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255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docx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

死在识字岭的一男一女

我每天上下班,总要坐102路公交车,经过识字岭。

识字岭原名石子岭,早年间,有识之士曾在岭上设私塾,遂改为识字岭。

1921年育才中学迁址至此,少奇同志即毕业于该校。

识字岭还有一个黑暗标签,类似于北京菜市口,曾是晚清和民国的刑场。

今天是清明,说一说死在识字岭上的最著名的一男一女。

男一号叫刘道一。

刘道一是湘潭人,和他哥哥刘揆一,被称为“刘氏双雄”。

1904年2月15日,在明德学堂附近成立的华兴会。

会长是黄兴,副会长是宋教仁、刘揆一。

当时尚未满20周岁的刘道一,则是华兴会骨干之一。

“北有南开,南有明德”,明德学堂是明德中学前身,被誉为“辛亥革命策源地”。

黄兴曾任明德中学师范班教师。

虽然明德现在被长沙一中、长郡、雅礼、附中,所谓“四大名校”碾压,但衣钵传承的“黄兴班”,仍战力满格。

烁古震今的华兴会,更牛逼得不要不要。

简单说,国民党的前身是同盟会,而同盟会肇始,主要靠两个山头,一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二是黄兴等人领导的华兴会。

彼时的同盟会,湖南人差不多三分之一。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半部湖南人书写。

爱尔兰人、普鲁士人、湖南人,并称世界三大倔强族裔。

冯友兰说:

近代史上,三个地方影响力最大。

一是两广,开埠最早,易接受革命风潮;二是长三角,近代经济火车头;三是湖南,输送大量经纶治世之才。

钱钟书说:

中国三个半人,两广一个,湖南一个,江浙一个,山东半个。

说大白话,就是两广人定调子,江浙人出银子,湖南人拼刀子。

那时的革命,属于典型的精英革命+暴力革命。

类似今天的“斩首战”,直接攻击清廷的军政机关,斩杀敌方首脑。

希冀一战功成,一夜易帜。

只是,无量头颅无量血。

包括刘道一在内的大量旅日湖湘学子,就是书生持刃,流血成仁的杰出代表。

当然,带头大哥黄兴更不怂,后来的黄花岗起义,老黄手持双枪,脖子上挂一筐手榴弹,亲率敢死队百余人,带头杀入总督府,击毙清军数人后,老黄被流弹打断两根手指,血流如注。

可参看成龙、李冰冰演的《辛亥革命》。

扯回刘道一。

这孩子是个学霸,从小就“琅琅成诵,能言善辩,机锋敏捷”。

他先后就读于长沙修业学校、湘潭美国教会学校、东京清华学校。

1905年留学日本期间,刘道一被推举为同盟会东京本部书记、干事。

他语言能力极强,精通英语、日语,还有点后来他的湘潭老乡汪涵的天赋秉异,各地方言,一学就会。

再加上颜值爆表,温文尔雅,与人寒暄周旋恰到好处,极受带头大哥黄兴的青睐,赞他是“将来民国外交绝好人物”,目测给他预留了一个未来外交部门的领导岗位。

刘道一还和长沙府媳妇、鉴湖女侠秋瑾,革命童子冯自由等,交往甚密,志同道合。

1906年秋,刘道一受黄兴和同盟会指派,秘密回国,领导萍浏醴起义。

12月初,起义爆发,义军几天内占领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

慈禧太后火速调集湘、鄂、赣及江宁(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失败。

12月31日,刘道一被惨杀于长沙识字岭,年仅22岁。

刘道一身上有两枚重要标签:

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第一人,也是同盟会牺牲的第一人。

黄兴在东京得知刘道一牺牲,与他哥刘揆一抱头痛哭。

刘道一的父亲刘方峣,因悲愤过度,仆地中风,一月后辞世。

孙中山闻悉,痛惜袍泽,泼墨挥毫写下了著名的《七律·挽刘道一》。

扯一点八卦。

孙中山曾经对日本朋友宫畸寅藏说:

“弟不能为诗,盖无风流天性。

”不能写诗,就不能风流,这话众弟媳表示不服。

曾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犬养毅,是孙中山密友。

犬养毅曾问孙中山最喜欢什么?

孙中山答“革命”。

犬养毅追问,“此外您喜欢什么?

