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绕三灵申报书.docx
《白族绕三灵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族绕三灵申报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族绕三灵申报书
附件1:
申报项目代码:
1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申报项目类别:
文化空间
申报项目名称:
大理白族绕三灵
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
云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年月日
一、基本信息
属地
云南省
项目名称
大理白族绕三灵
申报者
负责人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大理白族绕三灵”主要活动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东邻楚雄州,南靠思茅、临沧地区,西与保山地区、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地区。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
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
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
苍山洱海地区是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两条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与“蜀身毒道”的交汇地,西连藏区,东达沿海,北上中原,南通东南亚,一直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是汉文化、印度文化、青藏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
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均在此立国。
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二、项目说明
类别
岁时节令
代码
17
分
布
区
域
“大理白族绕三灵”主要活动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县、永平县、云龙县、南涧县、巍山县、弥渡县、祥云县、宾川县等地区。
历
史
渊
源
“大理白族绕三灵”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绕三灵”也记写为“绕山林”、“绕桑林”,“逛山林”等等,白语称为“观上览”(或记写为“拐上纳”),其原始意义可能是指逛古代的三处公房。
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它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祗,供奉它们的庙宇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和“仙都”(河涘江洱河神祠)。
由于“绕三灵”是民间相沿成习的传统风俗性活动,历史上没有得官方和社会上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所以鲜有相关历史文献记载。
关于“绕三灵”活动本身和主要祭拜对象的来源,白族民众中有几种不同传说:
1、因过去“白王”不幸失去王子,众多百姓绕行洱海,为白王寻找太子,后来发展为“绕三灵”。
2、因“爱民皇帝”生前能施行仁政,死后,百姓都来奔丧,以示哀悼。
后来便形成“绕三灵”这样固定的集会,人们手中所持树枝,就是从当时所拿的丧杖演变来的。
最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绕三灵”原是大理地区七十一个村子的村民,代表各村“本主”朝拜“神都”中央本主,以祈求丰年的一种仪式。
唐•樊绰《云南志•蛮夷风俗》、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都曾对当时“绕三灵”进行了描述。
基
本
内
容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以村庄为单位,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自发组成“绕三灵”祭拜队伍,从四面八方赴会。
“绕三灵”队伍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其组成一般分为三部分:
前导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两位手执柳树枝和牛尾的老人(称花柳树老人);中部除了吹笛子的一人外,还有手执“霸王鞭”、“金钱鼓”的男女舞者数十人;队尾则由吹树叶的一人和数十位亦歌亦舞、手执扇子或草帽的妇女组成,排成“一字长蛇阵”。
在花柳树老人的带领下,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早晨,聚集到大理古城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
接着整个队伍沿着点苍山麓向北,先到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又北行约16公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朝阳村本主庙祭拜“抚民皇帝”本主,称为“南朝(拜)”,再往北到庆洞村,祭拜佛教寺庙圣源寺以及被称为“神都”的庆洞“本主”庙,称为“北朝(拜)”。
然后,在寺院内外场地,打“霸王鞭”和“金钱鼓”,跳扇子舞、唱白族调子,傍晚在神都周围埋锅造饭,当晚即夜宿庆洞庙宇和四周野地树林中。
四月二十四日,祭灵的队伍陆续从庆洞出发,向东北行进,中途绕拜喜洲古镇的“本主”九坛神,在四方街作短暂休息、对歌后,一路歌舞走出古镇,向东到达洱海边的河涘江村的“仙都”洱河神祠,祭拜象征洱海之神的斩蟒英雄段赤诚本主,村里的洞经音乐社在古戏台上谈演“洞经”,欢迎“绕三灵”队伍的到来。
傍晚在洱海边、寺院周围安营造饭,晚上对歌、跳舞,通宵欢唱。
四月二十五日,人们选购民间布扎、泥塑、纸花等小工艺品,带回给家里未能来的亲友,让亲友也沾点“绕三灵”的“福气”,得到神灵的保佑。
“绕三灵”队伍再陆续从河涘江村出发,向南到大理城北洱海边的马久邑村,祭拜这里的“本主”保安景帝,这天也是马久邑村本主节,村民们扎花轿将本主接到村里,供“绕三灵”的群众祭拜,最后再各自分散归家。
参加“绕三灵”的人都有三个明显的标志:
一是太阳穴上贴有“太阳膏”(一种用彩纸做的太阳花),浸有风油精的“太阳膏”能预防中暑,同时也是对太阳的崇拜;二是左臂上扎一条红带,表示祭拜“本主”后,得到的一种赐福;三是戴插有鲜花边的草帽,起着装饰、遮阳辟雨、对唱遮羞。
在“绕三灵”节会期间,允许甚至鼓励男女开放相会,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几天中与自己婚前恋人相会。
为不能成为夫妻的情人提供几天社会、家庭允许、不受道德谴责的公开相处的时间。
就象有些参加节会的年事已高的老人唱到:
“我牙已脱落了,唱不成歌了,但我要来与你默默地坐一会”。
及制品等
相关器具
1、乐器:
民间器乐在“绕三灵”的绕行过程、舞蹈活动、唱调对歌、祭祀仪式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有
(1)特色乐器:
“绕三灵”时才使用的专用乐器金钱鼓、双飞燕。
金钱鼓又称“八角鼓”,白语称之为“的滴鼓”,实际形制只见六角形,是一种单面皮鸣击乐器,以木为框,上蒙蟒皮、牛皮或羊皮,木制边框上开槽装有铜钱为响片。
双飞燕只有汉语称谓,没有白语专门名称。
它实际是两块竹片,一人两手各持二片,一片用线或皮筋扎于大拇指内侧,一片扎在中指内侧,拇指、中指按节拍使两竹片碰击发声。
(2)吹打乐器:
白族唢呐、白族大三弦、笛子、锣、鼓等;
2、舞蹈时作为发声的舞具:
霸王鞭
霸王鞭又称金钱棍,是一根长约1米的细竹、木棍,上面挖有多个长方形槽,嵌入铜钱或铁片作为响片。
棍身涂红、黄等色,两端系有红绸或布条。
3、花柳树老人(巫觋)扶持祭拜队列前端的柳树枝及上所悬挂的葫芦;
4、参加活动的民众,头额两侧贴的用彩布等剪制的太阳花;
传
承
谱
系
作为白族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绕三灵高度集中了各种白族音乐舞蹈艺术,是白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绕三灵中的民间艺术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群众性的音乐歌舞,各村都有一批公认的代表性艺人。
一种是已经形成一定影响的相对固定的乐种、歌种,拥有较为突出的传承体系和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艺人。
根据目前掌握资料不完全统计,包括在民歌、白族舞蹈、民族乐器演奏、大本曲演唱、洞经音乐、布扎、泥塑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人约有65人,其中有代表的传统流派传承人15人左右。
三、项目论证
基
本
特
征
1、“大理白族绕三灵”是白族人民在大理苍山洱海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2、“大理白族绕三灵”是白族独有的娱神娱人的民间狂欢节,集中展示了白族音乐歌舞艺术,如白族调、大帛曲、洞经音乐、大本曲、白族舞蹈等。
3、“大理白族绕三灵”是白族人民情感自由交流的场所。
同时在活动中保留一些古老群婚遗俗,为不能成为夫妻的情人提供几天社会、家庭允许、不受道德谴责的公开相处的时间。
是白族社会尊重女性、承认妇女地位的集中体现。
4、固定的时间和行程路线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以村庄为单位,自发组成列队,从大理古城城隍庙出发,燃香祭拜白族“本主”崇拜中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
主
要
价
值
1、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绕三灵”体现了古老的白族“本主”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白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大理地区长期的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使大量原始农耕祭祀的礼仪,在绕三灵活动中被保留下来。
通过以歌舞娱神的形式祭祀本主,成为白族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
除农耕祭祀和本主信仰外,绕三灵活动的文化内涵中传递着白族非常重要的生殖崇拜信息。
在活动中,白族男女可以通过对歌等形式,建立较为隐秘的情侣关系。
这种道德规范的嬗变不仅暗涌着白族对于儒家封建礼教的修正,而且还表示了对人性的极大关注,外化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和力的标志。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地区各种宗教活动的朝会。
活动中的主要祭祀对象“三灵”,体现了白族民众多元宗教信仰的特点。
白族地区几乎逢村必有庙,逢庙就有本主神,由此形成村社为单位祭祀本主的宗教文化。
2、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绕三灵”实际上是白族民间文化的大荟萃,是各种音乐歌舞艺术的大展演,它集合着流行于大理白族民间的几乎所有门类的表演艺术,充分展示了洱海地区白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存在状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3、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
“绕三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个稳定的民间文化活动。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歌舞艺术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通过活动本身使技能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提高。
由于其在民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此成为白族民间歌舞艺人进行技艺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舞台。
日常生活中,白族的传统舞蹈已很少见到,但“绕三灵”却以整体规模展现。
通过绕三灵的活动,大理白族传统的歌舞形式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4、“绕三灵”人独特的服饰打扮体现了白族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创作才能。
“绕三灵”人的穿着打扮独具特色,极尽标新立异之能事。
透过服饰装扮这个侧面,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创作天才,记忆着白族民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历史、折射出深厚的白族文化内涵。
濒
危
状
况
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绕三灵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
近2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理白族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
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使得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白族村落文化不能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白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也正发生急剧变化,白族传统社会的农耕文化日益衰弱,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
加之当地旅游业开发和村落人口不断增加等因素,使得绕三灵活动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有了较大改变,这种变化加剧了绕三灵活动的衰退。
这一古老的白族民间文化活动将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
四、项目管理
管
理
组
织
组织名称
责任人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资
金
投
入
情
况
已
采
取
的
保
护
措
施
(1)法律措施:
1999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绕三灵”活动区域内的大理三塔、石宝山石钟山石窟196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200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阁198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圣源寺和神都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被列为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命名大理市为“中国洞经音乐艺术之乡”,充分肯定了“绕三灵”中洞经音乐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将绕三灵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列入条例内容。
