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362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在历史上,汉字“和”与“合”有相近含义。

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和,犹合也。

”“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和合”理念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

《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

《左传》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按礼行事。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

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

《尚书·尧典》说: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

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

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

“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

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摘自陈秉公《“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合”理念文化内涵丰富,强调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在矛盾与融合中发展演变。

B.先秦《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属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C.中国人能视天下为一体,是因为拥有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

D.承认和尊重社会差异,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就能实现和谐有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对“和”“合”的含义解读为切入点,引入对“和合”理念文化内涵的阐释。

B.文章谈“和合”理念,由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C.第三段引用《尚书·尧典》,意在证明中国人很早就有协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观念。

D.第五段对比孔子、汉代及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阐述“和合”理念的道德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合”理念是在承认事物之间有矛盾、差异的基础上强调融合、和谐,可以说,“和……合”是变化之源、发展之本。

B.“和合”理念的“天下”观,滋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责任担当。

C.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和合”理念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其核心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最重要地位的“仁”。

D.当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体现了“和合”理念的精髓。

【答案】1.D2.D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D,“社会就能实现和谐有序”过于绝对。

原文说的是:

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选项D,“第五段对比孔子、汉代及宋明儒学”说法有误。

该段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根据把握原文:

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

是并列陈述关系。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筛选、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和认真比对原文内容和文本内容。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C,“其核心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最重要地位”理解有误。

原文是“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而不是“最重要地位”。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

3日11时40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

大胆创新、努力攻关,这是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

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

“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

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摘编自《人类首次!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人民网”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探测器搭建起通信桥梁的中继星“鹊桥”发挥了关键作用。

“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继星“鹊桥”主任设计师孙骥说,“鹊桥”虽然不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角,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

他介绍,“鹊桥”运行的轨道非常特殊,环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L2)点,距离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最远有7.9万公里,距离地球近50万公里。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信息传給“鹊桥”后,会首先进行解调等处理,再传回地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表示,将尽力让“鹊桥”工作时间足够长,在其寿命内如果外国航天器想去月球背面探测,也可以通过这颗中继星获得帮助,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摘编自《“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新华网”2019年1月7日)

材料三:

50年前,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将月球背面描述成孩提时代玩过的沙堆,“没有边界,满是碰撞痕和坑洞”。

那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样子。

50年后,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山地荒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地球来客。

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是全球第一艘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的人造航天器。

《华尔街日报》称,在未来几周的探月任务中,中国的长期计划应该会有明显的早期收获。

在月球背面作业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因为此前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

美国“福布斯”网站表示,2019年1月将迎来密集的航天发射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

除了中国的嫦娥四号,印度计划于1月31日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月船2号”。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夹带着好奇心的驱动力、民族自豪感的激情,以及数以万亿美元计规模的产业诱感。

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摘编自《万亿蓝海待掘投资界开启“太空之年”》,“人民网”2019年1月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将其传回地面,十多个小时后,它与巡视器成功分离并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B.“鹊桥”的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它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

C.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的背面的样子——满是碰撞痕和坑洞,像沙堆。

此描述来自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50年前的观察。

D.《华尔街日报》称,一直以来在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在月球背面作业可称是一项壮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的着陆地在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这里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将来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发现。

B.“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

“鹊桥”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搭建起了通信桥梁,为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背软首陆的探测器起到了关键作用。

C.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迎来的第一个地球来客是中国,而印度也计划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成为月背第二个地球来客。

D.万亿蓝海待掘,太空探索加快。

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6.以上三则材料中,三篇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A5.C

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这一新闻事件,彰显其在人类探月史上的重要意义;②材料二侧重介绍“鹊桥”的作用、使命以及展望它未来在国际服务中对世界的贡献;③材料三在回顾人类探月历程的基础上,侧重介绍外媒对2019探月活动的评价与展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要认真研读材料的内容。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A,“顺利驶抵月背表面的是玉兔二号巡视器”理解有误。

原文说的是:

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

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仔细比对选项内容和原文内容的差异。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C,印度计划发射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不一定在月球背面着陆,“成为月背第二个地球来客”于文无据。

原文说的是:

除了中国的嫦娥四号,印度计划于1月31日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月船2号”。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

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整合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立足原文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中,三篇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原文内容中进行概括整合:

材料一:

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表示,将尽力让“鹊桥”工作时间足够长,在其寿命内如果外国航天器想去月球背面探测,也可以通过这颗中继星获得帮助,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材料三:

2019年1月将迎来密集的航天发射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

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给美君的第一封信

龙应台

①很多年以来,当被问到“你的人生有没有一件后悔的事”,我多半自以为豪情万丈地回说:

“没有。

决定就是承担,不言悔。

②但是现在,如果你问我是否后悔过什么,有的,美君,其中一件后悔的事,和你有关。

③我真的可以看见好多个你。

④我看见一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女孩,跟着大人到山上去收租,一路上蹦蹦跳跳,时不时停下来采田边野花,又滔滔不绝地跟大人说话,清脆的童音和满山嘹亮的鸟鸣交错。

我看见一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民国姑娘,在绸缎铺里手脚利落地剪布卖布,仪态大方地把客人送走,然后叉腰跟几个蛮横耍赖的士兵当街大声理论,寸步不让。

我看见一个神情焦虑的妇人手里紧紧抱着婴儿,在人潮汹涌的码头上盯着每一个下船的男人,寻找她失散的丈夫;天黑时,她蹲在一条水沟边,拎起铁锤钉钉子,搭建一个为孩子遮雨的棚屋。

我看见一个在寒冬的清晨蹑手蹑脚进厨房做四盒热便当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姿态委屈、语调谦卑、为了孩子的学费向邻居朋友开口借钱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赤脚坐在水泥地上编织渔网的女人,一个穿长筒雨靴涉进溪水割草喂猪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对丈夫坚定宣布“我的女儿一样要上大学”的女人。

我看见一个身若飘絮、发如白芒的女人,在丈夫的告别式上不胜负荷地把头垂下……

⑤我清清楚楚看见现在的你。

⑥你坐在轮椅中,外籍看护正在一口一口喂你流质的食物。

我坐在你面前,握着你满布黑斑的瘦弱的手,我的体温一定透过这一握传进你的心里,但同时我知道你不认得我。

⑦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没有知觉到:

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

⑧女朋友们彼此之间做些什么?

⑨我们常常约会——去看一场特别的电影,去听一次远方的乐团演奏,去欣赏一个难得看到的展览,去吃饭,去散步,去喝咖啡,去医院看一个共同的老友。

我曾经和两个同龄女友清晨五点摸黑到寒冷的擎天岗去看日出怎样点亮满山芒草。

我曾经和几个年轻的女友在台东海边看满天星斗到凌晨三点。

我曾经和四个不同时代的女友在沙漠里看柠檬黄的月亮从天边华丽升起。

我曾经和一个长我二十岁的女友在德国菜茵河畔骑脚踏车,在纽约哈得孙河畔看大河结冰。

⑩而你,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

你啊,只是我的母亲而已。

一旦是母亲,你就被拋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定格为我人生的后盾。

后盾在我的“后面”,是保护我安全、推动我往前的力量,但是因为我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的你。

很旱就发现了这个陷阱——我是两个儿子的“后盾”;在他们蓄势待发的人生跑道上,嵌在“母亲”那一格的我,也要被“看不见”了。

所以,十五年前我就开启了一个传统——每一年,和他们一对一旅行一两次。

十五年中一次一次的单独旅行,我亲密注视着他们从少年蜕变为成人,他们亲密注视着我从中年踏进了初老。

有一天走在维也纳街头,绿灯亮时,一抬头看见灯里的小绿人竟然是两个女人手牵手走路,两人中间一颗心。

停下脚步,人们不断地从我身边流过,我心里想的是你:

当你还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我不曾动念带你跟我单独旅行?

为什么我没有紧紧牵着你的手去看世界,因而完全错过了亲密注视你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

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

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和她们挥霍星月游荡的时间,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匆忙的背影?

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作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我抽出一张湿纸巾,轻轻擦你的嘴角眼角。

你忽然抬头看我——是看我吗?

你的眼睛里好深的虚无,像一间屋子,门半开,香烟缭绕,茶水犹温,但是人已杳然。

我低头吻你的额头,说:

“知道吗?

