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4646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docx

语文高考三轮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

专题强化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

(二)

一、(2018·河南省商丘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

家于沙随,靖康之乱,徙绍兴之余姚。

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

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

训武郎杨大烈有田十顷,死而妻女存。

俄有讼其妻非正室者,官没其赀,且追十年所入租。

部使者以诿迥,迥曰:

“大烈死,赀产当归其女。

女死,当归所生母可也。

”民饥,府檄有诉闭籴及粜与商贾者,迥即论报之曰:

“力田之人细米每斗才九十五文逼于税赋是以出粜非上户也县境不出货宝苟不与外人交易输官之钱何由而得?

今强者群聚,胁持取钱,殴伤人者甚众,民不敢入市,坐致缺食。

”申论再三,见从乃已。

县大水,亡稻麦,郡蠲租税至薄,迥白于府曰:

“是驱民流徙耳!

赋不可得,徒存欠籍。

”乃悉蠲之。

郡僚犹曰:

“度江后来,未尝全放,恐户部不从。

”迥力论之曰:

“唐人损七,则租、庸、调俱免。

今损十矣。

夏税、役钱不免,是犹用其二也,不可谓宽。

”议乃息。

境内有妇人佣身纺绩舂簸,以养其姑。

姑感妇孝,每受食,即以手加额仰天而祝之。

其子为人牧牛,亦干饭以饷祖母。

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

调信州上饶县。

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

迥力止绝之,尝曰:

“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

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

”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

“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

”反复言之当路。

迥居官临之以庄,政宽而明,令简而信,绥强抚弱,导以恩义。

积年雠讼,一语解去。

猾吏奸民,皆以感激,久而悛悔,欺诈以革。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九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力田之人细/米每斗才九十五文/逼于税赋/是以出粜/非上户也/县境不出货宝/苟不与外人交易输官之/钱何由而得

B.力田之人/细米每斗才九十五文/逼于税赋/是以出粜/非上户也/县境不出/货宝苟不与外人交易输官之/钱何由而得

C.力田之人细米/每斗才九十五文/逼于税赋/是以出粜/非上户也县境/不出货宝/苟不与外人交易/输官之钱何由而得

D.力田之人/细米每斗才九十五文/逼于税赋/是以出粜/非上户也/县境不出货宝/苟不与外人交易/输官之钱何由而得

[解析] 断句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比如本题:

“细米每斗才九十五文”的意思是:

细米每斗才价值九十五文。

其中“细米”作主语,“每斗才九十五文”作谓语,句意完整,语法合理,故在“细米”的前面停顿,这样就排除A项、C项。

“县境不出货宝”中主语是“县境”,谓语是“不出”,宾语是“货宝”,句意是:

县境内又不出财货珍宝。

故应在“货宝”后停顿,排除B项。

据此推断D项正确。

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

疏通语意为:

努力耕田的人,细米每斗才价值九十五文,受交纳税赋的逼迫,因此不得已才卖米,并不是富裕的家庭。

县境内又不出财货珍宝,如果不和外地客商交易,交纳给官府的钱又从哪里获得?

[答案] 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室,古代时有祖庙、嫡妻、嫡子等意义,这里的意思是嫡妻。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法律刑狱的机关,六部之一。

C.夏税,从唐代开始,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季征收的称为夏税。

D.斛面米,指古代朝廷征粮用斛计量时,官吏们从斛面上用手段刮取的粮食。

[解析] B项,“法律刑狱”错,应是“户籍财经”。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迥命途多舛。

幼年遭逢靖康之乱,迁居他乡;十五岁时又失去父母,孤苦无依,飘泊不定,直到二十多岁才知道读书。

B.程迥体谅百姓的疾苦。

闹水灾时,郡里免除百姓的租税极少,程迥给以激烈的批评,还引用唐朝时的做法反驳反对全部免除租税的议论。

C.程迥重视孝道。

有个妇人做工奉养自己的姑姑,给别人放牛的儿子也常送饭给祖母,程迥细致打听后向郡里报告,郡里给妇女送了钱粮。

D.程迥善于处理同百姓的关系。

他用恩义开导百姓,多年的争讼,有时候程迥一句话就能调解,奸猾的官吏、刁钻的百姓,对他都很感激。

[解析] C项,“姑姑”错,应该是“婆婆”。

[答案] 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驱民流徙耳!

赋不可得,徒存欠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是……耳”:

“这样做就是……罢了”;“流徙”:

“流离失所”;“徒存”:

“空留记录”;“欠籍”:

“亏欠租税的账簿”。

(2)“曾”:

“竟然,却”;“不是思”:

“不想着这种恩德”;“其”:

“难道”。

[答案] 

(1)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

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

(2)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

【参考译文】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县人。

家住在沙随,靖康之乱时,移居绍兴的余姚县。

十五岁时,遭遇父母之丧,孤苦贫穷,飘泊不定,无法自救。

二十多岁,才知道读书,当时战乱刚刚平息,西北一带的士大夫大多居住在钱塘,程迥才有了机会被朝廷考察其德行与学业。

隆兴元年考中进士,担任扬州泰兴县尉。

训武郎杨大烈有十顷田地,杨大烈死后留下了妻子女儿。

不久有人告杨大烈的妻子不是正室,他的财产应该没收入官,并且追缴十年来所收的租子。

部使者把这件事推托给程迥处理,程迥说:

“杨大烈死了,财产应当归他女儿所有。

他女儿死后,财产归她的生母所有就可以了。

”百姓闹饥荒,官府檄文指出有人控告有禁止买米和卖米给外地商人的现象,程迥马上分析回答说:

“努力耕田的人,细米每斗才价值九十五文,受交纳税赋的逼迫,因此不得已才卖米,并不是富裕的家庭。

县境内又不出财货珍宝,如果不和外地客商交易,交纳给官府的钱又从哪里获得?

