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下沉量测与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位置在同一断面。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为:
1-15d,2t/d;16d-1m,1t/2d;1-3m,1t/7d,以后每
月一次。
地表下沉为:
掌子面距量测断面前后<30m时,2t/1d;<60m时,1t/2d;<80m时,1t/7d
3当量测断面离掌子面约10〜20米时,内空变位应开始收敛,如不收敛则加锚杆和喷混凝土厚度,再行量测视察是否收敛。
4二次衬砌施做时间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下列条件后施做:
隧道周边位移速率有明显减小趋势;水平收敛(拱脚边墙中部)v0.2mm/d;施做二次衬砌前的位移值已达总位移值的80%以上。
4、隧道围岩变化时动态调整措施根据“动态施工调整”原理,当隧道围岩出现变化时,采取措施调整支护方式。
(1)当围岩出现局部小掉块、松散时,如出现小断层、局部夹层等情形时,可以采用如下的处理措施:
1采用等效替代的原则,现场采用工字钢钢架代替格栅钢架施工。
2在钢支撑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局部调整钢拱架的间距,围岩破碎时,按照较设计值小的间距布置,围岩较完整时,按照较设计值稍大的间距布置。
3调整超前支护的数量,围岩破碎时,增加超前支护的数量,调整间距。
4若有必要,采取双层钢筋网片代替单层钢筋网片。
5当前方围岩极其破碎,施做超前支护时会造成围岩掉块时,调整施工工艺:
首先施做初支拱架并喷射砼,然后再施做超前支护。
(2)当围岩出现较大变化时,如出现大断层、较大涌水、裂隙发育等情形时,可以采用变更的方式保障施工安全:
1围岩实际揭露面与设计中围岩情况不一致,揭露围岩较破碎,需要围岩降级
2围岩拱顶或拱腰部位出现平层、滑层等容易掉落石块的情况,要进行加强支护或局部增加系统锚杆。
3裂隙水突然变大,对拱脚形成浸泡,或出现溶洞、暗浜等意外地质情况。
4监控量测数据发现沉降变形量大于设计值,或出现异常变形的情况,要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时。
5超前地质探测发现前方不良地质体时,提前米取加强支护措施
6监理工程师、业主工程师认为需要加强支护的部位。
通过围岩变更,加强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围岩段开挖支护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防止因围岩加强支护不及时造成的落石伤人或隧道坍塌事故。
5、隧道衬砌
隧道洞身衬砌按新奥法施工原理设计,即以系统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等组
成的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衬砌形式,按设计支护参数如下表:
表2隧道洞身衬砌支护参数(除钢筋直径以mn计外,其余均以cm计)
序号
衬砌
类型
二衬
厚度
预留变形量
喷砼厚度
钢筋网片
锚杆
钢架
1
Z4
40cm
6cm
18cm
①,@25cmX
25cm
,环XX
格栅
2
Z4j
40cm
8cm
22cm
①,@20cmX20cm
,环X纵
3
Z5
45cm
10cm
24cm
①8,@20cmx20cm
,环X纵
4:
Z5j
60cm
12cm
26cm
①8,
Z5q
50cm
12cm
24cm
①8,@20cmx20cm
,环X纵
Z4w
40cm
6cm
18cm
①,@25cmX
25cm
,环XX
格栅
Z3j
35cm
5cm
15cm
①,@25cmX
25cm
,环XX
Z3
35cm
3cm
10cm
①,@25cmX
25cm
,环XX
衬砌施工工序及施工要求:
初喷砼3〜5ce施工锚杆-安设钢筋网-钢架架设-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喷射砼必须采用湿喷工艺;锚杆必须安设垫板;钢筋网应与锚杆联接牢固,喷射砼时要适时调整喷砼角度,保证钢筋与壁面砼间密实性;钢架与岩面的间隙必须用喷射砼充填密实。
初期支护应及时圭寸闭成环,二次衬砌应及时浇筑;二衬必须采用模板台车和有压泵送砼整体浇筑,并要求在浇筑时保证电、料得持续供给,浇筑不得中断;由于开挖造成的超挖部分,采用与二次衬砌同级的砼回填。
五、隧道坍塌处理措施
(1)坍塌发生前征兆
(1)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
(2)喷射混凝土产生纵横向的裂纹或龟裂;
(3)在拱顶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隙不断掉落砂、石屑;
(4)岩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
(5)钢支撑发生变形或折断。
;
(6)初期支护内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
