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8067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docx

某福利院初步设计说明

1设计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其它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甲方提供的**儿童福利院扩建用地地块位置图和坐标点图以及相关附件。

1.1.3场地条件

本方案基地位于**市**区**街。

距**路约70m,距**路约200m。

基地位于旧城区,与城市民居为邻,环境幽静。

用地东北与东南面为现状住宅楼,西南与西北面为6米路,**巷将地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用地北区形状为不规则图形,南区形状为长方形。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438.62㎡,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

地势总体平坦,场地标高在2.80~3.30m,最大高差2.97m(1956年黄海高程系)。

1.1.4市政条件

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给水管至该区域,在基地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系统。

污水经汇流接入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

供电电源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

电话线由市政管网引入。

1.1.5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通风等各部分设计标准均按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定执行。

本项目均采用框架结构。

耐火等级地上均为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为7度。

规划总建筑面积5386.29㎡,功能以居住为主,同时考虑办公,医疗等。

1.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2.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438.62㎡,规划总建筑面积5386.29㎡,主要为**区儿童福利院主楼,门卫室。

1.2.2设计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的范围:

工程的总图及各单体工程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以及消防等专业设计。

1.2.3建筑规模

本次初步设计所涉及的工程项目,总面积5386.29㎡,其中包括**儿童福利院主楼,面积为5352.16㎡,门卫室,面积为34.13㎡。

1.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为加强儿童福利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我们提出本案的指导思想:

1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应以辖区内总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兼顾孤残儿童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规模分类,并以床位数确定建设规模。

2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应满足孤残儿童养护、医疗、康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需要,为多种养育模式提供稳固的依托和载体,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安全卫生、方便管理。

其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

房屋建筑包括儿童的生活、医务、康复、教育和技能培训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

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安保、通讯、消防、网络和无障碍设施等。

3新建儿童福利院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a、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b、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

c、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卫生、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d、自然环境良好,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的安全卫生规定。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力求简洁、新颖,又不失个性。

以不同的材质组合与色彩对比,形成了形态自然、亲切舒适的建筑造型。

材料主要为砖、金属和玻璃。

墙体颜色以暖色为主,并注重材料本质颜色的表达。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能源消耗、安全保卫及抗震设防均遵照国家和地方的法令法规及原则,详细说明见各专篇。

1.4主要数据与指标

总用地面积2438.62m2

总建筑面积5386.29m2

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5352.16m2

门卫建筑面积34.13m2

总基底面积1104.75m2

儿童福利院基底面积1070.62m2

门卫基底面积34.13m2

建筑密度45.30%

容积率2.21

绿地面积330.98m2

绿地率15.57%

小车位10个

2总平面设计说明

2.1建设场地概况:

2.2.1用地东北与东南面为现状住宅楼,西南与西北面为6米路,**巷将地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用地北区形状为不规则图形,南区形状为长方形。

2.2.2场地现状: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438.62㎡。

现状地势平坦。

2.2总平面布置

规划分为南北两个区。

分析规划用地所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及规划局的要求,主要人流入口设在规划用地北区西侧,机动车停放在南区地块,实现人车分流。

总平面布局上,儿童福利院主楼位于该规划用地北区东南面,建筑形象突出。

西北面为门卫室。

北面以及东北面为绿化以及游戏场地。

南区为机动车停车场,减少人流与机动车交叉.

2.3竖向设计

分析原始地形及周边城市道路控制标高,本地块北区入口处标高2.84m,位于南区机动车场西北入处标高3.30m,由此确定小区室外地坪标高,室外景观绿地、铺地及道路标高待二次装修后确定。

场地表雨水采用明沟结合暗管的方式收集并统一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4景观绿化

环境是整个小区的灵魂,也是衡量福利院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全面的景观环境设计应考虑日常户外使用,环境、绿化三方面内容,不仅可以通过绿化的环境,美化的环境设施,为儿童提供设施齐备的软质活动场地。

3建筑设计说明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1.1**市规划局批准建筑单体设计方案。

3.1.2设计委托书。

3.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1.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3.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3.1.7《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3.1.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7)

3.1.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3.2平面设计

3.2.1本工程住宅结构形式均为框架结构;工程防火类别均为二级,

3.2.2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置,详见消防专篇建筑有关章节。

3.2.3福利院主楼设计从平面的使用功能入手,采用内走廊的设计手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在有限的面积指针下,做到面积有限功能全,合理组织和布置各功能行为空间,达到“食寝分离”、“居寝分离”、“公私分离”,形成动区与静区,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平面内布置两部电梯和2把楼梯,既能保证流线的顺畅,又能保证疏散的合理性。

