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1436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docx

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第978套

2020年广东省《小学教育学》每日一练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题)

1.“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2.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3.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A.班长

B.班主任

C.德育教师

D.校长

4.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5.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育思想

D.教学原则

6.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7.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8.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以区分为两种,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的是()。

A.赫尔巴特

B.斯滕伯格

C.夸美纽斯

D.加德纳

9.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1.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13.教师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人新课的方法是()

A.直接导入

B.问题导入

C.审题导入

D.情境导入

1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A.做好管理工作

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提高学生成绩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出发的。

A.认识

B.情感

C.行动

D.实际

16.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17.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迸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18.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拓展型课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19.在有关人的身心发展动因问题上持内发论观点的是()。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华生

20.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21.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活动

B.劳动技术教育

C.课外活动

D.额外教育

2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3.《学记》中要求:

“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4.《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未成年人是()

A.未满18周岁的人

B.未满18周岁的公民

C.10至18周岁的公民

D.未满16周岁的公民

25.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26.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时代。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27.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一种()。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8.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2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30.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汀()

A.具体方法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班级建设的目标

D.工作程序

二、多选题(共20题)

31.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A.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32.“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指的是()

A.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B.学科的知识逻辑

C.课堂的组织顺序

D.学生的认知顺序

E.课堂教学的进行

33.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的发展水平。

A.我国的国情

B.社会政治

C.经济

D.文化

34.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A.社会

B.知识

C.儿童

D.教育制度

3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哪几方面?

()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6.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

()

A.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E.成人教育

37.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38.()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A.社会

B.知识

C.学生

D.教师

E.家庭

3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40.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

A.内容的统一性

B.相对的独立性

C.本质的阶级性

D.历史的继承性

E.现象的一致性

4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42.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43.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

A.练习课

B.实验课

C.讲授课

D.复习课

E.演示课

44.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

A.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

B.掌握学习的理论

C.自然和自由的教育

D.结构课程理论

E.实验教学理论

4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

46.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A.课前准备

B.上课

C.练习

D.评定

E.作业

47.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

()

A.主题

B.练习题

C.任务

D.教科书

E.评价标准

48.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结构

49.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50.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

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

B.少先队活动文化

C.少先队礼仪文化

D.少先队辅导文化

E.少先队理论文化

三、判断题(共10题)

51.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

52.研究性课程重研究过程甚于重结论。

()

5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但不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

54.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

55.

个别活动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才能进行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

56.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方法。

()

57.人的品德一旦形成,将不再改变。

()

58.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

保证。

()

59.对时间的管理不属于学习策略。

()

60.课程设计包括两方面:

一是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二是具体课程的编制。

()

四、简答题(共2题)

61.潜能

62.试述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基本理由。

单选题答案:

1:

B2:

D3:

B4:

D5:

B6:

C7:

C

8:

A9:

C10:

A11:

D12:

A13:

C14:

D

15:

D16:

A17:

B18:

A19:

A20:

C21:

C

22:

B23:

B24:

B25:

A26:

B27:

B28:

C

29:

A30:

C

多选题答案:

31:

A,C,D32:

A,B,D33:

B,C,D34:

A,B,C35:

B,C,E

36:

A,C,D,E37:

A,B,E38:

A,B,C39:

A,B,C,D,E40:

A,B,D

41:

A,B,C,E42:

A,C,D43:

A,B,C,D,E44:

A,B,D,E45:

A,B,C,D

46:

A,B,C,D,E47:

A,C,E48:

A,B,C,E49:

A,B,C,D50:

A,B,C,D,E

判断题答案:

51:

对52:

对53:

错54:

错55:

56:

错57:

错58:

对59:

错60:

简答题答案:

61:

None62:

None

相关解析:

1: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等特点,“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就是典型例证。

2:

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3: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4:

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5:

B【解析】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

C【解析】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

7:

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8:

赫尔巴特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两部分。

前者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他们将来选择职业:

后者是指道德的目的,要求培养五种道德观念,这是教育最必要的、最高的目的。

9:

C【解析】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基础学科。

10: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11:

D【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

A【解析】“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主张。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审题导入是指教师新课开始时先板书课题或标题,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14:

D【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很多,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和方式。

这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6: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因为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不具有强制性。

没有自愿性,也就不能体现其优越性。

17: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18:

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

19:

A【解析】略。

20: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21:

课外活动就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素质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23:

B【解析】“不陵节而施”意思是不超过学习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24: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5:

A【解析】本题考查小学教育目的的概念。

26:

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7:

B【解析】略。

28: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29:

介入教学是指教师针对特定的教材和儿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旁人可从旁边插话,从而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动态关系中,创设教学的实际技术和方法。

30:

班级建设的设计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订最为重要。

相关解析:

31:

ACD【解析】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32:

循序渐进的“序”包括两大方面,即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其中,学生发展规律包括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以及学生生理发展节律。

33:

BCD【解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34:

ABC【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35:

BCE【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其基本精神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6: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37:

ABE【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其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

38: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为社会、知识和学生。

39:

略。

40:

AB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内容的统一性、相对的独立性、历史的继承性。

41:

联合国提出的基本原则有: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42:

ACD【解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是布卢姆对教育目标分类学主要部分的划分。

43:

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划分课的类型,主要分为讲授课、实验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44:

ABDE【解析】略。

45:

ABCD【解析】ABCD四项均为班主任了解学生采用的一般方法。

46:

ABCDE【解析】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47:

ACE【解析】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主题,任务和评价标准。

48:

ABCE【解析】D项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49:

ABCD【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50:

五项均属于少先队文化的基本内容。

相关解析:

51:

√【解析】略。

52: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53:

×【解析】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54:

×【解析】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备好课。

55:

个别活动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56:

讲授法可以是“注入式”的,也可以是“启发式”的。

“注入式”主要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7:

随着人的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

58:

√【解析】略。

59:

对时间的管理属于资源管理策略,故属于学习策略的一种。

60:

√【解析】略。

相关解析:

61:

潜能: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62:

(1)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学校的产生使教学与生活分化开来,教学成为学校的独立活动。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机构的根本所在。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在各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计划性、系统性更强,更能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

前苏联20~30年代,我国建国后的经验教训都说明,否定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就没有保证。

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则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