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74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_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doc

第三章

双馈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

􀂄机组主结构及控制系统

􀂄运行区域及控制目标

􀂄总体控制方案

􀂄励磁变换器结构及原理

􀂄DFIG控制(机侧变换器控制)

􀂄网侧变换器控制

􀂄变桨机构及其控制

􀂄偏航机构及其控制

􀂄其他机构及控制、保护

一.机组主结构及控制系统

􀂾机组主结构:

主要的机电设备

􀂾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软、硬件

(一)机组主结构

􀂾风轮系统

􀂾传动链系统

􀂾发电机系统

􀂾偏航/解缆系统

􀂾刹车系统

􀂾辅助系统

􀂾机组主结构示意图

1.风轮系统

􀁺桨叶

􀁺轮毂

􀁺变距(桨距)机构

2.传动链系统

􀁺低速轴

􀁺齿轮箱

􀂅多级变速,变比较大(接近100)

􀂅采用行星齿轮和正(斜)齿轮实现多级变速

􀂅润滑油冷却或加温机构

􀁺高速轴

􀁺联轴器

􀂄通用标准型膜片联轴器

􀂅连接齿轮箱和发电机

􀂅补偿轴向、径向和角度偏差

􀂅易于装拆维护

􀂅实现电绝缘

􀂅力矩限定

􀁺传动链系统布局

3.发电机系统

􀁺DFIG

􀂅发电机本体

􀂅冷却系统

􀂅保护系统

􀁺励磁变流器

􀂅四象限运行能力、输入、输出特性优良

􀂅设计容量为机组容量30%

􀂅IGBT器件,PWM调制技术

􀂅动作频率为数kHz-十几kHz

􀁺并网机构

4.偏航/解缆系统

􀁺偏航机构

􀂅风向标

􀂅偏航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

􀂅减速装置

􀂅偏航液压制动器

􀂅偏航行星齿轮

􀁺对风/解缆操作

􀂅根据风向标控制对风

􀂅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解缆

􀂅纽缆开关控制的安全链动作报警及人工解缆

􀁺偏航的作用

􀂅对风,获取最大发电量

􀂅减少斜风给机组带来的不平衡载荷

5.刹车系统

􀁺机械抱闸刹车

􀂅液压驱动和电气驱动

􀂄通过制定卡钳和连轴器上制动盘配对实现,一般在气动刹车后转速降低后采用

􀂄安装位置:

高速轴,低速轴

􀁺气动刹车

􀂅变桨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控制桨距角为90度

􀂅偏航控制

􀁺电磁刹车

通过控制发电机电磁阻转矩实现

6.辅助系统

􀁺塔架

􀁺机舱罩

􀁺机舱底盘

􀁺变压器

􀁺防雷系统及电气保护装置

􀁺冷却系统

􀁺发热部件

􀁺液压系统

􀁺齿轮箱

􀁺发电机

􀁺变频器

􀁺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液体冷却,混合冷却

􀁺其他部分

(二)控制系统

1.概述

􀁺与一般工业控制过程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综合性控制系统。

它不仅要监视电网风况和机组运行参数,

而且还要根据风速与风向的变化,对机组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发电量。

不要小看风力发电控制,它是高科技,曾经的国家级科技攻关计划,沈阳工业大学曾经申请过863计划。

为什么是高科技?

主要是由几个方面:

①风的随机性

②风电机组工作环境恶劣,对控制系统可靠性要求较高

③叶片设计制造技术需要很高的空气动力学基础

④高功率大容量的变频器具有很高的工艺和控制难度。

􀁺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为三个控制柜

①塔底柜

②变流柜

③机舱柜

一般情况下,塔底柜和变流柜都位于塔筒内部,而机舱柜在机舱内。

塔底柜和机舱柜通过光线通信,变流柜和塔底柜则一般是工业Ethernet网联络。

2.结构与功能

􀁺结构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

􀁺功能

􀂄运行控制

􀂋变桨距控制、偏航控制、刹车控制、变流器(发电机)控制

􀂋本地控制与远程控制

􀂄信号采集与监视

􀂋采集量:

电压、电流、频率、功率、转速、油温、压力

􀂋本地监视与远程监视

3.主从分布式控制系统

􀁺主控制器(PLC,PID控制算法)

􀂄变桨控制

􀂄偏航控制

􀂄制动控制

􀂄参数监视与远程通讯

􀂄系统级控制协调

􀂄主控制器实现案例

􀁺从控制器(DSP,矢量动态控制算法)

􀂄机侧变流器控制

􀂄网侧变流器控制

􀂄从控制器实现案例

二.运行区域及控制目标

􀂾主要运行区域

􀂾各运行区域的控制目标

(一)主要运行区域

1.运行区域的划分

一般按照风速和机组运行特性分为

五大运行区域:

􀁺并网区

􀁺MPPT(maximumpowerpointtrack)区

􀁺转速限制区(过渡区)

􀁺功率限制区

􀁺切出停机区

不同运行区域的功率特性

2.不同运行区域的风能系数

(二)各运行区域的控制目标

三.总体控制方案

􀂾总体控制方案主要内容

􀂾几种典型总体控制方案

􀂾优选总体方案及其优越性

(一).总体控制方案主要内容

􀁺总体控制方案指在不同运行区域内主、从控制器间的分工与协调控制方法。

􀁺不同运行区域指并网区、MPPT区、转速限制区、功率限制区、切出停机区。

􀁺主控制器中主要讨论变桨控制部分,从控制器即指发电机控制。

(二).几种典型总体控制方案

􀁺典型总体控制方案概述

􀁺不同方案中各运行区域的划分标准和实现措施一致。

􀁺在并网区、切出停机区内各总体控制方案基本一致。

􀁺在MPPT区内,各总体控制方案变桨控制一致(桨距角固定为接近零度),发电机控制则体现为具有不同的MPPT策略,大致可分为直接转速控制和间接转速控制两种模式。

􀁺转速限制区为(由MPPT区到功率限制区的)过渡区域,可由变桨控制或发电机控制限速。

􀁺功率控制器内变桨控制和发电机控制同时起作用,该区域内两个控制功能间的协调非常重要,协调方案众多构成了总体控制方案的多样性。

􀁺几种典型总体控制方案

德国AERODYN公司GD77/82(1.5MW)机组控制算法

四.励磁变换器结构及原理

􀂾DFIG转子励磁电源的要求

􀂾双PWM变流器的结构特点

(一)DFIG转子励磁电源的要求

工作状态可逆,能量可以双向流动输入、输出特性优良,对电网的造成的谐波污染小在不降低电网功率因数条件下,具备一定的产生无功功率的能力

(二)双PWM变流器的结构和特点

采用高频全控器件IGBT、SVPWM调制方式,消除了低次谐波

直流环节具有电容,具备产生一定无功功率的能力

由两个结构和功能相对独立的PWM变换器组成

两个PWM变换器运行状态可控,可实现可逆运行,能量可双向流

全控器件变换器

拓扑及调制波形

(三)双PWM变流器的原理

基本调制技术SPWM(正弦PWM)技术

SVPWM(空间矢量PWM)技术

五.DFIG控制(机侧变换器控制)

􀂾DFIG的特性及数学模型

􀂾DFIG功率解耦控制策略

􀂾DFIG并网控制策略

(一).DFIG的特性及数学模型

DFIG优势

转子励磁电流幅值、相位、频率均可调,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均可调

可实现变速恒频运行,适用于风力、潮汐等绿色发电领域

可实现与电网的柔性并网,并网特性优良

VSCF实现原理

DFIG功率特性

DFIG有功功率关系

结论:

􀂾DFIG转子侧的有功功率流向与发电机运行区域有关

􀂾DFIG亚同步运行时,功率由电网流入转子;超同步运行时,由转子流入电网

DFIG数学模型

(二).DFIG功率解耦控制策略

􀁺基于DFIG功率控制的MPPT

􀁺DFIG参考功率的计算

􀁺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功率解耦

1.基于DFIG功率控制的MPPT

􀁺MPPT控制的机理

􀁺由风力机特点知道,其风能转换系

数Cp与叶尖速比λ和桨距角β有

关,为后两者非线性函数。

改变λ

和β均能调节Cp,控制吸收风能的

多少。

􀁺单独调节λ或单独调节β虽然均会

使Cp提高,但是只有两者共同参与

调节才使可能Cp最大,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MPPT。

􀁺MPPT控制的策略

􀁺由变桨控制桨距角β实现,常用于恒速机组,变桨变速机组较少采用。

非真正意义MPPT。

􀂄恒速机组转速不能改变,因此风速变化时叶尖速比λ不受控,很难调整到最佳叶尖速比。

􀂄风速变化时通过桨距角β调整风能转换系数Cp,可使Cp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很难提高到最佳状态。

􀁺桨距角固定为零,由发电机控制转速(保持最佳叶尖速比λ)实现。

变速机组常用。

真正意义MPPT。

􀂅直接转速控制模式

􀂄检测风速方式

􀂄不检测风速方式,如爬山法

􀂅间接转速控制模式

􀂄功率控制模式

􀂄转矩控制方式

基于DFIG功率控制的MPPT机理

􀁺双馈变桨变速机组能量转换关系

风力机轴上输入的净机械功率(扣除损耗后)为,发电机定子向电网输出的电磁功率为,转子输入/输出的电磁功率为,s为转差率,转子转速小于同步转速时为正,反之为负。

又称为转差功率,它与定子的电磁功率存在如下关系(数值关系)

如果将定义为转子吸收的电磁功率,那么将有

此处s可正可负,即若,则,转子从电网吸收电磁功率,若,则,转子向电网馈送电磁功率。

下面考虑发电机超同步和亚同步两种运行状态下的功率流向

(1)超同步运行状态,顾名思义,超同步就是转子转速超过电机的同步转速时的一种运行状态,我们称之为正常发电状态。

(因为对于普通的异步电机,当转子转速超过同步转速时,就会处于发电机状态。

图(3-5)超同步运行时双馈电机的功率流向

根据图中的功率流向和能量守恒原理:

流入的功率等于流出的功率

因为发电机超同步运行,所以,上式可以进一步写成

将上述式子归纳得:

超同步速,,

图(3-6)超同步速时双馈电机的功率流向示意图

(2)亚同步运行状态,即转子转速低于同步转速时的运行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补偿发电状态(在亚同步转速时,正常应为电动机运行,但可以在转子回路中通入励磁电流使其工作于发电状态)

图(3-7)亚同步运行时双馈电机的功率流向

根据图中(3-7)以及能量守恒原理,流入的功率等于流出的功率

由于亚同步运行时,所以上式可以化成

将上述式子归纳得到:

亚同步速,,

图(3-8)亚同步运行时双馈电机的功率流向示意图

综合超同步和亚同步两种运行状态可以得到下面的一般关系

与的关系为

与的关系为

超同步时有,亚同步时有

以上推导的是稳态的机械功率与电磁功率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风况中,风力机都是处于动态中,Pmech和(1-s)P1在动态中会不相等,这就使得风力机的转速发生变化。

在某特定风速下通过DFIG功率控制可改变发电机的电磁转矩,从而调整机组至最佳转速,实现MPPT。

􀁺由DFIG功率控制实现MPPT的原理及方法

DFIG的电磁功率控制规律取为

2.DFIG参考功率计算

􀁺参考有功功率计算

根据前面可得到DFIG参考电磁功率Pe,但由于DFIG定子输出有功功率P1意义更明确且易于检测,通常作为直接控制对象根据DFIG功率特性(Pe和P1关系)分析,可得实现MPPT的DFIG定子输出参考有功功率

􀁺参考无功功率计算

参考无功功率的计算原则有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