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4470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西大版0617《中国人物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617] 《中国人物画》

 

第一次

[论述题]

1、简述工笔人物画写生目的。

 

2、简述起笔、收笔在勾线过程中的意义。

3、简述现代工笔淡彩人物画写生步骤。

4.谈谈你对中国画创作中构图的认识。

5.谈谈现代重彩与传统重彩的不同。

6.练习楷书字,如柳公权、颜真卿等字帖一幅。

7.临摹二幅白描。

要求:

古今人物白描不限,用线讲究虚实、力度、劲挺,用笔

合乎法度。

 

参考答案:

1、 答:

人物画写生训练不仅要了解人物形体的自然生长规律,准确掌握人

物形体的基本比例和结构关系,同时要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规律。

要画好人物画,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必须要有强烈的感情和表现欲望,观察

对象要细致、深入、多体会内心活动,才能获得深刻而正确的感受。

 

2、答:

其意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使线条间气脉相

接。

既承接上笔的的笔气又要表明结构,起笔或直或曲、或圆或方、或虚

或实。

收笔要为下一线条留有表现空间,把笔气顺过去,营造其承接态

势,作到既能送出去又能收得住。

即表明结构,又起到传承的作用。

二是

起、收笔的质量直接影响行笔过程和线条自身的质量,线条的力度与弹性

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起笔收笔是否到位,取决于起笔收笔的虚实关系和它的

方向性。

3、答:

第一步铅笔写生起稿;第二步勾线着色;第三步渲染;第四步细

部刻画; 第五步背景设色; 第六步深入刻画调整完成。

4.答:

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将所要表现的形象的

各个部分加以组织和适当的配置,在一定的空间里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

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

面,叫做构图。

 构图是画家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将创作意念和艺术思

想初步物化为视觉形态,从而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

构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所要表现的素材、内容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中,

形成画面的基本构成关系,如人物的安排、道具的选取、环境设计、画面

走势,节奏及主次关系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5.答:

 现代工笔重彩引入了现代绘画观念,更注重材料与表现的交融。

在艺

术表现上,传统的以墨色浓淡为中间色的手法已几乎全部退出了画面,每

位画家都在追求自己的作品的总色调,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中间色,

为重建中国工笔画的色彩体系做出了艰辛的劳动。

久违了的传统石色和现

代石色―高温结晶颜料得到充分的运用,产生了新的色彩感,使观众耳目

为之一新。

只有创造才有发展和生命力,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使当代

中国工笔画的表现语言日趋完善,使工笔画表现更具有时代面貌,使她在

继承中发展,在开放和吸收中不断前进。

 

[填空题]

 

1、白描中表现前后关系的方法一般有疏密、()、()和相交。

 

(((

2、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是:

 )、)、)

和单纯简洁。

3、工笔重彩是以严密的 () 作为骨干,再施以浓重的丹粉,以

()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画法。

(((

4、工笔人物画头像写生步骤为:

素描稿;););) ;

完成稿。

((((

5、工笔淡彩人物画法特点是:

 )、 )、 )、 ) 。

 

6、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运动线、折

叠线等。

 

7、传统重彩画主要表现技法有:

平涂、()、()、()、

勾填等。

 

8.工笔画中起笔收笔的方式有四种形态:

(),虚入实出,(),

虚入虚出。

各种形态中,又有藏锋露锋、()、虚实轻重等多种变化。

 

参考答案:

 

1、松紧、边缘线

 

2、雄浑厚重、以线立骨、装饰性强

 

3、线条勾勒;色

 

4、白描稿;分染;罩染

 

5、线、形、品、色

6、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

7、 分染、罩染、托染、

 

8、实入虚出、实入实出、方圆曲直。

 

第二次

 

[填空题]一.请把相关内容标上相同序号:

1. 贺友直( ).《山姑娘》

2. 刘文西( ) 《红楼梦人物造像》

3.戴敦邦( )《流民图》

4.蒋兆和( ) 《转战陕北》

5.黄胄( ) 《山乡巨变》

6.石鲁( ) 《春兰》

 

