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2.docx
《秋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2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古诗默写(12分)
1、,侧坐莓苔草映身。
2、已诉征求贫到骨,。
3、露从今夜白,。
4、亲朋无一字,。
5、《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形象的句子是
,。
(二)课内文言文(12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根据原文,将诗中缺失的句子填写完整。
(2分)
7、作者杜甫字,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2分)
8、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1)老翁逾墙走()
(2)一男附书至()
9、解释句子。
(2分)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
10、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二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三、四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三、四句放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三)课外文言文(6分)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②者,仕③于南方,席而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注释】①北人:
北方人。
②菱:
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③仕:
做官。
11、解释文中加点字。
(2分)
①啖()②或()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2分)
1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1、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2、“嗨!
”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
3、“我们现在就去爬吧!
”有个孩子叫道。
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4、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戒。
5、“来呀!
”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
6、“我来了!
”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
14、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害怕、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15、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16、“我下不去!
”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
17、“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
18、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19、“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
20、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21、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22、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4、文中第四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正确的写法是。
(4分)
15、将第14段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我伏在岩石上,(害怕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2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4分)
17、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走下悬崖。
请相像一下,我当时往下爬的心理活动。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6分)
千金一诺
张艳梅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朋们因此很宠爱她。
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送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
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cāngcù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
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
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一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100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富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卖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
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市场,最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姐手上,没有说一句话。
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碰破的手臂,我问:
“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
”父亲轻轻fǔmó着我的头,淡淡的说一句:
“让姐姐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
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18、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cāngcùfǔmó
19、说说你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
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3分)
20、第5自然段姐姐“奢望”的是。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一种“奢望”,一是,二是(5分)
21、说说你对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4分)
三、作文(40分)
金色的童年是美好的,多彩的少年是美好的,处处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请以“我成长的足迹”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答题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古诗默写(12分)
1、
2、。
3、。
4、。
5、,。
(二)课内文言文(12分)
6、(2分)
7、作者杜甫字,……被后人称为“”。
(2分)
8、
(1)逾()
(2)书()(4分)
9、。
(2分)
10、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三)课外文言文(6分)
11、①啖()②或()(2分)
12、(2分)
13、启示: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14、错别字,它是,正确的写法是。
(4分)
15、我伏在岩石上,(害怕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2分)
16、
。
(4分)
17、
。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6分)
18、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cāngcùfǔmó
19、说说你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
(3分)
20、姐姐“奢望”的是。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一种“奢望”,
一是,二是(5分)
21、说说你对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4分)
三、作文(40分)
200
400
600
800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答案
一、文言文
(一)1.蓬头稚子学垂纶2.正思戎马泪盈巾
3.月是故乡明4.老病有孤舟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二)6.死者长已矣
7.子美;诗圣
8.越过;信
9.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在轻声地哭。
10.A
(三)11.吃;有人
12.他故意掩盖自己的短处(缺点、无知)
13.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弱点)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4.戒诫
15.恐惧
16.我们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我在小伙伴的怂恿下也去爬悬崖。
17.能写到“每一步成功,来自不断地给自己鼓励”即可。
(二)
18.仓促抚摩
19.父亲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毅然伸出援助之手。
这充分表现了父亲急人所急,想人所想的优秀品质。
20.看到别人遭受灾难反而高兴姐姐失去了新衣服很难过,而我却因此很开心。
21.重新拥有一件粉红色的上衣家中的经济条件并不宽余居住地偏僻22.一大早在暮色黄昏中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而辛勤奔忙对子女的真爱
23.结尾:
写出了父爱在我心中掀起了很大的感情波澜,它深深地震撼了我,表现我对父爱的理解与感动。
三、作文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