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346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结题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结题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结题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结题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书.docx

《结题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书.docx

结题报告书

 

 

南康市逸夫小学课题组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结项报告书

 

课题名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与实践

类别综合

课题负责人曹佐祺

承担单位(盖章)南康市逸夫小学

填表日期2006年2月

鉴定时间

组织鉴定单位(盖章)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填表说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须填写一式5份,其中1份原件,4份复印

 

件,复印请用B5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3、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一、     研究报告

(一)、立项时间、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情况

1、立项时间:

2004年4月(课题编号:

BM04——076)

2、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何针对我校的“本土化”特点,即学校所处的位置是在市区与农村的结合部,学生既有城区的(占76%)又有农村的(占24%)、外学区借读生多(占29%)、班级人数多(70-80人)、学生父母打工的多(占68%)、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心理学知识掌握不一等等,造成学生的心理面貌多样,本土化特点相对明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1)、“课改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研究”;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

(3)、“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研究”;

(4)、“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研究”;

(5)、“提高家长心理素质研究”。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3)、谈话法;

(4)、个案分析法;

(5)、观察法;

(6)、总结法。

4、实施情况:

我校自2003年9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申报省级立项课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从2004年2月起,我校课题组成员在省教研室(课题办)、省教育学院、赣州市、南康市教研室专家的理论指导下,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紧锣密鼓的进行实践和研究。

本课题主要参与研究人员(骨干成员)有15人。

课题组人员分工是:

课题负责人(组长)曹佐祺负责整体策划、组织协调、课题总结;成员罗诗伟负责组织领导、整体协调,谢泽源、刘明阳、陈源龙等负责理论指导,黄芑兰、吴明丽、赵乘禄负责搜集资料、调查报告、阶段小结,刘小红、朱硕芬、李赟、阳玉娟、邱玉梅、梁娜、赖凌等为课题实验教师。

学校全体师生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

参与实验的班级有20个,学生1520人。

本课题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准备阶段(2004.1—2004.8)

1、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

2、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一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留守学生家长心理现状》、《流动学生家长心理现状》、《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心理现状》等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

3、制定了研究方案及计划;

4、组织了理论学习、启动研讨。

5、承办了赣州市“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示范校开放日活动”现场会,与会人员(200人)参观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

(二)实验阶段:

(2004.9—2005.8)

1、组织实施;编写了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分1——5年级)

2、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全校教师分别参与子课题研究:

完成了中期研究成果(报告),

(1)“课改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研究”;

(2)“小学心理活动课的研究”;

(3)“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研究”;

(4)“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研究”;

(5)“优化家长心理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研究”。

4、2004年10月承办了南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暨骨干教师培训班”。

(150人)

5、我校课题申报方案收录在2004年8月“赣州市首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培训资料》中。

6、派出教师分别参加了国家级科学教育课题研究骨干培训(北京)、校本教研骨干培训(长沙)、省级第三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骨干培训(骛源)、赣州市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培训、赣州市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南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等共310人次。

7、派出12名教师参加全国、全省、设区市、市级各种优质课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8、改革了学生评价方式,从2004年2月起,统一印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接近学生心理角度进行评价,如设置“努力、加油、我能行!

”总启示语,通过用“我真棒、我挺满意的、我还要加油、我进步啦!

”的自我检测、用“你真棒、你不错、再努力”等词语作同学互评、及教师评定、家长评定等形式,让学生感觉评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撞击与呼唤。

 

(三)总结阶段:

(2005.9—2006.2)

1、收集整理了实验资料、图片、文集等;

2、进行了各项个案分析,撰写了实验报告(课题总结);

3、进行了课题评价、成果展示。

4、向全市推广了课题研究的有关成果。

其中有5所学校、100个班、近7000名学生参与借鉴我校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有信息反馈(文章)5篇以上。

5、课题研究三个阶段中在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40余篇。

6、课题研究三个阶段中,除接待现场会与会人员外,我校共接待街道内外、市内外、设区市内外、省内外等50多所兄弟学校1360人次的参观学习,另接待过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人次的视察(考察),4200人次学生家长的参观。

原方案安排有4个阶段,即第四阶段为推广阶段(2006.2—2006.8),考虑到我校已于2004年10月承办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效果。

