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337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docx

计算机络技术专业200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五年制高职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职学校自身改革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特点及发展现状:

简要说明目前情况,主要包括专业方向、师资、学生、课程、教材、实践环节、实验室、学术成果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前有网络管理与应用和网络工程与维护两个专业方向,有专职教师20人,副教授1名,其中研究生毕业或在读有4人;在校学生有05计网大专班(54人)、06计网大专班(68人)、07计网大专班(91人)、08计网大专班(82人)、09计网大专班(86人)计九个班级,共381人。

本专业拥有“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训室”、“软件应用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网页制作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生产线”、“动漫制作实训室”等多个实验(训)室,并配备了许多先进的专用仪器、实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基本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可满足现阶段专科教学需要。

近年来,本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多人次获得省、市技能大赛大奖,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我系教师承担了多项省级和院级的教研、科研课题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许多论文;编写出版了多部教材和专著。

2.专业建设基础(主要说明本专业在我校的发展历史和现有基础)

计算机网络专业始建于1993年,原名为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三年制中职专业,2004年升级为五年制大专专业,同时改为现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建设,遵照“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较好、人才培养水平较高的专业,为泰州市IT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IT技术生产和应用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维护和应用管理工作,网站开发工作,应用软件编制工作,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1、素质

能够较快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相应问题,能够从广泛的信息源中获取和提炼有用的信息,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学会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掌握当前行业中主流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管理和维护的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掌握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维护、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

3、能力

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及协调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护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建、管理和维护的能力;具有网页设计制作、网站开发和维护及管理的能力;具有实用程序编写基础能力;具有平面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就教授什么”,以培养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和人才培养。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进程进行简单的计划和安排,而且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着力识别和分解出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及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然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科目,设计教学模块。

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专业发展规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下设2个专业方向,网络管理与应用和网络工程与维护,现有学生人数共381人。

计划到2010年专业方向从现有的网络管理与应用和网络工程与维护,发展为包含多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动漫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软件设计等多方向的综合性专业。

2010年在校生人数达到450人。

4.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包括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预期就业率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专科教育为主,积极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理论和技术课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根据专业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拟重点建设网络管理与应用和网络工程与维护两个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与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全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专业建设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我校办学为指导思想,以五年制专业设置目录为依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突出本专业特色,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紧跟时代要求,切实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

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

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使本专业特色突出,成为优势明显的品牌专业。

四、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

1.课程体系建设

(1)现有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主要根据现行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详见本专业教学计划),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从而改变了过去理论学时偏重的局面。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规律,明确新形势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思维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教材建设,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力争三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5~7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

(3)课程体系建设负责人及分工(要求落实到个人,并将建设任务分配给相关人员)

核心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建设负责人

语文

李士秋

数学

王传玉

英语

王琼

C语言程序设计

周开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徐宏飞

计算机网络

钱昌俊

图像处理

吴海峰

网页设计

丁晓萍

DCNA

解俊

网络组建与应用

杨建平

FLASH动画

陈莉

ASP

郑秀莲

2.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大纲建设

(1)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计划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详见本专业教学计划),逐年不断加大实用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

(2)教学大纲建设

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研究与改革的成果及时地反映到教学大纲中来,作到每学期、每年度对教学大纲做出必要的和合理的修订。

大纲的修订工作由担任本课程的负责人组织修订(详见年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执行情况表)。

3.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做法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本专业结合计算机相关领域对应用型一线人才需求的特点,由专业负责人、带头人牵头,组成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对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订教材的建设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一定量的本专业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高职教材编写任务。

经过几年教材建设后,本专业教师编写出版的高职教材应达到一定规模。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制订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

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高职专科教材。

为加强试点专业建设,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投入资金用于购置专业图书资料。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反映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的专业课程(含选修课程)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教材。

(2)专业课程教材使用计划

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和高职专科优秀教材。

(3)自编教材计划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等)

教材名称

编写人

编写(或出版)时间

使用时间

网络综合布线

专业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

钱昌俊等

2010

2011

4.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2009年拟列为重点建设课程:

