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023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6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詹天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詹天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詹天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詹天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詹天佑.docx

《詹天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詹天佑.docx

詹天佑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有代表性。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至结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感悟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和爱国精神,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詹天佑。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詹天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谁来说一说?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由他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等。

对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詹天佑是一位(       )。

(板书:

杰出  爱国)

2、回忆一下,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3、这条铁路从南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然而詹天佑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他在修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个问题。

二、浏览课文第二段(4-6自然段),标题概括

1、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

快速默读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克服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方法可以采用朗读、画图、演示等方法。

2、交流,概括: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

(适时板书。

三、学习4自然段,研究勘测线路,感受爱国情怀

1、我们先来研究勘测线路,读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既然修筑铁路有那么多的困难,还有帝国主义的嘲笑,为什么詹天佑会毫不犹豫的接受任务?

他是怎么想的?

(相机出示句子: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交流。

(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

京张铁路修筑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

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国家看中国人笑话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

(2)如果铁路修好了会怎样?

你能用“不但……而且……”来说一说吗?

(3)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么读?

练读→指名读。

3、詹天佑还怎么说、怎么做的?

(预设)

交流品读以下几句(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1)句1:

(课件出示: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A、思考讨论: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B、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C、谁能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读出来?

D、假如你就是詹天佑,你会怎么勉励工程人员呢?

谁来读读这句话来勉励一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E、同学们,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

(不是。

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请女生读。

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请男生读。

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既严厉而又勉励工程人员——(请男女生齐读。

(2)句子2:

(课件出示: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

A、(指名)你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B、请大家读读这几句,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指名说。

(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

C、教师小结:

是啊!

怒号的狂风吹动了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

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跋山涉水的身影,看到他油灯下布满血丝的眼睛。

D、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打动自己也努力打动别人。

指名读。

小结:

正是因为詹天佑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所以他才这样做,这样说。

四、学习5、6自然段,体会“杰出”的智慧

1、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詹天佑深深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2、默读5-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借助课文中“人”字形线路的解释,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

(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

3、交流反馈。

(1)(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施工图)这样两端凿进施工会有什么困难?

难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2)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课件演示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施工图。

(3)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

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

詹天佑能够根据不同的山势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

你体会到了什么?

(总结出詹天佑的才干智慧和创新精神。

(4)詹天佑成功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的隧道,但是,到了青龙桥附近又遇到了困难,詹天佑是怎样克服的?

是啊,更让人惊叹的是他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火车经过青龙桥时是怎么爬陡坡的呢?

谁来给我们说说你画的示意图?

(指名学生说,师边动画演示边总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好吗?

为什么?

看了詹天佑的设计,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

(总结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或者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五、感情升华,总结全文

1、是啊!

詹天佑真了不起!

正是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新,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如何?

小结:

詹天佑让所有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他真不愧为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想象写话: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了一百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

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会想些什么?

请写下来。

学生交流,点评。

3、总结全文:

 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毅然接受任务,他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他用自己杰出的才能和超群的智慧首创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人”字形线路,采用新方法开凿隧道,成功地修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在我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有这样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最后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而光荣的名字。

(课件出示:

詹天佑头像。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完善小练笔,抒发真情,写出你心中的詹天佑。

【板书设计】          5、詹天佑

               杰出       爱国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铁路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判断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走进动物和人的情感世界。

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褪色”、“亲昵”、“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细读品味、想象画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老人用心照料海鸥的句子,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感情。

3.初步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教师:

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

 4.教师导读:

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

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读懂了。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⑴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⑵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⑶画出描写最令人感动的一幕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教师强调字音:

“驻、瞻、挫、饼、昵”。

 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学生齐读。

 4.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讲了一位老人与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天来临,老人便会风雨无阻地来到翠湖边喂海鸥饼干,视海鸥为儿女。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四、品读感人的一幕

 1.教师:

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反馈。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指名朗读这些句子,全班朗读这些句子。

 五、品读句子,赞颂老人美好的行为

 1.指名反馈:

为什么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因为老人长期坚持喂养海鸥,和海鸥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2.再读课文1至11自然段,把描写老人和海鸥的句子全找出来。

 3.集体反馈,品读情感。

 ⑴他背已经驼了……跟海鸥相伴。

(说明老人勤俭,对海鸥有无私的爱。

 ⑵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娴熟,与海鸥配合默契、和谐。

 ⑶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

 4.教师:

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5.教师小结:

“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

(因为我们被老人爱护海鸥的美好行为深深打动了。

 六、想象情景,诉说心声,随堂练笔。

1、是呀,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们翻飞肃立,声声鸣叫,是在表达着对老人的呼唤,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2、(出示画面及写话提示)想象一下,海鸥们似乎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此时此刻你会诉说些什么?

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吧。

3、交流写话,升华情感

师:

写好后先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

下面就请同学来代表海鸥站在老人的遗像前,说一说心里最想说的话吧。

这么多的海鸥来给老人送别,哭诉的场面是多么悲壮啊!