”孙中山毫不犹豫答“女人”。

犬养毅又再追问其次呢?

孙中山答“读书”。

犬养毅怒赞,“很坦诚的说法,我以为您最喜欢的是书,您却把女人排前面”。

……专家解读说,孙中山如此坦言,和《晓松奇谈》里那位年过古稀的天妇罗大师,直言“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一样,都是大丈夫的真性情流露。

孙中山究竟有多少伴侣,需要一只手。

一般孙家承认的,最后能入孙家家谱的,只有卢慕贞、陈粹芬、宋庆龄三人。

甚至连革命伴侣陈粹芬也一时难入,直到死后,墓志铭上写有“孙陈粹芬夫人墓”,才勉强擢升。

而孙中山的日本籍夫人浅田春、大月薰,那是不可能滴。

至于作诗,孙中山确实不是很内行,不过这首《七律·挽刘道一》,袁腾飞认为,算得上佳作,可惜流传得不广。

诗一开头就气势不凡,“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气吞山河之势,英雄壮志未酬之憾。

紧接着两句,“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对未竟事业的坚定,对顿失袍泽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点睛的是五六句,“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对仗之工整,寓意之深远,堪称绝句。

最后两句更是壮志凌云,“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以岳飞岳武穆的豪情自勉,“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誓要推翻腐朽政权,实现烈士的遗愿。

胡诌几句。

长沙有蔡锷路、中山路、黄兴路。

一世枭雄袁世凯评价蔡锷:

蔡锷之精悍,远在黄兴及诸民党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

评价孙中山、黄兴:

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

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

我姑且拿现代企业的高管职位,不靠谱对应一下。

袁大头青睐蔡锷(蔡松坡),觉得他文武全才,可惜是个职业军人,不热心政治,类似CTO,首席技术官。

他觉得孙中山策划力超群,但缺乏行动力,类似红口白牙的CRO,研发总监。

他觉得黄兴执行力爆表,走的是豹子头林冲的路子,却茶壶煮饺子,能干不能说,类似CMO,首席市场官/首席营销官。

我认为,袁大头看走了眼,黄兴不仅骁勇善战,敢打敢杀,还曾留学东瀛,当过省重点中学教师,更是资深文青一枚。

最起码诗词歌赋,不逊于孙中山。

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

10月25日,黄兴衣锦还乡。

之前一天,为热烈迎接开国元勋黄兴,湖南督军谭延闿下令,将长沙小西门改称黄兴门,坡子街改称黄兴街。

谭延闿也是湖湘牛人,历任国民政府主席、首任行政院长,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南京中山陵半山腰碑亭内巨幅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两行金字,即为老谭手书。

谭延闿还是进士出身,入驻翰林院,学养极高。

蒋介石和宋美龄能够结婚,靠的是谭延闿“让贤”——谭延闿在孙中山落难之际精准扶贫,使孙大为感激,孙谭关系,也更加密切。

宋美龄从美国留学归国,孙就有意将姨妹宋美龄,下嫁给谭延闿续弦。

谭延闿却死活不肯,以“我不能背叛亡妻”为由婉拒。

谭延闿的女儿谭祥,后来被宋美龄认作干女儿,嫁给了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

扯回来。

黄兴抵达长沙之时,万人空巷,谭延闿亲率通省文武官员,热烈欢迎。

湘江之畔,数千白衣飘飘的湖湘学子,引吭高歌:

凉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

一手缔造共和国,洞庭衡岳生荣光。

其时,适逢黄兴39岁生日,辛亥革命已经完成,共和体制毕竟已经建立。

黄兴遂有归隐家山之志,遂赋《回湘感怀》: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

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

入夜鱼龙都寂寂,故山猿鹤正依依。

苍茫独立无端感,时有清风振我衣。

而我以为,黄兴上述《回湘感怀》,远不如8年前,他悲愤不已,写给小兄弟刘道一的挽诗:

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淡中原侠骨香。

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

啾啾赤子天何意,猎猎黄旗已有光。

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

我甚至觉得该诗感情之充沛,犹如杜鹃啼血,碾压孙中山的“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后者逼格是高,但太高了,过犹不及,家国情怀完全掩饰了侠骨柔情。

就譬如孙中山挽蔡锷的“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也是同样毛病。

远不如一代名妓小凤仙,挽蔡锷的“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更让人会心一击,泪奔如雨。

