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0974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讲义

[考纲要求]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点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背景

2.提出:

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3.内容

4.评价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含义

4.意义: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主题 民主共和思想的理论成果——三民主义

1.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

从时代背景看

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从纲领内容看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朝统治

从民生意识看

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从民主政治看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从时代发展看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2.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1)内容新

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

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讲史料

史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导读 据史料可知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的特点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史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导读 由史料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态度是可以照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则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实际。

在其革命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练史料

史料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答案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1.(2014·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答案 C

解析 从“以俄为师”“不可学”等信息可知孙中山的态度是有选择地学习苏俄,不主张照搬。

2.(2013·安徽高考)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社会问题即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材料强调民生主义的目标是“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3.(2012·海南高考)1918年1月,孙中山说:

“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一定要关注时间,此时三大政策尚未提出,A项错;B项不符合史实;这也不是国民革命的战略。

孙中山的这段话比较清楚地说明想借鉴俄国革命实现中国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

4.孙中山说:

“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

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民国为国民所公有,民主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可见明确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

5.1912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的演说中指出: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

”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

A.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B.平均地权,土地国有

C.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D.推翻满人统治,建立民国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孙中山提出“社会主义”的背景,鉴于欧美国家贫富差距悬殊,社会进化论盛行,而社会主义学说主张社会财富的平均和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孙中山多次讲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

考点2 毛泽东思想

1.萌芽: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2.形成:

井冈山时期,在总结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3.成熟

(1)标志:

1945年4月,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

(2)著作和内容:

通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阐明了以下观点:

①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革命步骤: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性质:

1919年五四运动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④革命动力: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一定时期还要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部分大资产阶级。

⑤革命前途:

社会主义。

4.新发展

5.评价:

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程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强调重视农民及农村革命的作用。

(2)形成——井冈山时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成熟——延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等理论。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其突出特点。

2.毛泽东思想的特点与历史影响

(1)特点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结,它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个人的一些错误思想。

③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2)历史影响

①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讲史料

史料一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导读 理解史料关键是围绕“先导”和“借鉴”理解“探索”。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和措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召开了中共八大会议。

史料二 邓小平曾说: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导读 理解邓小平论证的关键点:

多次从危机中挽救党。

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史实,一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二是遵义会议使得革命转危为安。

练史料

史料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探究:

概括史料中毛泽东提出的经济主张。

答案 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1.(2014·广东高考)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答案 A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毛泽东主张借鉴苏联的做法,允许资本主义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逐步进行,而题干中思想表明毛泽东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2.(2013·天津高考)毛泽东说: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可能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主义国家,排除A、C两项;当时的中国只能建立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3.(2012·广东高考)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 D

解析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深入到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但是,对此,共产国际一直持怀疑态度,所以有了上述的观点。

4.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此言反映了(  )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毛泽东强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受到过西方自由主义、民权主义等诸多思想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新文化运动中传播西学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A.毛泽东故居B.瑞金苏维埃旧址

C.延安窑洞D.遵义会议旧址

答案 C

解析 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主要是在延安。

考点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提出:

1978年,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标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发展:

中共十二大:

1982年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深化

5.意义

[识记方法] 图示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1.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与形成过程

(1)明确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系统概括: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走向成熟:

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是非标准。

(4)形成体系: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写入党章: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色与历史地位

(1)主要特色

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相联系的结果。

②邓小平理论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的产物。

(2)历史地位

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讲史料

史料 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邓小平

导读 史料实际上反映了发展一部分私有制经济,其目的是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邓小平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练史料

史料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

“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探究:

据史料,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答案 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

1.(2012·全国新课标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000万人”。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

2.(2011·全国大纲高考)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 C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A、B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仍然处于两极格局状态;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D项与史实相悖。

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于1978年召开的,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故C项正确。

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 C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题干所述时间、跨度不符;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

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答案为D。

训练33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基础训练

1.孙中山认为:

“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孙中山强调(  )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答案 A

解析 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看出孙中山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选项符合题意。

B项与民生主义的含义不符合;C项表述本身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2.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的是(  )

著作

内容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提出了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重大问题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探索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新民主主义论》

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A项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B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项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项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故选C。

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答案 D

解析 当时中国国情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即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在此基础上,再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4.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井冈山时期B.长征时期

C.延安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C

解析 1945年的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井冈山时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A项排除;长征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B项排除;延安时期是指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C项符合;新中国成立后是指1949年以后,D项排除。

5.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

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④时间分别是:

1927年、1938年、1940年、1957年。

6.“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

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④D.①③

答案 C

解析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系统化的标志,“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②③未能体现,C项正确。

7.“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

”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答案 C

解析 确定了改革开放方针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不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中共十三大,故B项不正确;指明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故C项正确;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而“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故D项不正确。

8.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