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语文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一)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字形都没有问题的一项是()(2分)
A.市侩(kuài)烟销云散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B.应届(yìng)毋庸置疑口慧而实不至
C.粗犷(guǎng)融会贯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旌旗(shēng)叱诧风云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细菌的活动范围极广,无所不至。
C.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D.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有时示弱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相反却可称作是一种令人感慨的人生智慧。
B.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育人,更在于传授技能,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如果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孔圣人。
其言行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在《论语》里。
B.关汉卿,元代戏曲家,被成为“曲圣”。
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散曲《一枝花·不伏老》等。
C.林语堂,文学家,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代表作有散文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
D.史铁生,当代作家。
其作品多次获奖,代表作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答自己问》等。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死而有知,其几何离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
D.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2)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
(3)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__________________,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滚绣球》)
(5)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7)__________________,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三、名著检测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个选择、填空皆1分,共10分。
7.在《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里,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的形象常常与一些物件紧密相关。
如欧也妮的堂弟查理回赠给她的__________。
(A.银首饰盒B.银肖像项链C.纯金梳妆匣),欧也妮无比珍视,因为这是她和查理爱情的见证;欧也妮婚后将珍藏好多年的首饰以及堂弟还给她的8000法郎的黄金全部熔掉,铸造了________(A.黄金十字架B.黄金圣体匣C.黄金基督圣像),捐赠给教区教堂,这是欧也妮的慷慨,也代表着她对爱情的死心;再如,佣人拿侬辛勤劳作了20年,收到葛朗台给的唯一一件礼物是________(A.旧手表B.咖啡壶c.皮手套);临死前,葛朗台想奋力抓住教士的镀金的________(A.圣水壶B.十字架C.基督圣像),结果这一次努力断送了他的老命,这些则都表现出了葛朗台的吝啬。
(4分)
8.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_________也。
”()(1分)
A.好为人师B.好学C.好勇D.好言
9.以下《论语》中没有体现“行胜于言”的一项是()(1分)
A.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B.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C.子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D.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10.
(1)子曰:
“___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1分)
(2)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__。
”(1分)
11.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请从这则话语中概括一个成语出来,并解释意思。
(2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18题。
材料一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
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坐北面南,仿自浙江宁波天一阁。
天一阁是清代江南地区最负盛名的私人藏书楼,其命名、构造以及藏书方法都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诏征书,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
乾隆四十一年,文华殿后的皇宫藏书楼建成,乾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文渊阁仿效天一阁之规制,在外观上也分上下二层,面阔六间,各通为一,沿袭了天一阁“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寓意。
在建筑构造方面,则为水磨丝缝砖墙,深绿廊柱,菱花窗门:
宫殿建筑之歇山式屋顶,上覆黑色琉璃瓦——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以绿琉璃瓦镶檐头,屋脊饰以绿、紫、白三色琉璃,浮雕波涛游龙。
值得一提的是,阁中所有油漆彩画均以冷色为主,营造出皇家藏书楼典雅静谧肃穆的气氛,与整个紫禁城宫殿黄色琉璃、朱红门墙的暖色格调和喜庆氛围截然不同。
阁前,开凿方池,池上横跨石桥,池中引入金水河水;阁后,叠石为山,四周列植松柏;阁东侧为御碑亭,亭内石碑以满、汉文镌刻乾隆皇帝御笔撰写的《文渊阁记》。
文渊阁建筑虽然参照了天一阁,但是根据传统的官式做法和皇家建筑的特殊身份做了创造性的发挥。
除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在规模和形式上的区别之外,文渊阁与天一阁最主要的差异还在于内部构造的改进。
天一阁上下两层,文渊阁则采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也就是说,从外观看是重檐两层,实际上却利用上层楼板之下的腰部空间暗中多造一个夹层,全阁形成上、中、下三层。
这种建造方式,俗称“偷工造”,既美观大方,又节省工料,还特别实用,便于贮书。
文渊阁整体建筑充分反映了清代宫廷建筑在工程设计和建造艺术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接管文渊阁藏书。
1933年春,日寇侵略热河,北平危急。
故宫博物院决定,将珍藏的历代文物精品装箱南迁,运至上海、南京。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批皇宫文物辗转数千里,运抵蜀中等地。
抗战胜利之后,再次运抵南京。
国民党政府从大陆撤退时,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运往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今日,文渊阁依旧耸立在故宫东华门内,乾隆年间的楠木书架犹在阁中。
值得欣慰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依旧珍藏有:
《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卷,清总纂官、大学士纪昀手书小楷进呈本,各卷首末均钤“乾隆御览之宝”印章,各卷之末,下署“臣纪昀恭书”,钤“纪”“昀”朱文连珠印: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五十九年殿本:
御制四库文渊阁诗墨,套墨五锭;青玉乾隆御笔《文渊阁记》玉板十页;“文渊阁宝”,青玉交龙钮方形玺。
书楼依旧在,《全书》何时还?
