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7511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新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时收发邮件提效率

教学内容分析

电子邮件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之一。

它采用储存一转发的方式在网络上传递信息,不像电话那样直接,是一种非即时的互动交流工具。

本节课是信息交流与安全知识模块的第一课,学习使用免费的电子邮箱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如网易163邮箱、腾讯QQ邮箱等。

旨在通过开展主题为“用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编写邮件、添加附件、发送邮件、阅读邮件及下载邮件附件、删除邮件等操作过程,在学习中了解电子邮箱的应用和认识垃圾邮件的危害,掌握电子邮箱地址格式,会申请电子邮箱,能使用电子邮箱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认识定期整理电子邮箱和清理垃圾邮件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方便、快速、经济、实惠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

教学对象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网络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有所接触。

本课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在探究中体验因特网在信息交流上的便捷优势。

五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软件操作技巧的迁移等方面,仍有欠缺,但模仿能力、类比能力较强,有较强动手尝试的欲望。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信件及信封的书写格式,但在学习电子邮件时,对电子邮箱用户名与E-mail地址两个概念仍容易混淆。

在教学时,可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例举具体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类比电子邮件投递过程与常见的物流、邮件的投递过程的异同。

学生通过类比不难掌握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了解用户名、邮件服务器等概念,知道电子邮箱用户名与E-mail地址的区别。

学生在学习“多个收件人地址的填写”“邮件附件的添加和下载”方面可能会困难。

在教学时,可通过讲解和演示操作,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掌握操作要领,突破教学难点。

在“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学习中,学生较难理解附件与邮件正文的区别与作用,对添加附件操作,会无所适从。

基于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可通过创设添加附件的情境,结合演示讲解操作方法,如寄电子贺卡、上交前面课程的作品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附件的作用、与邮件正文的区别,并进行模仿操作。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模仿操作,能在体验中激起利用电子.邮件与同学、老师、亲人等进行信息交流的愿望和兴趣,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养成规范、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和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会正确书写电子邮件地址格式。

2.能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3.能在电子邮箱中查看邮件,回复邮件,下载邮件中的附件。

4.认识垃圾邮件的危害。

教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电子邮箱密码的设置和垃圾邮件防范。

②发送、收阅和管理电子邮件。

2.教学难点。

①给多人发送邮件时,收件人地址的填写。

②邮件附件的添加、下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指定的教材内容,了解电子邮箱及E-mail地址,探究添加附件的操作,学习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带着思考有针对性地完成活动探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自学能力。

演示讲授法:

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阅读电子邮件、删除电子邮件等操作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分层教学:

学生的能力层次不一样,对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要求也不同。

每一位同学最基本要求要完成一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的编写,发送给教师;能力突出的学生继续编写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学,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教学软件。

软件环境:

Windows7、IE浏览器。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操作示范微课视频、学生主题活动资源包及相关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

1.启发引导。

你给亲朋好友写过书信,寄过贺卡吗?

在因特网上也可以写信、寄贺卡,通常人们把运用网络发送的信件称为电子邮件。

2.板书课题:

第1课收发邮件提效率

二、申请电子邮箱账号(5分钟)

1.讲授: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早出现的信息传递服务之一,是最基本的因特网服务。

在收发电子邮件之前,我们先得拥有一个自己的电子邮箱。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作相应的评价。

①如何获得电子邮箱。

②什么是电子邮箱地址。

③如何设置电子邮箱密码。

3.小结:

新电子邮箱可以向提供免费电子邮箱的网站申请,如:

“网易163免费邮箱”(www.163.com)、“腾讯QQ"(mail.qq.com)。

②每一个电子邮箱都有明确的E-mail地址,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为:

用户名十@+邮件服务器域名

例如:

Cqiuyi@,其中Cqiuyi是用户名,是提供电子邮箱网站的邮件服务器域名,@是分隔符。

4.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刚申请的电子邮箱的E-mail地址,并将E-mail地址告诉老师、同学。

三、发送电子邮件(15分钟)

【发送普通邮件】

1.指导学生登录刚申请的邮箱。

2.演示:

“寄”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

①登录电子邮箱。

②单击“写信”按钮,完整填写收件人的E-mail地址、邮件主题、邮件正文内容。

③单击“发送”按钮,把电子邮件“寄”给老师。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①填写明确的邮件主题有什么好处?

②给多人发送相同的邮件,填写收件人地址时要注意什么?

