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238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方案.docx

《基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方案.docx

基坑方案

御景湾3#、4#、5#、6#楼工程

编制单位:

江苏南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一二年五月八日

第一节编制依据3

第二节工程概况3

一、工程概况3

二、基坑概况3

三、工程地质概况3

四、周边环境概况5

第三节基坑支护设计5

第四节施工计划7

第五节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9

一、开挖原则9

二、深基坑支护及开挖工艺9

三、特殊情况处理9

第六节基坑降水处理10

第七节土方开挖方案10

一、土方开挖概况10

二、机械配置11

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12

四、土方开挖实施方案12

五、土方外运及文明施工措施.………………………12

第八节基坑监测13

第九节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14

一、安全防护…………14

二、应急措施.‥‥‥‥‥‥‥‥‥‥‥‥‥‥‥14

御景湾3#、4#、5#、6#楼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1、盐城同济建筑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御景湾3#、4#、5#、6#楼工程施工图纸。

2、江苏铭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御景湾3#、4#、5#、6#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江苏省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4、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御景湾3#、4#、5#、6#楼工程位于盐城市神州路西侧、纬九路北侧。

3#楼东西长28.10米,南北宽15.00米,,4#楼东西长56.20米,南北宽14.40米,5#楼东西长23.30米,南北宽12.90米,6#楼东西长28.10米,南北宽15.00米。

本工程场地为沉积平原形成的平整场地,场地高程在2.00~2.72m之间(黄海高程)。

拟建建筑物均为长方形,建筑物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二、基坑概况

本次基坑开挖深度约4.00~4.40m,四栋楼挖土方总共约22000m3。

三、工程地质概况

(一)、场地土层特征

根据钻探资料,本次基坑开挖范围内揭露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层:

素填土:

灰~灰黄色,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层顶部夹少量植物根茎,松散,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0.3~1.00m,平均0.48m厚。

2﹑粉质粘土层:

粉质粘土:

灰黄色,湿~饱和,可塑,夹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斑纹,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0.70~1.10m,平均0.91m厚。

3、淤泥质粉质粘土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黄~灰色,饱和,流塑,夹少量粉土团块或薄层,薄层厚10~20mm,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7.90~8.70m,平均8.38m厚。

4、粘土层:

粘土:

灰黄~褐黄色,饱和,可塑,偶见少量铁锰质斑点,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0.50~1.10m,平均0.82m厚。

5、粉土层:

粉土:

灰黄~灰色,湿,稍密,含少量铁锰氧化物斑纹,夹少量粘性土薄层,薄层厚2~5mm,局部层理清晰,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欠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0.4~1.40m,平均0.73m厚。

6A、粉土层:

粉土:

灰色,湿,中密,局部稍密,含少量云母碎屑,夹大量粘性土条带或薄层,薄层厚5~15mm,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3.80~5.10m,平均4.68m厚。

6B、粉砂层:

粉砂:

灰色,饱和,中密,局部密实,见少量贝壳及云母碎屑,粘粒含量平均值约为5%,土质不均匀,本场地由西向东该层强度逐渐变弱,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2.60~8.00m,平均5.01m厚。

6C、粉土层:

粉土:

灰色,湿,稍密,局部中密,见少量云母碎屑,夹大量粘性土薄层,薄层厚5~10mm,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局部地段缺失。

层厚1.00~5.10m,平均3.81m厚。

7、粉质粘土层:

粉质粘土:

灰~灰黄色,饱和,可塑,见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2.5~3.60m,平均3.11m厚。

8、粉土层:

粉土:

灰色,很湿,稍密,见少量云母碎屑,夹少量粘性土条带,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1.00~2.20m,平均1.45m厚。

9、粘土层:

粘土:

灰黄~黄褐色,饱和,可塑,局部硬塑,见少量钙质结核,核径1~2Cm,局部为粉质粘土,偶见少量铁锰质斑点,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3.50~4.60m,平均3.95m厚。

10、粉土层:

粉土:

灰色,湿,中密,局部稍密,见少量云母碎屑,夹少量粘性土条带,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6.70~7.80m,平均7.17m厚。

11、粉土层:

粉土:

灰色,湿,中密,局部稍密,见少量云母碎屑,夹少量粘性土条带,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7.60~8.40m,平均8.09m厚。

12、粉土层:

粉土:

灰色,湿,稍密,局部中密,夹较多粘性土薄层,薄层厚5~10mm,层理清晰,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该层钻至自然地面以下50.00m未钻透。

(二)、水文地质简况

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其次为承压水。

(1)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于第4层以上土层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其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和侧向径流,水位呈季节性变化;

(2)承压水:

赋存于4层之下5~6C层土中及8、10~12等层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同一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其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4层之下5~6C层土中承压水为微承压水,水头黄海高程在0.79(J101孔)~0.85(J502孔)左右,对基坑坑底无渗流影响。

根据当地工程经验,7层以下承压水水对基坑坑底亦无渗流影响,故未测量其承压水水头,地下水径流缓慢,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对本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内初见水位标高为1.03~1.16m,稳定水位标高为1.13~1.26m(黄海高程)。

拟建场地近3~5年内最高地下水位为1.88m(黄海高程),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为1.90m,最低地下水位为0.38m,年变化幅度为1.50m。

本场地位于温带湿润区,近3~5年内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较平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场地环境类型为

类。

拟建场地原为农田,据调查,场地内及其四周无环境污染源存在,区内亦无工业污染史,场地地下水未受到污染。

根据本场地地下水质分析资料:

可评定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时具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时具微腐蚀性。

根据本场地地基土易溶盐试验报告可评定本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四.周边环境概况

本工程位于盐城神州路西侧、纬九路北侧。

地理位置偏僻,周边没有居民和工厂,拟开挖的基坑周边无相关管线资料,为空旷场地。

第三节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在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满足国家建设工程的有关法规和规范要求,施工可行、方便,尽量缩短工期,满足土方开挖、工程桩及地下室施工的技术要求。

基坑开挖顺序: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6#楼--5#楼—3#楼—4#楼,依次进行。

其他:

1、在工程开挖时,考虑到工程量及工作面等实际问题,人工、机械及材料根据每栋楼的工程量酌情调整,具体开工时间以每栋楼的开工时间为准。

2、本开挖方案以6#楼基坑开挖为例。

1、基坑安全等级及使用时间

(1)6#楼:

基坑开挖深度约4.00~4.40m,安全等级定为二级。

(3)基坑使用时间暂定2012年5月20日~2012年6月20日

2、地下水控制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原场地地势较高,基本无地下水。

3、基坑排水系统设计

(1)基坑坡顶、坡底设排水沟,坡顶、坡底设集水井,汇入市政管道前设沉砂池。

(2)排水沟:

坡脚设置一圈排水沟,坡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

排水沟尺寸为:

300×300×300(顶宽×底宽×高),坡脚排水沟汇集边坡排出的水,坡顶排水沟拦截坡顶雨水,并用于接受坑底抽水。

坡顶排水沟以明沟形式排泄,基坑顶四周排水沟范围以内采用挂网喷砼以防地表水渗入。

(3)集水井设计

基坑底部及顶部每隔25~30m设置一个集水井以汇集坑顶坑底排水沟排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尺寸800×800×1000。

排入市政管道的集水井前设做三级沉砂池,长×宽×深=3000×1500×1000。

(4)泄水孔设计

孔径100mm,其内安装PVC管,用土工布包裹,间距为2.0×2.0m,梅花形布置,泄水管进水长度400mm,先在管壁上钻孔再用无纺土工纱布包裹两层并用尼龙丝扎紧。

4、边坡混凝土护坡面层设计

(1)土钉采用φ8@1000土钉,土钉入土深度0.3M,土钉外露不小于30mm。

头部用2根横向加强钢筋φ6压紧绑牢。

(2)将成品钢丝网固定在φ8@1000土钉上。

(3)人工护坡,材料采用水泥砂浆配比为1:

3,厚度30mm进行护面,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

5、其他

基坑顶四周设置一圈安全护栏,栏杆采用φ48×3.0钢管焊接或扣件连接。

第四节施工计划

1.劳动力安排计划:

劳动力配备为暂定计划,具体施工时可稍作调整。

工种

每班人数

班组数

合计人数

钢筋工

8

1

8

电焊工

1

1

1

泥工

10

1

10

现场水电工

1

1

1

土钉工

5

1

5

注浆工

4

2

8

杂工

10

1

10

挖土司机

1

1

1

合计总人数

44人

2、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功率(KW)

数量

1

切断机

10

1

2

弯曲机

7.5

1

3

井点降水泵

12

6

4

电焊机

28.8

2

5

空压机

10

2

7

挖土机

1m3

1

9

土方运输车

15T

5

10

砂浆搅拌机

3

2

上述机械配备为暂定数量,具体施工时可稍作调整。

3、施工条件

1)有利条件

a场地实现“三通一平”的条件。

b土方支护期施工大约在5月份,施工期约1个月属于相对少雨季节,有利于降水、排水及支护的稳定。

c场地四周比较开阔,没有紧靠的建筑物,减少了基坑施工的不确定因素,为基坑施工带来有利条件。

4、施工流程

根据图纸设计结合总体方案,本工程分两个施工段,第一段进行1~2.5米土方开挖,第二段进行2.5~4.4米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流程图

5、深基坑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我公司将派出经验丰富的为陈炳逸为本工程项目经理。

职务

内容

项目经理

负责深基坑开挖的全面布置

技术负责人

负责深基坑开挖的方案编写及应急措施

安全员

安全巡视及监测

质量员

负责深基坑支护的质量

材料员

负责深基坑的物资工作

6、施工准备

1)现场交接准备

对现场实况进行详细勘察,复合现场的平面和竖向控制点,了解周边道路情况,与业主、监理要求提供施工场地地下管网线路、障碍物等正式资料,并办理相关开工手续。

2)技术准备

(1)组织图纸学习和图纸会审,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工程需要加密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且加以保护。

(3)进行现场临电、上、下水、消防用水、办公用房、作业棚及临时道路等进行系统布置并实施。

(4)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土层及地下水进行详细的了解。

3)施工场地准备

本工程卸土点在现在合理设定好位置,运距根据甲方指定地点,物资材料堆放点计划合理。

第五节、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一、开挖原则

基坑土方的开挖必须分段、分层施工。

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具体如下

1、土方开挖沿基坑边线一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25m,纵向深度不超过1.5m;坑内纵向深度不超过3.0m,横向以对称开挖为准则。

2、挖出的土方必须随即运出,不得在坑边堆放,也不得在场内堆放,土方运输车辆外出一律清洗干净,确保环境整洁。

3、土方开挖应根据施工图中所示基底标高分层进行,在挖到基坑底标高30cm处,预留采用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动,并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并抓紧施工基坑底板。

二、深基坑支护及开挖工艺

1.基坑开挖采用1:

1.2放坡,中间设1.2米宽台阶;(详见基坑支护示意图)。

开挖采用人工修坡,随机械边挖边修,第一步支护时将护坡散水施工完成,弹出边坡500mm控制线,吊线、拉线控制边坡垂直、平整,修坡时采用砸入土体Φ6钢筋棍来控制边坡平整、喷射水泥浆厚度的标志。

上下口拉小白线定桩,人工用修坡铲铲开。

2.基坑底部及顶部每隔25-30m设置一个集水井。

3.土方锚钉及钢网安放

在边坡上放出土钉位置线,用白灰做出标识。

孔位误差不大于50mm,当遇障碍难以通过时,可适当调整孔位或者入射角度避开。

挂钢丝网:

首先将钢丝网和土钉连接,同时压紧钢丝网,进行水泥砂浆护坡施工。

4.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通知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等进行验槽,符合要求马上进行基坑底混凝土垫层浇筑。

三、特殊情况处理

1.开挖时遇上层滞水时,视水量大小设置排水花管若干个,排水孔用洛阳铲成孔,深入坡面内500mm,花管用滤网包裹。

墙体找平层施工完成如不再渗水,割除排水花管,进行防水施工。

2.开挖至饱和土时,土坡易局部坍塌,先进行超前支护,在坡脚砸入短钢筋或钢管,先喷设一层混凝土,再进行土钉施工。

3.施打土钉时遇到不明障碍物或地下管线时,需调整钢钉位置和角度,严禁强行穿越不明障碍物或地下管线。

4.若钢钉施打困难,在施打时可适当减短土钉长度,用增加土钉密度的方法做处理。

第六节基坑降水处理

一.降水方案的选择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坑内,不但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而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下降。