二.1晋( )黄公望( ) 《桃源

仙杖图》

 

2 清( )仇英( )《瑶宫

秋扇图》

 

3 宋( )任熊( )《富

春山居图》

 

4 元( ) 顾恺之

( ) 《洛神赋图》

 

5 明( )李公麟( )

《五马图》

 

三.简述工笔淡彩的人物画法特点体现在形、线、色、品诸方面的含义。

 

四.临摹颜真卿楷书字帖两幅。

 

五. 作工笔淡彩人物画写生一幅。

要求:

1、造型正确、神态自然、色彩协调。

2、用四尺三裁熟宣

 

参考答案:

 

一1贺友直(2 )《山姑娘》

 

2刘文西( 3)《红楼梦人物造像》

 

3 戴敦邦(4 )《流民图》

 

4 蒋兆和(6 ) 《转战陕北》

 

5 黄胄(1 ) 《山乡巨变》

 

6石鲁( 5)《春兰》

 

1晋( 4) 黄公望( 5)《桃

源仙杖图》

 

2 清( 5) 仇英( 2) 《瑶

宫秋扇图》

 

3 宋( 2)任熊

( 4)《富春山居图》

 

4 元( 1)顾恺之

(1 ) 《洛神赋图》

 

5 明( 3)李公麟

( 3)《五马图 》

三.

答:

形造型以概括、含蓄为要,提炼出状物传神的线条。

 

线线主色辅之,以线立骨,在完成的画面中,也保持着线迹笔痕的意

味情趣,故线须讲求以线塑造形体的组织美和以笔勾勒的笔意美。

 

色在线描之上,设色以淡墨、淡彩为主,通过渲染、罩染、分合叠染、

修整统一等手法,层层着色,多遍深入,精心绘制而成。

 

品画面追求以品格简约清新、雅净内蕴、空灵精美为上,而视繁缛躁乱、

轻浮空泛为大忌。

 

第一次

 

[论述题]

 

1.人物动态速写五幅。

 

2.素描头像二幅

 

作业要求:

(一)1.速写动态生动,形象、比例正确。

2.注重传神,体现线的韵味。

 

(二) 1.素描头像 结构严谨、比例正确,构图适当。

2.细致刻画,重点突出,

形象生动传神,整体感强。

 

参考答案:

 

[论述题]白描作业:

 

一.

临摹古代优秀线描作品三幅。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对工笔人物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在传统与

二、

当代题材中任选一题,完成一幅工笔人物画线描作品。

 

作业要求:

1、画幅尺度根据所画内容自定。

2、构图结构关系较好,造型明确、具

体,有形式美感;

3、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

突出线

的美感。

 

参考答案:

 

第二次

 

[论述题]

 

作业:

1.根据所学工笔人物画知识,依据写生完成一幅工笔淡彩人物

画。

2.书法作品二幅,字体不限。

要求

1、画幅尺度根据所画内容自定。

2、构图结构关系较好,造型明确、具体,有形式美感;

3、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

突出线的美感。

 

4、设色典雅,统一和谐。

 

参考答案:

 

第一次

 

[论述题]

 

作业:

一、选择性临摹近现代优秀白描作品一幅。

写生或临摹一幅现代工笔人物画。

要求:

 1、做到形象

正确,线条勾勒遒劲有力。

 

2、注意线条的组织关系、疏密、节奏、刚柔、虚实,墨色的统一协调。

 

3、作业用四尺三裁熟宣完成。

 

二、填空:

 

1、 白描画法中表现前后关系的方法有()() 相交和()。

 

2、 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运动线、折叠

线等。

3、 传统工笔人物画常用色彩构成样式是:

以墨为主,兼施淡彩; ); )。

 

4.传统工笔画的色彩特点是()()()()。

 

5.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调和的方式为:

面积调和;();();()。

6、画好白描人物有三条重要途径:

()、()、

()。

 

7、 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运动线、折叠

线等。

 

8、 传统工笔人物画常用色彩构成样式是:

以墨为主,兼施淡彩; ); )。

 

