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6245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1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docx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

专题三科普阅读题典例点拨

方法指导

科普阅读题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以科技前沿发展为背景知识和以科学方法为背景知识两种类型。

从形式上来看大致分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类。

都是通过文章提供信息,要求考生利用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推理、分析,解释所提出的问题。

只要学会文字与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方法,科普阅读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文字类阅读题的解题规律

1.读题,获取信息。

这是解题的第一步。

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既有表露的又有隐含的信息,需要仔细分析。

先读要解答的问题再读题干,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

2.审题,明确题意。

明确题意就是弄清题中告诉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

3.锁定知识。

锁定知识就是圈定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

4.迁移穿线。

即联系已知和未知,用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等方法,挖掘知识隐含,呈现知识原形,在已知和未知间建立起联系。

5.组织答题。

要求做到切题准确,用词科学;答案全面,言简意赅。

避免繁而不准,答非所问。

【例1】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纳米陶瓷

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

贴于“神舟七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且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特点。

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

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

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硬度高,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

完全无磁性;不生锈变色,健康环保;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为全致密材料,无孔隙、不沾污、易清洁。

纳米陶瓷充分体现新世纪、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是高新技术为现代人奉献的又一杰作。

(1)“神舟七号”飞船与空气摩擦呈炽热状态时,飞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纳米陶瓷刀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磁化。

它的耐磨性好,是因为它的________高。

(3)图专3-1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________(填字母)。

图专3-1

【思路分析】1.读题、审题,抓住题眼:

(1)不被烧毁,耐高温

(2)无磁性,耐磨硬度高,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

2.锁定知识、迁移穿线:

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说明在相同时间内的磨损程度比金属刀低。

3.组织答题:

(1)耐高温

(2)不能硬度(3)c

【答案】

(1)耐高温

(2)不能硬度(3)c

二、图表类信息题的解题规律

1.坐标类:

坐标图像题重要的是要把握图像特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特征、坐标含义。

正确的解题思路,可分三步(其他与文字类方法相同):

第一,理解纵、横坐标中物理量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旧知识,建立物理量间的关系。

第二,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及各点表示的物理意义。

第三,把握图像本质特征,揭示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2.表格类:

这是一类把许多物理数据及其他资料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呈现给考生的一类考题。

表格一般有横向内容和纵向内容,纵横交叉处就是对应的数据或其他资料。

有效信息就在其中。

解题思路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

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各有哪些内容(包括单位、说明);行、列各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

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

表格有陈列类、比较类等,目的是把文字叙述变成表格形式,简单明了,其中表达的信息也是一目了然。

第三步:

挖掘表格隐含信息,联系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诉什么,题目要回答什么。

【例2】图专3-2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

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________Ω。

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________Ω。

图专3-2

【思路分析】1.审题:

抓住问题的关键(并联在2V电源上),电阻值大小比较、求干路电流、并联总电阻;

2.分析图像坐标:

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电流;

3.知识的联系与迁移

物理方法的使用——控制变量法;

物理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物理量间的关系——R=

4.解答:

(1)当A、B的电流不变时,B两端的电压大,所以最大电阻是B,R===10Ω;

(2)干路电压等于2V时,干路电流I=0.2A+0.4A=0.6A;

(3)此时总电阻R===3.33Ω

总之,要解好物理中考信息题,就要求考生平时注意训练解答这类题的方法和技巧。

抓准信息,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并加工处理,发挥想象,问题一定能解决。

【答案】100.63.33

典例点拨

【例1】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

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

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

”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

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

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

方式一:

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

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

方式二:

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

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

方式三:

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

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两个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1)文中明确指出: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

选项A、E是生活问题,不能收集数据,所以错误;B、C、D选项的问题中都有两个相对应的变量,并且变量都是可测量的,所以正确。

(2)题中“脚印深浅”即是压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可探究问题的示例可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答案】见思路分析

【例2】阅读《探海神器——“蛟龙”号》,回答下列问题。

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专3-3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长×宽×高

8.2米×3.0米×3.4米

自身质量

22吨

最大荷载

240公斤

载人

限3人

最大速度

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

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

7000米

正常水下工作时间

12小时

图专3-3

这次深潜纪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一——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信是个重要难题。

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通信声呐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

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此次“蛟龙”与“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

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

‘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

“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

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

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

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道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1)换能器可实现________信号与________信号的相互转换。

(2)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及你的理由。

(3)请估算“蛟龙”号的体积大小,并写出估算过程。

【思路分析】

(1)声电

(2)几千米的深海处,海水对“蛟龙”号的压强远大于几百米处海水对潜艇的压强,“蛟龙”号难以采用潜艇的排水方法。

(3)方法1:

因为要求估算,可做以下两个近似:

其一,荷载、载人、注水、压载铁等质量相对“蛟龙”号自重较小,可不计,“蛟龙”号质量可取22吨。

其二,海水密度随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因素变化时,数值差别不大,为方便计算,海水密度ρ可取1000。

根据“蛟龙”号可在深海下悬停,=ρgV

V====22

方法2:

设“蛟龙”号体积为V

浸没在海面处所受浮力

浸没在7000m深海处所受浮力

依据文中潜航员的描述,两处所受浮力的变化:

=800公斤力=8000N

V=

=

≈21。

【自主解答】见思路分析

同步训练

1.阅读《石墨烯——改变未来的超级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墨烯——改变未来的超级材料

石墨烯,一片碳,看似普通,却被很多科学家称之为“超级材料”。

石墨烯手机电池充电时间只需5秒,电池就能充满,而且可以连续使用半个月!

石墨烯电池只需充电10分钟,环保节能汽车就有可能行驶1000千米!

从智能手机、超高速宽带、药物输送到计算机芯片等都可能因它而彻底改变。

石墨烯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如何使石墨薄到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让很多科学家都望而却步。

甚至有些科学家断言,单层的石墨是不可能独自存在的!

所有妄想做出单层石墨的人,都是痴人说梦。

然而我们要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然后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

他们不断地这样反复操作,于是薄片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

两人也因此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再次向世人证明,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往往不需要用高深的理论或复杂的仪器,更多地需要人们对日常生活细致的观察、灵活地运用和坚强的毅力。

石墨烯具有极好的电学、力学、热学以及光学性能。

它不但是最薄、最强韧的材料,它作为电导体,有着比铜还要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

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

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

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它还可用于制造更结实的原材料,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

因此说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石墨烯的厚度大约是()

A.米B.米C.米D.米

(2)石墨烯应用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________。

(3)石墨烯可以作为太空电梯的原料是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性能。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学B.力学C.热学D.光学

(4)若用石墨烯作为输电导线的原材料,能减少导线上的能量损失。

请简要写出此判断的依据。

答案:

(1)C

(2)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3)B(4)根据焦耳定律,,用石墨烯材料做输电导线,导线电阻将大大减小,导线消耗的能量也将大大减小。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2.阅读《自动扶梯》,回答下列问题。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从其最基本的功能来说,可以看作是一个经过简单改装的传送带。

两根转动的梯级链以恒定周期拖动一组梯级,并以稳定速度承载许多人进行短距离移动。

自动扶梯的内部结构如图专3-4所示,它的核心部件是两根梯级链(图中只看到一根梯级链),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

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带动驱动齿轮运行,从而使梯级链带着梯级一起转动。

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1马力=735瓦)的电动机来带动驱动齿轮。

图专3-4

自动扶梯与传送带移动一个平面不同,梯级链移动的是一组梯级。

自动扶梯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些梯级的移动方式。

运载乘客时,梯级面要一直保持水平。

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每个梯级彼此折叠,形成一个平台。

这样可以方便乘客上、下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上的每一个梯级都有两组轮子,它们沿着两个分离的轨道转动。

靠近梯级顶部的轮子与转动的梯级链相连,并由位于自动扶梯顶部的驱动齿轮拉动。

其他组的轮子只是沿着轨道滑动,跟在第一组轮子后面。

两条轨道彼此隔开,这样可使每个梯级保持水平。

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轨道呈水平位置,从而使梯级展平。

每个梯级内部有一连串的凹槽,以便在展平的过程中与前后两个梯级连接在一起。

除转动梯级链外,自动扶梯中的电动机还能移动扶手。

扶手只是一条绕着一连串轮子进行循环的橡胶输送带。

该输送带是精确配置的,以便与梯级的移动速度完全相同,让乘客感到平稳。

自动扶梯和直升电梯都是垂直运输乘客的交通工具。

两者各有长处,通常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自动扶梯系统不像直升电梯那样能够使人上升几十层楼,但很适用于提供短距离运输。

这是因为自动扶梯的高负载率。

直升电梯满员后,必须等它到达指定楼层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电梯。

而自动扶梯只要有一个人到达顶层,就会为其他人腾出位置。

自动扶梯的速度范围是从27米/分至55米/分。

一个移动速度为44米/分的自动扶梯在一小时内可以承载1万多人,比标准直升电梯的承载人数多得多。

为了提高运送能力(单位时间内自动扶梯运送的人数),有人提议乘客使用自动扶梯时,不着急赶路的乘客在扶梯的右侧静止站立,着急赶路的乘客在扶梯的左侧行走。

(1)自动扶梯的驱动装置是________。

(2)“马力”是下面哪个物理量的单位________。

A.力B.功C.功率D.电压

(3)自动扶梯比直升电梯负载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4)有人提议乘客使用自动扶梯时,不着急赶路的乘客在扶梯的右侧静止站立,着急赶路的乘客在扶梯的左侧行走,可以提高运送能力。