所以2005年9月,我们把本课题研究与实践归为三个阶段,并已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内容、方法、途径及其策略。

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本课题特申请提前到2006年2月结题。

 

(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自我评价

主要成果:

1、          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及其策略。

其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内容

(1)         认识自己:

掌握普通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基本掌握保健常识,了解自己的心态。

(2)         预防心理疾患。

(3)         排除心理障碍。

(4)   城市、农村学生同班学习心理适应(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考试心理、学习能力等)。

(5)   大班额(76人以上)学生学习适应心理。

(6)         新课改条件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心理调适。

(7)         借读生学习、生活环境心理适应。

(8)         留守孩(父、母在外打工)学习、生活、交往心理适应。

(9)         高年级少量职业心理启蒙教育。

其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形式

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学科渗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讲座、咨询等形式,“养”为主、“防”、“治”结合。

即: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不断完善,个性不断发展,适应学习、交流、生活的各种环境;预防小学生未出现的心理障碍;治疗和处理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障碍和不良心理行为。

其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方法

从问卷调查、观察了解、个别谈心、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电话家访等入手,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中。

(1)   组织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心理水平。

(2)   心理咨询法:

通过心理咨询,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对自己与环境有新的认识,以达到对生活有比较良好的适应。

(3)   典型事例分析法:

通过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比较,以达到对学生心理产生良好影响。

(4)   设境讲解法:

先创设情境,后讲解点拨,讲解中有信息,有知识,有思想,有新的语言。

(5)   经验交流法:

通过学生已有的心理体验,在班级进行体验交流,以唤醒其他同学的某些心理感受应。

(6)   心理问卷测试法:

通过出示心理问卷,感知自己的心理。

(7)   故事启迪法:

证明述生动故事,使学生从中明白事理,要求故事真实、贴切、灵活、新颖。

(8)   心理暗示法:

在课堂内外、各种活动中,运用心理暗示如眼神、手势、话语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9)   小品表演法: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小品之中,确定主题后,由学生自编节目,自行分配角色,自己演出,然后大家讨论,升华主题。

小品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有音乐、唱歌、舞蹈相、声、快板、比赛、游戏穿插期间。

(10)表扬鼓励法:

在各种场合,运用一定技巧,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提高其自信心和勇气。

(11)心理训练法:

通过有目的的心理练习,渲泄心中的烦恼和不满,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适宜的行为。

(12)游戏法:

通过学生的各种有趣游戏,使学生对日常的行为有比较明白的了解。

掌握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生活习惯。

(13)阅读材料法:

通过对各种心理材料的阅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14)现代教育技术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形象感知心理现象,达到平和心态状况。

(15)观看影视法: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影视片,以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

(16)电话、书信法:

教师对某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纠正其心理偏差,达到感化的效果。

(17)教师以身示范法:

各科教师在任何场合,注重自身形象,言谈举止恰如其分,始终保持愉悦心态,使学生从心底敬重教师。

(18)和谐家教法:

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优化心理素质,家教水平较高,能在家中形成和睦平等、民主进取的氛围,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教育和发展。

 

其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途径(网络图)

 

 

 

 

 

 

 

 

 

 

 

其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策略

(1)以人为本是根本

(2)校情生情师情(本土化)是基础(3)学科渗透为主渠道(4)心理辅导解决共性问题(5)心理咨询解决个性问题(6)课堂课外教育相辅相成(7)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相协作

2、承办会议及接受上级调研评估4次:

(1) 2004年3月省教研室袁玉霞、周仲武、万明华等6人在赣州市教研室副主任施永生及南康教研室主任陈清明等陪同下来我校进行校本教研调查。

(2) 2004年4月,赣州市教研室主办、我校承办“赣州市创新教学改革示范校开放日活动”,景德镇市教研室特级教师作专题讲座,我校作经验介绍,观摩了我校教师4节课,参观了展览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2004年10月我校承办了南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暨骨干教师培训会”。

与会人员150余人听取了我校开展“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我校“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对你说”广播栏目、“悄悄话信箱”、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览,听取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等。

(4) 2004年11月我校代表江西省农村县市学校,接受了国家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为组长的教育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课程改革评估调研组”的调查研究,包括校本教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高度评价。

赞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特色,有针对性”。

3、编写教材专著2部:

(约4.1万字)

(1)2004年3——8月,组织教师编写了针对性较强、较科学实用的校本课程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分1——5年级各一册),2004年9月起免费印发给每位学生一册,并赠送给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每人一套。

(2)2003年9月-2004年5月组织教师编写家长学校培训教材(上、下册)。

4、论文发表20篇:

发表“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方面论文集一册。

(复印件,约6.5万字)国家级4篇、省级3篇、设区市级11篇、县市级2篇。

(1)课题负责人曹佐祺撰写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论文《优化环境人人有责》发表在2005年6月教育部、中央教科所“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科学教育课题)刊物《科学教育》2005年第3期。

(2)罗诗伟撰写的《建立教科研考评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有效开展》、《南康市金鸡逸夫小学教科研考评方案》发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试教通讯》2004年第17期。

(3)   曹佐祺撰写的《抹去心灵的阴影》发表在《江西教育》(行政管理版)2005年第11期。

列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00例。

(4)   吴明丽、梁玲《可能性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发表在《江西教育》2005年第2期。

(5)   李继兰撰写的《浅谈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发表在《江西教育》2004年第8期。

(6)   曹佐祺撰写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经验论文发表在《赣南教育教学研究》2005年第1、2期合刊。

(7)   曹佐祺《教室布置四法》发表在《赣南教育教学研究》2005年第6期。

(8)   曹佐祺撰写的《如何创建和谐课堂》(第二作者)发表在《赣南教育教学研究》2005年第9期。

(9)   曹佐祺撰写的《用学编儿歌培养创新能力》发表在《赣南教育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0)             曹佐祺撰写的《寓情于动以劳益美》发表在《赣南教育教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11)             课题组骨干成员吴明丽《可能性》教学设计发表在《赣南教育教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2)             曹佐祺撰写的《课改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表在赣州市教研室主办的《创新教学改革通讯》2004年第5期。

(13)             曹佐祺撰写的《快乐想象开放》发表在赣州市教研室主办的《创新教学改革通讯》2004年第6期。

(14)             教师谢惠敏《做学生情绪的辅导者》发表在赣州市教研室主办的《创新教学改革通讯》2004年第6期。

(15)             邹桂梅《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论文分别发表在赣州市教研室主办的《创新教学改革通讯》2004年第6期。

(16)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发表在2004年8月赣州市首届教育教学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培训材料第55-61页,作为经验典型加以推广。

(17)黄芑兰《让教师在合作中提升》发表在2005年8月第4期《南康教研》。

(18)黄芑兰《为托起明天的太阳》发表在2005年12月第6期《南康教研》。

5、论文获奖36篇一册:

(约10.8万字)国家级7篇、省级3篇、设区市级8篇、县市级18篇。

6、未发表、获奖论文13篇一册。

(约4万字)

7、心理健康教育“悄悄话信箱问与答”集1册。

(约0.5万字)

8、“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秀方案集1册。

(约2万字)

9、“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问卷)1册。

(约2万字)

10、         “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报告。

(约1.4万字)

11、         “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照片1册。

12、         “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光盘2盘。

1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质课:

(教学方案)

(1)赖凌《如何面对父母的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受到教育部课改评估组高度评价。

(2)刘小红《我是班里一颗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受到南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与会人员好评。

14、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

(光盘3盘、获奖证书5份)

(1)                梁娜《三角形的内角和》2005年8月参加全国(哈尔滨)数学优质课获二等奖。

获全省一等奖。

(2)           吴明丽《可能性-摸球游戏》2005年5月参加全省优质课比赛获二等奖。

(3)           吴明丽《分米毫米的认识》2005年1月获中央教科所优质录像课二等奖。

(4)            黄芑兰《年、月、日》2004年6月获赣州市中小学电教优质录像课评比二等奖。

(5)           朱硕芬《快乐的节日》2004年4月在赣州市创新教学开放日活动现场会上展示。

(6)           曹佐祺综合实践活动课《创优环境,人人有责》总结报告获南康市2005年2月科技实践活动比赛二等奖。

15、          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

在赣州市、南康市、东山街道评选2004年——2007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活动中,课题骨干成员罗诗伟、黄芑兰、梁娜、梁玲评为南康市学科带头人、赣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骨干成员曹佐祺、赵乘禄、赖凌、刘小红、李赟、何忠华、邹桂梅为南康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骨干成员朱硕芬、阳玉娟、吴明丽等为东山街道中青年骨干教师。

