment》concretelyandclearlyexpatiatestheproblemsaboutthejudgementofimpairment,measureandswitching mustinfluencethelistedcompaniesa articlewillresearchtheinfluenceofassetimpairmentonthelistedcompaniesthroughthecomparisonbetweenthenewstardardandtheoldone,andthecomparisonamongtheinternationalstardardandthedevelopedcountries’stardards.

Keywords:

assetimpairment,listedcompany,profitmanagement

目录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资产与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2

(二)资产减值的发展与完善•••••••••••••••••••••••••••••••3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国际比较•••••••••••••••••••••••••••••5

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5

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转回•••••••••••••••••••••••••••••7

四、分析资产减值与上市公司的关系•••••••••••••••••••••••8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及手段•••••••••••••••••••••8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9

五、研究总结与局限性•••••••••••••••••••••••••••••••••••16

资料来源与参考文献•••••••••••••••••••••••••••••••••••••17

一、引言

研究背景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前景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的盈利能力失去了其在工业时代所具有的稳定性,所以会计也必须及时反映这种盈利能力的变化。

近些年来,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重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对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先后出台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更好的规范了其实务界的行为并且有效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虽然发起较晚,之前并没有完善的准则出现,但是其具体应用已经渗透在我国的会计实务里面,伴随着1993年以来的国内会计改革的进程,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我国的这些会计规范存在的问题,以及实务界执行情况和管理情况的混乱。

例如,规则不够系统和具体。

在新准则颁布之前,我国与资产减值相关的规定都分散在各准则条款《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之中,明显缺乏系统性;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在长期资产的计量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又如,内容不够全面,缺乏按照资产组合或者现金产生单元来计提减值准备和商誉的减值该如何处理等的相关规定。

可见,一部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

近年来,我国通过在深入研究探讨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如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适应未来的情况,于2006年正式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重新定义和规范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该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该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股市和证券市场的日趋完善,投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我国投资者不再只满足于购买国库券,尤其是深市、沪市的开放,使得多数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必须向其广大股民公开披露有关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问题,以便于股民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而在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报表很难准确如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

因为当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或资产的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变化的时候,资产真正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会低于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账面价值,造成信息披露的失真。

事实上,资产减值问题在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届都是十分受关心的问题。

首先,在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在报表中数额通常较大,同时资产价值的变化还影响着企业的负债权益结构,由于社会经济情况和企业内部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资产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会对以历史成本计价的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带来很大影响,从而影响着投资者正确的投资抉择。

其次,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离不开人的主观估计和预测,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不能避免的在具体会计处理方面留给上市公司一些自由空间,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准则规范所给的自由空间进行着盈余管理,平滑收益操纵利润。

例如,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上市公司可以自行决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这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其需要高估或低估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来调节利润;在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方面,由于国内缺少公开信息的二手买卖市场,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企业很难准确估计市场价格,因此对可变现价格和可回收金额的确定仍然要依靠主观判断,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者、债权人已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

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转回。

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处于较初级的时期,但是仍旧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努力与国际会计接轨,新准则中也对资产减值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从比较分析我国与国际资产减值的准则规范以及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等的影响方面来阐述。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纵观各国资产减值发展史,对各国的准则进行在确认、计量和转回方面的国际比较,研究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各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揭露资产减值的各种确认、计量和转回的方式对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资产与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

探究资产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得知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

所谓资产,其定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准确把握资产的涵义,是财务会计研究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资产减值会计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了资产负债表中哪些经济要素需要作为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

下面我将回顾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于资产定义的迥然不同的观点。

未消逝成本观。

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一书中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以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从而将企业资产概括为“未消逝的成本”;经济资源观。

1970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颁布的第4号公告认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然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

未来经济利益观。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会计报表的要素》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

“资产是指作为以往的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未消失成本观强调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

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余额表,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能得以真实反映。

经济资源观根据会计原则来界定资产,认为资产取决于依据公认会计准则对经济资源的确认与计量,这显然颠倒了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主从关系,仍然未能揭示出资产的本质。

未来经济利益观动态地研究资产的特性,从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功能这一角度去考察资产的实质,这种表述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了资产的实质——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在这种定义下,企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强调采用历史成本。

然而,让我们探究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就会发现,企业并不只是单纯的消耗资产然后摊销计入成本和费用,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持有资产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因此,对资产本质的认识从“经济资源论”转向了“未来经济利益论”。

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了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把资产定义为: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按此观点确认计量资产就会与按历史成本法产生差额,当一项资产完全报废或损失,不能带来未来的现金流量时,或者是虽然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小于其账面价值,形成的差额即为资产的减值,必须据此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在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资产,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该准则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以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

但在有效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互动往往会导致商品的预期收益等于商品的生产支出加上合理利润,才等于其市场价格。

因而,购入时的资产价格代表了当时对资产在寿命期内所能产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合理评价,并且在购买当时也已经预计到资产的未来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及资产的使用而减少,如

 

注:

横轴——时间纵轴——经济利益预期

粗线——代表某一时点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细线——代表对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原始预期

可见,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在购置时无法预期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评价曲线会与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距,这个差距就是资产的减值。

而从会计学角度看,由于“受到基本假设和原则的制约……按经济本质定义,资产确实是未来的经济利益,但用于会计确认,有些问题就不好解决”。

在会计上我们探讨资产减值时就必须探讨它的计量问题,资产减值正是分别运用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所产生的计量差异。

