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162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docx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

大病医保各省份试点情况

来源:

新闻报道

贵州省年内实现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全覆盖参合居民住院实际补偿比居全国前列

日前,记者从贵州省新农合基金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贵州省年内将实现新农

合大病商业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新农合保障制度,为全省推开医疗救治保障精准扶贫工

作打好基础。

今年,贵州省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292万人,参合率为99.12%,年度筹资总额达148亿元,参合居民住院实际补偿比稳居全国前列。

据悉,贵州省新农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定点医疗机构级差报销、24种重大疾病按病种定限额付费、转院审核备案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实现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有效控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部门协作监管机制基本形成,去年以来,贵州省共处理医疗机构658家,其中被暂停定点的239家,取消定点的74家,处理人员69人。

今年2月,省卫计委对13家问题比较严重的医疗机构和管理单位进行约谈,起到了很好的警示震慑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省卫计委近期将组织专门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农合基金交叉

大检查,通过严查严处,达到“三降三升”,即涉及新农合违法违规的医疗机构数量明显下降,涉

案人员数量明显下降,涉案资金数量明显下降,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新农合定点

医疗机构及参合人员执行新农合政策规定的自觉性明显提升,群众对新农合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张元斌

贵州省:

我省试点实施新农合及大病保险理赔“一站

式”即时结算

2015-09-2109:

23:

29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贵阳

本报讯

(记者张齐记者从贵州保监局获悉,日前六盘水市在钟山区建成全省首个“一站式”结算平台,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理赔“一站式”即时结算。

中国人寿在受托经办新农合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承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大病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对接,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等5家定点医疗机构试行新农合补偿和大病赔款同步现场减免。

患者只需要在医院结算窗口缴纳自负部分即可出院,为参合农民提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一体化”服务平台。

“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运行首月,已为660人次参合人员进行现场减免,涉及新农合补偿162.46万元、大病保险赔款11.46万元。

作者:

张齐

贵州今年内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2015-10-030:

33:

27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10月3日电(记者李惊亚贵州今年内将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费用即时结报,遏制和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近日召开的“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贵州省相关负责人说,贵州省将加快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积极做好新农合、城市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逐步推行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据了解,2015年,贵州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严格医保审核报销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甘肃省将建立省级社会办医联系点

2015-09-1508:

45:

41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

我省将建立省级社会办医联系点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首席记者金奉乾昨日,省卫计委印发文件,对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省卫计委要求,我省将研究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严禁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省级社会办医联系点,选择有条件的县开展部分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鼓励和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

各类医保经办服务,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省卫计委要求,我省将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医保新增的政府补助主要用于大病保险筹资,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

到2015年底,重特大疾病重点救助对象年度救助限额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

作者:

金奉乾

甘肃完善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病种扩大至50种2015-10-1000:

49:

00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杨娜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披露,甘肃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调整扩大为50种。

甘肃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于2014年合并实施。

在此基础上,甘肃制定意见,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扩大病种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细化实化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对医疗救助的对象,《意见》做出了合理的界定,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以下简称低收入救助对象、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是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其住院救助人次数应占当地全年救助人次数的70%以上。

在资助标准上,甘肃提出对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确保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其中,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全额保障对象(执行分类施保的一类保障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差额保障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

《意见》还提出,要进一步规范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

门诊救助的重点是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以及因急诊治疗导致自负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

卫生计生部门已经明确诊疗路径、能够通过门诊治疗的病种,可采取单病种付费等方式开展门诊救助。

在规范住院救助方面,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

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其中特困供养对象按不低于90%的比例给予救助。

甘肃省级住院救助年度最高救助指导限额为3万元,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额度。

另外,甘肃还提出要调整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2016年1月1日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将扩大为50种。

在确定救助标准时,救助对象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围内单病种诊疗费用,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按80%的比例给予救助。

同时,甘肃将在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分配、救助病种范围等方面,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医疗救助标准在全省统一的指导标准基础上提高3—5个百分点。

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防贫、脱贫的重要作用。

对医疗救助程序,《意见》强调要严格规范,确保救助公平公正。

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人社、卫生计生等部门及商业保险机构做好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防控不合理医疗行为和费用。

(完

(原标题:

甘肃完善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病种扩大至50种做好大病保险兜住社会“最低线”

2015-10-0614:

48:

28来源:

中国网

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2015年底前使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

根据会议确定的目标,大病医保今年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今后还要逐步提高,到2017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

按照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要求,原则上由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保费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安全和偿付能力。

针对大病保险支付后部分患者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问题,会议明确大病医保将与医疗救助等紧密衔接,由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为困难患者给予帮助,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

大病保险制度设计之初就确定了由商业保险机构受托承办的原则,经过三年实践,这项制度已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保监会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大病医保已在27个省开展了392个统筹项目,覆盖人口7亿人。

那么问题来了,大病医保钱从哪里来?

各地标准如何设定呢?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宣布,今年将全面推行大病医保制度。

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大病医保钱从哪来?

各地标准如何设定?