③如何添加电子邮件的附件。

4.布置任务一:

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诉给己学习收发电子邮件的心得。

5.巡视指导。

6.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给同学,或帮助同小组的其他同学完成任务。

7.布置任务二:

多多个助学发送电子邮件。

8.巡视指导。

【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1.讲授:

电子邮件的附件可以是文档、图像、声音、软件等类型的文件。

教师通过电子教室发送活动素材文件“贺卡.jpg"到学生电脑桌面。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照操作步骤,在电子邮件中添加图像文件作为附件,并发送出去。

3.巡视指导。

4.演示讲解:

添加图像附件,发送邮件。

5.出示提示:

如果来不及写完信,可以先存入草稿箱,等有时间再续写,发送。

并作相应的演示。

6.布置任务三:

多多个同学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7.巡视指导。

8.让能力突出的学生从电脑中选择其他类型文件,发送给同学。

9.引导学生比较电子邮件与现实中写信程序的区别,了解电子邮件的特点是方便、迅速、经济、实惠,可以传送任何类型信息的文件。

四、收阅管理电子邮件(6分钟)

【收阅电子邮件】

1.演示讲解:

收阅、回复电子邮件。

2.布置任务四:

打开自己的收件箱,查看同学给你的回信,阅读邮件内容,并对邮件进行回复。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①邮件中有附件,如何阅读?

②邮件的附件无法直接在线打开阅读,应当如何解决?

4.讲授:

一般情况下,作为附件的文件往往是电子邮件的重要内容,需要从电子邮箱中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

5.讲解演示:

下载电子邮件附件。

6.布置任务五:

下载邮件中的附件到电脑中的E盘,并阅读附件内容。

7.巡视指导学生下载邮件附件并阅读邮件中附件内容。

8.出示提示:

许多病毒是通过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对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轻易打开它的附件。

【管理电子邮件】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①对于无用的邮件,或来不不明的邮件,通常会怎么处理呢?

②管理电子邮件,主要是做哪些方面的整理工作?

2.请学生回答,并适当评价。

3.讲授:

我们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邮件,时间一长,我们自己的邮件也有些过时了,但仍占据信箱的空间,干扰查看邮件,整理信箱是十分必要的。

4.布置任务六:

删除收件箱中无用的邮件,或来历不明的邮件,并整理通讯录。

五、拒收垃圾邮件(8分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要拒收垃圾邮件?

②有哪些办法让电子邮箱自动拒收垃圾邮件?

2.演示讲解:

拒收垃圾邮件常用设置方法。

3.布置任务七:

将发送垃圾邮件的电子邮箱地址加入黑名单,设置收信规则。

4.巡视指导。

六、总结评价(3分钟)

1.比较电子邮件与物流、普通书信区别。

2.引导学生反思:

课堂中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3.指导学生参照活动评价各项要求,评一评自己能得几颗星。

 

第2课即时通信重沟通

教学目标:

①能申请QQ账号,会设置账号的安全和权限等属性。

②会添加QQ好友,会用QQ与好友文明交流,相互传输文件。

③体验即时通信工具在信息交流中的优势,培养规范和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①QQ账号的安全和权限的设置。

②会添加QQ好友。

③会用QQ文明聊天、传送文件。

教学难点:

QQ账号的安全和权限的设置

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教学软件。

软件环境:

Windows7,腾讯QQ

教学资源:

与本课相关的文字资料、腾讯QQ图片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说一说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时的特点。

电子邮件是不是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为什么?

如果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实时交流,你知道有哪些工具可用?

2.图片展示: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的图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

3.板书课题。

第2课即时通信重沟通

4.活动组织:

以QQ为例,从功能、娱乐等方面说出对QQ的认识。

5.简单讲解:

即时通信的概念。

即时通信工具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聊天工具,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是使用率较高的网络应用之一。

出示探究活动主题:

使用即时通信工具文明交流。

二:

申请QQ账号

1.讲授:

要使用QQ与同学、老师交流,首先要有属于自己的QQ账号。

QQ账号的昵称代表着自己在网络上的虚拟身份,可以方便和他人进行交流。

2.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QQ账号呢?

3.演示操作:

申请QQ账号的过程和操作方法。

4.讲解:

申请QQ账号时,要注意:

注册时,要先阅读软件提供商的申明的服务条款。

妥善保管好QQ账号和QQ密码。

5.巡视指导学生申请QQ账号。

鼓励能力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完成任务。

6.小结:

我们经常要在各种网站注册申请用户名,才能获取该网站访问信息的相应权限。

要妥善保管用户名、密码等注册信息,培养自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三:

设置QQ账号

1.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1)提出思考问题。

仅仅凭借密码保护的QQ账号安全吗?

为什么?

要保护QQ账号的安全还有哪些措施?

