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汇编.docx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汇编.docx(1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汇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世界观:
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
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3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
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
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
(1)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A对象:
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普遍形式。
B就知识形态说来: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C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
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
A:
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
因此恩格斯把对其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
另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意性问题,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认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属于认识论范畴,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实现和可能性问题。
历史上大部分是肯定回答。
但也有些哲学家作否定回答,我们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所以,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当然,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不仅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在于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1哲学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
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
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
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
这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
这种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使唯物主义发展到了更高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充分表明了哲学史这一革命变革的意义和实质。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
1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史时代。
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
2无产阶级作为对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阶级。
欧洲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形成为一支独立的自觉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3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巨大成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的结果。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理材料的科学”。
4这一时期涌现大量优秀的社会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5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社会经历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1马克思对实践的全新理解
实践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2实践观点形成了实践的思维方式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
所以,现存世界的整体化就是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对现存世界的诸关系、结构的规范实现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
因此,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理论内容,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的—种理论反思。
从哲学史上来看,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旧唯物主义传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创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
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1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2相对于一切旧哲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批判,开放,不断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开放,发展的学说。
1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批判,是破旧立新,是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
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而是看作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开放性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分不开的。
批判不仅要求吐旧,同时也意味着纳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正是由于以实践和科学发展中的新鲜空气和新鲜血液不断滋补、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永远保持生命之树长青,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道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学说,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思想精髓。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人类历史所创造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是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同时,又总结了现代实践斗争的经验,概括了科学发展的积极成果,是现代“文明之灵魂”。
哲学与时代是相互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通过对自己时代的作用而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思、概括、批判和预测的功能。
1反思功能。
从辨证唯物主义立场看,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多思。
在思维的进程中,对象意识的反复必然导致自我意识,反思思维是反复思维的深化。
反思具有反复思维与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意识到和贯彻着反思的原则,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概括了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
2概括功能。
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功能,是这种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
立足于对事实和科学的概括,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纯思辨的哲学思维区别开来。
3批判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满足于概括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这种关系做出评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地为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现实活动建构起合理的世界观前提、方法论前提和价值观前提,同时又不断对这些前提进行哲学的自我审视和批判,实现对这些前提的重构。
4预测功能。
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于包括人在内的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自觉认识,作为建立在当代实践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当然更具有预测的功能。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最科学的世界观,它内在地包含着对人和人生的科学理解,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以及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论的现代表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和根本指南。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人生观?
简单说来,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彻。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和世界关系的本质,从宏观上揭示了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阐明了人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类掌握世界的根本途径等。
这样就不仅为人们处理自己间外部自然界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正确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前提,而且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如何评价人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标准。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
二、思考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3、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马克思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5、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6、马克思哲学的功能。
7、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的定义及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个物质定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二运动,时间和空间
1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样的、生动的形式,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多样性。
(1)定义:
运动是标准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A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B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
C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
(3)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回陷入形而上学错误;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有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关系犯两种错误: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3时间和空间
(1)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其存在形式。
时间:
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既时光一去不复返。
空间:
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即物体具有长宽高三度。
(3)时间空间与物质的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离开了时空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时间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表明了时空的客观性,表明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4)割裂时空与运动的关系:
认为时空可以离开物质运动而存在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回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主观形式,是先验的是理念的产物,就会犯唯心主义错误。
第二节从自然到人类社会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在到自为合乎逻辑的飞跃。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演化的前史。
人类社会的产生,决不是神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物质世界本身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
2人类社会的先在性含义
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包括两重含义:
A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自然界本身有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B指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它同自然界有质的区别,但它的存在和发展,仍要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人是自然的产物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历史上一次巨大飞跃。
这次飞跃关键在于劳动。
因为人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界自发的发展结果,所以只有从劳动及其作用出发才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解开人类历史之迷。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古猿在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上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
劳动。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
劳动是日呢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是“人猿区别”的标志,并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第二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在自然界在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是个决定性条件:
劳动不仅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离开来,同时有把二者联系起来,即劳动毫不间断的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使人类社会能继续存在西去。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地理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物和植物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因素。
二者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首先,人口不能决定社会性质。
即一贯国家属于那种社会性质,社会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都不能用人口说明。
其次,人口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内部的矛盾中。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社会生活的诸因素中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具体说:
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着个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总之,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物质性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表现在,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
正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构成了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和其他各种生活过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既是自然历史过程又是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
其一,由一般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特性。
其二,由刺激感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由一般反映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起源史上的质的飞跃。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其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再次,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
并随劳动日趋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而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要。
3人的意识同动物心理的区别
一动物的反映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即感性形象出现,人的意识则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
二动物的反映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的意识则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
三动物的反映能力是生物遗传的,人的反映则是社会历史性的;
四动物的反映是动物大脑的属性,意识则是人的属性。
*理解这一区别的关键是意识的社会性。
意识从来都是社会的人的意识。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懂得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仅仅把意识理解为大脑的机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意识本身。
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种,没有外界的信息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但人的大脑并非只是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而是要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是外界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列宁认为:
“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像。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都是从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上对意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3意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一,从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党、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部属于人的主观世界。
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客现存在的。
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主体的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