DCNA、网页制作

2010年拟列为重点建设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

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姓名

性别

职称

姓名

性别

职称

周开军

副教授

徐宏飞

中级

周素林

中学高级

王晖

助教

何静宁

中学高级

丁晓萍

助教

江林

中级

张慧

助教

解俊

讲师

郑秀莲

助教

周蕾

讲师

杨梅

助教

杨建平

讲师

赖雪梅

助教

黄莺

中级

周晓燕

助教

栾桂芬

中级

钱文婷

助教

薛东莹

中学高级

陈莉

助教

金誉华

中级

王鑫

助教

吴海峰

讲师

钱昌俊

助教

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规模

教师26人,其中实验技术人员4人。

教师专业方向

网络方向8人,维修方向3人,应用方向5人,图像处理方向2人、动漫方向4人,软件方向4人

职称结构

副教授3人,讲师……

学历结构

硕士6人,本科……

学缘结构

外校本专业26人

年龄结构

40岁以上5人,40以下……

3.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养计划

序号

姓名

培养(引进)方向

培训(引进)方式

培训(引进)时间

备注

1

计算机

引进

2008-2010年间

学术带头人

4.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地域优势,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确保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学工作水平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及实训室建设的需要。

专业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职务职称聘任、晋升、奖惩以及部门和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

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精神境界,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专业重点通过师资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短期专题培训班、学术研讨班。

认真落实学校制订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师生交流会、优秀教师奖励、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经过几年努力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六、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

一方面,要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整体考虑,以学科建设来带动专业建设,依托相关专业的教学条件进行扩展补充,此外,加强软硬件投入,与相关专业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率。

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三性”实验项目。

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方式和途径

●在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建设发展基础上,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层次和质量,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能较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能承担实验科学研究、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业务优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相对稳定的实验室工作队伍。

逐步改革不利于教学科研的管理方式,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

●在实验室的建设中,按照基础实验、技术基础实验和专业方向实验三级平台,构建我系新的实践教学科研系统。

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实训和中心的作用,建设和提高专业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层次和影响力。

在专业方向上形成特色和优势。

●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认真完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开展实验教学内容、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研究,逐步修订完善体现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出率;把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项目开出率、实验室开放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加强课程设计与综合性实验实训教学,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改革实践性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进一步加强校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二)课程设计(工程设计)、毕业设计条件建设规划

1.现状

●建立了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兼有实物制作类设计项目,力求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作品。

根据学校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等一系列文件,对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课题的选择与审定、指导教师资格、指导学生数量、指导过程管理、学生管理、答辩与成绩评定、经费使用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做出明确规定。

●加强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程实行早进入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答辩阶段和复查阶段管理。

早进入阶段。

学生提前一年开始接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审题及导师资格审查等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和题目申报、审核、师生双向选择、开题报告制度。

初期阶段。

毕业设计(论文)初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集中进行前完成,主要检查早进入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和落实下阶段工作的安排。

中期阶段。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中期,实施学生汇报、指导教师检查和督导抽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明确后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态,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序进行。

答辩阶段。

实行答辩资格审定制度,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审定学生的答辩资格,保证最后考核环节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答辩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核,写出评语。

答辩组聘请评阅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写出评阅意见。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校实行校系两级答辩制度,学校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校级答辩。

复查阶段。

对于每个班级成绩末位10%的毕业设计(论文),学校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复评,未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的学生限期改进,达标后方可毕业。

2.建设计划

严格执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校企合作,使毕业设计课题的真实比例进一步提高。

(三)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1.现有实习基地的软件、硬件建设和使用情况

现有实习基地由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以实验实训中心为主,校外与多家企业联合进行实习。

2.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包括地点选择、基地名称、实习内容、建设方式等)

在校内进一步拓展实习内容,加强自建规模。

校外扩建以泰州为中心辐射长江三角洲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实习质量。

七、教风建设及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教风建设及保证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它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并列入学校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以制度为保证、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了严谨治学、求真务实、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

(1)以制度为保证、建设优良师德师风

(2)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勇于创新

(3)党政齐抓共管,师德建设成效显著

2.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对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一定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的宗旨。

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不仅是熟悉学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优良的环境。

对课程中理论性比较强、同时又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一类课程,对其进行宏观设计时,首先应选定一个典型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背景”,用来带动整个课程教学。

这个项目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的、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要尽量覆盖到整个课程。

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好的典型项目的实现过程能充分体现该课程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

而对于理论内容不多、以实际能力训练为主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等,采用以核心实例贯串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是把一门课程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

学生必须从始至终都积极参与制作、调整和改进该实例的操作实践。

全课程以核心实例贯串,同时每次课也从实际问题入手,用实例引入本堂课的内容。

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整门课程还是对每堂具体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明确、具体。

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掌握必备的知识和理论。

 

电子信息工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