另有12名参与子课题研究成员(学校一般研究人员)评为街道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

16、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报道我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等材料一册。

(国家级1篇、省级1篇、设区市级20篇、市级26篇。

约1万字)

17、兄弟学校借鉴、推广我校“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信息反馈材料一册。

(中学1所小学7所共8篇,约2万字)

18、单位或个人获奖(荣誉)共19项:

国家级1项、省级1项、设区市级8项、县市级9项。

 

 

 

 

 

 

自我评价:

我校二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课题研究与实践工作,在省、市教研室专家和省教育学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赣州市、南康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通过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学校的广泛参与,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课题组骨干成员的艰苦探索,勇于实践,专心研究,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实践与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编写了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1-5年级各一册),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在兄弟学校得到应用和推广,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推动了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及和谐平安校园的创建,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办好了家长学校,自编了《家长学校培训教材》(上下册),优化了家长的心理素质,提升了家教水平;特别是加快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及有关会议)引起了社会的轰动,获得了市教育局、设区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乃至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家长的满意、社会的认可。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深化“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以取得更大的效果,我们认为应该、可以提前结题。

 

 

 

南康市逸夫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2006年2月

 

二、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学历

专业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在项目中承担

的工作

曹佐祺

43

大专

教育

小学高级

副校长

南康市

逸夫小学

负责人(项目主持)

罗诗伟

42

大专

中文

小学特高

校长

南康市

逸夫小学

组织领导、

整体协调

谢泽源

37

大本

教育理论

中学高级

科长

赣州市

教科所

理论指导

刘明阳

38

大本

教育理论

中学高级

主任

南康市教师

进修学校

理论指导

陈源龙

43

大专

中文

小学高级

教研员

南康市

教研室

理论指导

黄芑兰

37

大专

汉语

小学高级

教导主任

南康市

逸夫小学

搜集资料、调查报告、统计分析

阶段小结

吴明丽

24

大专

中文

小学一级

大队

辅导员

南康市

逸夫小学

搜集资料、统计分析

赵乘禄

25

中师

普师

小学一级

副教导

主任

南康市

逸夫小学

搜集资料、统计分析

刘小红

37

大专

中文

小学高级

辅导员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朱硕芬

23

中师

普师

小学一级

班主任

辅导员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李赟

34

大专

汉语

小学高级

教研组长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阳玉娟

24

大专

中文

小学一级

年级组长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邱玉梅

37

中师

普师

小学高级

班主任

备课组长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梁娜

24

大专

中文

小学一级

班主任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赖凌

34

大专

中文

小学高级

班主任

南康市

逸夫小学

实验教师

 

三、     研究成果

(一)、反映课题进展情况的资料

1、年度进展报告:

共---4--份。

约-----2-----万字。

2、调研报告、采访、咨询记录:

共----5------份,约------1.3----万字。

3、问卷:

发出----390------份,回收-----378------份。

4、课题研讨会:

-----30--------次,参加人数共约----360人次-----人,有记录否-------有------

(二)学术和实践行动

1、        论文:

正式发表------20--------篇,约----6.5----万字,未正式发表--35-------篇,约----11------万字。

2、        著作、教材、正式出版--------部,约-----万字。

书稿------部,其中已落实出版的------部,约-------字,未落实出版、已经专家评审的----部,约-----字,未经专家评审的--2---部,约---4.1—万字。

3、        录音带;------------盒,约-------------分钟,其中已编辑过,可供交流推广的---------盒,约-------分钟。

4、        录像带(光盘):

-------10---------盒,约-------400--------分钟,其中已编辑过、可供交流推广的-----4----盒,约-----160-------分钟。

5、        改革方案;--------1-----份,约----0.7--万字。

6、        软件:

---------------种。

(三)队伍训练的成果

1、 课题组成人员---------15------人,课题研究期间人均年投入研究---------150---------天。

2、 结合课题内容举行的专题报告(一天以内)----3------次,参加人数约------980--------人。

3、 结合课题内容举办的培训班(一天以上)------4---------次,参加人数约-----1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