请你分析该建议是否合理。

答案:

(1)电动机

(2)C

(3)直升电梯满员后,必须等它到达指定楼层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电梯。

而自动扶梯只要有一个人到达顶层,就会为其他人腾出位置。

(4)该建议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运送的人数,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乘坐自动扶梯最好不要行走。

理由:

假设自动扶梯不动,采用静止站立的方式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扶梯运送的人数,采用在自动扶梯上行走的方式,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扶梯运送的人数。

扶梯匀速运动和假设扶梯静止具有相同的道理,所以该建议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运送人数的多少,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乘坐自动扶梯最好不要行走。

(结合本文答题,可以有一定的开放性)

 

3.阅读《水上飞机》,回答下列问题。

水上飞机

图专3-5

图专3-5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水上飞机,主要用于近海域的侦察、巡逻、反潜,也可用于对水面舰艇监视和攻击。

经过改装还可用于运输和灭火。

该机研制工作是1968年开始的,第1架于1976年4月首飞,1986年交付使用。

水上飞机机翼上装4台WJ5甲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质量45t,外翼下有支撑浮筒,双立尾置于水平尾翼两端,船形机身前部有抑波槽,两侧有挡水板。

机上装有搜潜反潜设备,机身后段背部有炮塔,可携带鱼雷、炸弹、空对舰导弹等武器。

水上飞机在水面停泊、拖曳、漂浮和航行等静止和低速运动状态时的特性,主要包括浮性、静稳定性、抗沉性和回转性。

浮性,在水面上维持浮态的能力。

水上飞机在水面停泊和航行时,表面所承受的水静压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又称浮力。

按照阿基米得原理,浮力大小等于水上飞机船身(浮筒)所排开的水的重量,浮力的作用点(浮心)为排开水的体积重心。

静稳定性,水上飞机因受外力作用而失去平衡产生倾斜,外力消除后水上飞机恢复初始状态的能力。

静稳定性包括纵向和横向两种。

船身式水上飞机翼下的支撑浮筒就是为了增加横向稳定性而设置的。

抗沉性,水上飞机的船身(浮筒)内有若干个水密隔舱,其数量多少和空间大小依使用要求而定,水上飞机在几个水密舱破损之后仍具有足够的浮力而不沉没,这种防沉的能力称为抗沉性。

回转性,水上飞机在水面作回转运动的能力。

水上飞机一般靠水舵在水面上回转,但多发动机的水上飞机也可以利用两侧发动机的拉力差来实现水上回转。

(1)水上飞机的横向静稳定性是由________实现的。

(2)估算该水上飞机停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

(3)水上飞机在水面航行过程中,是靠________实现水上航行方向改变的。

答案:

(1)船身式水上飞机翼下的支撑浮筒

(2)45(3)水舵和两侧发动机的拉力差

4.阅读《电动汽车》,回答下列问题。

电动汽车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国家力推发展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其工作原理:

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图专3-6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几乎是“零污染”。

众所周知,内燃机汽车废气中的CO、及、微粒、臭气等污染物形成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电动机的噪声也较内燃机小。

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在于我国企业能否掌握核心技术。

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有三个:

一是动力电池,二是电动机,三是控制系统。

其中,动力电池最为关键,其性能指标和经济成本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我国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电池产业基础雄厚,但需要解决一些薄弱环节。

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总体水平相当,一些企业开发出的镍氢和锂离子两种类型、多个系列的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重量的能量和功率,前者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重量,后者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

下表是某品牌电动汽车的一些基本参数信息

品牌

XXX

制动方式

X型、液压双回路

生产厂商

XXX

车身质量

1380kg

车型尺寸

4045mm×1737mm×1643mm

轴距

2500毫米

电耗

9千瓦时/百公里

行李舱容积

380L

引擎类型

电动机

标准座位数

四座

最高时速

70km/h

座位材质

真皮

加速时间

15秒0到50km/h

能耗

电能

驱动方式

后轮驱动

转向系

EPS

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交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工作环境温度为-20℃~50℃;相对湿度为5%~95%;海拔为≤1000m。

电源要求,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220V±15%,输出功率为5kW。

(1)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2)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有________。

(3)若燃油汽车每百公里耗油约为10L,每升燃油按6.5元计算,每度电按0.5元计算,比较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百公里运行成本哪个高?

________。

(4)该电动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每秒速度约增加________m/s。

答案:

(1)蓄电池通过电力调节器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机通过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2)动力电池、电动机和控制系统。

(3)燃油汽车百公里燃油费65元,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费4.5元。

燃油汽车百公里运行成本高。

(4)0.93

5.阅读《光导纤维》,回答下列问题。

光导纤维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制成的光传导工具。

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