从同学们的声声倾诉中,可以看出课文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学,深深感动了老师,也会深深触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4、师:

老人去世后,他心中恋恋不舍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如今,海鸥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昆明的市民们,在翠湖边,市民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为他修筑了一座铜像。

(出示课件)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

老人虽然已经去逝,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2、看着这幅画面,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3、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题。

八、作业设计:

选读一篇最打动你的描写人和动物之间深厚感情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喂

 

老人   (亲人)    海鸥

 

               送

20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

你们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教师介绍:

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他复姓司马,单名光,著有《资治通鉴》。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

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

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3)标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4.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3)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

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

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

(学生自由读。

(此环节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花园里有什么?

(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

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

缸里的水多不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

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

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

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反馈、交流、讨论)

出示句子: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1)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教师板书:

慌、叫、喊、跑、找。

(3)谁来学他们喊一喊?

怎么喊?

喊些什么?

(4)表演读这句话。

(5)你能用“有的……有的……”来说话吗?

5.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1)指导读词:

“没有慌”“使劲”。

比较朗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板书:

没有慌 举 使劲砸

(2)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

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3)结果呢?

6.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

(2)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

你喜欢司马光吗?

为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五、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将司马光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20 司 马 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桥》教学设计

一、环境描写,孕伏情感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

这篇课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又叫微型小说,或者小小说。

(板书:

小小说)同学们可别小看了这五百来字,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呢。

到底它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

这节课让我们深入课文。

请齐读课题。

2.看视频,用一个词语说说这场洪水。

3.课文中也有几个描写洪水的词,谁来读一读?

咆哮、咆哮、逼近、放肆、狞笑、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咆哮”是什么意思?

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然后再去读这个词。

结合视频中的洪水的场景,再读。

“狞笑”是什么样的笑?

方法指导:

看来啊,我们推想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得更有滋有味了。

大家一起来带着理解、带着想象齐读这些词语。

4.同学们读得太形象了,通过几个词的朗读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洪水的凶猛可怕,这也是一种本领啊。

把这些词放到句子里,你还能读出感觉吗?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第1句。

生读。

启发:

这句写出了雨的特点是?

(大)。

有具体描写吗?

(“像泼。

像倒。

”)什么修辞?

你怎么理解?

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

(一个词也是一句)。

我们叫它短句。

课文有518字,却有27个自然段,其中的短句比比皆是啊。

这体现了小小说的一个特点:

语言简洁。

(贴板书:

语言简洁)另外,读好短句要注意停顿,生读。

第2句。

生读,修辞?

/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山洪像野兽)带着感受再读。

第3句。

生读,修辞?

跳舞一般是很优雅的,这舞给你的感觉也是优雅的吗?

(可怕)是啊,洪水跳舞这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啊,这可真是死亡之舞。

第4句。

生读,修辞?

读出死亡逼近的感觉来。

注意“狞笑”的表情。

第5句。

生读,修辞?

像猛兽用它那滑溜溜的舌头舔着你,舔得你——毛骨悚然。

生读。

大家看,这几个句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贴板书)等修辞手法,塑造了这样一个环境(贴板书:

环境)。

这个环境带给你的感觉是(可怕)。

带着我们的想象和体会一起来读。

(配乐读)

5.从你们投入地读当中,我感受到了洪水在慢慢地逼近,灾情在加重。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不等人啊。

此时此刻,如果你身临其境,你第一个念头会是什么?

(逃生)是的,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同样的反应。

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相关的描写:

请自由读读1-6小节,划出村民逃生的句子,在旁边用一两个词写写你的感受。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1)你读懂了什么?

(哪些词语)请大家用突出重点词的方法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2)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就这样你挤我拥、毫无秩序地冲向那历经岁月的、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

正如课文中的描述: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二、人物刻画,体味情感

1.就在人们狼狈逃生的时候,有一位年迈的老汉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早已站在了唯一的逃生之路——木桥前。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会作出怎样的人生抉择。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划一划描写老汉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贴板书:

老汉:

语言  神态  动作)

2.交流:

你感觉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从哪些描写看出来的?

生答。

生答。

方法指导:

同学们真会读书,通过抓细节描写的方式,大体了解了人物。

接下来,就让我们抓住这些细节描写,一起来更深入地了解老汉。

第一块:

语言描写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1)生读。

注意标点。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

老汉是怎样的心情?

(2)是啊,短句就是这样短而丰富、短而有力。

洪水肆虐之时,生死存亡之际,一百多号逃亡的人正怀着惊慌、怀着恐惧挤成一团,请你们代表老汉严厉地喊——

还有人在拥挤,老汉们请坚定地喊——

果然,一百多号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你觉得人们是被老汉的音量震慑住了吗?

那是为什么呢?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3)透过“拥戴”一词,你联想一下老汉可能曾经为村民做过什么?

(4)你怎么理解老汉“像一座山”?

(5)小结:

在危急时刻老汉以他的威信,以他沉稳、果决的指挥,制止了慌乱的场面,阻止了可能发生的人为的灾难。

请带着村民的爱戴读——他像一座山!

第二块:

我们再来看看这处描写。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