(2)隧道坍方处理措施
1、防止坍塌扩大范围
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继续扩大:
(1)在坍方范围顶部、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钳固;
(2)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3)在坍塌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
(4)加快衬砌。
对坍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塌方不再扩大。
2.处理坍塌方措施
(1)小规模塌方采用在原初支拱架上部安装小拱架的方式,用拱架把坍塌面支撑起来,同时对坍塌面用喷锚网进行封闭。
然后再对原断面进行喷射砼施工,原断面初期支护施工时要在坍塌位置的拱部预留注浆管。
待支护稳定后第一次对坍塌的空腔压注砂浆或泵送砼进行填充,第一次填充高度以40~60cm为宜。
待此处二衬施作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填充(此处二衬必须尽早施作)。
如下图所示。
图4小规模塌方处理方法示意图
(2)若坍塌方体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塌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塌体内进行开挖、衬砌。
首先对坍塌段掌子面的后方一定范围内进行支护加固(如增加套拱等措施)。
开挖支护采用三台阶法施工。
上台阶支护加固至距坍塌里程1.5m处停止,同时对上台阶坍塌堆积表面挂钢筋网喷射砼进行封闭。
封闭后对前方上部进行注浆导管安装及注浆施工。
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4n,深度4m然后改变上台阶高度,按每循环50cm
进行开挖支护施工。
保证注浆搭接长度1m而后重复上述注浆及开挖支护施工。
具体步骤如下:
(1)在坍塌所形成的碴堆后方进行回填,回填长度4~5m回填到上台阶底部的标高。
主要有2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稳定坍塌的碴堆;二是作为立设拱架的施工平台。
(2)对塌方体表面用喷射砼进行封闭,封闭范围为整个上台阶的所有坍塌体及掌r—s
子面外露部分,喷射砼封闭厚度10cm局部需要铺设钢筋网的先铺设①钢筋网(25
纵向间距为1.2mX1m第对后方进行注浆加個时,不能扰动塌方体。
上台阶加强支护施工至距坍塌区1.5m处停止。
(3)在距坍塌区0.5m处,上台阶高度改为2m在此处立设1榀拱架。
jr\
(4)对坍塌区上方及前方3m范围内进行注浆加固。
然后在坍塌区开始处的位置/\
环向安装一排导管并进行注浆,接着在隧道轮廓线内
50cm处安装第二排导管并进行
1
注浆,最后在坍塌区后退50cm处沿隧道壁环向安装第三排导管进行注浆。
导管采用
第二排长度根,外叉角34°。
第
©42X4mm的钢管,第一排长度方向,外叉角||#5
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超过第0步m度拱架间距高6立设一榀每次只立设一榀拱架。
喷射砼厚度
24cm立设上台阶拱架时,采用①25钢筋作锁脚锚杆,在拱架两侧对称安装,锁脚锚杆必须锁牢。
同时,拱脚垫板必须安装牢固,避免拱架悬空和变形。
开挖拱脚时,深度可多开挖20cm拱架立设完毕后,对拱脚及拱架垫板底部喷射砼把拱脚包起来,
这样可避免拱脚不实的情况。
坍塌段开挖及拱架尺寸预留变形量按20cm考虑。
(6)在上循环注浆加固区还剩余1m时,停止开挖,进行第二循环的注浆加固,上
循环注浆及下循环注浆必须有1m的重叠区。
依次累推,进行第三、第四循环的注浆
加固。
在进行下循环注浆加固的同时,对已掘进坍塌段进行径向注浆,对已施工段
再进行注浆加固围岩。
径向注浆导管环向及纵向间距1.5m,导管长3m采用©42X
4的钢管。
(7)在下循环的注浆加固及上循环的径向注浆完成后,继续进行上台阶的开挖及/\
立拱支护施工。
(8)在上台阶开挖及支护完成后,进行中台阶的开挖及接拱架支护施工。
进行中,每次只接一榀拱
每循环进尺
mwi
(9)中间台阶开挖及支护完成后,进行下台阶开挖及拱架接腿、初期支护施工。
J|I\
钢管到坍塌的空腔里面,对空腔采用
0cm利用充填的砼在
部开挖及接拱架初期支护施工时进方左右侧跳槽施工
架。
掘进方向
(10)坍塌段处理完毕后,第钻设并安加固II区还剩余100
进行第二循环的注浆加固
输送泵泵送C25砼或吹
〕于
砂对空腔进行充填,充填厚度
拱、
的
步蛊续进行上台阶开挖;
隧道范围外侧形成护拱。
充填砼采用大塌落
匚立:
支护
六、安全保障措施
的流动
掘进方向
V
(一)个体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
第8步进行中间台阶开挖及立拱、
进出隧道要在洞口值班室《进洞人员
充填
1、
2、
洞时间。
3、
掘进方向
作业人员应戴好手套9步穿好防台阶开挖作业人员禁止穿拖鞋作业;隧道内作业人员禁止饮酒后上岗作业;人