12.下列有关中国印章的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印章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的艺术,它将汉字书法之美、章法表现之美、刀法展现之美和金石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B.印章分为官印、私印两种。
官印主要用于发布公文公告,私印主要用于私人凭证或赏玩。
“乾隆御览之宝”属于官印,“臣纪昀恭书”属于私印。
C.春秋战国至秦以前,印章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为“印”。
D.印章分朱文和白文。
朱文就是镌刻时将字之外的部分刻掉,印章为白底红字;白文就是镌刻时将字刻掉,印章为红底白字。
13.材料一结尾处说“书楼依旧在,《全书》何时还?
”下列诗句中表达的情感与之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D.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4.请简要概括文渊阁在工程设计和建造艺术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
(4分)
材料二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修成以后,为了保管和利用,乾隆皇帝先后下令抄成一式七部,每部均为36000余册、6100余函,分别收藏于专门建造的七座藏书阁中,这就是著名的四库七阁,即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盛京(今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以及江苏镇江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和浙江杭州的文澜阁。
在动荡不安的中国近代,七阁《四库全书》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历史命运,其中尤以文澜阁《四库金书》聚散离合的经历最富传奇色彩。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三阁《四库全书》抄成送藏之后,江浙两省的地方官员遵照乾隆帝的旨意,选择专人掌管各阁书籍,并允许当地士子进阁借阅抄写。
由于《四库全书》中收有不少当时社会上已经失传的珍本、善本,因此前往阁中看书、抄书的士人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但好景不长,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文宗、文汇两阁《四库全书》被毁,文澜阁《四库全书》也遭遇厄运。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第二次攻打杭州,文澜阁在战乱中倒塌,阁中珍藏的《四库全书》大量散佚。
当地著名的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在杭州城西的留下镇躲避战乱,发现市集上一些卖食物者所用的包装纸居然是《四库全书》的书页。
他们大为吃惊,立刻开始捡拾搜寻,当即收集到数十册。
又立即招募年轻力壮者数人,冒险前往杭州,到文澜阁废墟上翻捡搜寻,并把找到的书册连夜运回留下,丁氏兄弟还委托书商协助收购。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总计从战乱中抢救出8000余册文澜阁的散佚图书,约占《四库全书》原有数量的四分之一。
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拨款重建文澜阁,文澜阁《四库全书》回归原址。
丁氏兄弟又着手补抄工作,从光绪八年到光绪十四年,历时七年,大体恢复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规模。
1911年,浙江公立图书馆建成,文澜阁《四库全书》移至该馆保存。
其后又经过几次补抄以及整理,江浙三阁仅存的这部《四库全书》终于得以恢复原貌。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浙江图书馆立刻对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转移作了安排。
从杭州出发,时而水路,时而陆路,先到浙南,继往贵州,1944年又转到重庆。
抗战胜利后,历经辗转搬迁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终于在1946年完好无缺地回到了它的故乡杭州,由浙江省图书馆珍藏至今。
15.材料二中说“文澜阁《四库全书》聚散离合的经历最富传奇色彩”,请补充其传奇经历。
