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186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ocx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分)(2018九上·合肥期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选项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蚊虫叮咬后发痒肿痛,可以涂抹水减轻痛痒       

B.天然气作生活燃料    

C.春天万物生长,繁花似锦,处处花香四溢       

D.用铁粉作食品双吸剂    

2.(2分)(2016九下·通州期末)下列气体中,不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是()

A.二氧化氮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3.(2分)(2018九上·麦积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液氮冷冻麻醉       

B.一氧化碳作燃料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D.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4.(2分)(2018九上·泰州期末)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5.(2分)如图有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c    

B.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时,要用到a和b    

C.蒸发氯化钠饱和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时,要用到a.c.d和f    

D.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和e    

二、选择填充题(共10题;共20分)

6.(2分)(2017·响水模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闻气体气味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7.(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8.(2分)(2016·兰州模拟)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氯化钾和碳酸钡固体

B

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加酚酞

C

Cu粉与CuO粉末

稀硫酸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A.A    

B.B    

C.C    

D.D    

9.(2分)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点燃甲烷前,检验甲烷的纯度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眼睛要始终盯着试管口    

D.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大量氢氧化钠溶液    

10.(2分)(2015九上·贵溪期中)实验室加热高锰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    

D.②和④    

11.(2分)(2019九上·凤山期中)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排水法

收集氧气

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

中燃烧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A.A      

B.B      

C.C      

D.D    

12.(2分)检查气密性的操作,其步骤正确的是()

①把装置连接好 ②两手紧贴容器外壁 ③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④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 

⑤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A.②④①③⑤    

B.③②①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②⑤⑨    

13.(2分)(2016高三下·信阳月考)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14.(2分)(2018·延庆模拟)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    

B.H2CO3    

C.CH4    

D.KOH    

15.(2分)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A.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三、信息分析题(共3题;共27分)

16.(6分)(2017·集宁模拟)根据题干要求填空:

(1)用化学符合填空

①两个铁离子________,②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③

表示的是________.

(2)铝、铁、铜银是常见的金属:

①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较稳定,原因是________

A.铝的密度比铁小

B.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C.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②用Fe、Ag和________溶液可以一次性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某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

17.(16分)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装置并进行了3次实验:

(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查阅资料】:

a、碳酸镁晶须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

[Mr(MgCO3):

84、Mr(H2O):

18、Mr(MgO):

40、Mr(CO2):

44]

(1)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②准确称取3.45g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⑤打开弹簧夹a,________;

编 号

1

2

3

实验前

228.00

228.00

228.00

实验后

229.10

229.11

229.09

⑥准确称量C装置的质量(如表);

⑦重复上述步骤;

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2)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②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

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值:

(要有计算过程)

(4)

【实验反思】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可以在B、C增加一个________装置可以减少误差;

(5)

下列选项中,会造成CO2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偏小的是________;

①反应结束后,没有通空气;          ②称量C装置前,没有通空气;

③没有A装置;                       ④没有D装置;

⑤稀盐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装置中NaOH溶液浓度过大;

(6)

为精确测定n的值,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同学称取13.8gMgCO3•nH2O进行热数据分析,并绘制

出如图2所示的热重曲线示意图.则:

①t2℃时,剩余固体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最终剩余的4.0g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18.(5分)(2017九上·道外期末)在酸、碱、盐复习课上,李老师在投影布上打出如下框图,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李老师提示:

金属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请你参与提出的问题:

(1)写出图中部分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金属________;盐________;

(2)写出红棕色粉末→金属粉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描述金属粉末+盐的反应现象________;

(4)小明选择的碱为氢氧化钠,大家认为生成氢氧化银在水中不存在,所以不反应,李老师让同学们做实验,发现产生灰色沉淀,李老师讲道:

氢氧化银在水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19.(10分)(2017九上·宜兴期中)咱们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一)为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A小组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I

50.0g

1%

0.1g

9mL

II

50.0g

2%

0.1g

16mL

III

50.0g

4%

0.1g

31mL

(1)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下图1中的装置编号)。

(2)实验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3)B小组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则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4)

(二)C小组查阅资料: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于是他们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操作

结论

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_;

将固体加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5)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6)步骤④对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7)步骤⑦是证明________。

(8)(三)D小组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a.将12.25gKClO3与5.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b.将12.25gKClO3与5.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测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②测________。

(9)计算:

12.25gKClO3中所含氧元素质量与________克过氧化氢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选择填充题(共10题;共20分)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三、信息分析题(共3题;共27分)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8-1、

18-2、

18-3、

18-4、

四、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