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4616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理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理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理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理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2.docx

《生理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2.docx

生理学2

生理学-

(2)

1.人体维生素D活性形式是

A.25-(OH)2-D3

B.1,25-(OH)2-D3

C.24-(OH)2-D3

D.1-(OH)2-D3

E.5-(OH)2-D3

答案:

B

[解答]1,25-(OH)2-D3是25-OH-D3在肾脏羟化生成的活性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能促进肠钙吸收、增加PTH的合成、参与骨的正常矿化过程。

2.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酶的含量高

B.由小肠黏膜Ⅰ细胞释放的多肽

C.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

D.促进胆囊平滑肌强烈收缩

E.促使胆囊胆汁排出

答案:

C

[解答]促胰液素(secretin)是由小肠上段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的。

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则不高,碳酸氢盐可迅速中和酸性食糜,同时使进入十二指肠的胃消化酶失活,使肠黏膜免受损伤:

大量的碳酸氢盐还为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提供适合的pH环境。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又称促胰酶素(pancreozymin),是由小肠黏膜Ⅰ细胞释放的多肽。

能促进CCK释放的因素按强弱顺序依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胃酸和脂肪,而糖类则无促进作用。

作用有:

①促进胰腺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②促进胆囊平滑肌强烈收缩,促使胆囊胆汁排出;③对胰腺组织具有营养作用,促进胰腺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

3.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形成碳酸

C.形成碳酸氢盐

D.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答案:

C

[解答]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形成碳酸氢盐。

物理溶解(A项和D项)不是主要运输形式,而且物理溶解为物理方式。

易错选B,因为与C项有2字之差,但CO2+H2O迅速生成碳酸,又迅速解离成H+和

(故后者占主要),故C为正确答案。

4.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

A.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B.十二指肠内的酸性刺激

C.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

D.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

E.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答案:

A

[解答]促胃排空机制为:

①扩张性机械刺激所引起的壁内神经丛和迷走-迷走反射;②扩张性机械刺激和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促胃液素释放,促胃液素不仅增强胃的运动,还促使幽门舒张。

关键是其余项发生在十二指肠,故选A。

5.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

A.心室达到最大充盈

B.房室瓣关闭

C.心室容积不变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内压略高于心房内压

答案:

D

[解答]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活动,造成了瓣膜两侧压力差的变化,于是导致瓣膜的开放和关闭,而瓣膜的开闭,又导致血液的定向流动,血液的进出心室,导致心室容积的改变。

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心室舒张的前0.4s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动脉瓣关闭,故可排除B项(应为房室瓣开放),C项明显错误,而心室内压应低于心房内压,E项错误。

最易错选的为A项,但在心房收缩后挤压更多的血液到心室,故A项错误。

6.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是

A.相对于突触传递易疲劳

B.易受内环境因素影响

C.衰减性

D.非“全或无”式

E.双向性

答案:

E

[解答]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①不易疲劳;②不衰减;③“全或无”;④不易受内环境影响;⑤呈双向传导而不是单向传导(故选E)。

而突触传递特点是:

①化学传递:

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化学传递);②单向:

只能由运动神经末梢传向肌肉;③时间延搁:

乙酰胆碱的释放、扩散以及与接头后膜上通道蛋白质分子的结合等,需花费一定的时间;④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注意两者区别。

7.房室延搁一般发生于

A.兴奋由窦房结传至心房肌时

B.兴奋在心房肌内传导时

C.兴奋在房室交界内传导时

D.兴奋由房室束传到左、右束支时

E.兴奋由普肯耶纤维传到心室肌时

答案:

C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学生对心脏兴奋传导过程的理解。

心脏兴奋的传导过程通过特殊的传导系统实现。

兴奋在心房和心室部分的传导较快,在房室交界区域传导较慢,特别是房室交界的结区部分传导最慢,因而造成兴奋在房室交界的结区部分传导时出现房室延搁,这一传导特点保证了房室的顺序传导和有节律的先后活动,从而有利于心室更好发挥泵血功能。

8.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

A.产生各种内脏感觉和痛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C.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活动

