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6152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五单元word版有答案

第五单元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身体表面有角质层

②身体细长

③消化管长而发达

④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⑤消化管结构简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④⑤

2.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具有的是 

A.叶绿体B.细胞壁C.成形的细胞核D.分裂生殖

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需要 

①氧气;②水;③有机物;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

一段时间后,小气球鼓了起来,如图所示。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B.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淀粉D.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5.既能进行孢子生殖又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是 

A.酵母菌B.细菌C.乳酸菌D.蘑菇

6.下列科学家中,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孟德尔D.达尔文

7.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如图甲)。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当患者关节损伤严重时,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来代替受损关节(如图乙)。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

B.结构③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

C.人工关节可替代受损的④关节头和⑥关节窝

D.膝关节的复杂性体现在除基本结构外,还有髌骨和半月板等结构

8.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多种多样不仅体现在种类上,也体现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

人类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

例如,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已造成一千多万人患病,五十多万人死亡。

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

关于图中生物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的生殖方式相同

B.③既可以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中,又能独立生活

C.①所代表的生物生活方式有腐生、寄生、共生等

D.除②⑤以外,其他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9.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B.病毒主要是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对农作物等基本上没有害处

C.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帮了大忙

D.某些病毒可被利用来制取疫苗,预防疾病

10.下列有关青霉和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是一种真菌

B.青霉是通过孢子繁殖的

C.青霉素是一种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

D.青霉素可治疗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11.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

C.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D.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12.下图是四位同学绘制的蝴蝶结构简图(侧面图),能正确反映蝴蝶昆虫特征的是 

A.

B.

C.

D.

1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向日葵

B.海马

C.香菇

D.烟草花叶病毒

14.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A.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

B.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肺炎球菌、青霉、霍乱弧菌、牛肝菌

15.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乳酸菌B.酵母菌C.链球菌D.醋酸菌

16.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

D.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8.北京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地、草坪上的落叶。

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B.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

C.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D.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19.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包括以下步骤:

①骨绕关节转动,②骨骼肌收缩,③相应的骨受到牵拉,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20.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细菌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如图是家鸽体内气囊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

 ,

 ,

 。

(2)用箭头和数字表示出家鸽飞行时吸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方向 。

(3)家鸽在飞行时需要大量氧气,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冬季在黄海南部潜伏越冬,每年

月集结奔向山东半岛,入渤海产卵,直到秋季,才陆续南移回到黄海中心。

(1)小黄鱼是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来完成长途“旅行”的。

(2)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 ,其中密布 ,有利于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

23.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举例:

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

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

“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 等来传递信息。

24.世界关节炎日是每年的

日。

“世界关节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 (填名称,下同),可将组成关节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经常锻炼还能使它增厚,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2)【

】的内壁可分泌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阻力,【

】 和【

】 表面覆盖有一层光滑的 ,可以减少关节运动时的阻力,并可缓冲震动。

(3)患关节炎时,关节的【

】 内可能有脓液进入,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答案

第一部分

1.D

【解析】①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正确。

②身体细长与寄生生活无关,错误。

③蛔虫的消化道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错误。

④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正确。

⑤蛔虫的消化道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正确,可见D符合题意。

2.C

3.C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

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D

5.A

【解析】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

芽体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在母细胞形成芽体的部位,由于水解酶对细胞壁多糖的分解,使细胞壁变薄。

大量新细胞物质——核物质(染色体)和细胞质等在芽体起始部位上堆积,使芽体逐步长大。

当芽体达到最大体积时,它与母细胞相连部位形成了一块隔壁。

隔壁的成分是由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构成的复合物。

最后,母细胞与子细胞在隔壁处分离。

于是,在母细胞上就留下一个芽痕。

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故选:

A。

6.B

7.B

8.C

9.B

【解析】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A正确;

有的病毒是有害的,如烟草花叶病毒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因此病毒对人类有害,有的病毒是有益的,B错误;

在基因工程中,病毒主要是作为载体运送目的基因的,目前病毒载体常用者有改造来自猴肾病毒

)、逆转录病毒和昆虫杆状病毒等。

因此有些病毒在基因工程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正确;

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

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D正确。

10.D

【解析】青霉是一种真菌,用孢子繁殖。

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它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细菌的特殊物质,但对病毒无作用。

故选项D错误。

11.D

【解析】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青蛙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极为接近,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A说法正确。

B、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青蛙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离水源较近的环境中。

故B说法正确。

C、青蛙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适于陆地活动。

故C说法正确。

D、青蛙的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功。

故D说法错误。

12.A

【解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和口器等结构;胸部生有

对翅和

对足,故能正确反映昆虫的特征,A正确;

B图BC的身体没有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只有头、腹两部分,且运动器官着生在了腹部,B、C错误;

图D中的足、翅着生在了胸、腹部,且只有一对翅,D错误。

13.D

14.A

15.B

【解析】酵母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链球菌、醋酸菌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16.C

【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动物之间通过运用声音、气味、动作、分泌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如蜜蜂是舞蹈进行相互交流;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通过声音等;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故选C。

17.A

【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

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

故选A。

18.A

【解析】林地、草坪上的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有机质,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且落叶覆盖还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故选项A不合理,BCD合理。

19.B

20.D

第二部分

21.

(1)气管;气囊;肺

【解析】由图可得:

图中

是气管,

是肺,

是气囊。

      

(2)

【解析】家鸽吸气时,空气由

气管进入

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

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家鸽飞行时吸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方向是:

气管

气囊;呼气过程方向是:

气囊

气管。

      (3)双重呼吸

【解析】家鸽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即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气囊只是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双重呼吸方式可以供给家鸽充足的氧气。

22.

(1)躯干部;尾部;鳍

【解析】小黄鱼是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来完成长途“旅行”的。

      

(2)鳃丝;毛细血管

【解析】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其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

23.

(1)分工

      

(2)动作、声音和气味

24.

(1)关节囊

【解析】图中【

】关节囊可将组成关节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经常锻炼还能使它增厚,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2)滑液;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解析】【

】的内壁可分泌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阻力,【

】关节头和【

】关节窝表面覆盖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关节运动时的阻力,并可缓冲震动。

      (3)关节腔

【解析】患关节炎时,关节的【

】关节腔内可能有脓液进入,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