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95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docx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oc

申请须知

  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在申请2013年度科学基金项目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关于申请人条件

  1.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科学基金项目,应当符合《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部分类型项目在此基础上对申请人的条件还有特殊要求。

  2.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经与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协商,并取得该依托单位的同意,可以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不得申请其他类型项目。

  该类人员申请项目时,应当在申请书个人简历部分详细介绍本人以往研究工作及现工作单位情况,并提供依托单位同意本人申请项目的证明,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3.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科学基金接收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学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受聘单位申请部分类型项目,同时应当单独提供导师同意其申请项目并由导师签字的函件,说明申请项目与其学位论文的关系,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可以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

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及部分联合基金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但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不得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正在博士后流动站内从事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基金项目,需要由依托单位提供书面承诺,保证在获得项目资助后延长其在博士后流动站的期限至项目资助期满;或者是出站后继续留在依托单位从事科学研究。

每份申请的书面承诺由依托单位盖章附在纸质申请书后一并报送.否则,自然科学基金委不受理在站博士后人员的项目申请。

  二、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

  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之前,应当认真阅读《条例》、本《指南》、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通告等文件。

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与《条例》和本《指南》有冲突的,以《条例》和本《指南》为准。

  2.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按照撰写提纲撰写,并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有关保密规定的内容。

申请人应当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根据所申请的项目类型,准确选择“资助类别”、“亚类说明”、“附注说明”等内容。

要求“选择”的内容,只能在下拉菜单中选定;要求“填写”的内容,可以键入相应文字;有些项目“附注说明”需要严格按本《指南》相关要求填写。

  4.根据所申请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按照本《指南》所附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准确选择申请代码,特别注意:

  

(1)选择申请代码时,尽量选择到最后一级(6位或4位数字,重点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等特殊要求的除外)。

  

(2)申请人选择的申请代码1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确定受理部门和遴选评审专家的依据,申请代码2作为补充。

部分类型项目申请代码1或申请代码2需要选择指定的申请代码。

  (3)申请代码首位字母为“L”、“J"的,属于专用申请代码,仅在申请特殊类型项目时可以选择。

申请代码首位为“L”的,仅用于申请广东联合基金、云南联合基金、新疆联合基金和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等;首位为“J"的,仅用于申请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少年科技活动、局(室)委托任务等类型项目。

“A06"和“A08”仅在申请联合基金和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时选择。

如果在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类型项目申请时选择了以上的申请代码将不予接收。

  (4)2013年部分学科领域继续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包括地理学(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和肿瘤学(H16及其下属申请代码).上述学科领域项目的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

该一览表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申请受理”栏目下的“特别关注”。

  (5)申请人如对申请代码有疑问,请向相关部门咨询.

  5.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应当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

主要参与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基本信息表中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

已经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单位注册公章;没有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该法人单位公章。

1个申请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主要参与者中的境外人员被视为以个人身份参与项目申请,如本人未能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则应通过信件、传真等本人签字的纸质文件,说明本人同意参与该项目申请且履行相关职责,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6.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的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在申请书的个人简历部分注明:

  

(1)同年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各类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

  

(2)与正在承担的各类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

  7.申请人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受资助情况以及与申请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8.除特殊说明的以外,申请书中的起始年月一律填写2014年1月;终止年月按照各类型项目资助期限的要求一律填写201*年12月。

  9.下载使用新版申请书时,请务必将以前版本的申请书模版文件全部删除。

  10.本年度除面上、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外,其他项目类型的项目申请全部要求在线填写。

  三、关于依托单位的职责

  1.依托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条例》、本《指南》、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通告及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组织本单位的项目申请工作.

  2.依托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且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

  3.依托单位如果允许《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本单位申请项目,应当承担《条例》中有关依托单位的相关责任,对该申请人的资格和信誉负责,同时要求提供依托单位同意该申请人通过本单位申请项目的证明,加盖公章后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四、关于申请受理的条件

  按照《条例》规定,申请科学基金项目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不予受理:

  

(1)申请人不符合《条例》和本《指南》规定条件的;

  

(2)申请材料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

  (3)申请项目数量不符合限项申请规定的。

  五、特殊说明

  1.自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2年(本次指2012年度和2013年度)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暂停1年面上项目申请资格。

  2.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避免重复资助,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1)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类型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申请;

  

(2)受聘于一个以上依托单位的申请人,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通过不同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3)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4)不得将已获资助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提出重复资助申请。

  以上情形如有查实,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确有学术不端行为者将提交监督委员会处理.

限项申请规定

  1.各类型项目限项申请规定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

上年度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申请同类型科学基金项目.

  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为3项的规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自由申请类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3.作为负责人限获得1次资助的项目类型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的限项申请规定

  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1项;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各类型项目数量不限。

  5.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的项目类型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国际(地区)学术会议项目、科普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青少年科技活动专项项目、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其他类型项目,以及项目指南中特殊说明不限项的项目等。

  特殊说明:

  

(1)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本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

  

(2)申请人即使受聘于多个依托单位,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请和承担项目,其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仍然适用于本限项申请规定。

  (3)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限项范围,作为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限项范围。

  (4)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科学仪器类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总数限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部门推荐项目获得资助后,原则上要求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再申请其他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除外.

