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1114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docx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

“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

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岸转。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新娘(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四)何:

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儿:

孩子;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平民百姓之间的往来都不会相互欺骗何况是国家之间呢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何必知道他比我出生的还是出生的晚呢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向西可以看到夏口,向东可以望见武昌,山峰和江河相互盘绕,草木茂盛苍翠。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词》)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的想去哪里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中啊(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项羽于是带领士兵往东去,到了东城,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他(秦王),一定要得到契约(指不攻击燕国)来报答太子。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宋朝的军队收复了北方失地,到了忌日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他(指给我出点子的那个部下)的建议,大王您也赦免了我。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然而我也后悔跟着他(出来而没有继续进入洞中)而不能尽游玩的乐趣.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不识罢了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佩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泥土石头放哪里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况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4.并列关系:

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赵国弱小并且害怕(秦国)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

“再不出去,火把将要熄灭了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将要怎么办呢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所俘虏

2.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发誓不和你分开,你暂时回娘家去。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他如果真的是这样,谁又能有办法控制他呢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

你们这些)不这样做,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以您这样的作法,来求取你要达到的目标,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倘若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我又怎敢用此来和您游说呢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这个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立的地方。

(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承蒙您破格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我怎敢徘徊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夜晚派兵包围我所住地地方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过秦论》)

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③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这样做是灭亡的秦朝的继续,我私下里认为大王不能采取这样的做法3.判断词,是。

①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不是我织布织的慢,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不这样做,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2.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3.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将怎么办呢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别人正好是刀和砧板,(而)我是鱼肉,(又)为什么要推辞呢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几个人一块走路,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

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把泥土石头放哪里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2.哪里,怎么。

①割鸡焉用牛刀(《论语》)杀鸡为什么要用杀牛的刀呢(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燕国便马上招来了祸端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断句都不知道,迷惑就不能解开,去(向老师)请教吧,小聪明而没有大学问的人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盘旋着,曲折着,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伫立着不知道他们有几千万座。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如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消灭六国的国家,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的人,是秦自身,而不是天下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进攻嘛又进攻不下来,包围它吧又没有足够的存粮来继续,我还是把它还给你吧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12.【以】

(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

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希望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2.表示凭借。

译为:

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凭借勇气在诸侯之间闻名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付乡党——送还乡里(的朋辈中)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

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难道赵国的国王因为一块玉(和氏璧)而对秦国欺诈(反悔)吗6.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依照,根据。

①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其他的船按照次序一起前进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樊哙侧着盾牌一撞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立太子做王,(以此)断了秦人原本的打算(扣押赵王来威胁赵国的打算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那些贿赂秦国的国家而败亡②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就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来命名它的。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①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从这儿到那儿的十五座城池给与赵国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五)名词。

译为:

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六)通假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本来就诧怪这件事。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没有不就着桃核的形状顺势雕刻出造型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凭借有利的局势,就着这种便利,支配割裂天下,分割掠夺江山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依靠别人的力量,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因,因此,就是因为这个事,或这个原因的意思。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无具体意义。

不如因为这事而去厚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趁机击杀沛公(刘邦)在他的座位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廉颇)凭借宾客带领到了蔺相如的门前谢罪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后退几步站着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到现在没有相会的理由于,从。

因,机会。

(三)动词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因此情况随着不同时代而发展,政策措施也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情况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

蒙:

承接因:

沿袭1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小路逃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2.“在……方面”“从……中”

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因为爱他的孩子,就给孩子选择一个好老师来教。

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你受宠于赵王6.与,跟,同。

①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想和您交朋友.7.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

比)(《劝学》)青色虽然是从蓝色里提取的,但它的蓝色更深一些15.【与】

(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军,没有能够和项羽相见2。

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陈涉年青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3.比,和……比较。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二)连词。

1.连词。

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但出谋划策的谋士和勇猛善战的勇士,却仍然不可不豢养和挑选(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于是给他一个生的猪腿。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东方六国)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来对抗秦国)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庞暖容易对付啊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

(《骞叔哭师》)骞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我与曾点的观点一样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古人说)早上犯的错晚上就更正了,这是君子所赞许的

(四)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

3.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5.表示选择关系。

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徙”是“迁徙”之意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

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殽之战》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在船上了(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

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

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

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

“不吾知也!

”平日里说:

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