9. 工笔画中起笔收笔的方式有四种形态:

(),虚入实出,(),虚

入虚出。

各种形态中,又有藏锋露锋、()、虚实轻重等多种变化。

10.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调和的方式为:

 ); ); ); )。

 

参考答案:

 

二、填空:

1.疏密、边缘线、松紧

 

2.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

 

3.石色厚涂,墨线突出;水色为主,技法多样

 

4.雄浑厚重、以线立骨、装饰性强、单纯简洁

 

5. 同类调和;近似调和;间隔调和;

 

6.向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习;临摹;吸收西方有价值的东西。

 

7.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

 

8.石色厚涂;墨线突出;水色为主;技法多样;

 

9. 实入虚出;实入实出;方圆曲直。

 

10. 面积调和、同类调和;近似调和;间隔调和;

 

第二次

 

[论述题]作业一:

 

把相关内容填在相应括号里。

 

(一)

 

1. 蒋兆和()《祖孙四代》

 

2.潘挈兹()《流民图》

 

3. 黄胄()《石窟艺术

的创造者》

 

4. 石鲁()《庆

丰收》

 

5.刘文西()《转战陕北》

 

(二)

 

1李公麟() 《秋风纨扇图》

 

2唐寅()《瑶宫秋扇图》

 

3任熊() 《韩熙载夜宴图》

 

4顾恺之()《洛神赋图》

 

5.顾闳中()《维摩诘像》

 

作业二:

简述:

1、简述工笔淡彩人物画写生步骤。

 

2、 简述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

 

3、简述工笔淡彩的人物画法特点体现在形、线、色、品诸方面的含义。

 

4、 白描中线的组织方法中应当注意哪几点

 

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十八描中铁线描、柳叶描、减笔描的有何特点。

 

2、谈谈现代重彩与传统重彩的不同。

 

3、谈谈你对创作中立意的认识。

 

参考答案:

 

作业一连线题答案:

1 蒋兆和(5)《祖孙四代》

 

2 潘挈兹

(1) 《流民图》

 

3黄胄

(2)《石窟艺

术的创造者》

 

4 石鲁( 3) 《庆丰收》

 

5刘文西(4 《转战陕北》

 

1李公麟(2 )《秋风纨扇图》

 

2 唐寅(3 )《瑶宫秋扇图》

 

3 任熊( 5)《韩熙载夜宴图》

 

4 顾恺之(4 ) 《洛神赋图》

 

5 顾闳中(1 )《维摩诘像》

 

作业二:

简述题答案

 

1、第一步铅笔写生起稿;第二步勾线着色;第三步渲染;

第四步细部刻画;第五步背景设色;第六步深入刻画调整完成。

2、

1、雄浑厚重

用艳丽的颜色涂于画面,用金箔、银箔贴于画面,使画面显示出辉煌大

度的整体效果。

传统绘画中古人较少用复色,多喜用各色相的极色、纯

色,加之矿物色不透明,具有较强的覆盖力,使得画面色彩饱和度强、

纯度高,鲜明亮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以线立骨

线在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中起到特殊的作用。

3、装饰性强

装饰趣味浓,是工笔人物画的明显特点。

这种装饰来源于生活,高

于生活,在色彩处理上不考虑光源色,不受空间的限制,不考虑焦点透

视的方法,将错综复杂的物象进行高度的简化、概括、提炼,用单纯的

色彩去表现、再现,是画面具有平面图案的效果。

4、单纯简洁

用平涂法将整块颜色平铺于画面,另人一目了然,效果直接而强烈。

借助天然矿物色所具有的灰雅、自然的特点,以造成画面的高雅和庄重。

单色中古人对黑、白、红这几种单色有崇拜的倾向,红色常常被平涂于

黑底之上,或与黑色块并置平涂,产生出极其稳重的色彩视觉效果。

3、

形造型以概括、含蓄为要,提炼出状物传神的线条。

 

线线主色辅之,以线立骨,在完成的画面中,也保持着线迹笔痕的意

味情趣,故线须讲求以线塑造形体的组织美和以笔勾勒的笔意美。

 