(2)演示操作:

账号设置的三个方面。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插图及“动手试一试”内容。

(4)明确任务:

尝试对账号的“基本设置”“安全设置”“权限设置”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5)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2.活动小结:

启用安全防护,可有效拦截一些钓鱼网站。

对权限进行设置,可在一定程度。

四:

添加好友

1.讲授:

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QQ账号,想不想马上去体验一下用QQ和他人交流呢?

2.-演示登录QQ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QQ窗口界面。

3.提出思考问题:

QQ窗口中的好友列表还空无一人,怎么样才能和他人聊天呢?

4.演示讲解:

“添加QQ好友”的操作方法。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插图及“动手试一试”内容。

6.布置任务:

收集教师及其他同学Q账号,并添加到好友列表中。

7.教师巡视指导。

8.邀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教师适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9.出示温馨小提示:

添加好友时需要谨慎,验证其身份,在用QQ交流中,对不文明、不友好的“好友”,可以将其删除,甚至移入“黑名单”中。

10.学生继续添加未添加完的好友,鼓励已完成操作的学生帮助旁边的同学。

五:

用QQ聊天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相关内容。

2.小结学生讨论结果:

开始对话时,要先问候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应言语文明,不讲粗话脏话。

结束时,要和好友道别。

3.明确任务:

选择一位好友尝试对话。

4.巡视指导。

六:

传送文件

1.讲授:

QQ软件除了能即时地与好友在线聊天外,还可以用来传输文件,很方便地把文件传送给对方,经常用来与对方相互传送喜爱的图片、歌曲、拍摄的相片和各种文档。

2.演示“发送文件”的两种操作方式,并做讲解。

3.明确任务:

参照教材步骤,结合演示,用两种不同的上传方式,把上节课制作的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资料卡片,通过QQ传送给老师。

4.巡视指导。

5.演示“接收文件”操作,并做讲解。

6.明确任务:

与同学对话交流,互换下载的“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图片,将接收的图片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7.巡视指导。

8.请两位学生演示,一位发送文件,一位接收文件,教师做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9.小结。

使用QQ发送文件有两种方式:

在线发送和离线发送。

接收文件时,要注意选择文件的保存路径,便于使用时查找。

10.能力拓展:

引导能力突出的学生尝试体验QQ的其他服务。

七:

规范和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思考问题:

在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网络交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请几个学生回答

八:

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参照活动评价表,看一看这节课自己能得几颗星。

2.课外延伸:

利用创新活动让学生使用QQ或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交流即时通信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技巧。

 

第3课时防范病毒保安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使用一种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和方法。

在“创新活动”中,尝试安装杀毒软件,并使用杀毒软件查杀和预防计算机病毒,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病毒已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一旦在个人电脑中大面积传播,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使用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和方法。

学生通过对“创新活动”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的“五要五不要"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为爸爸、妈妈的手机安装一种杀毒软件,扫描手机有无病毒,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交流与安全相关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五年级的学生电脑操作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计算机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担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查杀和防治的基本措施与方法,消除对计算机病毒的焦虑,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病毒并了解其危害。

2.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3.掌握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4.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③查杀计算机病毒。

2.教学难点。

①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②计算机病毒的处理方式。

教学方法

本节以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吸引学生点击,造成学生机中毒,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查杀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病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教学软件。

软件环境:

游戏演示程序、Windows7。

2.教学资源。

与本课相关的文字资料、熊猫烧香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

1.体验导入:

把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生机,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生机出现“中毒”现象。

2.引导讨论问题:

①大家此时的心情?

②大家是否惧怕计算机病毒?

3.引出课题:

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计算机病毒威胁等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其查杀、防范的有关知识。

4.板书课题:

第3课防范病毒保安全

二、认识计算机病毒(14分钟)

1.讲述小黑与小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

小黑买电脑一年多,不见他使用,小白深感奇怪,就问他:

“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开电脑呢?

"

小黑垂头丧气地答:

“真倒霉,电脑买来第二天就中毒了,我一年不开电脑,就是想把病毒饿死再说!

2.设问:

那么,计算机病毒究竟是什么呢?

3.介绍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

从病毒的特性来分析。

那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性呢?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下面这个案例。

4.展示熊猫烧香病毒的案例,并和学生一起分析病毒的特征。

5.把“拼图游戏”发至学生机,让学生完成拼图。

(游戏简介:

该游戏将熊猫烧香病毒的图标按照病毒的特征分成七个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一个病毒的特征并标明,然后打乱。

当图片拼接完整时,熊猫胸前出现“我是病毒”的牌子。

6.总结: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有:

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5分钟)

1.讲授:

从病毒的特性看,计算机病毒是来者不善的,它是躲在计算机里的破坏者,那么,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哪些故障呢?