(2)为防止滥用文化表现形式所采取的法律保护措施:
200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制定,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
《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白族绕三灵音乐歌舞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艺术遗产,包括在上述法律条例范围之内。
(3)其他措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先后组织专家对绕三灵活动,对白族的本主崇拜、传统大本曲、洞经音乐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编写并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如《白族本主文化》、《大本曲简志》、《大理洞经古乐》、《白族音乐志》等,这些工作至今仍在一直延续。
为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理州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遗产管理委员会”,较全面深入地对白族绕三灵、大理洞经古乐、三月街、白族大本曲、吹吹腔等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对大理地区古籍文献和相关艺术文物进行了深入考察。
200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召开了“大理建设民族文化大
州学术研讨会”成立了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政策专家咨询小组。
2001年编制完成了《大理神都白族绕三灵环境保护规划》。
并对环境进行整治和绿化。
2004年对大理白族绕三灵及相关音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复制。
五、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全面系统、完善地保护“绕三灵”的艺术形式以及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
从总体而言“绕三灵”保护内容为保护传承人、保护文化表现形式、保护主要活动场所等三方面。
随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构成绕三灵原生态的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而继承保护绕三灵,重要的是继承它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成果,同时可以在许多方面赋予它新的意义。
通过有意识的引导、鼓励,突出绕三灵作为富有白族特色的集中反映白族文化艺术有益特征的文化空间,其中各种音乐歌舞、吹打乐、大本曲、洞经古乐服饰、风俗民情作为白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继承保护。
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突出白族音乐歌舞等文化表现形式在“绕三灵”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发现和奖励有突出艺术才华的掌握较多传统的民间艺人,鼓励青少年学习继承传统音乐歌舞,以充分肯定民族传统艺术的价值,促进传统艺术的保护继承,促进民间艺术创造,不断提高民间艺术水平。
对大理市“绕三灵”主要活动场所及路径环境进行保护规划,保护“绕三灵”生态环境。
对主要古建筑进行保护性维修、修复。
五
年
计
划
时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05
1、对“绕三灵”主要场所庆洞村、河矣江村进行环境整治。
2、召开“大理白族绕三灵国家学术研讨会”。
3、在文化社区开展白族传统文化和歌舞艺术讲座试点。
出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普及传统艺术,提高民间艺术水平,发掘有潜力的传承人。
2006
1、对“大理白族绕三灵”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专业调查、收集整理(本主祭祀、大本曲、洞经音乐、白族民歌、白族金钱鼓霸王鞭舞蹈、传统民间工艺等)。
2、建立大理白族绕三灵遗产管理中心。
3、修复庆洞绕三灵石牌坊。
完成资料收集。
向社会筹集资金,大理白族绕三灵遗产管理中心启动工作。
2007
1、举办“大理白族绕三灵”文
化艺术展。
2、维修庆洞神都本主庙。
3、在学校开展白族传统文化和歌舞艺术讲座试点。
将艺术展中的实物结集出版图片集、和音像制品。
在青少年中普及传统艺术,发掘有潜力的传承人。
2008
1、开展《白族“绕三灵”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工作。
2、维修河矣江洱河神祠本主庙。
数据库基本建立。
《白族“绕三灵”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9
1、利用计算机技术展开对白族“绕三灵”相关音乐歌曲词谱数字化工作。
2、复庆洞“绕三灵”戏台。
3、对历代研究白族“绕三灵”及相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文献进行编目、分类、提要处理。
《白族“绕三灵”音乐歌曲词谱数据库》基本建立。
总结前五年工作、制订后五年工作计划。
保护措施
1、根据民族自治法,制定保护政策,成立保护政策专家咨询小组,完成相关自治州保护条例。
2、确保保护资金。
在争取中央、地方政府每年拨款外,同时向社会广募经费,建立大理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基金。
3、在原有调查的基础上,对“绕三灵”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普查,收集整理。
筹集大理白族“绕三灵”遗产管理中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建立数据库。
4、认定和命名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设立白族民间艺术家名录,鼓励他们培养学生。
并以立法的形式,要求普通学校开设白族传统民歌、白族传统乐器的学习。
5、召开大理白族绕三灵国际学术研讨会、白族传统文化和歌舞艺术讲座、举办大理白族“绕三灵”文化艺术展、编辑出版研究论文集等。
建立机制
将“大理白族绕三灵”的保护工作列入当地政府和文化管理机构日常工作内容,筹集大理白族“绕三灵”遗产管理中心,建立民间自发的参与和政府自觉保护相结合的机制,是使“大理白族绕三灵”长期传承下去的基本保障。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出台自治州保护条例。
依据说明
及其
经费预算
备注
六、省级专家论证意见
专家论证组长(签字)
二○○五年月日
省级论证专家名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职称
专业
签字
注:
参与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七、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签章:
二○○五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