(3分)
(1)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库全书》送藏文澜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氏兄弟多方搜寻、抢救散佚图书8000余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37年,日寇侵华,文澜阁《四库全书》历经辗转至重庆。
(7)1946年,文澜阁《四库全书》完好无损地回到浙江省图书馆,珍藏至今。
材料三
《四库全书》成书后,曾做过两次全面复查,都是从文津阁本开始的。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清高宗在承德避暑山庄消闲时翻检此书,发现讹误,于是下令全面复查。
五十六年(1791年)七月,高宗在避暑山庄又发现已经复查的文津阁本中扬雄《法言》卷一首篇竟有空白二行,大为生气,又再次下令全面复查。
而这两次复查都是由总纂官纪昀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的。
除北方四阁本外,乾隆又下令再抄写三份全书,分别庋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应当说,这七部书保存最稳妥的还是文津阁本。
藏于圆明园的文源阁本因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毁圆明园而全部毁灭。
太平天国战事起,扬州文汇阁本、镇江文宗阁本全部焚烧,杭州文澜阁本也烧、散大半。
其他如文溯阁本、文渊阁本则有几次搬迁,唯独文津阁本自1914年迁至北京,后藏于京师图书馆,80年代移至北京图书馆新馆,长时期未经移动。
因此,其他三阁本曾分别据文津阁本加以抄补。
可见,文津阁本在历史上起了相当大的文献补辑作用。
也正因如此,20世纪前期,文津阁本就受到学者的重视。
1920年,前辈知名学者陈垣就曾亲自对文津阁本进行清查,统计全部收书3462种,列有103架,6144函,36277册,2291100页。
陈垣先生还细阅文津阁本所收书的提要,发现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不少差异,因此与几位学者共同撰写《影印四库全书提要缘起》一文,建议将文津阁本的提要汇集影印出来。
这可以说是提议影印文津阁本的首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
16.以上三个材料中的加点词语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谧(nì):
安静,宁静B.镌(jùn)刻:
雕刻
C.散佚(zhì):
流失不传,散失D.讹(é)误:
错误
17.依据以上三个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乾隆下旨专门建造七座藏书阁收藏内容各异的七部《四库全书》。
B.七部收藏在不同地方的《四库全书》均因战火而全部或部分被毁,后人经过相互参照补抄,才留下完整的《四库全书》。
C.七部《四库全书》中只有文津阁本经过全面修正,和其它六个相比保存最完好,对其它阁本的文献补辑作用也最大。
D.陈垣先生发现文津阁本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不少差异,决定将文津阁本提要汇集影印出来,开创了我国影印古籍的先河。
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8~19小题。
(8分)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①,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8.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9.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小题。
(12分)
彻里帖木儿,阿鲁温氏。
祖父累立战功,为西域大族。
彻里帖木儿幼沉毅有大志,早备宿卫,擢中书直省舍人,遂拜监察御史。
时右丞相帖木迭儿用事,生杀予夺皆出其意,道路侧目。
彻里帖木儿抗言,历诋其奸,帖木迭儿欲中伤之。
会山东水,盐课大损,除山东转运司副使。
期月,补其亏数皆足。
转刑部尚书,京师豪右惮之,不敢犯法,而以非罪丽法者多所全脱。
天历二年,拜中书右丞,寻升中书平章政事,出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黄河清,有司以为瑞,请闻于朝。
彻里帖木儿曰:
“吾知为臣忠、为子孝、天下治、百姓安为瑞,余何益于治。
”岁大饥,彻里帖木儿议赈之。
其属以为必自县上之府,府上之省,然后以闻。
彻里帖木儿慨然曰:
“民饥死者已众,乃欲拘以常格耶?