对于已然庞大的医保支出负担,大病医保全覆盖的推进面临资金筹集、标准制度的多重考验。

近年来多数地方进行了大病医保的模式探索,制度设计的科学与公平关系着改革进程。

我国大病医保标准大病报销支付比例50%以上

大病如何界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定义,一个家庭强制性医疗支出,大于或者超过家庭一般消费的40%,就认为它出现了医疗灾难性支出。

由于各地收入不同,标准也不尽相同。

“最核心的是建立一个居民应对灾难性医疗费用的止损机制,从而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

这将更好体现公平性。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看来,大病医保将弥补两个短板:

一是医保封顶线之上未能覆盖的部分;二是没有包括在医保目录中的大病病种,比如癌症、白血病等。

据了解,经过前期试点,各地正在探索大病医保的不同模式,为医保全覆盖提供了保障。

例如,北京的政策规定“符合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高额费用,纳入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

根据上海的新政策,则规定了四大病种——重症尿毒症、肾移植、恶性肿瘤、部分精神病,可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自费部分由大病保险资金再报销50%。

这些探索无疑为“全覆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然而目前我国对“大病医保”的“大病”范畴尚未有明确、统一的界定。

按照此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共明确了25种大病,包括: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等等。

同时在一些地区的政策中,大病医保并非特指的病种,而是参保人在治疗重大疾病时对大额医疗费用再次报销的医保制度。

资金如何筹措?

据报道,养老、看病是所有老人绕不开的人生课题。

一次次地住院、转院、出院……无休止“折腾”不知让多少家庭和老人深陷疲惫,不堪其苦。

有没有既能给老人看病、又能帮着养老的地方呢?

记者近日在北京、河南等地采访发现,一种名为“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

这种模式离你有多远,又能走多久?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程奶奶,今年82岁,常年独居。

儿子在离家不远处的日间照料中心,给她买了最基本的服务——每天两顿饭、上门打扫等等。

今年6月初,她下楼时摔了一跤,虽然居家养老中心做了及时的处理,但问题的解决也并不顺利。

程奶奶告诉记者,最大的问题是医疗保障。

他们这里只能先拨120,做了简单处理后,只好再等医生来。

像大部分养老机构一样,程奶奶常去的日间照料中心,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等。

万福年华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负责人吴溪表示,养老院,政府还没有办证件、资质,妨碍了他们对老人做一些医疗上的护理。

比如打脊柱针、静脉针,伤口的处理。

目前,我国半失能失智老人接近4000万,完全失能的有100万;随着老龄化加剧,到2030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将增长40%。

在各地针对养老机构服务的调查中,老人对“康复保健”的需求,远远高于“生活照料”。

然而,眼下全国有正规注册的3万1833家养老机构中,仅有46.6%的有康复设施,一

半以上缺乏医疗支持。

去年7月份北京就提出要发展“养老+医疗”的模式,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蔡双解释说,眼下“养老+医疗”主要有三种实现模式。

蔡双介绍称,第一个,在养老照料中心中设立医务室。

第二,有资质的好的医院,在养老照料中心设置专职分支机构。

第三,与邻近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设立绿色通道。

不过,大部分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机构中多见的,仍是第三种模式。

常年需要做康复治疗的老人,仍难免在养老院和医院之间奔波。

西城区某老年公寓负责人坦言,他们一直想申请执照,但仅仅“诊室分类”这一项要求,就根本做不到:

“抢救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间”等等,对于小规模养老院来说,确实很为难。

北京清檬养老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孙屹则认为,与社区医院合作解决老人的常规看病用药,是比较现实的方案。

然而,在实际合作中,又遇到了部门协调的难题。

孙屹介绍称,尤其是慢性病的老人,常年去医院看病,可能就是简单注射一下,打个点滴,一周去拿一次药。

他们也和社区医院聊过,养老机构能不能跟社区医疗中心对接。

因为他们的上级单位是医院,和他们的合作,需要上级单位的认可。

“医养结合”不仅要“可以治病”,更需要“治的起病”。

眼下,养老机构由民政部主管,医疗服务要找卫计委,说到医保报销的准入和报销标准,则不得不提人社部门。

分而治

之的格局,很难避免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造成大部分养老机构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发生其中的费用无法报销。

在淮南开办老年公寓的杨萍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已得到开设医务室的资质,但最基本的感冒药都无法走医保。

杨萍称,他们老年公寓现在有一个医务室,这个不免费,需要现金,因为没有刷医保卡,不给建。

北京某知名民办养老院负责人透露,两年前他们就得到了卫生部门的资质,但医保定点迟迟没落实。

“能进医保的基本上以公立养老院为主,民办养老院则往往需要‘有点背景’”。

更多的费用,发生在长期护理中。

南京市曾做过测算,该市一个全护理老人的护理费用,要占到城镇老人可支配收入的8成。

能否将已经开展“医养结合”机构中的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畴,则直接影响这部分老人的生存质量。

新乡市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彭姝钰介绍,生活照料、护理费用还是自付。

收了好多临终关怀的老人,可是医保上要求只能住十天半月;费用上的要求,一级医院基本费用只能花到1500-2000块钱。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表示,抛开各地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不谈,首先要确定的是纳入医保定点的准入资质、哪些人,什么样的标准和条件才可以享受。