2.展示有关计算机病毒带来危害的图片。

结合图片讲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3.布置任务共商对策:

为了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同学们分组讨论对策,如有需要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并按组提交对策。

四、查杀计算机病毒(10分钟)

1.把“360杀毒软件”安装程序发至学生机,让学生体验安装程序。

2.提出问题:

常见的杀毒软件有哪些。

②“全盘扫描”和“快速扫描”两种查杀方式有什么不同。

③对病毒的处理方式:

删除、隔离及清除。

3.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4.小结:

①提升病毒查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做法是更新杀毒软件病毒特征库。

②播放微课视频呈现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完整过程。

五、增强信息安全意识(5分钟)

1.总结各小组提交的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对策。

2.阅读教材第17〜18页的第①〜⑥点。

六、总结与评价(3分钟)

1.总结:

掌握了这些方法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

当然不是,面对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是树立高度警惕的防范意识,掌握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参照活动评价表,评一评这节课自己能得几颗星。

 

善用空间写日志综合活动1(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信息交流与安全知识模块的综合活动课,活动主题为:

利用空间写日志并与他人交流,安排2个课时完成。

本综合活动以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

//)提供的学生学习空间为活动载体,融人博客的一些基本常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填写活动任务单、动手操作体验等活动方式,了解博客是继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信息分享与交流的方式,学会申请开通学习空间,在学习空间中发表、管理个人日志,转载、阅读、评论他人日志。

通过交流探讨比较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博客这三种常用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特点,在活动中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提出的“五要五不要”的具体内容和含义,培养学生规范、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增加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信息素养。

(一)探究活动

教材从博客的基本常识开始,通过分组交流与合作完成记录单,引导学生在空间中发表个人日志,掌握分类管理个人日志的方法,比较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特点,同时,规范在网络上的文明交流习惯。

(二)创新活动

本综合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在个人空间中发表一篇主题为“做个网络小公民”的文章;二是“与同学在空间中文章评论区进行交流互动”。

“创新活动”不是独立的,在教学时应融人贯穿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完成。

(三)交流总结

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活动个人总结,记录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记录自己在探究活动和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思考、运用的方法和困惑,总结在空间发表日志过程中的心得,积极地和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可组织学生对已完成的空间日志,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等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

教材采用分步、递进的方法组织活动内容,并提供了活动记录单以及总结表格等活动资料,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多观察学生的表现,帮助学生形成活动过程、探究结论、活动总结的过程性记录,并形成过程性评价,本活动任务重,内容丰富,实践性和操作性强,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完成。

教学对象分析

博客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

学生对博客和空间并不陌生,已经在QQ空间的运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且很感兴趣。

如:

利用日志记录自己的心情;通过与好友互访空间进行联系等。

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活动探究的兴趣。

本活动以“利用空间写日志并与他人交流”为主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登录空间,在博文中插入图片、Flsh动画、添加附件,转载他人博文,评论他人博文等操作,是基于已掌握的字处理软件和网页浏览等操作,并没有太大难度,可以让学生通过知识迁,自行开展探究学习,在空间中发表博文的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操作和讲解要领相结合,并根据教学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综合活动,能让学生对博客空间服务功能有较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博客进行信息交流的习惯。

同时,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交流的乐趣,感受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博客的基本常识。

2.会在空间中发表个人日志。

3.会转载、阅读、评论他人日志。

4.会分类管理个人日志。

5.了解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特点。

6.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五要五不要”的具体内容和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发表博文和转载他人的博文(第一课时)。

②培养规范和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第二课时)。

一网1

2.教学难点。

①发表博文和转载他人的博文(第一课时)。

②培养规范和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通过提出“如何利用空间写日志”和“养成文明的网络习惯”等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收集资料等任务,培养信息意识。

2.自主探究法:

参照教材提供的表单,自主制订活动方案,并根据活动方案,理解写日志的原则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网络文明公约》,并能实际应用,提高学习能力。

3.阅读讨论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参与小组讨论和班级互动,养成与人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①硬件环境:

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

②软件环境:

Window系统、教学广播软件。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安装在教师机,优秀的博客空间案例,及“如何发表日志”的相关微课。

3.分组情况。

座位周边3-4人组成1小组。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5分钟)

1.谈话导课: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除了可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之外,还可借助网络论坛和博客空间等方式交流。

今天我们以“学习空间”为平台来学习博客空间的使用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