禁止在洞内躺卧休息
系;
支护Hz登记表》
及立戴
上赤身裸
第10步对空腔泵送砼进行充填
6、电焊作业人员还应戴好护目镜和面罩。
上进
登:
记,如实填写进出
罩耳
寸要
进彳亍
禁止疲劳作业,
7、洞内车辆附近不得站人,禁止洞内乘坐装载机、挖机等施工机械进出
(二)开挖支护安全防护措施
1、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开挖后进行机械排险。
挖机应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自上而下沿断面清除危石,确保排险到位。
机械排险后,进行人工排险,清除松动石块。
3、找顶排险后,进行初喷混凝土。
初喷混凝土喷射时要填平岩面凹洼处,使初喷面大致圆顺,减少应力集中。
4、初喷后进行系统锚杆、钢筋网片及钢架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做。
无钢架时,钢筋网片要沿初喷面铺设,并与系统锚杆焊接;有钢架时,钢筋网片沿钢架外缘铺设并与钢架焊接。
系统锚杆垂直于岩面施做。
5、复喷混凝土要分层喷射,每层厚度在5~6cm复喷至设计厚度。
在复喷时按照监控量测要求埋设测量点。
6、复喷结束后至下一循环爆破间隔不得小于3小时。
7、出现局部围岩节理发育时,增加系统锚杆的施做密度。
(三)加强围岩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加强围岩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能够做到提前预防隧道坍塌事故。
根据围岩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1、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监控量测观测断面,每天2次进行隧道拱顶沉降、周边收敛的量测工作。
2、当累积沉降量、收敛位移量超过最大允许位移量时采取加固措施;当沉降量、收敛位移量出现突变情况时,及时撤出洞内施工人员,并制定加固方案进行观测监督施工。
(四)安全注意事项
1、钢架脚不得悬空,且保证基础稳定可靠。
2、立架作业前,要仔细认真进行找顶排险作业,确保岩体松动石块全部清除干净,找顶时,作业人员要站在已经初期支护稳固的部位。
3、开挖、支护作业期间,要加强带班制度,现场安全员、工班长必须跟班作
业,发现异常及时撤离施工人员
4、施工作业台架必须牢固可靠,临边安装防护栏杆。
5、按照要求设置逃生通道,距离掌子面10m。
(五)坍方事故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同时清点施工人数。
2、必须按照事故分级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单位报告,并立即启动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3、组织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4、当隧道坍方造成人员被困时,参建各方必须在调查清楚坍方发生的部位、规模、被困人员避难位置等具体情况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防止二次灾害发生,可选择从联络通道、隧道侧面等处快速开挖一个断面合适的小导洞,将被困人员尽快救出。
5、在开挖救援小导洞的同时,应利用高压风管等现有条件继续与洞内被困人员保持联系,并向洞内供风、供养、供应食品及药品等。
6、被困人员救出后应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7、事故调查及处理。
七、制度保证措施
1、落实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工班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2、施工中严格工序检查制度:
(1)超前支护(小导管或锚杆):
重点检查施做数量、单根长度以及角度;
(2)开挖:
爆破开挖后重点检查超欠挖情况,对超挖严重的部位要特别安排、重点处理。
(3)系统锚杆:
重点检查施做数量、单根长度;
(4)钢筋网支护:
重点检查钢筋网片的搭接。
(5)钢支撑支护:
重点检查钢支撑安装间距、钢垂直度、纵向连接钢筋的布置及焊接质量、锁脚锚杆的长度及其与钢架的连接质量以及拱脚悬空情况。
(6)喷射混凝土:
重点检查喷射混凝土厚度、表面平整度以及背后空洞情况
3、项目部工程部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要求工班及时整改处理,整改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安排专人进行掌子面排险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5、督促工班对塌腔进行注浆回填处理,发现未按照规定时间及时对塌腔处理的现象,每处给予工班5000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