当然,这是我一孔之见,不喜勿喷。

1912年3月,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签发“优恤刘道一”命令,厚葬刘道一于长沙岳麓山青枫峡,由黄兴亲笔题写“烈士刘道一墓”。

墓后立碑三通,主碑刻谭延闿手书“烈士刘道一曹庄墓”八字。

解释一下,曹庄,即刘道一的夫人(一说未婚妻)。

刘道一牺牲时,曹庄正在长沙周氏家塾读书,惊闻噩耗,旋即自杀。

未成,两年后仍自缢殉节。

我每次去岳麓山,每次看见“烈士刘道一曹庄墓”。

扼腕唏嘘之余,我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个柔荑凝脂的少女。

执子之手,耳鬓厮磨,叹不能与子偕老。

我想,我们或许勉强能记住刘道一,可是有谁,能记住花样年华更甚的曹庄?

由此,我总会莫名想起画风根本不搭的、三毛说过的话: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哪怕赴死。

————一刀两断的分割线君————除了刘道一,识字岭上死去的最有名的人,当属主席的第二任妻子杨开慧。

1930年11月14日上午,秋风肃杀。

清乡司令部的“法堂”里,摆了一张条桌,上面有一“标子”,已写好“枪决女共犯开慧一名”字样。

不久,罗国林、姚楚忠、黄正榜等人押来了开慧,走到执法处长李琼面前。

李琼做了个手势,罗国林、姚楚忠给开慧松绑。

然后脱下开慧的青色毛衣和旗袍,只留下一件单薄内衣——按恶例,被判处死的女犯三审定谳后,要剥下衣物,验明正身。

李琼拿着一张状子向开慧宣读,接着从桌上提起一支毛笔,在血红的砚台里蘸饱,对着“标子”上白纸黑字的“开慧”一笔勾下。

罗国林、姚楚忠重将开慧绑紧,一旁的马弁,将“标子”捡起,插进开慧的后颈里。

经过一小时的游街示众,行刑队伍来到识字岭。

晏国务一声令下,刽子手帅保云举起驳壳枪,朝开慧的背心,连开了两枪……

中午,杀人者大摆酒席,大打牙祭。

刚吃饱喝足,手下向晏国务报告,“有人来报,上午打的那个女人没死!

”晏国务当即命令:

“姚楚忠,你去补枪!

姚楚忠提着驳壳枪,直奔识字岭。

他只见开慧匍匐在荒草地上,枯草上浸透了一大片血迹,血还在流,还有一丝气息。

披肝沥胆的痛苦,让她的嘴里啃满了泥,两只手深深抠进泥土里,抠出了两个坑!

姚楚忠再次朝开慧举起了枪……遇害时,开慧年仅29岁。

开慧牺牲前,曾写下大量思念主席的文字——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

得到了一个爱人!

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

……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

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

假如他被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

1929年12月26日,是主席36岁生日,开慧写道:

天啊,我总不放心他。

只需他是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他吧。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他,烧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

晚上睡在被里又伤感了一回。

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旁边,他不会注意的。

他的身体实在不能做事,他太操心,天保佑我吧,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够赚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他,不要他做事了……又是一晚没有入睡。

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

……孩子,可怜的孩子把我拖住了。

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孩子,谁都拿不开。

我要哭了,我真要哭了,我总不能不爱他……

在开慧牺牲之前的1928年夏天,主席与他的第三任妻子子珍,在井冈山结婚了。

无独有偶,同年12月,秀外慧中的开慧,又写了一首思念丈夫的长诗《偶感》: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爱我当无变,情怀永相依。

良朋尽如此,数亦何聊聊。

念我远方人,复及数良朋。

心怀长梦之,何日复重逢。

2012年6月,《党史文苑》杂志刘晓农先生撰文称:

……主席于1928年1月,委托秘密交通员吴福寿前去长沙寻找开慧。

吴福寿到了长沙后找不到开慧,打听到的消息,是开慧已遭敌杀害的假消息。

这样使得主席确信开慧已经遇害,引起心中的不胜悲痛。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主席才考虑到与子珍的恋情,在袁文才、王佐的竭力保媒下,加上朱老总、陈元帅等人的热心撮合,才决定与贺子珍结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