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茶诗.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52665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茶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轼茶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轼茶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轼茶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轼茶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茶诗.ppt

《苏轼茶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茶诗.ppt(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茶诗.ppt

苏轼茶诗词苏轼简介o10371101,眉山(今属四川)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o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o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

o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o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古木怪石图祭黄幾道文o祭黄几道文苏轼生平o1037生,祖父苏序,父亲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o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1057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撰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列第二。

o1061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

后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归里。

o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生平o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o苏轼在除丁忧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亦不赞成王安石的做法,所以他也不见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o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县苏轼生平o乌台诗案:

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

o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然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o仁宗太后、苏迈借款、牢中小宫仆o出狱以后,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

苏轼生平o神宗驾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o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后官至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o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至杭州当太守。

西湖“苏堤”苏轼生平o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

1094年,苏轼被贬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o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o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o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苏轼身后o元祐党人碑:

宋徽宗崇宁元年间,蔡京任宰相。

为打击政敌,将司马光以下共309人之所谓罪行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称为元祐党人碑、党人碑。

1106年遭雷劈。

o道士:

天宫担任文臣;收集文稿,五万元每件苏轼的思想、个性o儒释道交融:

经历、交游、作品神、鬼、人o洒脱的生活态度: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却坚持积极用世,造福一方,信奉在其位才能为百姓谋其利。

他为人耿介坦率,嫉恶如仇,遇有不平,即“如蝇在食,吐之乃已”,因而也经常得罪权贵。

他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也曾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晚年更被贬惠州、儋州,病死常州,葬身河南,结局可谓辛酸。

然而,他一生坦荡磊落,真诚待人,两袖清风。

o“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茶诗o宋代文人好茶成风,苏东坡嗜之尤深。

在北宋文坛上,与茶结缘的文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东坡那样对品茶、烹茶、种茶等茶事在行,对茶史、茶功也颇有研究,o苏轼写过近百首咏茶诗词,其中近50首是专门咏茶的。

苏东坡和茶,展现的是文人与茶的和谐结合。

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仙山灵草湿行云,洗尽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春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o元佑七年(1092),诗人的好友曹辅给诗人寄来产自武夷山麓建州北苑的壑源新茶并诗一首。

诗人和诗一首以表谢意。

苏轼认为茶似二八佳人,清白可爱,自然质朴,对茶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

o此诗是诗人流放海南时所作。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杨万里称此诗“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