D.激发大脑皮层的传出活动

E.建立大脑皮层与丘脑间的反馈联系

答案:

B

[解答]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其功能为B,易错选D,但非特异投射传入大脑皮层而不是传出,故B为正确,而D为错误。

9.肺换气时气体通过的部位是

A.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壁

D.肺泡小管

E.呼吸膜

答案:

E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学生对肺换气过程的理解。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支气管(A)细支气管(B)和肺泡小管(D)不是直接参与肺换气的部位,肺泡壁(C)是呼吸膜的一部分,而全部呼吸膜参与了肺换气,所以E是正确答案。

10.肺泡通气量是指

A.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B.用力吸入的气体量

C.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量

D.每分钟进或出肺泡的气体量

E.无效腔中的气体量

答案:

D

[解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

健康人平卧时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

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应该以肺泡通气量为准。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故D正确而C为错误。

C项为肺通气量而非肺泡通气量。

11.睾丸间质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营养和支持生殖细胞

B.产生精子

C.分泌雄激素

D.促进精子成熟

E.起血睾屏障作用

答案:

C

[解答]睾丸间质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雄激素,而精子由生精细胞生成(B项)。

多次考过,必须牢固掌握。

12.根据老年人的代谢特点,其营养选择应是

A.低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

B.高蛋白、高脂肪、热量较高

C.高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

D.低蛋白、高脂肪、热量较低

E.低蛋白、高脂肪、热量较高

答案:

C

[解答]根据老年人的代谢特点,其营养选择应是高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避免肥胖),注意为“一高二低”。

13.关于Na+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a+泵活动使膜内外Na+、K+呈均匀分布

B.将Na+移出膜外,将K+移入膜内

C.建立势能储备,为某些营养物质吸收创造条件

D.细胞外高Na+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E.细胞内高K+保证许多细胞代谢反应进行

答案:

A

[解答]Na+泵活动使膜内外Na+、K+呈不均匀分布而非均匀分布,其余选项都正确,钠泵为常考点,应牢固掌握。

14.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答案:

C

[解答]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是“全或无”的。

动作电位为快速可逆(排除A),去极相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排除B项),不同细胞其动作电位幅度不同(排除E项),D与C项为矛盾选项,故排除D。

15.关于胸膜腔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B.有利于静脉回流

C.维持正常肺通气

D.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E.胸膜腔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

答案:

D

[解答]胸膜腔负压意义为:

①维持肺的扩张状态(A);②降低中心静脉压而促进静脉(B)和淋巴液的回流C。

和E为其意义的展开,也是正确的。

因此使中心静脉压升高是错误的。

16.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的强度

B.腺细胞分泌的多少

C.刺激频率的高低

D.刺激强度的大小

E.动作电位的幅度

答案:

D

[解答]阈刺激指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

阈是闸的意思。

阈值(阈强度)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之一。

A、B、C项为兴奋性的表现,而E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兴奋性的高低,故D为正确答案。

17.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外液的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着动态平衡

B.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答案:

A

[解答]体液量约占机体总重量的60%,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

包括组织液、血浆和少量的脑脊液、淋巴液等。

内环境:

是细胞外液(排除E)。

稳态:

人体通过神经体液机制的调节,使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着动态平衡。

B和C都有”不变”二字,故错误,D项不全面,而E项不正确。

18.机体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

答案:

C

[解答]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理解。

体液(A)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细胞内液(B)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内的液体。

血液是体液的一部分,血液(D)由有形成分血细胞和液体成分血浆组成。

组织液(E),是除血浆以外的各种机体组织细胞外的液体。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血浆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因此答案C是正确的。

19.机体受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迷走-胰岛素系统

C.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E.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答案:

E

[解答]①应激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增加有重要意义,切除肾上腺皮质后的动物应激能力大大下降,若不适当处理,二周内即可死亡,故E项为正确答案;②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也参与应激反应(但非主要),血中儿茶酚胺含量也相应增加;③但切除肾上腺髓质的动物,可抵抗应激刺激而不发生严重后果;④参与应激反应的激素还有β-内啡肽、生长素、催乳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