  (5)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中,有关申请项目数量的要求与本限项申请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是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面上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动态,能领导一个研究组开展创新研究工作;依托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申请人应当按照面上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申请的项目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理论依据充分,学术思想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案可行。

面上项目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资助期限为4年。

  2012年度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资助16891项,资助经费1248000万元,平均资助强度为73。

89万元/项,比2011年度增加了3。

81万元/项;平均资助率为19.24%,比去年降低了0。

91%(资助情况见下表)。

2013年度面上项目将继续控制资助规模,资助强度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着力资助有创新思想的项目申请,为科学技术人员在广泛学科领域自由探索提供有力支持。

请参考相关科学部的资助强度说明,实事求是地提出经费申请.

关于面上项目资助范围、近年资助状况和有关要求见本部分各科学部介绍。

2012年度面上项目资助情况

金额单位:

万元

科学部

申请项数

批准资助

资助率

(%)

项数

金额

单项平均

资助金额

资助金额比例占全委(%)

数理科学部

5635

1515

117320

77。

44

9。

40

26.89

化学科学部

7125

1585

123690

78.04

9。

91

22.25

生命科学部

13240

2706

203880

75。

34

16。

34

20。

44

地球科学部

6471

1668

133430

79.99

10。

69

25。

78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15746

2729

218230

79。

97

17。

49

17.33

信息科学部

9880

1724

132820

77。

04

10.64

17。

45

管理科学部

4811

764

41240

53。

98

3。

30

15.88

医学科学部

24870

4200

277390

66.05

22.23

16.89

合 计

87778

16891

1248000

73.89

100。

00

19.24

地球科学一处

  地球科学一处的资助范围为: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

  本科学处资助的上述方向以探讨陆地表层自然与人文各要素演化过程、空间分异规律及相互作用机制为研究目标。

自然地理学以探讨现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空间分异规律为主要目标,注重不同时空尺度的演化过程。

人文地理学以探讨现代不同类型人文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动力机制为主要目标,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强调区域人文要素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然背景,以及与人文科学的相互联系。

景观地理学注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地表结构和类型的研究,强调综合作用的尺度效应。

环境变化与预测侧重第四纪以来尤其是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强调短尺度、高分辨率环境变化代用指标的综合比对及现代过程研究,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积累必要的理论、方法和基础数据.土壤学是认知土壤的发生过程、空间分布规律和人类高度利用造成土壤各种功能变化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机理,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独立学科。

注重土壤内部物质循环及其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强调土壤环境与土壤质量的变化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是以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空间定位技术为依托,获取、处理、管理、解释、分析和表达陆地表层地理时空信息的科学。

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侧重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温室气体排放及污染物在地表环境中迁移、转化、分异研究。

自然灾害及风险研究作为新兴研究方向,关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的环境影响。

此外,可再生资源演化、自然资源评价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向也是地球科学一处资助的重要方向.

  陆地表层是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土壤圈和岩石圈集中作用的部位,因而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开展研究是科学解释陆地表层复杂系统的关键。

陆地表层系统研究尺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扩展,借鉴和使用相邻学科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成为发展的潮流,从而推动了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化。

  2012年度本科学处共接收面上项目申请2563项,资助541项(其中小额探索性项目资助3项),资助经费40158万元(其中小额探索性项目共资助75万元),资助率(含小额探索项目)为21.11%,平均资助强度(不含小额探索项目)为74。

50万元/项,(含小额探索项目)为74。

23万元/项。

资助项数分布为地理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地理、环境变化)215项,土壤学111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地图学118项,污染物行为过程与效应、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72项,自然资源、区域可持续发展25项。

  2013年度本科学处(地理学学科)将继续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

申请人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

该一览表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申请受理”栏目下的“特别关注”。

地球科学二处

  地球科学二处的资助范围为:

地质学、地球化学与环境地质学。

地质学学科(含环境地质学)

  地质学(含环境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组成、结构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知识体系。