由上可见,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

资产减值的发展与完善资产减值的早期思想

资产减值的早期会计思想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三世纪后,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空前繁荣起来,商品、货币交换,信贷业务的增加促使会计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沿用至今的借贷复式簿记。

在当时的会计实务领域,人们已采用成本法和成本市价孰低法来计价存货。

文献《数学大全》中曾提出不得高估存货的思想,证明了当时实务中已经存在按照低于成本的市价估价存货的做法。

根据文献,第一个提及资产过时、毁损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法国JacquesSaary于1675年明确提出了成本市价孰低法,将之用于存货的陈旧、过时和毁损,并于1712年提出了他对可变现净值的理解。

19世纪,在德国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还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为了对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投机,1884年的德国公司法还要求公司公布它的利润和提交列有资产按成本和市价孰低法计价的资产负债表”。

2、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虽然资产减值会计思想最初在欧洲大陆形成,但是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减值会计,只是稳健原则在会计上的应用。

随着二战的结束,经济重心转移,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军人,同时也成为世界会计的先行者,投资者和银行等债权人要求企业编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减值会计由此迅速发展起来。

在SFAS发布之前,美国先后对存货减值、短期投资减值、长期投资减值、或有会计事项作出了规范,但均分散在不同的准则中,并且对持有和使用的资产的减值问题未予规范,这样的漏洞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自行计提减值或注销来操纵企业盈余的众矢之的。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

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

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文硕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

为了增强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抑制企业盈余操纵的行为,AICPA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要求FASB对资产减值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1980年,ACSEC首次向FASB递交了一份名为“对账面价值不能完全回收的长期资产的核算”的问题报告,首次对永久性标准提出了质疑。

1995年发布了SFAS,准则针对长期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以及相关的商誉等项目区分不同的资产类型进行规范:

对于持有或将继续使用的资产,当有关事项或变化的环境预示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收回时,企业应当估计资产使用和最终处理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如果这个未折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小于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减值;对于待处置的资产,应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中价值较低的一方确认。

但是由于其没有提供如何具体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指导,也没有涉及处于处置状态下企业分布的会计处理,针对这种情况,FASB于2001年发布SFAS,要求企业对所有通过出售处置的长期资产均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

自此,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

3、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日益重要,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资本流通速度日益加大,这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种情况下,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国际规范成为必然。

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做出了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决定。

因为在此之前,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都散布于存货、固定资产、投资等具体的准则中,没有统一的规范,影响会计核算的一致性。

另外,原规定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没有具体的规定。

例如,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应该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而折现与否在计量结果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又如,原准则中规定无形资产和商誉的摊销期不得超过20年,但理事会于1996年3月决定重新考虑,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如果对无形资产和商誉实施充分、可靠的减值测定,其摊销期是否可以超过20年。

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就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做出系统明确的规定。

1998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会议正式批准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并于同年6月发布。

此项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完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2004年IASB修订了IAS,变化主要发生在与商誉有关的减值测试部分。

4、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

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始阶段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会计制度改革时的“两则两制”,基于当时经济发展的条件,会计制度仅要求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一项减值准备——坏账准备,从而确立了应收账款应反映其可变现净值的理念。

四项准备阶段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的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四项资产的减值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

但对其他上市公司,除规定必须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外,对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这三项准备是否确认,并未做出强制性的要求,由公司自行确定。

虽然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但由于其强制执行面较窄,所以作用十分有限。

八项准备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我国2001年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并且将原有的四项减值准备规范扩大到计提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等在内的八项减值准备。

2006新准则的颁布虽然2001《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再次扩大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但是相关具体规范仍然散见在不同的准则条款之中,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转回缺少统一的规范,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新准则应时而生,大大改善了现行资产减值制度,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和转回重新进行了统一规定,其中变化最大的包括提出现金产生单元的概念以及商誉的减值处理,并且规定了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会计期间不可以再转回等等。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国际比较

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资产减值的认识也不断进步,我国对于资产减值概念的认识也处于发展之中。

资产减值确认的实质就是资产价值的再确认。

与初始确认以交易成本作为入账依据不同,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更多的是立足于现在和未来。

由此,其确认基础不是交易而是事项,即使没有发生交易,只要造成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已经存在,资产价值的下降可以相对可靠的计算,就可以加以确认了。

例如,国际会计准则IAS中认为所谓资产减值就是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在新准则出台前,我国一直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但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中做出了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然而新准则中,我国的相关规定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阐述: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其实,不只是对于资产减值概念的认识,我国的新准则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进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

下面本文将从减值准备确认的时间、标准、和基础等角度,将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几个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相比较,探究其中的异同。

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比较

不同类型的资产、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时间和频率不同。

不同情形下的资产减值其确认时间应当是不同的。

例如,对于不断下降式的连续减值,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确认;而对于资产价值一次性下降、伴随暂时性价格上升的资产减值以及资产价值起伏不定的三种情况,应当选择在月、季、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确认;对于存在导致减值的因素,但是减值一时并未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暂时不确认减值损失,但是应当尽可能地进行披露。

我国新准则中第二章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中第四条中规定: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然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检测时间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定,只是强调在出现任何资产的减值损失时,均要确认并计量损失,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另外,FAS142第12段规定,不进行摊销的无形资产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或在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