注意A参与“应急反应”而E参与“应激反应”虽一字之差但决定了本题的对与错。

20.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理化参数是

A.钠离子浓度

B.钾离子浓度

C.电解质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答案:

E

[解答]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的离子分布(A项、B项与C项)不同(电解质),蛋白质也不同(胶体),但是总渗透压(E项)是相同的,否则内环境会紊乱。

21.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

A.±5%~±10%

B.±0%~±5%

C.±10%~±15%

D.±20%~±30%

E.±30%~±40%

答案:

C

[解答]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10%~±15%,数据题,应牢记以避错。

22.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与分泌的作用是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

答案:

B

[解答]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与分泌的作用是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与迷走神经正好相反。

故选B项。

23.静息电位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答案:

B

[解答]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于是不再有K+的跨膜净移动,而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就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此电位差为K+平衡电位。

也就是静息电位。

A项为动作电位,应与B区别。

多次考过。

24.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的胃液成分是

A.胃酸

B.胃蛋白酶

C.内因子

D.黏液

E.无机盐

答案:

A

[解答]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的胃液成分是胃酸。

五项都为胃液的成分,只有胃酸能促进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以便为下一步作准备。

25.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甘氨酸

E.肾上腺素

答案:

A

[解答]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神经递质分布情况的理解。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外周神经,而多巴胺(B)和甘氨酸(D)主要是中枢递质。

肾上腺素(E)一般不属于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而是通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的激素。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为绝大多数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是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所以正确答案是A。

26.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是

A.舒张血管

B.升高血压

C.心率加快

D.强心

E.增大脉压

答案:

B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学生关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生理作用的理解。

去甲肾上腺素无舒张血管作用,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体内大多数血管α受体,使大多数组织器官的血管收缩,使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B),而并非增大脉压(E)。

在完整机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由降压反射的影响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故答案C是错误的。

27.肾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是

A.排泄代谢终产物

B.调节水、盐代谢

C.维持酸碱平衡

D.产生生物活性物质

E.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答案:

E

[解答]肾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其他的选项仅部分正确,因为是A型最佳选择题所以找最合适的答案。

28.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其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

A.呈衰减性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可融合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慢

E.刺激越强,传导越快

答案:

B

[解答]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呈双向传导而不是单向传导。

常考考点,应掌握。

29.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饮水量增多

B.肾血流量增多

C.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C

[解答]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的利尿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例如:

糖尿病人的多尿(C项)和甘露醇的利尿。

其他选项的机制并非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

30.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A.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B.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C.上行激活系统是其主要结构

D.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是其主要功能

E.对催眠药和麻醉药敏感

答案:

B

[解答]①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②丘脑的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在结构上大部分与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关系,也可归于特异投射系统;③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常考考点,应牢固掌握。

31.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

A.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

B.清晨及午后体温均较高

C.傍晚体温最低

D.波动幅度在2℃以上

E.体温波动与生物钟无关

答案:

A

[解答]体温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A)。

清晨2~6小时体温最低(排除B和C项),波动幅度在1℃以下(排除D),与下丘脑的生物钟有关系(排除E)。

32.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A.先天遗传而获得

B.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

C.种族共有的反射

D.后天训练而建立

E.反射弧固定不变

答案:

D

[解答]条件反射:

①在出生以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②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应于复杂变化的生存环境。

A、B、C与E项为非条件反射的特点。

33.通常所说的ABO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C.血浆中凝集素的类型

D.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素的类型

E.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的类型

答案:

E

[解答]通常所说的ABO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的类型。

易错选A(太笼统,故排除)和错选D(为抗体而非抗原故排除)。

34.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A.肌紧张反射

B.跟腱反射

C.膝反射

D.肱二头肌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答案:

A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学生对骨骼肌牵张反射和姿势反射的理解。

骨骼肌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跟腱反射(B),膝反射(C)和肱二头肌反射(D)均为腱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E)是肢体、皮肤受到强伤害刺激时出现的具有保护意义的姿势反射。

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它是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所以A是正确答案。