3.2.4空调室外机位考虑周到,孔洞均做预留。

3.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以融入环境的自然风格为主导思想,住宅整体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的形式,以平屋顶为主。

整体采用了流畅明快的弧线和圆形,减少对周边的影响。

整栋建筑以虚实结合为主,虚体主要以绿色透明中空玻璃及铝合金百叶组成,既能满足采光通风隔音,又能满足遮阳要求,实体以洁白的墙身为主,其中设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玻璃窗,造型充满童趣。

色彩以白色,灰色,柠檬黄为主,活泼鲜艳。

力求创造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4剖面设计

儿童福利院平面内的±0.000标高的绝对标高值见总平面图,室内外高差见各剖面图,首层层高为4.50米,二层以上层高为3.8米。

3.5建筑无障碍设计

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儿童福利院出入口均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电梯为无障碍电梯,侯梯厅和电梯轿箱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满足规范规定;

3.6建筑构造作法(内部做到毛坯房)

3.7.1墙体材料:

±0.000以上填充墙均为Mu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3.7.2外墙面:

以高级外墙砖为主。

3.7.3外门窗为单框铝合金绿色吸热中空玻璃(6+12A+6),

3.7.4内墙面:

卫生间和厨房为防水砂浆+水泥砂浆抹平;其它房间为混合砂浆抹平。

3.7.5踢脚和墙裙:

房间为水泥砂浆踢脚。

3.7.6顶棚:

卫生间和厨房为水泥砂浆抹平,其它房间为钢筋混凝土顶板喷白色防霉防潮防结露涂料。

3.7.8屋面:

1.60厚SGK防水隔热板(粤10J/T215)

2.20厚1:

2.5水泥砂浆保护层

3.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上铺土工布一道

4.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

5.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6.3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

7.2%找坡层,抗压强度≥0.3Mpa,最薄处30;

1:

8水泥陶粒混凝土,

注:

结构找坡时取消本层

8.钢筋混凝土板.

4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参数

1、主要设计规范及规程:

⑴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⑵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⑶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⑷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⑸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⑺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年版)

⑻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⑼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及规定

⑽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⑾建设单位提供有关批文

2、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市**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区**镇**街**小区原儿童福利院内,总用地面积约2438.62m2。

拟建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70.62m2,高为1~6层不等,框架结构。

⑴场地内地基土可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①层:

杂填土(Qml)——层厚1.1~2.3m,平均1.7米。

黄灰色、黄褐色,以建筑垃圾填成,局部夹少量粘性土,湿,松散。

②-1层:

淤泥质土(Q4al)——层厚1.8~4.9m,平均3.1m,顶板埋深1.1~2.0米。

灰黑色,流塑,局部含少量粉砂。

②-2层:

粉砂(Q4al)——层厚1.8~4.9m,平均4.0m,层顶埋深1.1~5.3m。

黑黄色,松散,饱和,石英质,局部含较多淤泥质土。

标贯测试7次,实测击数N’=3~4击,平均N’=3击,标准值为3.0击,校正击数N=3~4击,平均N=3击,标准值为2.7击。

②-3层:

粉质粘土(Q4al)——层厚2.0~3.7m,平均2.8m,层顶埋深5.7~8.6m,。

灰黄色、浅黄色,可塑,局部含较多粉砂,局部或为粉土。

标贯测试8次,实测击数N’=5~8击,平均N’=7击,标准值为6击,校正击数N=4~7击,平均N=6.0击,标准值为5.0击。

②-4层:

淤泥质土(Q4al)——层厚5.9~10.1m,平均8.4m,层顶埋深8.5~11.0m。

灰黑色,流塑,局部夹少量贝壳碎片、腐殖质及粉质粘土,局部或为淤泥。

标贯测试7次,实测击数N’=3~4击,校正击数N=2.7击。

②-5层:

粉质粘土(Q4a1)——层厚1.4~3.2m,平均2.3m,层顶埋深18.3~18.6m。

灰白色,可塑。

标贯测试1次,实测击数N’=13击,校正击数N=9击。

③层:

残积土层粉质粘土(Q4el)——层厚1.7~5.0m,平均2.9m,层顶埋深18.4~21.5m。

棕红色,硬塑,由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

标贯测试6次,实测击数N’=19~27击,平均N’=22击,标准值为19.8击,校正击数N=13~19击,平均N=15击,标准值为13.6击。

④-1层: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2.4~5.0m,平均3.5m,层顶埋深19.0~24.0m。

棕红色、浅黄色,岩芯呈土柱状,散体状结构,裂隙很发育。

标贯测试7次,实测击数N’=41~53击,平均N’=46击,标准值为42.9击,校正击数N=27~37击,平均N=30击,标准值为28.0击。

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④-2层: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13.0~39.4m,平均22.4m,层顶埋深14.6~27.5m。

棕红色、局部浅黄色,岩芯主要呈硬土状、碎块状,散体状结构,裂隙很发育。

标贯测试19次,其中8次实测击数N’=55~156击,平均N’=129击,标准值为108.8击,校正击数N=35~100击,平均N=83击,标准值为69.7击。

另外11次标贯测试,预打贯入深度未达到15cm击数超过50击,用“反弹”表示。

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④-3层: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4.8~19.3m,平均8.9m,层顶埋深39.2~56.3m。

棕红色、浅黄色、青灰色,局部为粉砂岩,岩芯主要呈短柱状、厚饼状,局部呈长柱状或碎块状,敲击声哑,层状结构,裂隙发育,钻孔均有揭露。

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⑵地下水: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击砂层空隙中,受大气降水的渗流补给,以蒸发和渗流方式进行排泄。

根据场地环境地质条件本场地属于

类环境类别。

据土质判定各土层透水性情况如下:

①层杂填土属中等透水层;②-1层淤泥质土、②-4层淤泥质土属微~极微透水性;②-2层粉砂属弱~中等透水层;②-3层粉质粘土、②-5层粉质粘土、

层粉质粘土属微~极微透水性。

根据ZK1孔所取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水和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规定。

⑶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

根据场地本次勘探揭露,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计算判别,在20米范围内,为中等至严重液化,液化指数平均值为18.56,。

按不利因数综合判定,该场地液化等级判为严重液化,且存在较厚软土,该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

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107.8m/s,场地土类型属软弱土,场地类别为

类。

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特征周期Tg为0.45s。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和压缩模量Es值表

层序

土层名称

fak(kPa)

Es1-2(MPa)

杂填土

100

3.5

②-1

淤泥质土

80

2.2

②-2

粉砂

90

8.0

②-3

粉质粘土

140

4.0

②-4

淤泥质土

80

2.5

②-5

粉质粘土

160

4.0

粉质粘土

210

4.5

④-1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300

压缩性微小

④-2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硬土状)

600

压缩性微小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碎块状)

800

压缩性微小

④-3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压缩性微小

3、主要设计参数:

⑴本工程建筑结构以及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⑵本工程建筑结构及各类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

⑶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二、结构上的作用

1、永久荷载

⑴结构自重:

按构件截面尺寸与材料容重计算确定,设计中粉刷层的重量通过调整混凝土的容重予以考虑。

⑵土压力:

地下室侧墙承受的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

2、可变荷载

⑴楼面及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起居室、卧室2.0kN/m2    厨房、卫生间2.0kN/m2

阳台2.5KN/m2消防疏散楼梯3.5kN/m2

户内楼梯2.0kN/m2商铺3.5kN/m2

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

办公2.0kN/m2电梯机房7.0kN/m2

车库顶板3.0kN/m2消防通道20.0kN/m2

⑵工程所在地区基本风压W0=0.55/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3、其他作用

⑴高层住宅结构分析时考虑温度应力的作用,其余不计温度应力的作用。

通过采取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外墙选用收缩率低的墙体材料、屋面设保温隔热层、屋面板加强配筋等措施,防止在结构构件中产生温度和收缩裂缝,控制因温差产生的不利影响。

⑵结构分析时不计地基变形引起的上部结构的次应力,基础设计按规范要求控制建筑的平均沉降量及整体倾斜,控制基础形心与上部荷载重心的偏心。

三、材料选用

1、混凝土:

⑴结构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一、二层为C30,三层及以上为C25;梁、板均为C25。

非结构构件均采用C25混凝土。

⑵地下室底板、外墙、水池等有防水要求的结构构件,均采用抗渗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0.6MPa。

2、钢筋及焊条:

⑴普通钢筋采用HPB235级和HRB335级钢筋,预埋件等采用Q235钢。

⑵HPB235级钢筋及钢板的焊接采用E43型焊条,HRB335级钢筋的焊接采用E50型焊条。

3、填充墙:

内、外墙均采用Mu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块材自重不超过11KN/M3。

四、基础设计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以第

-2层土为持力层。

经验算,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五、上部结构设计

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六、结构分析

1、本工程采用广东建研院编制的广厦结构系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

软件名称为:

SATWE。

位移和周期按刚性楼板假定计算,构件的强度设计按实际情况计算。

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杆元、空间杆-墙元。

2、分析计算结果

详见各单体的标准层平面布置图以及电算数据表。

七、结构措施

1、建筑物长度超过规范要求但不设伸缩缝,设计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

⑴地下室顶板及住宅屋面板加强配筋以提高抗裂性能,全截面的配筋率不小于0.5%,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并贯通。

(2)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减少粗细骨料的含泥量,优化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3)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4)在合适的位置设施工后浇带。

(5)外侧边梁加大腰筋直径,加密间距,并将腰筋按受拉锚固和搭接;外侧边梁尽量不外露,并设保温隔热面层。

(6)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外保温隔热做法。

(7)超长结构的屋面加强保温隔热措施。

(8)通长挑檐板、通长遮阳板、外挑通廊板每隔12m左右设置伸缩缝。

2、电、楼梯间使楼板削弱,将电、楼梯间周边的楼板加强,并双层双向配筋。

3、形成凹槽部分增设拉梁、拉板,并加强配筋。

拉板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向配筋不小于0.25%。

拉梁配1%以上的受拉钢筋。

5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及广东省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97

《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96-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建设单位提供的使用功能要求及有关文件:

(1)建设单位提供的征地界坐标及基地地形图。

(2)市政部门对本项目方案设计的指导或审核意见。

(3)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规划设计要求。

3.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资料及文本资料:

(1)建筑总平面图。

(2)各单体建筑的平、立、剖面图。

(3)建筑设计总说明等其他资料。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市**区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5386.29m2,建筑高度:

21.95m,共5层。

本设计包括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给水系统以及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三、给水设计:

1.水源:

本工程水源采用市政供水,直接从现状市政供水管网上引入两根de200给水管连成环状供水管网作为本工程的室外给水管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现状市政给水压力为0.41MPa,能满足本工程水压要求。

2.用水量(见下表):

项目名称

用水量标准

数量

使用时间(h)

最高日

用水量(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m3/h)

小时变化系数kh

儿童福利院

200L/人.日

500人

24

100

9.58

2.3

绿化浇洒

2L/m2.次

950m2

5

1.9

0.38

1.0

小计

101.9

9.96

未预见水量

以上的15%

15.28

1.49

合计

117.18

11.45

四、消防设计:

1.本工程消防系统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灭火器配置系统。

2.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

25L/火灾延续时间2h

室外停车场消火栓用水量:

10L/s火灾延续时间2h

室内消火栓系统:

15L/s火灾延续时间2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L/s火灾延续时间1h

3.室外消防系统:

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管道与生活给水管共用管网。

室外消火栓由室外环状给水管网接出,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

同时在室外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泵接合器。

4.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市政供水,从室外环状给水管网接入。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设计参数:

危险等级:

中危险I级设计喷水强度:

6.0L/.min.m2

作用面积:

160mm2喷头不利点工作压力:

0.05MPa

设计喷水量:

30L/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加压泵房和消防水箱均设在天面,水箱的有效容积为108m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位水池设置在建筑最高处,有效容积为18m3。

每层设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各一只,所有信号均传送至消防中心。

喷头为玻璃球快速响应喷头,流量特征系数:

K=80,普通位置公称动作,温度:

68O,玻璃球颜色为:

红色,灶方位置公称动作温度:

93O,玻璃球颜色为:

绿色。

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800只,本工程共设1组报警阀,报警阀组设于首层楼梯间。

每层最不利点处设置末端试水装置。

6、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灭火器配置系统按严重危险级配置,每个配置点设3Kg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具。

五、排水设计:

1.排水量:

小区内最高日排水量:

105.46m3/d。

最大小时排水量:

10.31m3/h。

2.排水方式:

本小区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天面雨水、阳台雨水、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收集排放。

(1)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

(2)雨水经有组织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