色在线描之上,设色以淡墨、淡彩为主,通过渲染、罩染、分合叠染、

修整统一等手法,层层着色,多遍深入,精心绘制而成。

 

品画面追求以品格简约清新、雅净内蕴、空灵精美为上,而视繁缛躁乱、

轻浮空泛为大忌。

 

4、为了较完美而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和形体,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线条的艺

术表现力,以达到描绘的目的。

为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首先要从体积观念出发,来寻找线条和组织线条。

2)应根据人物主题思想内容的需要,对线条进行艺术概括和提炼,最好是

把线条画得愈简练愈好,不宜繁琐。

3)组织线条要有聚散关系,聚散的意思是讲疏密虚实。

4)对线条纵横关系的处理,不论纵或横的排列,要相互穿插,尽可能避免

平行、对称、长短相似或距离相等的线条,因为这种线条的排列,令人

感到呆板。

5)要交代清楚线条的来龙去脉,不可杂乱无章。

也就是说线条出处有道理。

6) 组织线条,要与物体质地结合。

作业三:

论述答案(仅作为参考)1.

 

第一类是铁线描类:

它行笔慢、压力均匀、线开始终如一无变化,线条特点是粗细圆劲沉

着,富有弹性,有一种谐和宁静、柔韧、典雅的情趣。

游丝、曹衣、琴弦描皆此类。

他的代表作者顾恺之。

象古代的金属和陶器、石雕和铜器上的镂刻一样,匀细柔韧,

宜表现神、佛、帝王和贵族们飘举摇逸的衣冠服饰,和华丽遍体的络缨绦带。

 

第二类是柳叶描类:

它的行笔较快,线形变化多样,这一类描法富于(线条)粗细、刚

柔、轻重、虚实的变化,用笔生劲活泼、雄键有力。

枣核、橄榄、行云描等均属

此类。

他的代表作者是吴道之。

他的用线变为粗细并用,变化多样。

 

第三类为减笔描类:

它行笔快,压力在线的一端,其特点是简练概括,潇洒豪放,变化丰

富。

竹叶枯柴描等均属此类。

他的代表作者是梁楷。

他的用线使线展开,与面结

合,而成为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线条豪放洒脱。

2.现代重彩引入了现代绘画观念,更注重材料与表现的交融。

在艺术表现上,

传统的以墨色浓淡为中间色的手法已几乎全部退出了画面,每位画家都在追

求自己的作品的总色调,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中间色,为重建中国工笔画的

色彩体系做出了艰辛的劳动。

久违了的传统石色和现代石色―高温结晶颜料得到

充分的运用,产生了新的色彩感,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

只有创造才有发展和生

命力,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使当代中国工笔画的表现语言日趋完善,使工笔

画表现更具有时代面貌,使她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放和吸收中不断前进。

3. 创作的第一步是构思,有两个内容:

一是画什么,也就是选用什么样的素

材,二是只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即绘画的主题。

构思需要有创作欲望和冲

动,塌实建立在作者对所 要表达的素材和主题的切身感受和认识深度的基础之

上的,有感而发,才能是作品具有感染力。

 

第一次

 

[填空题]第一题填空:

 

1、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

运动线、折叠线等。

 

2、传统重彩画主要表现技法有:

平涂、()、()、()、()、()、

勾填等。

3、"没骨”是一种不突出墨线勾勒,主要依靠()完成物象造型的工笔技法。

4、创作包括()、构图、背景处理、()、制作与表现、()等步

骤。

((

5、现代工笔人物画对色彩运用的拓展包括()、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

明暗对比。

6、学习白描人物画的途径:

()、()、()。

7、白描人物画慢写式方法及写生步骤:

定位落幅、()、深入刻画、()。

第二题连线:

第一题:

李公麟《清明上河图》

 

梁楷《秋庭婴戏图》

 

张择端《西园雅集图》

 

苏汉臣《骷髅幻戏图》

 

李嵩《六祖破经图》

 