重复考题,应牢固掌握。

35.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气肌收缩

B.胸廓扩张

C.气道阻力减小

D.胸膜腔密闭

E.肺内压增大

答案:

D

[解答]①肺能随胸廓而运动是因为在肺和胸廓之间存在一密闭的胸膜腔和肺本身有可扩张性;②胸膜:

有两层,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壁层;③两层胸膜形成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为胸膜腔;④胸膜腔内仅有少量浆液,没有气体,浆液作用:

①在两层胸膜之间起润滑作用,减小摩擦;②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肺就可以随胸廓的运动而运动;③胸膜腔的密闭性(维持血压的必要条件)和两层胸膜间浆液分子的内聚力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故D为正确答案。

36.稳态是指内环境

A.化学组成不变

B.化学组成相对稳定

C.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E.各种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答案:

C

[解答]稳态是指内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C项)而不是绝对的平衡。

A不正确,B太片面,D太绝对,E的前半部分不正确(组成可以变化)。

37.下列各项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A.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

B.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E.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答案:

C

[解答]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多数交感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外)。

A、B、D和E都为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38.下列关于胸内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使肺随胸廓张缩而张缩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有利于淋巴液的回流

E.可降低中心静脉压

答案:

C

[解答]胸膜腔内负压不但作用于肺,牵引其扩张(A),也作用于胸腔内其他器官,特别是壁薄而扩张性大的腔静脉和胸导管等(D和E),影响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非胸内负压)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故C项错误。

39.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颈动脉窦压力升高时

C.动脉血压升高时

D.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

E.使用肾上腺素时

答案:

E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学生对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和调节的理解。

颈动脉窦压力升高时(B),通过减压反射会减少心输出量;动脉血压升高时(C),血压的一时搏动性升高可通过减压反射减少心输出量,如长时间持续的血压升高将因为增加后负荷不利于心室射血而使心输出量减少;心迷走神经兴奋时,一般会抑制心脏活动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D)主要增加外周阻力而使血压升高,同时由于通过减压反射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其对心肌的β1效应,心输出量反而下降,临床多做为升压药。

使用肾上腺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脏β1受体而使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临床上将其作为强心药。

易错选D项。

40.下列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糖类、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糖类、脂肪

E.糖类、脂肪、蛋白质

答案:

C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考生对胃排空的理解。

胃排空是指酸性食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食物的化学组成影响排空速度。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胃中排空速度依次由快到慢,所以正确答案是C。

41.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是同步式收缩

B.心肌细胞在功能上是合胞体

C.心肌呈“全或无”式收缩

D.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心肌收缩时对细胞外液Ca2+依赖性大

答案:

D

[解答]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点保证心肌在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以前不会接受刺激产生第二次兴奋和收缩,保证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使心脏泵血功能得以完成。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的产生证实了这一特点。

五项本身都正确,但导致不强直收缩的原因为D,故选择D项。

4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A.0期除极迅速

B.1期复极化快

C.有缓慢的2期平台

D.有快速的3期复极化

E.有4期自动除极

答案:

C

[解答]2期复极的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主要原因。

5个选项本身都对,但其特征为C项。

43.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1期的长短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

E.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答案:

C

[解答]2期复极的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主要原因。

以上3道题应联系起来理解掌握。

44.兴奋性是机体或组织对刺激

A.发生应激的特性

B.发生反应的特性

C.产生适应的特性

D.引起反射的特性

E.引起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答案:

B

[解答]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学生对兴奋性的理解。

这里提供了五个基本概念供选择。

通过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参与的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A)。

机体根据外环境情况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关系的功能,称为适应性(C)。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的有规律应答称为反射(D)。

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E)。

而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即产生动作电位),所以B是正确答案。

4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答案:

B

[解答]此题是理解判断题A对B错,考查学生对突触传递电生理的理解。

突触传递在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有两种形式的突触后电位变化。

在抑制性突触,由于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即出现突触后膜超极化(C)。

在兴奋性突触,由于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出现突触后膜去极化(B)。

答案A、D和E均是错误的,B为正确答案。

46.形成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A.大脑皮层必须健全

B.要有非条件刺激强化

C.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E.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