现代地质学不仅要阐明地球的结构、物质组成、控制物质转换的机制以及由这些物质记录的地球环境、生命演化历史及其相互关系,而且要揭示改变地球外层的营力和改造地球表层的过程,并运用地质学知识探明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以及揭示地质过程、生命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保护地球环境,减轻地质灾害。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而对大陆内部更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和大陆、超大陆周期性聚散机制的探索,已成为板块构造理论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地质流体作用研究和地幔柱理论的兴起,使得探讨地球的深部活动与表层现象的联系成为科学前沿.获取和分析数据能力的提高,已成为推动地质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精度、原位、实时的地球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方法的完善,增强了对地球物质组成及演化历史的约束能力;地震、遥感及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地球构造的认识更为完整和精确;、和等高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地质填测图的质量并实现了对地壳运动、地震与火山等活动的实时监测;计算机技术使科学家能对重要地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和预测;大陆科学钻探和深部探测技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等,拓展了地质学家的研究领域。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地球科学研究新趋势和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强烈应用需求,使地质科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层圈相互作用和界面过程的研究理念得到加强;地质学家获取地球演化历史记录的积累,使其逐渐介入对未来地球环境发展趋势的预测;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赋存规律与探测理论,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变化、水循环、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研究已成为地质学家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生命活动在地质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发现,使地质学与生命科学更为密切交叉,形成了生物地质学等快速发展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近地行星的物性、结构、形成、演化及其与地球的地质对比与相互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鼓励地质学研究发挥自身特色,充分利用相关行业部门积累的基础资料,立足于野外和现场观察的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引进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探讨地质科学问题;鼓励开展以我为主的地质学国际合作,以全球视野推动地质学理论发展;鼓励青年人,特别是新近毕业的年轻人勇于探索,积极申请项目,促进人才成长。

  2012年度本学科受理面上项目申请1309项,资助389项,资助率约为30%,平均资助强度85万元/项。

资助项目经费分布情况为:

古生物学、生物地质学、地层学及沉积学约占18%;矿物学、岩石学、火山学、矿床学及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学约占21%;石油地质学与煤地质学约占11%;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及区域地质学约占10%;第四纪地质学及环境地质学约占13%;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约占27%。

  2012年度项目申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相对于面上项目的资助强度,研究选题过宽;研究领域描述偏多,而科学问题凝练、论证不充分;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阐述不透彻;立项论证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强,立项研究的必要性展示不够;研究方案思路不清晰,导致重点和关键科学问题不突出,研究内容与关键科学问题脱节;研究方案,特别是对关键性的技术手段或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缺乏必要的论证。

地球化学学科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乃至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学科,主要运用元素、分子和同位素的示踪与定年理论和方法,着重研究地球历史时期各圈层和人为作用强迫下地球表层系统中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迁移转化规律。

现代地球化学研究的特点是:

①研究对象从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和化学作用发展到不同圈层及其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地球深部过程和内部结构的宏观研究与地球化学性质和时空演化的高分辨高灵敏度研究的结合,重视板块构造演化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结合;②由于地球化学在认识地球系统化学演化机理上的独特性,地球表层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已经成为本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③研究方法和技术从静态的半定量描述转向动态的定量模拟,更加注重对四维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④既注重对过去长时间尺度古老地质事件的重建,也关注短时间尺度地质作用和对未来的预测;⑤在地球环境变迁与表生作用研究中重视自然过程与人为作用的叠加,重视地球的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研究的结合。

  本学科的资助战略是:

既要促使地球化学内部不同分支领域的协调发展,鼓励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模型的建立,又要保证对行星和地球演化、生态环境变迁、生命起源和演化等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广泛支持,并重视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灾害的基础研究.鼓励以地球化学为先导,开展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以及地球科学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2012年度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含小额探索项目)为32。

1%,平均资助强度(不含小额探索项目)为83。

8万元/项,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资助率为21.4%,平均资助强度为69.3万元/项。

面上项目(不含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中各三级学科项目所占比例和资助率差别较大:

环境地球化学项目申请占45。

0%,资助率为27.6%;生物地球化学项目申请近16.2%,资助率为25。

3%;矿床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项目申请占16。

8%,资助率为43。

6%;同位素地球化学项目申请占12.7%,资助率为44。

1%;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和计算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宇宙地球化学与比较行星学项目申请共占12。

9%,资助率为28。

3%。

  以往项目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只强调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而未能就项目研究内容阐明其研究思路的创新性和研究的科学价值;将长期目标作为项目研究期内可实现的阶段目标;选择了很好的研究对象或内容,但未能提炼出拟解决的创新性科学问题;研究方案不具体,且未能与研究目标紧密结合;单纯追求某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而科学问题不够明确,或追求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面面俱到而缺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关键技术缺乏可行性论证.

生命科学一处

  生命科学一处的资助范围包括微生物学和植物学两个学科.

微生物学学科

  微生物学学科主要资助以真菌、细菌、古菌、病毒和朊病毒等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资助范围包括:

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微生物生态、微生物群体行为、微生物代谢与生理生化、微生物遗传与进化、微生物表观遗传学、微生物形态分化及结构功能、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微生物与宿主或环境的互作、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及耐药机制等。

鼓励针对微生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同时鼓励利用微生物为模式材料对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

  从近几年微生物学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来看,微生物学各分支学科间的发展极不平衡。

以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螺旋体、噬菌体、朊病毒等为研究对象的项目申请数量较少,研究队伍亟待充实和加强.本学科鼓励科学家在上述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将予以倾斜资助;2013年度继续对“微生物分类学”研究领域进行倾斜资助,以加强青年分类学人才的培养,科学处将在平均资助率的基础上向该领域倾斜500万元(其中150万元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倾斜),鼓励针对细菌、放线菌和病毒等开展的分类学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