第二题:

贺友直《打闹天宫》

 

刘继卣《红楼梦》

 

戴敦邦《流民图》

 

蒋兆和《春兰》

 

黄胄《山乡巨变》

 

参考答案:

填空题答案:

 

1.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运动线、惯性线

2.渲染、接染、皴染、积染、分染与罩染

3、色彩渲染

4、立意、色调与色稿设计、题款与钤印

5、补色对比、色相对比、形状对比

6、向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习、临摹、吸收西方有价值的东西。

7、确定比例、修改统一

连线题答案:

第一题答案:

李公麟 ――《西园雅集图》

 

梁楷――《六祖破经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

 

李嵩――《骷髅幻戏图》

 

第二题答案

贺友直 ――《山乡巨变》

 

刘继卣――《打闹天宫》

 

戴敦邦――《红楼梦》

 

蒋兆和 ――《流民图》

黄胄 ――《春兰》

 

第二次

 

[论述题]

 

简述题:

 

1.简述清代画家任伯年的"兼工带写”画法特点。

2、简述重彩、淡彩相间画法。

3、简述构图的基本规律。

 

论述题:

 

1、谈谈画中"虚实”的处理。

 

2、论述工笔画中对其写意性的追求。

 

参考答案:

 

简述题:

 

第一题答案: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中国人物画中兼工带写的典型代表。

他吸收了前辈画家的

经验,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兼工带写的先河,对现代和当代人物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作品,造

型舒展大方,用笔流畅、随意。

线的运用多为钉头鼠尾描、铁线描。

画面给人感觉既工整又写意、

既严谨又洒脱,气贯整个画面。

线的组织自然生动,疏密安排有序。

线与线之间的连接,多留有

空间,线虽不连而意连,笔虽断而气贯,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第二题答案:

淡彩法是基本以墨、透明色为主的画法,适合表现淡雅清秀,朦胧虚幻的境界,有利于发

挥墨与色的晕染作用,画面丰富、含蓄。

重彩法是主要以不透明的石色颜料为主的画法,其中间

用墨及透明色,特点是色彩浓重绚烂、富丽堂皇,具有一定的装饰味道。

淡彩法与重彩法虽可单

 

独存在,但不宜截然分开。

淡中有重,重里含淡,两者巧妙结合,画面效果会更美妙清王石谷自

谓"学习青绿三十年,方得青绿之法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其经验说明了渲染设色并非易事。

淡彩

法是基本以墨和透明色为主的画法。

重彩法是主要以不透明的石色颜料为主的画法,特点是色彩

浓重绚烂、富丽堂皇,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重淡相间法是集两者的优势于一身,既有色墨的渲

染之美,又有鲜明厚重的颜色闪烁其中,淡中有重,重中含淡。

两者巧妙结合,画面效果更为美

妙。

第三题答案:

构图规律简洁的描述就是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画面中的具体体现。

大小、长短、虚实、强

弱、轻重、主次、黑白、疏密、高低、前后等等都是购土地重要因素,如何将这些对立因素和谐

统一地布置在画面上是构图中解决形式美的基本任务。

论述题单:

 

第一题答案:

虚与实是一对矛盾,也是组成画面整体要素的一个方面。

画面上的虚实分布得当,画面才耐

人寻味。

在画面上体现虚实要有通盘考虑,是前虚后实还是前实后虚,是虚的面积大还是实的面

积广等,这些都是在整体考虑画面时候应留心注意的。

工笔人物画中的虚实处理与其它画种的虚

实处理,在手法上,格局上的规律都是一致的。

虚与实相辅相成的组合,才使画面变成无法分割的整体。

第二题答案:

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对其写意性的追求一直是一些画家努力的方向。

工笔画与水墨画比较,其

中不免有制作的成分,处理不好会呆板、匠气、面面俱到而意向难畅。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是

能力问题,更是对工笔画中的写意意识的认识问题,认识不足则画面处处紧张、处处精微,这样

一来,整体画面则不能畅通。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提高自身修养外,最重要的是在作画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去追求、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