因此,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工程降水目的是保证基坑开挖施工,降低水位标高一般要求降至基坑底的1米以下。

工程施工时期约在5月份,属相对少雨季节,但要防止开挖时出现地下水、雨水。

本项目开挖时若遇地下水时拟使用集水坑降水法。

二、集水坑设置

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5~30m设置一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

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土面0.7~1.0m。

井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

三.降水控制

抽水过程通过观察孔了解水位的变化情况,尽量把水位控制在统一水平面上,减少基坑内自由水的流动,同时,为避免基坑内外水位相差太大,在基坑外围设降水井6个,管径300mm,埋深8m,配备抽水系统,在必要时,启动抽水泵进行降水。

四.基坑底排降水处理

为了收集雨水及基坑的残留水,挖土到达设计基坑底标高后,立即沿基坑顶四周开设300×300排水明沟,每隔25-30米挖设集水井一个,另外在基坑底板下开挖300×300深排水盲沟,间距约20米×20米,方格网布置,同样每隔20米挖设集水井一个,排水沟回填1~3cm碎石作为滤水盲沟接入集水井,再由潜水泵抽往基坑顶排水明沟。

第七节土方开挖方案

一土方开挖概况

1.6#楼基坑内面积约为450m2,开挖深度普遍大面积深度为-4.4m,电梯井深度为为-6.45m,,总开挖土方量约2700m3,由于有-4.4m标高处面积较大,因此,土方共分两阶段开挖。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标高-2.5m处,再进行标高-4.4m处土方开挖,然后采用人工修整基坑底。

根据项目特点,采用开挖过程中,进行二次降水。

示意图

I

轻型井点降水

¢48@20~25米

I

1:

2基坑开挖平面示意图

1

2

排水明沟基底

I-I剖面示意图

二.机械配置

1.采用W1-100型单斗挖掘机挖土和8吨自卸汽车运土。

需用机械数量计算过程如下:

挖掘机生产效率计算:

Q=qnKmKb/Ks=1×95×1.25×0.7/1.25≈67m3/h

q-挖土机斗容量1m3

n-工作循环次数95次/h

Km-装满系数1.25

Ks-土可松性系数1.25

Kb-时间利用系数0.7

需要挖土机台数计算(挖土量约2700方):

N=W/(QT)=(2700×1.25)/(67×8×4)≈2台

计划用2台挖土机,4天挖完,每天工作8个小时。

需要运土车台数计算

运土车容量5m3,取一辆车15分钟往返一次。

N2=P÷P1=67÷(60÷15)÷5≈4辆

故根据计算,配备4辆自卸车可满足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本次开挖土方多,运距长,工期紧,综合考虑后采2台1m3标准挖机装车,4辆出土车辆的机械配置可出土在4天内完成基坑土方开挖。

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1、组织项目经理部人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质量、安全目标并组织参加会审图纸;

2、根据场区设置的水准点,做好高程控制测量工作;

3、对工人做好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

四.土方开挖实施方案

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排降水(必要时)→开挖基坑→排降水(必要时)→修边、清底→整平→验槽→砼垫层。

2.本基坑呈长方形,开挖的土方量需寄土和外运,工期较短。

根据这种情况,土方必须采用机械化施工。

施工时,采用分层开挖方式,挖土机在坑上作业,开挖过程中严禁碰触桩顶,并派专人负责观察挖机抓斗协同挖机作业。

同时用推土机进行运送土方。

当遇到软土地层或在雨期施工时,进入基坑行走需先利用碎石铺筑道路或者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才能进入基坑施工。

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3、挖土控制及超挖处理

土方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由专人测定坑底标高,并设置标高控制木桩,再引至挖土控制竹签标桩,按设计图纸的基坑标高进行控制,如因特殊情况或其它原因超挖土方,需回填4:

6级配砂石,并分层灌水夯实。

五.土方外运及文明施工措施

1.认真贯彻政府有关规定,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创建文明施工的环境,土方开挖后全部由挖机装运上自卸车外运至甲方及政府指定的地点排放,运距约1km.

