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426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5.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控新冠状病毒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pptx

重点场所消毒及防护要点,目录,一、宾馆,1.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房间以清洁为主;2.餐(饮)具应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3.被单、座椅套、工作服等纺织物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处理;4.电梯、公共卫生间等每日消毒。

做好消毒记录标识;5.出现疑似症状病例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日常消毒,1.门口监测体温,体温过高者不得入内;2.客房应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3.按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肺炎机制综发202050号)使用集中空调系统;4.住客少接触公共设施,勤洗手,做好手卫生,按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佩戴口罩;5.工作人员做好每日健康监测,按指引戴口罩,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安全距离;6.宾馆内娱乐、健身、美容(体)美发等配套设施暂停开放。

一、宾馆,健康防护,1.办公场所日常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2.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应每日进行消毒;3.保持餐厅环境卫生整洁,每天消毒一次;4.电梯每日消毒,有通风设备的应开启;5.公共卫生间所的卫生洁具每天消毒一次;6.定期对空调的进风口、出风口、热交换器等进行消毒。

二、办公场所,日常消毒,1.进门测量体温;2.办公室宜多开窗通风,按指南使用空调;3.按指引佩戴口罩,减少面对面交流;4.加强手卫生;5.尽量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减少人员聚集;6.错峰就餐,减少就餐时间,尽量打包食用。

二、办公场所,健康防护,1.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2.垃圾分类、及时清运,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3.公共卫生间保持洁净,地面及水龙头每日消毒;4.电梯每日消毒,有通风设备的应开启;5.购物车(筐)每日清洁并消毒。

三、商场超市,日常消毒,1.体温监测,人员工作及顾客按指引佩戴口罩。

2.加强商场超市内通风;3.疫情期间按指南使用集中空调系统;4.控制顾客数量,降低人群密度;5.所有人员加强手卫生;6.当出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应按规定上报。

三、商场超市,健康防护,1.保持客运站场整洁卫生、通风换气、每日消毒;2.司乘人员加强手卫生;3.交通工具内卫生整洁、通风,每次运营结束后,对其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4.交通工具及客运站场的垃圾要及时清理;5.当出现疑似症状病例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及时上报、尽快就诊。

四、客运交通,日常消毒,四、客运交通,1.司乘人员及乘客按指引佩戴口罩,有条件的站场,应测量乘客体温;2.合理组织运力,降低交通工具拥挤度;3.尽量使用自然通风,按指南使用集中空调系统;4.站场内及交通工具上可采取广播、视频、海报等形式,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5.场站内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饮食;必须饮食时,应尽量缩短进食时间;6.站场及交通工具上宜配备消毒剂,以及时处理污染物。

健康防护,五、养老机构,1.公共区域的环境与物体表面每日清洁;2.餐具一人一用一消毒;3.公共卫生间每日清洁消毒1次;4.文体活动用品定期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日常消毒,五、养老机构,1.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探访及新入住人员);2.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3.勤开窗多通风,注意保暖;4.做好手卫生;5.公共区域活动按指引佩戴口罩,减少聚集,保持距离;6.做好老年人的慢性病的管理和诊疗;7.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上报处理。

健康防护,1.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等场所环境整洁;加强通风换气,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3.公共卫生间每日清洁并消毒,视人数每日1-3次;4.所有人员应加强手卫生;5.垃圾分类、日产日清,对垃圾点每日进行消毒。

六、教育机构,日常消毒,六、教育机构,1.按指南佩戴口罩;2.做好校园出入人员登记检查,实行晨检和每日报告制度;3.倡议师生错峰用餐,同时加强餐具消毒管理;4.加强教室、图书馆、宿舍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通风换气;5.尽量采用网络授课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健康防护,1.保持环境清洁,加强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病房床围栏等高频接触表面的定期消毒;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3.所有人员加强手卫生;4.卫生间每日清洁并消毒;5.生活垃圾分类、日产日清,对垃圾点存放每日进行消毒。

七、精神病院,日常消毒,七、精神病院,1.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慰问;2.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对于无法佩戴口罩患者建议单独居住);3.勤开窗多通风,通风时注意保暖;4.减少聚集性活动;5.加强体温监测;6.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上报处理。

健康防护,八、农贸市场,1.室内的农贸市场加强通风;2.地面、墙壁、工作台、门、运送工具、称量工具、砧板、宰杀工具等每天清洗、消毒1次;3.每日休市后对营运场所进行清扫、保持整洁,并进行环境消毒;4.垃圾暂存点,每日喷洒消毒1次。

日常消毒,1.尽量避免活禽交易,禁售野生动物;2.按指引佩戴口罩;3.尽量使用无接触收付款。

八、农贸市场,健康防护,1.每日清洁并消毒,根据使用频次可适度增加。

2.水龙头、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擦拭消毒。

3.保持卫生间通风良好。

九、公共卫生间,日常消毒,1.清洁人员工作时应佩戴工作帽、口罩,穿工作服及防水鞋;2.工作后洗手并消毒。

九、公共卫生间,健康防护,十、垃圾装运站,1.垃圾清运后,用水对地面进行冲洗后,喷洒消毒;2.清洗垃圾桶(箱)内外表面,确认无污物后,进行喷洒消毒;3.每日清洗明沟并进行喷洒消毒。

日常消毒,十、垃圾装运站,1.工作人员佩戴工作帽,戴口罩,穿工作服,防水鞋;2.封闭式垃圾装运站应保持通风;3.工作后,洗手并消毒。

健康防护,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含氯消毒液,有效含量: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使用方式: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一、常用消毒剂,二氧化氯,有效含量:

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应用范围:

适用于水(饮用水、医院污水)、物体表面、食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医疗器械(含内镜)和空气的消毒处理。

使用方式: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100mg/L,作用10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1mg/L2mg/L,作用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效含量:

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

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

使用方式:

室内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20mL/m(1g/m)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计算,熏蒸作用12h后通风换气。

醇类消毒剂,常用消毒剂,有效含量: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方式:

卫生手消毒:

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

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

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

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季铵盐类消毒剂,有效含量:

依据产品说明书。

应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维与织物)的消毒。

适用于卫生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于外科手消毒。

使用方式:

物体表面消毒:

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

卫生手消毒:

清洁时使用浓度1000mg/L,污染时使用浓度2000mg/L。

物体表面消毒,喷洒消毒:

地面、墙壁、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

擦拭消毒:

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浸泡消毒:

不怕湿的物品,包括餐饮具、玩具等。

二、常用消毒方式,纺织品-高温烘烤,其它物品-浸泡消毒,衣服、被褥等纺织品清洁消毒,空气消毒,超低容量喷雾法,终末消毒流程

(1),确定消毒对象、范围及方法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了解污染情况,计算用药量,划分清洁和污染区必要时采样进入织物等集中收集消毒或处理关闭门窗,消毒开始顺序:

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家具、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终末消毒流程

(2),室内消毒完毕后,对走廊、楼梯、厕所等污染处进行消毒工作完毕,消毒工具消毒清洗脱防护装备,手卫生消毒1小时后,彻底开窗通风至少20分钟,不耐腐蚀物品用清水冲洗擦净填写消毒工作记录必要时采样消毒人员撤离,三、科学消毒,科学消毒-“五加强”,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做好个人手卫生。

五加强,科学消毒-“七不宜”,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

七不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