我爱你……”

那是多么迟到的、空洞的、无意义的誓言啊。

所以我决定给你写信,把你当作一个长我二十六岁的女朋友——尽管收信人,未读,不回。

(选自《天长地久》,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说“不言悔”,接着又说有后悔的事;“不言悔”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选择负责任的态度使然,而后悔是因为作者对母亲的人生有更深的体认,对亲情有新的领悟。

B.文章结尾“我”决定给母亲美君写信,而美君“未读,不回”,这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因“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产生的深沉的悔意与痛苦。

C.文章除了第4段,其他段落都用“你”来称呼母亲美君,第二人称不仅拉近了作者与写作对象的距离,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性。

D.从全文看,龙应台称母亲为“美君”,显得亲切之外,还有一个意义:

两代之间除了一定要有理解和承袭外,也要有相互的平等与尊重。

8.文章第4段所写一部分内容作者不可能亲眼看见,为什么还要反复说“我看见”?

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文章第9、12两段都写了与美君无关的内容,这两段的作用有什么异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7.B8.以“我看见”将想象与回忆组合在一起,有利于较为清晰地表现美君的身份变化和人生经历,让读者感受其人生的曲折;以“我看见”铺陈不同阶段的生活细节,有利于表现美君的性格,让读者真切感知其个性的丰富;以“我看见”领起排比,增强文章感染力。

9.相同作用:

都是以作者与亲友的亲密关系,来反衬作者与母亲之间存在的距离感,为下文写自己后悔的内心活动做铺垫。

不同:

①第9段表现作者和女朋友交往与交流,与作者对母亲美君并没有真切地关心形成对比,由此更深刻地表达出自己对母亲关注和交流不够的悔意;②第12段写作者如何借助与儿子旅行来参与彼此的生命,建立深切的联系,与美君被自己忽视而不能从母亲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形成对比,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爱与悔。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

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作者因‘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产生的深沉的悔意与痛苦”有误。

从全文看,美君不读也不回信并非逝世,而是因为患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我”后悔也并不是因为无法奉养母亲,而是不可能与母亲建立平等而亲密的关系。

故选B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

本题要求答出文章第4段作者反复说“我看见”的好处,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文章的第四段,从内容、人物形象、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第4段写的是母亲美君的人生经历,有些经历肯定是作者不能亲眼见到的,是作者的想象,有些经历是作者看见过的,是回忆的内容,作者用“我看见”反想象和回忆的内容连接起来,非常清晰了展示了母亲美君从孩童到老年的曲折人生。

因为第4段写的是美君的人生经历,所以还应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分析,文中“我看见”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如采野花,卖布,紧紧抱着婴儿,借钱等,这些细节展示了美君丰富的个性,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

从手法上来看,第4段中“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的表达形式构成了排比,有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

本题要求答出9、12两段“作用有什么异同”,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第9段和第12段,先分别分析这两段对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有什么作用,然后比较异同,组织答案。

文章第9段写的是作者和女朋友们约会的情形,包括看电影,听音乐,看日出,看星斗,看月亮,看大河结冰,写出活动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富。

结合第7段“我后悔……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第10段“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第14段“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可分析出,作者写与女朋友的交往,是为了与对母亲的不够关心形成了对比,突出自己的悔意。

第12段写的是作者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作者为了使自己不被忽视,每年与儿子一起旅行,使母子彼此参与了对方的生命历程,母子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再结合第13段“完全错过了亲密注视你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第14段“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可以分析出,作者写自己与儿子的关系,是为了与自己对母亲的忽视和没有帮母亲“解脱”出来形成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悔意。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

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

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

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建立州治,南怀乾、绪。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

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茹陂及吴塘以溉稻田官民有蓄陂塘之利至今为用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

建安十三年卒,扬州士民追思之。

馥子靖,黄初中,出为河南尹。

为政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后迁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

嘉平六年卒。

靖子弘,累迁宁朔将军。

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

侃、初等累战破昌,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乃解南蛮以授蒋超,统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以大众屯于夏口;又遣何松领建平、宜都、襄阳三郡兵屯巴东;又加南平太守应詹督三郡水军继蒋超。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

或有间侃者,侃遣子为质,弘遣之曰: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况大丈夫乎!

”乃以侃为前锋督护,委以讨敏之任。

敏竟不敢窥境,时人莫不称善。

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