2.不得雇用或使用未取得交通部门核发《道路运输证》及城管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准运证》的泥头车;

3.加强对运土车装载的监管,禁止泥头车超高超载。

现场实行硬底化,并设置冲洗设施,严禁泥头车带泥上路,泥头车车厢设置覆盖措施以防止抛洒。

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城管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车辆保洁。

4.车辆出门口由专人检查,防止车辆后挡板松脱避免泥土滴漏造成道路污染;

5.设立专门保洁人员,每人早晨、晚上,负责清洗场内场外道路,做到文明施工,不污染环境。

第八节基坑监测

1、监测点布置:

针对基坑周边安全等级的不同及周边环境的不同,对整个基坑周边布置了相应的监测点,具体详见“监测平面布置图”。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沿基坑坡顶,每25m布置一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共布置6个监测点。

(2)坡顶沉降监测

沿基坑坡顶,每25m布置一个沉降监测点,共布置6个监测点。

2、变形控制值

安全等级为二级,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控制值为40mm,周围地面沉降变形控制值50mm;

报警值作为基坑现场监测报警的标准,可取控制值的80%。

3、观测频率

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

基坑开挖过程中,每1~2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支护结束一个月后每7天观测一次;下大雨天或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如坡顶超载显著增加,超过设计允许值)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开挖完毕和桩基础施工完且变形已趋稳定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不少于每个月一次;当基坑回填至一半以上时,可结束观测。

如发现变形发展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当变形急剧发展、出现破坏预兆时,应对变形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变形发展趋势和准确判断基坑安全性状。

4、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精度不低于三等精度。

观测仪器在使用前应予以校准,操作和维护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5、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及其反馈制度

(1)变形观测资料包括:

观测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测值。

(2)观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对变形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当观测数据达到报警值及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通报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

(3)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采用监测记录表格,并经监测、记录、校核人员签字。

(4)监测人员应在基坑监测工作完成后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

具体监测方法由业主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的专项监测方案。

第九节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一.安全防护

1.基坑四周设1.1米高的钢管式钢筋栏杆,下设踢脚板150高,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2.基坑施工过程周围压板以外4米范围内禁止加载及堆土;

3.随时与测量小组保持信息联系,通过基坑监测提供定量的监测数据,通过分析挖土过程基坑的变化情况,调整挖土的顺序或采取必要的防患措施,达到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目的。

4.基坑四周应设置排水明沟,避免顺地表水流入坑内及潜入支护结构,造成主动力和水压力增加,引起支护结构变形。

5.开挖过程应每天不少于一次观测周边建筑的沉降和偏斜,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挖土,观察其变化情况,若发现沉降或偏斜,则考虑在此楼周边回灌水或回填土方,防止和控制事态的发展,并报告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6.由于降水会引起基坑外的水位同时下降,因此应在基坑外设置4个水位观察孔,每天测量2次并随时观测基坑外道路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发现水位下降1米以上则考虑在基坑外回灌水,弥补坑外水位,防止周边道路及建筑物下沉。

7.当监测数据发出危险警戒信号时,应采用工字钢或槽钢成排对挡土桩进行斜支撑,或加强基坑内面砂包的堆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事态的发展。

8.工地3台挖土机随时处于警备状态并堆积一定数量的砂土,当出现险情时立即回填基坑内侧的砂土,或立即挖去基坑表面的土壤,降低土压力

二.应急措施

1、应急小组机构

1)、应急沟通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随时与业主方代表、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以及监理总监联系,共同处理突发事件。

应急领导小组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沟通见“突发事件沟通流程图”。

2)、坑底开挖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执行经理、项目总工、生产经理等项目主要人员组成,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可以在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供应等方面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见下页“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3)、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方式

我公司将派出经验丰富的为陈炳逸为本工程项目经理。

序号

职务

电话

1

项目经理

将在相应公示牌上公布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