往复累月,民存无几矣。
此盖有司畏罪,将归怨于朝廷,吾不为也。
”大发仓廪赈之,乃请专擅之罪。
文宗闻而悦之,踢龙衣、上尊。
至顺元年,云南伯忽叛,以知行枢密院事总兵讨之。
治军有纪律,所过秋毫无犯。
贼平,赏赉甚厚,悉分赐将士。
师旋,囊装惟巾栉而已。
除留守上都。
先是,上都官买商旅之货,其直不即酬给,以故商旅不得归,至有饥寒死者。
彻里帖木儿为之请。
有旨,出钞四百万贯偿之。
迁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以严厉为政,部内肃然。
寻召拜御史中丞,朝廷惮之。
初,彻里帖木儿之在江浙也,会行科举,见驿请考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故其入中书,以罢科举为第一事。
至元元年,拜中书平章政事。
首议罢科举,又欲损太庙四祭为一祭。
监察御史吕思诚等列其罪状劾之,帝不允,诏彻里帖木儿仍出署事。
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
太师伯颜怒有壬曰:
“汝风台臣言彻里帖木儿邪?
”有壬乃曰:
“科举若罢,天下人才绝望。
”伯颜曰:
“举子多以赃败,又有假蒙古、色目名者。
”有壬曰:
“科举未行之先,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
举子不可谓无过,较之于彼则少矣。
”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
彻里帖木儿尝指斥武宗为那壁,那壁者,犹谓之彼也。
又尝以妻弟阿鲁浑沙女为己女,冒请珠袍等物。
于是台臣复劾其罪。
诏贬彻里帖木儿于南安,人皆快之。
久之,卒于贬所。
(取材于《元史·彻里帖木儿传》)
2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除山东转运司副使除:
撤销官职
B.时右丞相帖木迭儿用事用事:
执政当权
C.而以非罪丽法者多所全脱丽:
通“罹”,遭受
D.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用宝:
加盖皇帝印章
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祖父累立战功,为西域大族彻里帖木儿为之请
B.生杀予夺皆出其意监察御史吕思诚等列其罪状劾之
C.以知行枢密院事总兵讨之举子多以赃败
D.其属以为必自县上之府,府上之省,然后以闻科举未行之先,台中赃罚无算。
2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河清,有司以为瑞,请闻于朝
黄河水变清了,地方官认为是祥兆,要上报朝廷
B.太师伯颜怒曰:
“汝风台臣言彻里帖木儿邪?
”
伯颜生气说:
“是你鼓动台臣说彻里帖木儿坏话的吗?
”
C.见驿请考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
看到驿馆中宴请考官,举子们心中愤愤不平
D.民饥死者己众,乃欲拘以常格耶?
很多百姓已经饿死了,竟然还要拘泥于常规吗?
23.下列属于“诏贬彻里帖木儿于南安”的原因一项是()(2分)
A.彻里帖木儿曾经大声谴责右丞相帖木迭儿的奸诈行为
B.彻里帖木儿曾任刑部尚书,严格执法,令京师豪右害怕
C.至元元年,彻里帖木儿曾经第一个提出了废科举之事
D.彻里帖木儿在言语上对武宗不敬,并曾骗取朝廷的赏赐
24.文中彻里帖木儿、伯颜主张“罢科举”而许有壬反对“罢科举”,请简要说明其各自理由。
(4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9小题,共18分。
西川的沉静
像西川这样的村落,必然是沉静的。
在沉静中,它正渐渐地老去。
事实上,西川已经衰老,露出满脸的皱纹,静寂地趴在山坳里,更显得老态龙钟。
而因为衰落,沉静的味道就越发浓烈地弥漫出来,直沁我心。
西川距县城二十七公里,海拔八百六十米,因村西有一条河而得名。
据记载,明朝天顺元年,一张姓先生寻访到此,认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购地建屋定居下来。
随后,陈姓、吴姓相继入住。
整个村落因山势而布,错落有致,高低谐和。
过去从未见过这种全是黄泥筑成的民屋,层层叠叠,那么有层次地布排着。
