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38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doc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

2011-8-2  信息来源:

《开发研究》

  内容提要: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灵魂。

论文认为新疆旅游资源在开发价值、开发潜质、开发前景三个方面具有优势,其特点和个性决定新疆旅游属于典型的民族旅游,并且影响新疆旅游形象、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定位。

  关键词:

新疆;民族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定位

  

  

  每个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资源特色,必须寻找自己的亮点,创立自己的品牌,适合自己的路[1]。

新疆旅游也是如此,把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转变成现实的特色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产业,才能够使之成为特色区域经济。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过于关注开发对策、模式等具体问题,而忽视了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和由此导致的系列关键问题。

因此,重新分析新疆旅游资源特色,并且进行特殊和正确的旅游定位,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重大课题。

拙作试做讨论,并求教于专家。

  

  1.新疆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1.1 个性鲜明,开发价值大

  1.1.1 文化特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依托,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的生命线。

世界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注重旅游者的文化体验价值”的时代[2],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成为各地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3]。

新疆旅游资源质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为区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土壤。

其特色主要是:

(1)多元文化并存。

一方面,新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浑厚的文化积淀,其中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绿洲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交叉;

(2)年代久远古老。

新疆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文化算起,距今已有六七千年之久,保留了大量的古城、驿站、古道、寺庙、碑牌、古墓、洞窟、岩画,浓缩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3)演化层次分明。

新疆文化发展阶段依次是:

史前时期的文化积淀;汉唐时期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汇聚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文化的铁勒化;隋唐时期新疆民族文化的突厥化;辽宋金时期新疆民族文化的回鹘化;元明清时期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定型;近现代时期新疆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4];(4)“异域”情调浓烈。

民族史上众多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纵横驰骋、迁移、创造和构筑了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西域文化形成了独具异彩的浓郁西域风情。

新疆今天大多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浓郁的西域风情,是古代西域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受民族流的影响,古西域曾是羌人、塞人、吐火罗、匈奴、月氏乌孙、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回鹘、蒙古等众多古民族活动和交融的大舞台。

目前居住着47个民族、13个主体民族。

各族人民饮食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体育、歌舞艺术多彩多姿,使得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5)区域差异性强。

一方面,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而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各种文明不断涌入西域,在此搏击交融、荟萃交流、聚集沉淀。

得天独厚的开放型环境,使西域文明在交融中博采众长,逐步形成雄浑博大、灿烂辉煌的新疆文化。

截然不同于东北松辽平原采集、渔猎、农业兼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于西北黄河上游以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于青藏高原以具有本土特色的藏传佛教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同于东南、西南丘陵红土地带以宗法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

另外一方面内部差异性大,天山以北是草原畜牧经济孕育的游牧射猎文化,天山以南是由绿洲农业经济产生的城邦农业文化,边界地区是由丝路贸易造成的开放性商业文化。

  1.1.2 自然特色。

  新疆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具有鲜明内陆景观和特殊的地理事象[5]。

主要表现是:

(1)自然环境方面:

新疆在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大陆干旱区特征,气候干冷,降水稀少,蒸发力强,年温差、日温差极大,降水和气温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显著,例如,年均温北疆约-4℃~9℃,南疆为7℃~14℃.冬寒夏热,1月气温北疆约-20℃~15℃,南疆约-10℃~5℃,7月均在22℃~26℃;风蚀、风积地貌广布,数千百万年以来,风化作用强烈,地面沟壑纵横,裸露石层奇形怪状,山地波状起伏,松散砾石五颜六色;四季多风,每遇大风,黄沙遮天,激荡回旋,如同鬼哭狼嚎,形成“魔鬼城”等景观;

(2)动植物方面;以旱生群落为主,植被占优势的是草地,森林覆盖率只有1.68%。

著名的动物品种有大肥羊、高鼻羚羊、野骆驼、野驴、四爪陆龟、河狸、雪豹、白额鹤、黑鹳、白肩雕、大鹅等。

重要植物有布麻、橡胶草、阿魏、贝母、枸杞、甘草、雪莲、胡杨林等[6];(3)地理区位方面: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相邻国家最多,国境线最长,批准开放陆路口岸最多,对外开放山峰最多,中国民航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

  1.2 组合好,开发潜质佳

  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点是能够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和开发后能产生效益。

那就是说只有能转化成旅游产品的才是旅游资源[7]。

新疆不但地理类资源、文物类资源和文化类资源类别众多,而且空间和类别组合均好,便于转化为产品,开发潜质佳。

  1.2.1 类别组合好。

  主要是:

(1)类别多。

一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密度较大、类型丰富、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才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在中国现有的68种旅游资源类型中,新疆有56种,且多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素有“世界民族博物馆”、“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

但是我国现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旅游资源,全部是围绕观光旅游的开发利用来分类认定与评价的,而对环境旅游资源没有进行具体分类与评价[8]。