现在豪强之人群聚一起,向别人胁迫索取钱财,殴打伤害了很多人,百姓不敢进入市场交易,因此导致缺少粮食。

”陈述分析多次,意见被采纳才停止。

县里发了大水,庄稼没有收成,郡里免除百姓的租税极少,程迥向官府报告说:

“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

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

”于是全部免除了百姓的租税。

郡里的一些官员还议论说:

“朝廷南渡之后,不曾全部免除租税,恐怕户部不会答应这样的做法。

”程迥深刻地分析说:

“唐朝时损失达到七成,那么租、庸、调就全部免除。

现在损失已经达到十成了。

夏税、役钱还没有免除,这是仍然施行其中的两条,不能算是减轻得太多。

”争论才停止。

辖境内有个妇女被别人雇去操持家务,以此来奉养自己的婆婆。

婆婆被儿媳的孝心感动,每当接到送来的食物,就把手放在额上仰天祈祷。

妇女的儿子给别人放牛,也求取饭菜来送给祖母。

程迥访查了解了这个情况,为了记录表彰这件事,向郡里报告,郡里给妇女送了钱粮。

调任信州上饶县。

上饶每年缴纳租税数万石,过去的做法加倍征收,官吏又巧取斛面米(量米时用手段多征的米)。

程迥极力制止杜绝这种现象,曾经说:

“县令和官吏所食用的,都是这地方老百姓的膏血。

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

”州郡催讨经总钱(宋代的一种附加杂税)非常急迫,程迥说:

“经总钱就是古代的除陌钱(唐代一种杂税),现在这钱征收的却是主要赋税的三倍,老百姓怎么能够承受得起?

”反复把这话说给执政者。

程迥做官对百姓庄重严肃,政策宽厚而明睿,政令简洁而诚信,安抚百姓,用恩义开导他们。

多年的争讼,有时候程迥一句话就能调解。

奸猾的官吏刁钻的百姓,都很感激,时间久了就有所悔悟,欺诈的恶俗因此转变。

二、(2018·长春市高三质量检测(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

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估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

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

卓怒毖曰: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叱毖令出,于外斩之。

靖惧诛,奔估。

估卒,依扬州刺史陈秫。

秫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

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

“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

自流宕以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

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斗。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

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

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

“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建安十六年,转任蜀郡。

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

及即尊号,策靖曰:

“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

君其勖哉!

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

章武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有删节)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B.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C.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D.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解析] 句中“善士”作“拔用”的宾语,不要断开;“用人”和“所”构成“所字结构”不要断开;“天下人心”作“违”的宾语,不要断开。

“卓”作后面“何用查负”的主语,不应断开。

故答案为C。

[答案] C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旧时以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为从弟。

B.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

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解析] A项,从弟,旧时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答案] 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

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协,受到排挤,生活艰辛。

B.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

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C.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

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D.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

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解析] D项,“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张冠李戴,原文“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

[答案] D

8.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

章武二年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进退:

举贬升降;沙汰:

淘汰清除;秽浊:

形容词作名词,腐败昏庸之官;显拔:

提拔举荐;幽滞:

形容词作名词,怀才失意之士。

(2)逾:

超过;爱乐:

喜欢,喜爱;诱纳:

招引接纳;卒:

死,去世。

[答案] 

(1)(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

(2)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招引接纳后进,品评清谈不倦。

章武二年,许靖去世。

【参考译文】

许靖,字文休,是汝南郡平舆县人。

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一同成名,并且都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感情颇不融洽。

许劭官任本郡功曹,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

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就举荐许靖为掌管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负责察举孝廉,后又任职尚书郎,掌管官员的选用。

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以汉阳人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

于是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人孔估为豫州刺史,而许靖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他不就职,被改任为御史中丞。

韩馥等人到职后,纷纷举兵反攻京城,打算杀掉董卓。

董卓怒斥周毖说:

“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

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

我董卓为何要起用这些忘恩负义之徒!

”喝令将周毖推出,在城外斩首。

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估那里。

孔估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史陈秫。

陈秫死后,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许靖交情深厚,因而前来保护许靖。

许靖出于仁厚之心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战乱,许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景的人莫不赞叹。

到了交阯郡,交阯太守士燮对许靖格外敬重厚加款待。

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交州,他给尚书令荀彧写信说:

“许文休乃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大事。

自他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

他以人伦纲常对待同类,仁义宽厚,都很有收效,只是无法一一陈述而已。

”后来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刘璋任命许靖为巴郡、广汉太守。

南阳人宋仲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

“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

”建安十六年,许靖调任蜀郡。

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蜀地,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刘备为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

刘备即位称帝,即册封许靖说:

“朕得以承嗣帝业,君临天下,日夜惶惶不安,惟恐不能平定四海。

百姓未能亲附,五德不彰,你身为司徒,应当谨慎地布施五常教化,使其弘扬光大。

你要自勉啊!

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奖掖后进,品评清谈不倦。

章武二年,许靖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