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关于大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与文化忧患意识的培养.docx
《浅论关于大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与文化忧患意识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关于大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与文化忧患意识的培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关于大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与文化忧患意识的培养
浅论关于大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与文化忧患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
中国大学生虽然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语法,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对其文化仍处于朦胧状态,还不能用外语(英语)自由地交流。
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语言对象国的文化背景,没有学会用外语思维和表达。
此外,大学生囫囵吞枣式的外语学习,易造成对文化的良莠不分。
因此,既要强调大学生跨文化的学习与交际,又要强化大学生的文化忧患和安全意识。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文化意识;培养
1.引言
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功。
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正如胡文仲所指出的:
“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参见姚政芬,2008)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文化的多渠道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商贸、社会及民间对话的机率与层次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大大提高的国际互联网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社会对外语交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专业化,许多大学生对外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跨文化教育因此提到议事日程。
研究和推动大学生跨文化学习和交际,广采博收各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对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2.深化教学改革,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
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2.1开设跨文化教育课程,拓展外语学习的内容
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环境构成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
在交流中,人们往往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表达,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所以,脱离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我们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
正如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博格所说的:
“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参见何自然,1997)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及养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因此建设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教育相适应的教材和课程十分必要。
教材或课程应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常识为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策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课程体系可包括多个选修模块,提供几十门课程给学生选修。
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进行中西方(东方)文化对比,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程可包括交际学、中西(东西)文化比较、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电影赏析等课程;国际视野教学模块旨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基本判断力,课程可包括国际关系史、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国际组织简介等。
(中国教育报,2007)
2.2注重外语教学环节保证跨文化教学质量
外语教学重点不仅是语言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学语言,熟悉异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专业知识,使语言学习更加接近自然习得状态。
因而教师在语言知识类课程中应多些文化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传授和体验异国文化,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更加贴近真实的交际语境。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词义挖掘法、习语对比法、翻译对比法等文化教学策略,配合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等语言教学课堂活动,改变传统课堂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或采用分组讨论、小组辩论、采访调研等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或展示一些语言对象国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或运用外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外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或向学生推荐外国文化读本,以增加对跨文化的了解;或邀请中外“外语通”做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外语角、外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师还可以从词汇的运用、习语的介绍、中英(或某种外语)句式结构的区别、交际情境的创设、教材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可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点,对各学习阶段学生采取跟踪式评价方法,为把握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线索;在教学题材方面,教师不仅要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还要通过其他渠道开发与语言对象国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注意开发与语言对象国的生活习俗、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有关的交际文化,还要注意开发更新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的网络文化。
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知识观,配合学校积极开发跨文化课程;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语言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讲授;在保证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在课内和课外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使用的文化交际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对外国文化,尤其是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的理解与认同,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2.3开展跨文化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外语学习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的跨文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还可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培养其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其学习外国文化的兴趣,发展交际能力,从而接受情操和人格的熏陶,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从实际效果看,这为学生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提供了学习平台,为学生将来应对挑战提供了实践机会。
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就业适应面广。
2.4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专题教育
学习外语不能忽略语言的基本交际功能和专业知识功能。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化,外语教学已经开始向强调带专业方向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如跨文化交际基本功:
招呼问候、互相介绍、拨打电话、恭维赞扬和感谢致歉等。
如果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忽略文化的学习,跨文化意识较为薄弱,往往会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话题犯忌、数字误用、施礼冒失、汉语式表达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因此,教学上可根据中国与外国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外语交际氛围,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语言实际意义,懂得需要遵守的基本言行准则,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又如跨文化商贸谈判,加人世贸组织后的中国涉及国际商贸的谈判与日俱增,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谈判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文化差异对跨国谈判而言,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
正如原中美合资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的一位美方代表所言,“中国伙伴在谈判桌上表现出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对合同或协议的看法,对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对知识和软件的看法等等,都与我们不同,谈判有时会因此陷入困境……”(布雷特,2005)。
对此,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甚至断言:
“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
”(布雷特,2005)有效的跨文化谈判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而且还能走向协同,在经济上能创造利润。
由此可见,类似这种跨文化专业知识学习对大学生来说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3.强化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
传承人类健康与先进文化
在跨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中,我们应尊重各国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各国文化均有长短,我们的任务是扬长避短,重在建设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
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不对等互动和单向度的渗透。
文化忧患意识便是基于这种不平衡的渗透而引发的忧虑、深思和警醒。
所以,维护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安全、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保障多维互动的国家文化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3.1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柱。
我们在强调大学生跨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大学生这种意识和觉悟。
目前,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
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传播,对内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外要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共同创造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我们必须使大学生们明白,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主权斗争的重要砝码。
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就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学术阵地,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主导权,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国家之间的亲和力。
3.2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碰撞中,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关系紧张,普世主义与反普世主义斗争激烈,不同意识形态互相冲击。
虽然产生了拓宽文化视野、体现多样性和凸显人类文化整体精神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文化失落、快餐文化、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效应。
文化忧患意识要求大学生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与外来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同时使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受外来干涉,保持价值观念、民族风格、生活方式的独立性。
跨文化既使大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非判断,表现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的缺失,又或者有的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往往被披着商业包装、迎合人们娱乐心态的现代西方文化所蒙蔽;国外文化产品大量进入,极大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美国大片和日本动画片的影响广泛,许多不利于道德健康的游戏软件都会使国内大学生沉迷,等等(陈岸涛,2008)。
所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何况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都面临文化之间的碰撞甚至冲突,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无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张宏辉(2007)曾说过:
“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
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
”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培养他们的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华的崛起,民族的振兴。
在大学生跨文化教育中,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表现形式上,我们要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与跨文化学习相结合,保持文化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以理性的思考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神,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认识越是充满民族特色的,就越是属于世界的;教育大学生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充分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软实力的价值,尽一切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语言伴随中国的文化产品成为世界各民族的主要沟通语言之一。
这也是我们跨文化学习与运用的目的和要求。
3.3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文化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面对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跨文化中的良莠是非。
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外文化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如中国文化强调协调和秩序,强调家庭重于个人,社会重于个人;欧洲文化则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
因此,了解中外文化才有可能促进沟通和理解,求同存异,相互信任,促进交流与合作。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先进青年群体,我们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既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又要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落后腐朽现象和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增强大学生抗腐防变的能力。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
作为迄今为止仍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中国文化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唯古是法”、“唯古是崇”的认知价值取向,“守一”、“忌讳”的因循保守心理,“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重人治而轻法治的传统观念,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枷锁(蔺玄晋陶劲松,2007:
1)。
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我们既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又要敢于摒弃中国文化中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东西,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国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
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要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发展中国主流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人类文化,并加快培育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3.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了国际高等教育大会,并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明确重申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特别提出高等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参见陈岸涛,2008)。
我们要使大学生璧得,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我的个性,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能走向世界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至今几千年,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在多元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特质及其发展历程进行自觉的理性反省,才能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保持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