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056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加坡基本国情.docx

新加坡基本国情

名称:

新加坡共和国(TheRepublicofSingapore)。

面积:

626.4平方公里。

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此人称“城市国家”。

人口:

448万人口(截至2006年6月),其中华人约占76%,马来人约13%,印度人占5%,其它为欧、亚混血人种。

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在新加坡,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首府: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是一个街景非常美丽,宛若大花园的城市。

总统:

现年81岁的纳丹于1999年8月当选为新加坡总统,2005年连任;李显龙为现任总理。

总理一职独立后以一直由李光耀担任,

1990年由吴作栋接替,李显龙自2004年接任。

简况: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口。

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6米。

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24℃-27℃,日平均气温26.7℃,年平均降水量

2,352mm。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

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

18世纪-19世纪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824年为英国殖民地,一直是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1942年被日本

74

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辖殖民地。

1959年新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

"紧急法令"等权力。

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

1965年8月9日

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

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大选(以前总统由国会选出),前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候选人王鼎昌当选为新加坡第一位由全民选出的总统。

新加坡宪法规定:

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

根据1991

年1月的宪法修正案,允许总统由全体新加坡公民直接选举。

从1993年起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

新加坡议会称国会。

实行一院制。

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新加坡司法机构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公署。

从1994年起,新加坡最高法院判决不再上诉至英国枢密院,新加坡上诉法院被确定为终审庭。

经济:

新加坡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

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目前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建立“新加坡综合网”。

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截至2006年底官方外汇储备2110新元。

主要经济部门有制造业、建筑业、商业、运输与通讯业、石化业、金融与服务业。

吸引外资: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10月16日发布的《2006年度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较上年增长了29%,达9160亿美元。

从吸收FDI的国别分布看,英国第一、美国二、中国第三,中国香港第四、新加坡第五、墨西哥第六和巴西第七位。

第一部分 新加坡投资环境及相关投资政策

(一)投资环境1、基础设施

1)交通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公路:

新加坡的铁路以地铁为主,新加坡建成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新加坡的公路总长约310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1.6千米。

水运:

作为一个岛国,新加坡拥有发达的水运,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有3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40个港口。

新加坡2006年集装箱量蝉联世界第一:

随著新加坡交通部长透露港

口货柜吞吐量数字后,全球2006年十大集装箱港中,前五名的次序大体上已尘埃落定。

新加坡港去年的柜量达2480万标箱,增长6.9%,独占鳌头。

新加坡能够蝉联世界第一大货柜港,主要基于两大因素。

首先,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旗下的巴西班让码头新增3个泊位,运力得以提升,即使马士基航运、长荣海运等国际班轮公司改用其它港口,但新加坡港的柜量仍没有下降,这是得益于该港创新、加强竞争意识的做法。

其次,裕廊码头及PSA旗下码头的分工,由以往的“大小之分”转变为目前的激烈竞争,双方尽力争取更多货源,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亚太区航运枢纽的地位。

航空:

新加坡便捷周到的空运服务也享誉全球,其主要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经营92架飞机。

每周提供

超过3300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航线联系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

2000

年,新加坡的航空客运量为2860万人次,空运货物168万吨。

其中,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它是连接欧、亚、非和澳洲的航空枢纽,进出东南亚的门户。

新加坡为69家航空公司提

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可直飞5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城市,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2)通信

新加坡启动了遍及全岛的首个全国性宽带网络――新加坡综合网

(SingaporeOne),提供了200个互动式应用程序,以光纤电缆连接因特网和多媒体互动服务,成功地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智能岛”。

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计划,鼓励各个行业设立网上机构,努力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四通八达的“连城(connectedcity)”,进而把自己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电子商务中心(e-commercehub)。

如今,全岛超过99%已经联网,一半家庭拥有个人电脑,58%的互联网用户曾在网上购物。

新加坡通过3个国际数码电话网、3个地面卫星转播站和海底管道电缆网络与80多个国家建立高速电信网络联系。

国际互联网站普及

率则以385.7个/万人的数字位居亚洲榜首。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均国际因特网互联最高的国家,因特网互联节点(SingTelInternetExchange,

STLX)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地区)连接。

新加坡政府推动网格基建,中小型企业将受惠:

新加坡将出现一个商业性质的网格基础设施,新加坡中小企业2007底或2008年初,将因此能负担得起网格运算(GridComputing)科技。

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宣布成立国家网格咨询理事会(NGAC)解释,所谓网格运算科技,就是把很多电脑“连接”在一起,整个组合形成一个超级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个别公司机构内部无法快速完成的运算和分析工作。

建立了这样一个具有超强力量的网格之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有需要的人能够用到它的超级运算力量。

新加坡资信局透露,它正在和多个政府机构以及业者谈商,例如惠普、IBM、微软、升阳(SunMicrosystems)以及甲骨文(Oracle),着手开发一个商业性质的网格基础设施,以便商家能够随时使用网格设施,并采取用多少付多少的收费制度。

当这个“国家网格”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启用时,它将把高性能运算科技、软件服务以及大量的储存能力,任凭商家利用。

国家网格试验平台的实验推行成功,是这个“国家网格”到来的原因。

该平台为研究与发展社群以及企业,提供免费的网格运算资源。

有关的公司机构为这个平台贡献了它们多余的运算资源,从

2003年初期的250个中央处理器,平台目前已经扩展到今日的接近1000个。

在推出服务之后,新加坡国家网格将获得公私部门之间更大的努力,以落实这个随时、用多少付多少的企业网格。

同时,其服务水平合约,将比试验平台的更加严格。

新加坡资信局宣布成立的国家网格咨询理事会,将由国防科技局局长林承毅领导,14个理事来自与网格相关的各个层面,包括用户、服务供应商、学术界、以及政府机构。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要求,新加坡的3家移动运营商都已经成功达到了资信局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出3G系统和服务所需

的要求;新加坡资信局将允许移动运营商灵活地为网内和网间通话规定不同的价格。

新加坡公共场所将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2007年1月起,新加坡政府在全国所有公共场所架设带宽为512K的无线宽带网络,使新加坡人享受两年的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声明,此举是政府致力于在2015年前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国家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将宽带的使用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拓展到公共场所,包括交通繁忙、人员密集的中央商务区,市中心购物区及市镇中心等。

新加坡政府希望,全国无线宽带网络连接计划能够促进宽带用户增长,使其在两年内从目前的5万人增加到25万人。

新加坡政府也将于9年内在15所学校中设立数字化教室。

目前在新加坡的公共场所中,仅一些咖啡馆以及快餐店由商家提供免费宽带上网服务。

3)电力

目前,新加坡的电力工业主要由该国最大的电力煤气公司――新加坡电力公司(Sp)负责运营。

SP属于新加坡政府全资控股Temasek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4)科技

新加坡有13家研究机构,由两个研究理事会直接管理。

其中,生

物医药研究理事会管理5家生物和医药研究机构,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

会管理其他8家研究机构。

科技局、经济发展局、资讯通信管理局、国际企业发展局、标准及生产力与创新局等政府机构在科研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科技局的工作以科研院(中心)、大学、医院等公共科研机构为工作对象,着眼发展公共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力资源,并为他们提供科研资金;经济发展局以公司为工作对象,负责支援公司的研究和

创新项目,并为新的起步公司提供资金。

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5)教育

新加坡自治和独立以来,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59年到1979年,偏重于普及性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工业化初级阶段

的经济发展培养熟练劳动力。

第二阶段从1979年至今,重点发展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新加坡实行精英制教育。

青少年一般必须接受10年正规教育,其中小学6年,中

学4年。

强调识字、识数、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

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

政府还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

全国有小学197所,中学162所,

高级中学2所,初级学院16所。

大学主要有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和新加坡管理大学。

此外,还有4所理工学院和33所技术/商业训练学院。

6)医疗卫生

新加坡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居民。

医疗机构分两种:

一种是个人出资兴办的营利性综合全科医院,一种是政府、慈善机构建立的非营利性医院。

政府推行

“三重安全保健网”(即保健储蓄计划、保健双全计划、保健基金),以确保国民都有求医受诊的能力和机会。

全国有27所医院/专科中心,其中14所属于公共部门,13所属于私人机构。

2006年底,国民平均预期寿命:

男性78岁,女性82岁。

7)传媒

新加坡主要报刊有:

英文日报《海峡时报》、《商业日报》、《新报》,华文

日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日报《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日报《慕拉素淡米尔日报》。

其他重要传媒还有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