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5602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1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

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

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

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

  翻译

  大别山是我的知心朋友,它山势峭拔,高耸入云。

阔别十年今又与其重逢,景色清丽如故。

想起汉阳使君,他身穿羊裘,拄着拐杖,在大雪停后邀我登高。

千仞群山,一轮弯月,湖水清澈,楼阁倒映。

  十年的岁月,仿佛一枕黄粱梦,还未察觉,岁月已匆匆而过。

今天你我重逢,在碧山头相互追逐,健步如飞。

畅饮美酒,评谈千古,感叹英雄豪杰都已逝去,不由得泪雨难收。

现在谁作鹦鹉赋?

壮志未酬,只有满腔遗恨。

  注释

  水调歌头:

词牌名,长调。

又名《元会曲》《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此体上片九句,下片十句,共九十五字,平韵。

  鲒碕狂客:

代指汉阳使君。

古代有以籍贯称人的习惯。

  杖策拥羊裘: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隐士严光“披羊裘钓泽中”。

  觞:

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鹦鹉:

东汉末年祢衡不为曹操所容,后来终为黄祖杀害。

  赏析

  这是作者送给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汉阳使君的一篇词章,汉阳使君姓名无法知晓,从词中知道他二人阔别十年,重会于大别山,感触颇深,因而赋词相赠。

  上片起首二句,一语双关,既写人又写山,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大别山,我的朋友,高高地耸立在西州,十年后重新相会,山色依旧秀丽,映照着友人那清亮的眼睛,多么令人欢愉!

下面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常记”三句,“鲒狂客”,指汉阳使君是一个豪爽狂放之人,拄着杖披着羊裘,在大雪初停时邀请自己登楼赏景,那时的大别山一派迷人的夜景,使人心醉,在千仞群山中,月亮从山头腾然升起,如被山吐出一样,明月照水,水光又映照楼台,使楼台通明,景色是那样清秀明澈,挚友们在一起畅游,逸兴豪情,何等尽兴!

  下片从回忆到现实。

“黄粱梦”三句,写经过十年的岁月,国家由盛转衰,空有爱国之心,但仕途蹭蹬,壮志难酬,这一切都如黄粱一梦,眨眼之间,匆匆十年。

“与君邂逅”五句,又从感叹转入眼前,现在友人邂逅相逢,两人豪兴不减,重游大别山,举杯痛饮,畅论古今,但两人都坎坷不平,胸怀愤懑,现在只能是“英雄骨冷、清泪难收”了。

“骨冷”就是“心冷”,他们满腹爱国热情,徒遭打击,渐至冷却,只能为国洒泪,痛心疾首。

最后以“鹦鹉”二句收束全篇,现在没有谁还能像祢衡一样作《鹦鹉赋》。

在长满萋萋芳草的鹦鹉洲上,只留下满腔遗恨,是祢衡的遗恨,也是作者及其友人的遗恨。

  词作情景结合,境界宏大,写景状物,雄伟开阔,豪情逸兴与身世之志并寓其中、慷慨激昂,旷达豪放。

  全篇词感情豪迈粗犷之中见真情,作者再现了大别山纵横辽阔、莽莽苍苍的雄浑境界,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感情色彩。

起句“大别我知友”,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情感意识。

大别山成了词人的“知友”,“突兀起西州”句,笔势突然跃动,呈现大别山的挺拔耸立;这里“西州”指汉阳军。

在突兀雄壮的大别山前,激起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涛: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阔别了十年的山色,景色依然清秀如故亲切自然。

十年前作者曾游此山,连及当年邀陪游山之人: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

”寥寥几笔,朋友的豪放性格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鲒碕,又称鲒碕,山名,在今浙江奉化县东南。

此“鲒碕狂客”指“汉阳使君”,点出其籍贯。

  词意是“呈汉阳使君”,记叙作者与老朋友汉阳使君的深厚情谊。

王以宁对两次游览大别山的描写,文笔飞动:

第一次逸兴遄飞,壮志满怀,但还没有经受过压抑的痛苦;第二次“飞步碧山头”,是在仕途险阻、人世变迁之后,感情转入苍凉深邃但词人的心理却更加成熟。

词篇所展现的,是豪迈而细腻的感情体验,是壮阔宏大的突兀山峰,是千仞丛山中的月色和令人深思的“残夜水明楼”,是芳草萋萋析鹦鹉洲的怀古幽怨。

词人在强烈动荡的思想情绪中,动用动静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将大自然的环境与作者的感情波澜和谐地统一起来,“相逐飞步碧山头”,这句是写朋友邂逅相逢的万千感慨,极其激动,在翠碧的山峰上飞步相逐,情趣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界;本来是静悄悄的大别山的黑夜秀色,大别山头的月夜群峰,亦为词家一阵阵飘动的情绪狂澜所掀动所感动。

动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词篇音调飞扬,顿挫有力,笔飞墨动,纵横豪石,独具异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为献给汉阳使君而写的,这位汉阳军的长官,是王以宁志同道合的老友,阔别十年,又相逢了,词人面对大别青山(在汉阳县东北),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该词。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

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

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翻译

  赵昌父七月十五日用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韵写了一首关于李太白、苏东坡之事见寄,对我过分地赞美和推许,并且约我中秋一同泛舟。

八月十四日,我因病卧床在博山寺中,于是用其词原韵写了这首词答谢他,并把此词寄给吴子似。

  我轻轻地吟唱起心中的波澜:

“别看我形体如在睡眠一般,精神却自由奔放,达观旷远。

我要像天鹅一次次举翅高飞,看看这天地是方是圆。

”我想再唱啊,却从梦中醒来,推开枕头心中怅惘升起疑念:

人间事为什么总难圆满?

这心事虽然可向知心朋友倾谈,一泓秋水却把你隔得老远老远。

  注释

  水调歌头:

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等。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赵昌父:

即赵蕃,辛弃疾的朋友。

  七月望日:

七月十五。

  用东坡韵:

指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篇韵脚填词。

太白、

  东坡事:

因赵昌父原词亡佚,李白事所指不详,恐当是梦天、邀月一类事。

  过相褒借:

过于褒奖、过于推许。

  秋水之约:

或指相约八月中秋泛舟。

  博山寺:

寺名。

当因寺在博山得名。

博山当为铅山境内小山。

  谢:

答谢,答复。

  吴子似:

即吴绍古,鄱阳人,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任铅山县尉。

  寥廓:

指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

  畴昔:

昨晚。

  摩挲:

用手抚摸。

  素月:

皎洁的明月。

  俯仰:

俯仰之间,即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此句是说天上片刻,人间已过千年。

  客:

此处指赵昌父。

  骖:

古代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这句是说以鸾和凤为骖。

青山、

  赤壁:

代指李白和苏轼,李白死后葬于青山,苏轼贬官黄州之时,有赤壁之游。

  高寒:

天上高寒之处,指月宫。

“有客”三句说,有客乘鸾跨凤,和李白、苏轼相约,共上月宫游赏。

  酌酒:

斟酒。

  援北斗:

《楚辞·九歌·东君》:

“援北斗兮酌桂浆。

”援,手持。

  虱其间:

意谓以渺小无才之身参与其事。

“酌酒”两句是说,他们以北斗为勺,开怀畅饮,我也有幸厕身其间。

  少歌:

即“小歌”,指乐章的一部分。

  神甚放:

形容神魂自由腾飞,无拘无束。

  鸿:

大雁。

  鹄:

天鹅。

  高举:

高飞。

  重歌:

指反复歌唱。

  梦觉:

梦醒。

  推枕:

推开枕头,起身。

  惘然:

茫然若失的样子。

  底亏全:

为什么会有亏有全。

  美人:

指知己朋友。

此处指吴子似。

  婵娟:

形容姿容美好。

  赏析

  此词上片以描述梦境为主。

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

为有寥阔之志,自然有“梦登天”之举。

“畴昔梦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诵》中“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航”之意。