什么样的养老机构,是护理型的,还是康复医疗型的可以享受,还是所有都行。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把医疗服务、护理康复的服务包打造起来,血病、脑病、骨病等。

医疗保险就直接知道应该报销70%、80%还是90%。

“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资金用来购买商业保险,放大倍数优势,这是我们在医改上探索出的一条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新路径。

”李克强总理在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当天会议确定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总理指出:

“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是持续深化医改的重大创新。

中国的大病保险探索出一种很有特色的方法

当天的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在发言中介绍,2012年以来,大病保险试点相关工作已在全国31个省份展开,其中16个省份全面推开,覆盖人口超过7亿人。

试点中,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支付的基础上提高了10%-15%,从而大大缓解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基本医保制度的保障效应进一步放大。

李克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一般是两套系统,但中国的大病保险却探索出一种很有特色的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

总理表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大病保险做好了,就能把社会的‘最低线’兜住,也就安定了民心。

一定要让遭遇大病的老百姓(50.45停牌,咨询接受正常的治疗,让他们有安定感。

大病保险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

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了很大比例,通过大病保险给他们一个最基本的保障,这本身是“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

“为什么当冲破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时,会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切?

因为每个人都担心,自己未来会不会也遭遇同样的问题。

”总理说,“我们建立大病保险保障系统,就是要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李克强说,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起来,开展大病保险,这是基层探索的产物,在各地推广试点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在全国普遍推广开来。

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制度:

对大病保险的运作要严格监督管理,对“大病”和“没有支付能力”要确定科学的界定标准。

此外,还要允许商业保险部门进行核查,防止“漫天开药”、“漫天检查”的现象发生。

发挥好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李克强对与会者说,通过引入商业保险,医保的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各部门都应该从中受到启发:

怎样让政府有效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大病保险制度的探索,既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又包括把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实现‘兜底’,还包括织牢社会‘安全网’,让老百姓安心就业创业。

”总理说,“希望大家要有道德神圣感和事业宏伟感。

把这件事办好了,办成了,功德无量。

“家里老人患了糖尿病,希望以后医药费负担能少一些。

”老家在湖南湘西的务工人员陈宇对“大病医保”充满期待。

大病医保是在基本医疗保障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

对于已然庞大的医保支出负担,大病医保全覆盖的推进面临资金筹集、标准制度的多重考验。

随着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的加大以及老龄化加快等因素,肿瘤、癌症等重大疾病在不断地增加,现有的医疗支出仍显得捉襟见肘。

在饶克勤看来,尽管近年医疗支出在不断地增长,但较之百姓看病需求仍有不小差距。

“我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6%,在世界范围处

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最高的是美国,达到18%,德国、法国、英国均超过10%。

”饶克勤说,要建立与大病治疗相适应的支出结构还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从试点到全覆盖,改革还需要统筹考虑,注重公平。

我国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标准很低,以后逐步提高,从120元到200元、240元、280元、320元直到现在的380元,保障水平基于财力逐渐提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车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很多地方的现有制度中对医疗保险都有设立封顶的问题,早期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结余较多,盈余较大,可以从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大病医疗保险。

但不应仅限于此,目前更应考虑在现有的医疗保险以外单独建立大病保险的专项基金。

张继伟指出,商业保险的进入可以使资金效率更高,全国已有很多成功的试点。

如湛江模式、太仓模式已经较为成熟,由政府从医保基金中划出一部分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为商业保险进入社保领域提供了样板,也是对医保制度的补充。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16家保险公司在全国27个省份的2000多个县开展大病保险,覆盖人口达7亿人。

“从长远看,不只是政府要加大投入,还应充分发挥社会、个人的力量,共同参与。

”饶克勤指出,应让社会资源和个人更多地参与进来。

标准如何确定?

河北省唐山市的张云芳两年前患了乳腺癌,采用了同样的治疗方法和药品,北京报销额度能达到80%,可她的药在当地却无法报销。

即使在同省,报销额度也不一样。

一位河北保定的病友和张云芳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和药品,报销额度可达50%。

同样的大病是否有同样的待遇?

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各地统筹医保资金的能力差异很大,资金筹措方式不同,加之各地经济实力不同,人口结构不同,带来各地标准的差异。

”莫荣说。

科学的标准关乎制度公平。

部分专家提出,目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以市县为统筹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主要在县级统筹。

过低的统筹层次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弱化了风险分担的效果。

要降低管理成本并避免制度的碎片化,就要提高统筹层次,体现公平性。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张车伟看来,大病属于少数,但是对个体来讲可能是毁灭性打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需要加大投入,但要防止盲目投入带来的浪费。

目前,过度医疗问题突出,需要警惕。

他强调,商业保险的进入能使市场资源更

灵活地配置,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管和约束也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设计科学的制度,比如按病种付费,不同病种分别制定标准和规程。

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下一步,大病医保全覆盖有望分步推进,一是各地全面出台相关政策,二是全面实施政策并开始支付待遇。

“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会有更多人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饶克勤说。

来源:

新闻报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