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562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docx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

病史询问(问诊)

病史询问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科学的询问方法,系统全面地采集真实的病史资料,是提出临床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证。

一、病史询问前的准备

1.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医生,在您住院诊治期间对您的诊治具体负责,有什么要求、想法可向以我说明……”等等。

2.说明病史询问的意义和目的,取得病人的合作和配合。

3.消除患者的紧张、拘束心理,态度要和蔼、诚恳,耐心,病人陈述时要专心听讲。

二、一般项目询问

1.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婚姻、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

2.病史的陈述人如果不是患者本人,还应询问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三、主诉

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主诉为患者感觉最痛苦、最明显症状或(和)体征及开始出现的时间。

主诉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症状诉说后加工的诊断术语。

四、现病史

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全过程。

1.起病情况:

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起病的缓急情况、前驱症状、发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病因与诱因:

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包括外伤、中毒、感染等,以及诱因包括情绪、气候、地理及生活环境、起居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

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因素。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

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

在患者出现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这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疗经过:

患病后曾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精神情况、体力状态、生活习惯、食欲、睡眠、体重变化、大小便情况等。

五、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

此外,居住及生活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应记载。

六、系统回顾:

九个系统

1.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2.循环系统:

心悸、气短、紫绀、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肝区胀痛、咯血、咯痰、头痛、晕厥。

3.消化系统:

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厌油、脓血便、柏油样便、恶心、呕吐、呕血、吞咽困难、皮肤瘙痒、黄染、体力及体重的改变。

4.泌尿生殖系统:

水肿、排尿困难、少尿、多尿、无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血尿、酱油色尿、尿潴留、尿失禁,腰痛,外生殖器有无溃疡、性欲改变。

5.造血系统:

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皮肤苍白、出血点、瘀斑、血肿、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

6.内分泌代谢系统:

烦渴、多饮、多食、多尿、怕热、畏寒、多汗、乏力、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水肿、肌肉震颤、痉挛、性格、智力、体格、性器官发育、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的改变。

7.运动骨骼系统:

骨骼发育、骨折、关节肿痛、关节强直或变形,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疼痛、萎缩、瘫痪。

8.神经精神系统:

头痛、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晕厥、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障碍、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情绪、思维、智能、自知力。

9.免疫系统:

皮疹、发热、关节疼痛、肌无力、怕光、口干、眼干、粘膜多发溃疡等。

七、个人史

1.社会经历:

出生地、居住地、居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业余爱好。

2.职业、习惯及嗜好,包括工种,劳动环境,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卫生习惯、烟酒嗜好及摄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3.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史,是否患过下疳、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八、月经史

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经血的量和颜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与白带,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绝经年龄。

九、婚育史

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初孕年龄,妊娠和分娩情况,流产、早产、难产、死产、产后出血史,有无产褥热,节育及绝育情况,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十、家族史

l.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健康与疾病情况。

2.有无遗传病及其有关的疾病.....

3.传染病患病情况...

4.家庭成员去世者,询问死因及年龄。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身体状况,发现患者阳性体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一.检体前的准备

1.检查工具的准备:

常用的器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大头针、软尺、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近视力表、无菌毛巾桶、有菌毛巾桶、污物桶酒、精消毒瓶等。

以上物品放在查体车上,推到病人床前。

2.检体前的其它准备:

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仰卧位。

医师步入病房,衣帽整齐,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希望病人予以配合,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状况。

当受检者在场时用消毒毛巾擦手。

二.生命体征检查

1.测体温:

取体温表,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

测腋温10分钟。

2.测脉搏:

检查脉搏时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即无名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60秒脉搏搏动次数。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3.呼吸的测量:

测脉搏后,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4.测血压:

①测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

②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O点平齐。

③使病人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o,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l手指为宜。

④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

⑤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

⑥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

⑦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取最低值为血压值。

⑧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

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o,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5.记录:

用清洁毛巾清洁手,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将体温表放入托盘内。

分别记录每分钟脉搏、呼吸次数、血压和体温。

三.一般状况的检查

1.发育与体型:

发育的正常与否,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一般判断成人正常发育的指标为:

头长为身高的l/7,胸围等于身高的1/2。

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

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发育和脂肪及分布的状态等。

一般分为无力型、超力型和正力型三型。

2.营养:

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的。

最简便的方法是检查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

可分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

3.意识状态: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

可分为意识清晰和障碍,后者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以及昏迷。

4.面容表情:

观察病人的面容表情对诊断某些疾病具有价值,常见典型病容有:

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等。

5.体位:

指患者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常见有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强迫体位。

四.头颅及其器官的检查

1.头颅:

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用双手拨开头发,检查整个头颅有无压痛、包块、损伤等。

2.眼:

观察眉毛分布有无脱落,眼睑有无下垂、水肿。

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眼距视力表33厘米。

请受检者向上看,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眼睑中部,同时向下牵拉睑边缘,观察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按同样方法检查左下眼睑。

嘱被检者眼睛下视,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险中外1/3交界处的边缘,轻轻向前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翻转上眼睑。

观察眼睑结膜和穹窿结膜。

提起上眼睑皮肤,使眼睑翻转复原。

按同样方法检查右上眼睑(注:

凡人体对称部位的检查,总为先左后右,后不赘述)。

检查泪囊,请病人向上看,检查者用双手拇指轻压病人双眼内眦下方,即骨性眼眶下内侧,挤压泪囊,同时观察有无分泌物或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

观察眼球的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取手电筒,聚光后检查对光反射。

手电光由外向内移动,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瞳孔是否缩小。

移开光源后,用手隔开双眼,再次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右侧瞳孔的动态反应。

同法测右侧。

检查者伸右臂,竖示指,距受检者眼前约30~40cm处。

嘱被检者注视手指的移动,并告之勿转动头部,可用左手固定被检者头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观察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震颤。

嘱被检者注视1m以外的示指,然后将示指逐渐向鼻梁方向移动至距眼球约5~10cm处,正常人此时可见两眼球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辐辏反射)。

角膜反射检查时,嘱被检者向对侧上方注视,用棉签毛由眼角外向内,轻触被检者的角膜边缘,同时观察两侧眼睑闭合反应。

清醒病人可不查角膜反射。

3.耳:

检查耳廓有无畸形、结节或触痛。

请被检者头部转向右侧,将左手拇指放在耳屏前向前牵拉,右手中指和环指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拇指和示指持手电,观察外耳道的皮肤及有无溢液。

检查乳突有无压痛。

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

4.鼻:

观察鼻部皮肤和外形。

左手拇指将鼻尖上推,借助手电光观察鼻前庭和鼻腔。

检查者用手指压闭一侧鼻翼,请受检者呼吸,以判断通气状态。

检查额窦、筛窦和上颌窦有无压痛。

用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颞侧,将拇指置于眶上缘内侧同时向后按压,询问有无压痛,两侧有无差别。

将手下移,先用右拇指置于被检者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内方按压,询问有无压痛;接着用左手拇指压右侧鼻根部与眼内毗之间,向后内方按压,询问有无压痛。

再将两手下移,拇指置于颧部,同时向后按压,询问有无疼痛,两侧有无差别。

5.口腔:

观察口唇色泽,有无疱疹、口角糜烂等。

取手电筒和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轻轻压迫牙龈,注意有无出血和溢脓。

嘱病人张大口并发“a”音,手持压舌饭的后l/3,在舌前2/3与舌后l/3交界处迅速下压,

借助手电光观察软腭、软腭弓、悬雍垂、扁桃体和咽后壁。

注意有无粘膜充血、红肿、淋巴滤泡增生。

如果扁桃体增大,则须分度。

请被检者伸舌,观察舌体,舌苔和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6.三叉神经检查:

①运动功能:

医师将双手置于病人双侧下颌角上面嚼肌隆起处,嘱病人作咀嚼动作,对比双侧嚼肌力强弱的差异。

②感觉功能:

用棉签或针尖轻触(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即面部的上、中、下三个部位。

用力均匀,询问病人的感觉和痛觉的灵敏度。

五.颈部检查

1.视诊:

解开衣领,充分暴露颈部。

观察颈部皮肤,有无颈静脉怒张,搏动和颈动脉搏动等。

观察甲状腺是否突出,是否对称。

2.触诊:

①淋巴结:

按顺序由浅入深触诊颈部淋巴结。

用双手指滑动触诊耳前、耳后,乳突区淋巴结。

请被检者将头转向右侧,用右手指触诊枕骨下区的枕后淋巴结。

头部还原,检查者双手指尖在颈后三角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用双手指在颈前三角区,先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

然后让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左手扶住头部,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

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

请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

如触摸到淋巴结时,应注意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瘘管等。

②甲状腺:

双手触诊法检查甲状腺,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峡部在气管前有无增厚,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判断有无肿大或肿块。

然后用右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右侧气管旁,使甲状腺左叶在此四指间,以拇指滑动触摸来确定甲状腺的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有无肿块和震颤。

请被检者吞咽,甲状腺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

③气管:

将示指与环指分别放在两侧胸锁关节上、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与示指、环指间距离,判断有否气管移位。

3.听诊:

听诊颈部大血管区血管性杂音,如果有甲状腺肿大,则将听诊器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注意有无连续性静脉“翁鸣音”或收缩期动脉杂音。

甲状腺无肿大则无须听诊。

4.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

六.前、侧胸部检查(取下肢屈曲仰卧位)

(一)胸廓、腋窝淋巴结及肺脏检查

l.视诊:

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视诊皮肤,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均衡、节律是否规整,两侧是否对称;肋间隙宽度,胸壁静脉有无曲张。

蹲下观察并比较胸部的前后径与左右径,注意胸廓外形的异常改变,如桶状胸、佝偻病胸或局部隆起。

视诊两侧乳房对称性和乳房皮肤有无异常,乳头的位置、大小和对称性,男性有无乳房增生。

2.触诊:

①胸壁及乳房:

用手掌前部分别触压胸廓左右上、中、下三部位有无皮下气肿.并询问被检查者有无胸壁压痛。

双手按压胸廓两侧,检查胸廊的弹性。

用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的中、下部,询问被检查者有无压痛。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左乳房检查按顺时针顺序,外上、尾部、外下、内下、内上顺序由浅入深施加压力,旋转滑动触诊,一般以能触及肋骨而不引起疼痛为度,注意乳房有无红肿热痛和包块。

触诊乳晕和乳头,则用拇指和示指同时轻压乳头两侧对应部位,注意有无硬结和分泌物。

右侧乳房检查按逆时针方向由外上依次检查。

②腋窝淋巴结:

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

检查者左手扶着被检查者左前臂,屈肘外展抬高约45o,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手臂放下靠拢身体,由浅入深滑动触诊。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前壁、内侧壁、后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

再翻掌向上,触诊腋窝顶部淋巴结。

最后翻掌向外,触诊腋窝外侧壁。

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

注意事项同颈部淋巴结的触诊。

③胸廓扩张度:

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④语音震颤:

将双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胸部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以排除两手感觉的误差。

检查上、中、下三部位,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⑤胸膜摩擦感:

双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侧部,嘱其深吸气,触诊有无胸膜摩擦感。

3.叩诊:

①肺上界:

即肺尖的上界,其内侧为颈肌,外侧为肩胛带。

叩诊方法是:

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为清音,逐渐叩向外侧,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上界的外侧终点。

然后再由上述中央部叩向内侧,直至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上界的内侧终点。

②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

以胸骨角为标志,确定肋间隙。

板指与肋骨平行,由第一肋间至第四肋间,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三条线叩诊位置分别为4、3、2,双侧共18个点),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

注意叩诊音及板指的震动感(叩诊次数2-3下/次,若不清楚,可再重复一次,下同)。

③肺下界叩诊:

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钱,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

被检者平静呼吸,检查者板指贴于肋间隙,自上而下,由清音叩到浊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数肋间隙并作记录。

4.听诊:

①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共18个听诊部位)。

比较两侧的呼吸音有无异常变化,是否有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干、湿性罗音),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②语音共振:

听诊器体件位置同语音震颤的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从内到外。

嘱被检者以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作两侧对比,有无增强或减弱。

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二)心脏检查

1.视诊:

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2.触诊:

先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腹触诊。

注意有无心前区的抬举性搏动,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颤。

示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确定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

用手掌在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注意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震颤的具体位置,判定收缩期还是舒张期。

3.叩诊:

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

叩诊音由清变浊时,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用标记笔作标记。

如此自下至上,叩至第二肋间。

叩右界则先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一般为第四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并分别作标记。

然后标出前正中线和左锁骨中线,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

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检查完毕用酒精棉签将标记点擦去。

4.听诊: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

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胸骨

左缘第三肋间)、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听诊。

注意A2与P2的强度比较,心音分裂与呼吸的关系;如听到杂音,应认真辨别其最响的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及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

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诊心

包摩擦音。

上述心脏听诊,先用模式胸件,再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

七.背部检查

l.视诊:

嘱被检者坐起,稍转向检查者,两手抱膝,暴露背部,视诊皮肤,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2.触诊:

①双拇指在第10肋水平,对称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两侧,两拇指间距约2cm,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使皮肤松弛致双手大拇指掌侧缘平行。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②语音震颤:

检查者两手掌置肩胛下区对称部位,请被检者发“yi”音,然后两手交换,请被检者以相等强度重复发“yi”音,比较两侧语音震颤是否相等。

③对称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两侧,检查呼吸时有无胸膜摩擦感。

3.叩诊:

①肩胛间区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左右上下共8个部位,先左后右、双侧对称。

比较叩诊音的分布是否正常。

②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

请被检者上臂自然下垂贴于胸侧壁,检查者握其肘,稍作内收外展动作,另一手触摸肩胛下角,在上臂自然下垂时确定下角位置,通过此角的垂线为肩胛线。

沿肩胛线自上而下,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

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迅速沿左肩胛线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区,翻转板指。

在其中点作一标记。

恢复平静呼吸,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迅速沿左肩肝线自上而下叩

出浊音区,翻转板指,再作标记,嘱被检者恢复正常呼吸。

数肋间,用直尺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即肺下界移动范围。

再叩右肩胛线处肺下界及深呼气、深呼气末的肺下界,数肋间,测量右肺下界移动范围。

作记录。

4.听诊:

部位与叩诊同,注意双侧对称部位的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性罗音。

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和肩胛下区左右共4点对比两侧语音共振有无增强或减弱。

听诊注意有无胸膜摩擦音。

5.肋脊点、肋腰点、肾区叩击痛:

用双拇指按压背部第12肋与脊柱夹角的顶点(即肋脊点)和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即肋腰点),同时询问被检者有无疼痛。

用左手掌平放在左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询问有无疼痛,即肾区叩击痛。

6.脊柱检查:

请被检者前后左右活动颈部及腰部,观察脊柱的活动度,有无活动受限,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柱的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观察划压后皮肤出现的红色充血线,判断脊柱有无侧弯。

检查者用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柱棘突及椎旁肌肉直至骶部,询问有无压痛。

先用间接叩击法,嘱被检者坐正,将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头顶部,右手半握拳叩击左手背.观察被检者有无疼痛,疼痛部位多示病变位置。

然后用叩诊锤直接叩击胸椎和腰椎体的棘突,询问有无叩击痛。

如有叩痛,则以第7颈椎棘突为骨性标记,计数病变椎体位置。

八.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采取视、听、叩、触顺序更好

1.视诊:

嘱被检者取下肢屈曲仰卧位,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充分暴露腹部。

蹲下平视腹部外形是否平坦。

视诊腹部皮肤、呼吸运动是否存在或有无异常,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等。

2.听诊:

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

在脐部和脐上两侧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鉴于腹部触诊和叩诊可能影响肠鸣音的活跃程度,可根据专科情况,腹部检查改为视、听、触、叩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

3.叩诊:

①腹部叩诊音分布检查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诊,以发现有无异常的浊音或实音。

②移动性浊音:

先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

当叩诊音由鼓音变为浊音时,板指位置固定,嘱被检者右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听取音调是否变为鼓音。

然后平卧,沿脐水平向右侧方向移动。

当叩诊音由鼓音变为浊音时,板指位置固定,嘱被检者左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听取音调是否变为鼓音。

如出现浊音区随体位移动而变动之现象,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③肝区:

用左手掌放在右季肋区,右手握拳由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询问叩击时有无疼痛。

4.触诊:

①请被检者屈膝并稍分开,以使腹肌松弛.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部,感受腹肌紧张度,并使患者适应片刻。

然后轻柔地进行腹部浅触诊,先触诊未诉病痛的部位,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滑行触诊,然后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同时观察被检者的反应及表情。

注意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

用指尖深压位于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l/3交界处的McBurney点,停留片刻后突然将手抬起,以检查有无反跳痛。

②再作深触诊,左手与右手重叠,以并拢的手指末端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同浅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

如果触及肿物或包块,须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腹壁的关系。

触诊手法以“平、轻、紧”为宜。

③肝脏触诊:

训练患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

嘱检查者张口,检查者用左手拇指置于右季肋部,其余四指置于背部,以限制右下胸扩张,增加膈下移的幅度。

右手三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髂窝,沿右锁骨中线,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迎触下移的肝缘。

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滑行移动,直至触及肝缘或肋缘。

注意吸气时手指上抬的速度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如果肋下触及肝脏,必要时宜在右锁骨中线叩出肝上界,并测量肝脏的上下径,以排除肝脏下移。

然后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一般从脐部开始,自下向上滑行移动,与呼吸运动配合,测量肝缘与剑突根部间的距离。

触及肝脏除测量肝脏的大小外,还应注意其质地、表面、边缘、压痛、搏动感等。

肝脏肿大者作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即用手掌压迫右上腹,观察颈静脉,如出现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则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④Murphy氏征检查:

被检者仍取仰卧位,两腿屈起稍分开。

Murphy氏征检查时以左手掌平放于被检者右季肋区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与肋骨交叉。

然后嘱作深吸气,同时注意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有无疼痛。

因疼痛而突然中止吸气动作,为可Murphy氏征阳性。

⑤脾脏触诊:

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7-10肋处,.试从后向前托起脾脏,右手掌平放于腹壁,与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