他感到现实中难以施展他的才干,他要到广漠宇宙去寻找他的理想境界。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两句,乃是全词思想的主干。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词人在梦幻中飞上青天,首先来到月宫,尽情地赏玩明月。

他在这里抚摸着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的幻境之中,不知不觉人间已过了千年之久。

  词的下片继续描写梦境。

词人在梦幻中无忧无虑地畅游太空,内心充满激情,不禁小声歌唱起来。

“神甚放,形则眠”二句,从字面意思看,是说身体虽然清静无为,好像在睡眠,但精神还是奔放旷达的。

这是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积极用世的自白。

他被迫再次闲居后,表面看来安静闲适,但他心中时刻不忘报国之志。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化用贾谊《惜誓》中“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把自己比作搏击长空、一再高举的鸿鹄,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接着,词人从梦境中回到现实。

词人在梦境里可以纵横驰骋,可是一旦梦觉,回到现实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这不禁使他感到怅惘,并产生了人世间不能尽如人意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疑问。

这里的“亏全”是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主要说的是“亏”的方面。

词人在这里以梦境与“梦觉”相对照,揭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同社会现实的矛盾。

在这发问中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人事难全的感慨,这发问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满腹经纶的老将对于怀才不遇、报国无路提出的强烈抗议。

词的结语“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觉得来得有些突然。

前面说的全是梦境以及梦觉后的惆怅,可是结语却一语宕开,表现出“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韩谏议》)的惋惜之情。

其实这是在前面几层意思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感想。

这一句表面看来只是对他的好友吴子似的思念,实际上主要还是抒发“谁识稼轩心事”(《水龙吟·再题瓢泉》)的苦闷心情。

  这首词在艺术特征上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在思想内容上的重要特征,而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则是浪漫主义传统的创作方法。

辛弃疾成功地运用这一传统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这首词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驰骋奔逸,狂放不羁,洋溢着豪迈的激情。

它充满瑰丽丰富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摩挲素月”“骖鸾并凤”“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圆”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丽光辉,显现出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色彩。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3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

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

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

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

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

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注释

  水调歌头:

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的友人章森,字德茂,当时是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万春节)。

  大卿:

对章德茂官衔的尊称。

使虏:

指出使到金国去。

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

  北群空:

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

  当场只手:

当场大事,只手可了。

  毕竟还我万夫雄:

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

我:

指章德茂。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我们汉使哪肯年年去朝见金廷。

得似:

哪得能像。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且去再拜你一拜,将来必将把你抓到我们的国家来。

穹庐: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顶毡房,这里借指金廷。

  藁街:

汉朝长安城南门内给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

都:

定都。

壤:

土地。

封:

疆界。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耻臣戎:

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

戎:

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

如许:

如此的意思。

  腥膻:

代指金人。

因金人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

磅礴:

这里指的是浩然的气势。

  胡运:

金国的命运。

赫日自当中:

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前途光明。

赫,光明的样子。

  创作背景

  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十二月,宋孝宗命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为贺万春节(金世宗完颜雍生辰)正使,陈亮作这首《水调歌头》为章德茂送行。

  赏析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大合唱中,陈亮高亢雄壮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来的“听众”。

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得颇具特色。

整篇立意深远,章法整饬,同时体现了南宋抗金派词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的特点。

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

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

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

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

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

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注释

  水调歌头:

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的友人章森,字德茂,当时是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万春节)。

  大卿:

对章德茂官衔的尊称。

使虏:

指出使到金国去。

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

  北群空:

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

  当场只手:

当场大事,只手可了。

  毕竟还我万夫雄:

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

我,指章德茂。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我们汉使哪肯年年去朝见金廷。

得似,哪得能像。

  且复穹庐拜,会像藁街逢:

且去再拜你一拜,将来必将把你抓到我们的国家来。

穹庐,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顶毡房,这里借指金廷。

  藁街:

汉朝长安城南门内给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

都:

定都。

壤:

土地。

封:

疆界。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

  耻臣戎:

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

戎:

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

  如许:

如此的意思。

  腥膻:

代指金人。

因金人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

  磅礴:

这里指的是浩然的气势。

  胡运:

金国的命运。

  赫日自当中:

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前途光明。

赫:

光明的样子。

  鉴赏

  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上片开头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两句,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

“南师”指南宋军队,由于南宋朝廷对金国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南宋军队已经很久没有向敌人发动进攻了,这就越发使金人感到南宋政府怯懦好欺。

“谩说”就是休说。

“北群空”是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典故。

原意是说,伯乐善识马。

他一过,好马都被选出,冀北的好马就空了。

这里以马群中没有良马比喻朝廷上缺乏人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由于好久没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进攻,于是便胡说南宋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材了。

  在这种形势下,章德茂出使金国,困难实在不小。

在敌人面前要做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是不容易的。

陈亮深知此点,于是便给朋友鼓劲。

从“当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

“当场”指章德茂出使,会见金国统治者的场合。

“只手”,古代有“只手擎天”的话,指章德茂象只手擎天那样能够独立支撑危局。

“毕竟还我万夫雄”是说经过较量,章德茂必能恢复我国使臣作为万夫之雄的形象。

当时出使金国的人有的在敌人的威胁下屈服了,这里是赞美章德茂是能够恢复不屈服的英雄形象的。

  “自笑堂堂汉使”以下三句,是说章德茂心中充满了做一个堂堂汉家使节的正气,有着威武不能屈的崇高节操,就象那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的黄河流水,是任何力量也屈服不了的。

“自笑”,自己会意的一笑,是乐观主义的表现。

“得似”,好象。

“依旧”,依然、仍旧。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是说:

你暂且到金人宫殿里去拜见一次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制服他们,把金贵族统治者的脑袋挂在藁街示众的。

“穹[qióng]庐”,北方少数民族用毡搭成的.圆形帐篷,这里喻指金人的宫殿。

“藁[gǎo]街”,汉代长安城内外国使臣集中居住的地方。

汉将陈汤出使匈奴,曾把不服管理的郅支单于杀了,回来要求把单于的头挂在藁街,作为对“犯汉”者的惩戒。

  下片没有直接实写章森,但处处以虚笔暗衬对他的勖勉之情。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句,是指千百年来养育了华夏子孙的祖国大地,在这里主要是指北中国。

尧、舜、禹是上古时代的帝王。

都、壤、封就是国都、土地、疆域的意思。

面对着大好河山,作者激愤痛心地问道: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意思是说,在这个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国度里,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志士吧!

  “万里腥膻如许”三句,谓广大的中原地区,在金人统治之下成了这个样子,古代杰出人物的英魂何在?

伟大祖先的英灵何在?

正气、国运何时才能磅礴伸张?

作者的这一连串责问,完全是针对朝廷上的主和派而发,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主和派是不折不扣的千古罪人。

“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

“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

“如许”,如此的意思。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信心。

“胡运”,金国的气运。

  “何须问”,即不必问的意思。

“赫日”指中午光线耀眼的太阳。

这两句是说:

金朝的气运已经快完了,它的灭亡是肯定的,因此不必多问,而宋朝却象太阳刚升到了中天,前景是很辉煌的。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

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

“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

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

”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

“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

使此恨磊磈而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

世之知此耻者少矣。

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

”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

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

‘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

’”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教,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

“(这类作品)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

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

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

”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启发的。

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4

  原文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翻译/译文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

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神女峰)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注释

  ⑴游泳:

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⑵长沙水:

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

“民谣: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⑶武昌鱼:

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

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这里化用。

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⑷极目楚天舒:

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舒,舒展,开阔。

柳永词《雨霖铃》:

“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

“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⑸宽余:

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⑹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意思是

  ⑺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⑻风樯:

樯,桅杆。

风樯,指帆船。

  ⑼龟蛇:

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实指龟山、蛇山。

  ⑽一桥飞架南北:

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⑾天堑:

堑,沟壕。

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

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

“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⑿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

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

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

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

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

”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赏析/鉴赏

  1956年,63岁的毛主席写下《水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