黄泥墙厚实,碎小的石子镶在其间。
似乎少有草筋,泥土成为屹立的支柱。
依旧平整的泥墙,墙壁上已分化出一棱棱的粗犷线条,令人想象出充满泥浆味儿的《打墙歌》,一堵堵的泥墙就在这般的场景中渐渐竖起,成为一栋栋黄色标志的建筑。
黑的瓦,黄的墙,一排排,一层层,洒脱而成,蔚为壮观。
像版画,线条分明,底色清晰;又如油画,色彩浓郁,意境厚重。
土黄,这孤独质感的颜色,如此沉寂地映衬在山坳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
即使是断壁残垣,也顽强地默然支撑着,静静地展示一种岁月的痕迹。
远眺整个村落时,会分明地感觉到,村庄环境是那么幽静,幽静出一种偏僻的感受。
在雄峻险要的大山脚下,土地极其贫瘠,不难想象村落里人们生活的艰辛:
地少,仅有山坡上所开垦的一块块梯田;水远,虽有西川的水,却远离着村,得引水而入;交通不方便,过去只有五条古道可以通向村外。
惟有一点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深切,那便是村落沉静在高山
之际。
这一深山里的村落,即使曾经居住过八九百人,一栋栋的土屋拔地而起,一缕缕的炊烟高高飘升,却终究难掩其沉静的本色。
沉静是它骨子里的特质,悄无声息地演绎着。
至今,这种沉静渐渐地剥落了出来,越来越深。
现在的村庄只有四五十人居住,以上了年纪的为主。
这些人,要么是恋土,不愿外出;要么年老体弱,无法外出;要么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外出也无依无靠。
他们与土屋相依为伴,依然是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奏。
一位面呈褐黄色、皱纹满面的老汉,佝着背坐在门口的竹椅上,静静地看着我们,目光里是那么的淡然。
一位妇人坐在小小的道地上,织着毛衣。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站在她身边,睁着圆圆的眼珠,呆呆抑或好奇地看着我们。
待我们走近,妇人笑笑说,这里可穷啦,能出去的都出去啦。
我问这小孩怎么在这里。
妇人叹了口气说,她上不起幼儿园,就让我带着啦。
走了一段路,回头望望,妇人与小孩依旧在道地上,像一幅剪影定格在那里。
在村子的另一边,一位近六十的老婆婆站在高岗墩的平地上,见我们走近,笑笑,问来游玩呀?
接着就说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也就这么些老旧房子。
顿了顿,又说,你们多来游玩也好,那样村里也才热闹一点;人气一旺,我们也才充实一些。
她是这么说的,却不知当游人都回去后,她的心里会不会失落。
可能会是一声叹息,一种无奈吧。
在这样的叹息与无奈中,村落也仿佛更趋沉静。
村边有一片古树群,下面是一小方平地,像沟壕里平整出来似的,一垄垄排列。
一位戴着竹笠穿着浅红衣裳的妇女蹲着身子,不知在插种什么作物。
平地的下方就是一块块细长的梯田,一层一层地次第延开,绿油油的秧苗清瘦般地映在澄亮的水里,给梯田点缀出一脉清新,一种生机。
令人想象早先的西川人是怎样挥着锄头在贫瘠的山坡上开垦的情景,又是如何在沿山势筑成的梯田上种植着庄稼,在清苦、艰辛的场景中,栽种出四季景色不同的风情。
可是如今,多处梯田已荒芜,芦苇在曾经的土地上摇曳。
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寡淡地沉静着,让人好一阵叹为观止。
西川古道像被遗弃似的,早已少有人问津。
当水泥路连通到村里的时候,古道的静默便越来越浓。
这条全程约五公里的古道,由山上大大小小的石块垒成。
褐黄的树叶落满古道,沙沙作响,回应出一种原始的质朴,仿佛自垒成以来就一直处于幽深之中。
古道上筑有两座凉亭,就像遮阳避雨的大树,古道穿亭而过,更透出一种古朴和自然。
上一道坡,转一个弯,沉静的韵意便沿着古道一路相随。
如同一个独守沉静并害怕沉静被打破和侵入的人,西川默默地承载了几百年风雨,咀嚼着自己的命运。
值得欣慰的是,它终于为世人所认识。
然而,当我回望西川古村的时候,一个问题倏地冒了出来:
当西川成为一个景点时,这样的沉静还会存在吗?
或许,夜深人静时,西川会在重重的喘气声后,歇上一会,固守它沉静的模样;但是,那还是“西川的沉静”吗?
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