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263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第3节 声的利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

1.了解通过声音可以获得信息,利用声波获得的信息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中的应用;

2.认识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许多方面。

难点

回声定位原理的理解,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认识。

可乐瓶、橡皮膜、扬声器、蜡烛、塑料薄膜、小鼓、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声与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

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

按怎样的依据来分?

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小结: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

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

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

介绍2004年印度洋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现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

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

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超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

它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

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

归纳总结:

(1)回声定位:

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主要应用:

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

讨论:

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测哪些量?

a.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b.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

c.计算公式:

s=

vt。

思考:

“B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交流讨论: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典例解读

【例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铁匠用铁锤敲击铁皮

B.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

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实验

D.利用超声波检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解析】铁匠敲击铁皮是为了把铁皮敲平或敲成想要的形状,不是传递信息。

B、C、D都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波带回的信息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判断,故B、C、D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二)声与能量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

这说明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提出问题:

水波是一种波动,水波能传递能量。

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实验探究:

方案1:

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膜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从而使蜡烛熄灭。

方案2:

在扬声器前放一点燃的蜡烛,使扬声器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

方案3:

对着塑料薄膜敲鼓,在塑料膜后面用手电光源照着,使光源能反射到墙面上,当鼓面振动使塑料薄膜振动时,研究墙上的光源位置变化,如图所示。

学生交流讨论:

从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

声波具有能量,能通过介质传递能量。

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交流:

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有哪些?

小组讨论总结:

声波能传递能量实例

①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电子元件;

②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③利用超声波加工珠宝。

小组讨论:

还有哪些应用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实例?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超声波加湿器:

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打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小型超声波清洗机:

物件的清洗、脱气、消毒、乳化、混匀、置换、提取。

(5)超声波碎石机: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典例解读

【例2】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波洁牙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解析】播放歌曲,人耳听见的是动听的旋律,传递的是信息;教师讲课传递的也是信息;敲打西瓜通过听声音辨别西瓜的生熟,还是在传递信息;而清洁牙齿时,超声波会把牙齿上的污垢去掉,而去掉污垢需要用力,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C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通过声音可以获得信息,利用声波获得的信息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许多方面。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B.60gC.600gD.6000g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

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4.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

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

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骑这种自行车最好穿黑色的衣服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变矮了

C.因为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常用来做遥控器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6.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在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A.

B.

C.

D.

7.下列图象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

①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②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③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

A.有回声

B.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

C.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

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最高处相平

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二、填空题

11.小忠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曲阜时发现他在西藏密封好的空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个矿泉水瓶的质量______,瓶内气体的密度______。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1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B=120°,∠AOC=150°,请计算:

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14.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越剧烈.

15.“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________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高.

16.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三、计算题

17.向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把某零件放入水中,示数为80mL,已知该零件的质量为300g,该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且零件是否是铁制成的?

(ρ铁=7.9×103kg/m3)

18.一辆小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

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新兴汽车站到西安总站(全程150km)需多少分钟?

四、实验题

19.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横梁平衡;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____g;

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2)从丙、丁可知:

铝块的体积V=________cm3,则铝块的密度ρ=________kg/m3;

(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①②,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A的两侧,调节它们的位置,直至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的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多次实验后,画出凸透镜A成像中物距和像距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A的焦距为_________cm;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B,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__(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A换成镜面直径相同、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C,再次实验,则需将屏向_____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4)用LED灯做成字母“F”替代蜡烛来进行实验,除了亮度和清洁的因素之外,你认为这样改进后最主要的一个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

22.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__态;(填“固”或“液”)

(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min.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______。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声音的响度随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______(多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______?

原因是什么?

______

24.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_____。

(2)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_____(选填“大”或“小”)

(3)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消,为了便于测量全程时间,小致同学在C点放置一块金属片。

小车通过AC段时,测得时间为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D

C

C

B

B

C

二、填空题

11.不变变大

12.缩小C

13.60°30°

14.汽化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5.音色响度音调

16.74.70

三、计算题

17.50cm3;零件不是由铁做成的。

18.

(1)90km/h;合25m/s;

(2)100min。

四、实验题

19.水平右54g20cm32.7×103kg/m3偏大

20.放大投影仪10B变暗向左变小光源比较稳定

21.

(1)2;大小;

(2)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22.晶体48固6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BC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4.v=

小0.32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A.1.75×10

kg/m

B.1.2×10

kg/m

C.1.16×10

kg/m

D.1.0×10

kg/m

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4.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

B.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

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

D.使用投影仪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5.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

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

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

6.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

7.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处于120dB环境中,对人体没有伤害

B.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装有消声器,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下图是同学们所画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二、填空题

11.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体积为1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kg,水凝固成冰后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最大。

12.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的条件。

13.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它的分度是________如图2的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14.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

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15.教室里,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都发生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手中粉笔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

三、计算题

17.弹簧测力计悬挂着一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缓慢下降直至完全浸没水中,物块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将物块继续缓慢下降至容器的水平底部,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8.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开挖隧道对行车有安全保障,对我国各地经济往来、经济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横穿某大山的隧道长约2200m,开挖岩石大约

,隧道建成后,翻越大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求:

(1)若隧道岩石的密度为

,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2)在隧道的入口处,有如图所示的一块交通标识牌,一辆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至少是多少分钟?

四、实验题

19.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科研小组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_____;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_____;

③一个月后,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