实际上,新疆的旅游视觉环境(原生态的底质与景观的协调度)、自然环境(负阳离子的多少、天空的洁净度、气候的舒适度;水的质量等级、透明度、气色味道;植被覆盖率;光污染、噪音污染、电磁波污染)、人文环境(城市特色风貌、地域民俗风情、服饰、美食、节庆)、社会环境(好客度、安全)等是一种“差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这样一来,其丰富度大大提高;

(2)总体融合好。

新疆多样性资源在类别上互相融合。

冰峰与火洲共存,沙海与绿洲为邻,高山与湖泊做伴,民族风情和文化艺术多姿多彩,避免了自然景观或者民族风俗单调和同质的缺陷;(3)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组合均好。

如民俗旅游资源就有自然组合,唱歌、跳舞、服饰、饮食、宗教等可以在同时、同地得到展示,有利于游客观看欣赏,也降低了开发成本;(4)各区域类别组合好。

只有克州和塔城地区的旅游资源组合指数由于自然等条件情况特殊,组合指数在25以上,资源组合很不协调;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州旅游资源组合指数在20以下,各项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较好,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的空间分布相对平衡;乌鲁木齐、博尔塔拉州、和田地区的资源组合指数接近25,各项资源的组合状况稍不协调[9]。

  1.2.2 空间组合好。

  新疆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比较明显。

主要表现是:

(1)从类别上看,综合类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疆和东疆,以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地区最为突出。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疆各地州,以阿勒泰地区、伊犁地区最为突出。

便于进行重点开发和确定开发方向。

(2)从丰度看,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疆沿天山一带,为这些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从质量看,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南北疆各地州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北疆旅游资源的总体质量优于南疆[10],有利于 “增长极” 的形成和培育。

  

  1.3 潜力大,开发前景好

  1.3.1 具有互补优势。

  主要表现是:

(1)与东部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新疆的许多景和风情都是东部不具备的。

而现代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多层次性,往往会追求大漠草原、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荒山野林等所谓非现代性、原始性和落后性的旅游产品,这在理论上就可以使得新疆民族地区天然具有优势使得东部与新疆具有市场和资源的双重互补性,符合市场和游客观赏需求;

(2)民族旅游资源与矿产资源相比较具有互补优势。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是新疆发展的优势资源,新疆经济主要围绕其自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批典型的以采掘和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属于典型的自然资源过度依赖型的发展思路。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自然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原因:

一是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以再生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资源储藏量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会凸现;二是在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上,新疆基本处于最初级的上游,对下游产业依赖度高,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下,加上新疆非常有限的运输条件,一旦下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定会波及上游产业,最后势必造成人去矿空,资源严重浪费的局面。

眺望未来, “唯自然资源拉动型” 不是未来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选项,因此,民族旅游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符合发展需求。

  1.3.2 符合市场需求。

  生态旅游、特种旅游、沙漠旅游以及其他旅游将成为下个世纪的旅游新时尚。

新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资源特质与未来旅游需求具有较高的吻合性。

主要表现是:

(1)符合生态旅游需求。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与人口快速膨胀,人类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有识之士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欲望也愈加强烈,绿色思潮兴起;生态旅游作为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第一步,以观赏山林野趣、领略自然风光、充分享受自然美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新疆奇异的自然风光和农家乐趣,适合游客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精神放松、消除疲劳、增强体魄、克服机体功能衰退,维系自身身体健康。

(2)符合探险旅游需求。

探险能够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自我实现、寻找新奇、精神宣泄、回归自然、感受死亡的需求,是国际旅游市场的新宠。

而新疆沙漠广大,戈壁纵横,是中外探险家向往之地。

(3)符合文化旅游需求。

随着消费者教育水准的不断提高,求知欲望尤为强烈,近年来,世界各地作文化旅游的人不断增多,而且各阶层的人都加入到文化旅游的行列,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地看风景。

而新疆并且几乎每一处特种旅游资源都透露着丝丝缕缕的人文气息与文化韵味,形成了多个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区,赋予新疆民族旅游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4)符合商务旅游需求。

地区经济的一体化,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使商务旅游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11]。

新疆与八个国家接壤。

东北至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为邻,边境线总长5400公里,具有发展边境旅游的优势。

  

  2.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研究

  

  2.1 旅游性质的定位

  旅游性质的定位决定旅游的开发方向,而资源性质又决定旅游性质。

因此,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分析旅游性质是新疆旅游开发的关键和起点。

但是,学术界

  几乎鲜人进行专门分析,觉得和开发部门也无暇顾及,导致新疆民族旅游形象失当,产品定位不当,决策失误,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

本论文结合此前资源特色分析,认为新疆旅游应该定位为民族旅游。

理由是:

  2.1.1 新疆旅游资源属于民族旅游资源。

新疆旅游资源以文化为主要内涵。

自然环境往往对人类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与人文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会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

新疆干旱区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塑造、孕育了新疆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社会,也最终构成了三大类旅游资源:

以大山系、干旱区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